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 厚积薄发

2023-04-13 04:22何敏
作文周刊(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发言者小报课外阅读

何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教学便是如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关键在于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

近年来,语文教学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大语文时代,由于试题的多样化、开放式,我们像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学习不好语文的。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减去过重的中小学生学习负荷,尽量减少考核的频次,但中考的指挥棒依然存在。怎样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源头在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有坚持不懈地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因此我在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尝试,采用了如下办法:

一、课前演讲

在每节课之前我利用三至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开展课前演讲。他们精心准备,人人参与,演讲的内容包括成语小故事、散文诵读、诗词赏析、经典故事分享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每次上课之前,他们都有期待,听完了同学的演讲,大家都踊跃发言,进行评价,由班级负责人为发言者评分,最后的平均值,即为发言者的个人成绩。每学期结束,我会组织评奖,以激励学生每一节的课前演讲,使他们学到了坚持不懈的品格,也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当众发言的勇气。

二、利用延时课堂进行课外阅读

根据“双减”的要求,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我在每周延时课堂上的最后一节课给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让课后服务变身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第二课堂”。课外阅读内容丰富,有教材内要求阅读的《朝花夕拾》《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等,还有各类报刊,以及学生自带的读物等。坚持一段时间的阅读,我们举行了基于阅读的故事会、基于阅读的辩论赛、基于阅读的戏剧表演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生活,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中得到熏陶,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自办小报,布置“走廊文化墙”

我结合教材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板块确定自办小报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再设计自己小组的小报。如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学的是写景抒情散文,情感目標是让学生热爱生活,感悟生活的美好。我确定的主题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季节自办小报,让小报成为学生阅读、写作、书画等综合能力的纽带。为激励学生做小报的积极性,我定期进行一次评比,每场评比出十幅精品小报,在班级走廊张贴,布置成“走廊文化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欣赏,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学会了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在长期的坚持下,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四、自读篇目,学生上台展示

传统课堂上,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统编版的语文课程按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讲读课、自读课、综合性课程等三个层级。讲读课以老师讲授为主,有利于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自读课,老师会试着让学生走上讲台,而他们在经过了对教读课程中所学内容的复习与积累后,已形成了自学能力,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备课、上课,再加上老师的引导,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也有利于教学相长。

总之,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即语文。我们只有时刻留心学习语文的基本观念,日积月累,方可厚积薄发。

【作者单位:四川资阳市雁江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发言者小报课外阅读
奇葩小报
奇葩小报
奇葩小报
奇葩小报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末(外一首)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Keynote Spea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