回归生活 抒写心声

2023-04-13 02:16董莲
作文周刊(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心扉个性化作文

董莲

想还学生作文生活的原汁原味,教师就要将学生引入社会大课堂,经风雨,见世面;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还要给学生以敞开心扉抒发感受的自由天地,创设学生展示积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平台。

一、作文水平的提升,缘自对生活的关注。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理念。阅读、口语交际、习作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以生活的情趣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生活,丰富作文的内容。

学生写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言之无物”,即缺乏生活的积累,缺乏语言的积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引导学生从观察人手,去观察自己熟悉的生活,加强生活阅读的积累。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我要求学生回家帮父母做家務,和父母谈心,去商场购物,与他人聊天……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感受生活中的小题材,并学习生活的技能,然后将自己参与生活的感受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拓宽眼界。我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电视节目,或阅读时政类报刊。让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

2.再现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也为他们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但是要让学生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还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

(1)多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解决了学生“言之无物”的问题,还应治愈学生的“厌写症”,营造“我要写”“我想写”的写作氛围。换句话说,满足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是保持其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在作文指导训练中,不断变化写作训练方式,认真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文题。

如结合阅读进行补写、续写、改写训练。语文教材具有很多激发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潜在素材,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安排一些趣味作文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在实践的基础上再现生活。学生的作文应走向真实的生活,脱离了生活的作文犹如无病呻吟。多年来,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作文,学生一扫无话可说的烦恼,取而代之的是思如泉涌的快乐。

二、释放心灵,抒写个性。

作文要以情感人,必须从说真话开始,理想中的学生写作状况应是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可是,部分教师为应试而教,过多地注重作文的结构形式,而忽略了作文内容,也使得学生在写作时缩手缩脚,言不由衷。所以,作文教学应释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能敞开心扉,抒写个性。

1.还学生敞开心扉的天地。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所以,教师的责任是让学生明白,他们应能用笔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作文,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基于此,教师应先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然后进行放大,鼓励学生按照他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地发展。

2.还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

什么是个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可见,作文应是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一个最好平台。

我在作文教学中倡导突出个性化,作文个性化,不仅仅是形式的新颖别致,更突出的是内容的个性化,思想的个性化,思维的个性化。所以,倡导作文个性化,即鼓励创造性思维。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创新都有可能是对前人观点的超越,都值得被肯定。文章的创新首先是立意的创新,要使文章主题新颖深刻就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可以多向学生提供一些人人皆知的题材或事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挖掘新意。

总之,见多才能识广,初中作文教学只有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自由驰骋,释放心灵,抒写个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溧阳市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心扉个性化作文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他乡节庆(2)
纸条:打开心扉的钥匙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