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探讨

2023-04-15 07:19霍有军
成功密码 2023年4期
关键词:研学乡土学科

霍有军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它探究了地球各种现象的成因、演化和变化规律,同时也研究了人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内容。地理学的研究不仅具有科学、人文和应用等多个方面的价值,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中最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探讨,但通过对地理科学和人文方面的深入研究,学生们逐渐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因此,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高中生在地理实践方面的能力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培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过于抽象,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本文对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要求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这是由地理学科的独特性质所决定的。地理知识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社会生活。人们在野外实地考察时所获得的各种概念、规律等研究成果,经过一系列的汇总、处理、提炼等复杂步骤,最终被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所以,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程度,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地理课程。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在于教授学生研究地理的方法和观点,因此,将这些方法和观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地理实践能力就是将学习到的地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的一项综合素养。除了具备其他学科所需的动手能力外,地理实践能力还包括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并解决科研或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观察地形地貌、实地调查和考察、使用和绘制地图、运用地理器材和技术、研究和应用地理观点,以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等。

二、乡土地理资源的内涵

乡村地理资源是一种潜在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本地地理资源。它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地理教学提供了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有利条件。乡土地理资源主要是以当地历史文化为背景所形成的地理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一些对培养人有着重要作用的人文学科内容。将乡土地理资源根据其所属类别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自然和人文、文本和实物,以及地方和校本等不同类型。乡土地理资源对于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影响。为了实现高中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资源的有效融合,我们需要提高选择适宜的乡土地理资源方面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将其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三、高中生地理实践现状

(一)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在传统高中地理課堂上,教材和教师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忽视了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由学习时间的紧张和教学压力的增大所导致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教育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地理课程教育中,学生所获得的地理知识来自课堂和书本,但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导致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教材内容,也很少有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二)地理实践活动没有被学校重视

在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中,传统教育理念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它们的教育目标一直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升学和招生。高中地理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学校缺乏专为地理实验而设的场地,也未提供合作用地供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更未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因此,教师只能借助图片和视频以及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获取地理知识,通过题目加深学生印象。

(三)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足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同时由于高中地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很多知识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高中生很难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培养地理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其次,教师的成长历程也是从学生时代开始的。然而,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的教师在地理实践方面的能力也不足。再次,地理学科本身就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所以地理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在缺乏成功案例的情况下,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探索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教师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

(四)学生人身安全问题难解决

在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下,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也表现出了担忧。在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时,无论是实践活动、野外活动,甚至是体育运动,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此外,教师需要有效地管理班级十几个乃至几十个高中生,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减轻家长的担忧。这是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学校是否愿意组织地理实践活动,与教师能否保障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有着密切关联。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教师和学校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这也导致学校不太愿意安排和设计实践活动。

四、乡土地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意识

传统的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并不重视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更多的是注重课本教材内容的讲解,并没有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整节地理课下来,一般是教师按照教材板书,生搬硬套;学生不能具象化,并且知识较为琐碎、不连贯;且地理涵盖面较为广泛,术语较多,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沉闷,上课效率不高。为此,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首先,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寻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开展理论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自主探索能力,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环境污染与防治”时,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去引导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和探究。例如:最近出现的空气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噪声污染、废气排放以及光学污染等。要求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做好调查和分析并得出结论。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后,学生可在课后细心观察自己身边所发生的各种现象。有的学生说:“夜里走在街道上,各种来回穿梭的车辆灯光、发动机的轰鸣声让人的眼睛和耳朵都无法忍受。”有的学生住在工厂附近,会发现工厂排放废气,导致臭气熏天,天色都是灰蒙蒙的。对比雾气,仔细思考雾霾形成的原因。教师在解答时,可以提问,这些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到底是怎么造成的,源头有哪些?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并去调查研究,找出造成污染的源头在哪儿。学生课后可以到各处走访,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要结合现实情况,通过实践去检验真理,从而避免主观判断。

(二)借助研学旅行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对地理学科来说,研学旅行对地理教学非常合适。2016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研学旅行做了详细的规定。在中小学阶段,可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中。研学旅行是在学习好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对于学习而言,学生在学校的组织带领下,可以有计划和目的地以集体方式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对此,教师在研学旅行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集体去当地郊区进行调研,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比如:在学习“季风水田农业”相关知识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讲解水稻种植需要的土壤条件、光照条件、水源条件等后,在进一步讲解南方水稻梯田相关内容时,学生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水稻只能长在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什么南方会有这么多梯田?水稻为什么不能大面积种植?”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大多数是因为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在南方的学生应该多去实地了解种植情况。在放假的时候,在学校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郊区欣赏青山绿水,去看层层递进的梯田,让学生切身体会如何种植水稻,到稻田里去体验一番。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地理中的等高线,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绘制等高线。在经过体验后,学生深入学习了水稻种植条件以及相关特点,从而解答了学生的内心疑惑。集体研学旅行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在开展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在地理实验中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教学长期以来都是按照课本进行教学,理论知识较多。在课上,教师对着教材或者孕孕栽照本宣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地理学科要求学生自己去实践、去考察和调研。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淺,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十分贴合地理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创造机会带领学生开展室内实验、室外田园调查。在实验中,教师要科学、合理、规范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判断和记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实验中自我总结、自我探索等。教师只需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发散学生的思维,便可使其能更好地完成实验探究。比如:在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中冲积扇的形成相关知识时,大部分没有生活经验的中学生对课本上所说的冲积扇概念并不太理解。对此,教师可在讲解完这个概念后,带领学生去校外进行一些类似的小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展实验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每人用小筒子和铲子去当地附近挖一些沙子、石子和土壤。材料准备齐全后,教师先讲解相关知识,然后开展实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石子、沙子、土壤搅拌在一起,并倒在河谷上游,之后用水桶将水缓慢倒入土堆中,仔细观察在水的冲刷下,坡下会形成堆积物,并且思考它们的特点,最后记录和总结。经过这一番操作后,微型冲积扇地貌形成,学生也就此理解了冲积扇的形成。课后教师也可组织相关延展性实验,如:三角洲地貌的形成,稍微改进就可以完成。在实验中,沟谷下游的坡度不要做的过于陡峭,在土坡下方挖好一条沟渠,然后倒满水。以上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思考、分析、归纳、记录、总结,从而提升自主探索能力。

(四)撰写小论文以激发学生主动考察与调查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来说,小论文的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学生在写论文之前可进行实地调研,提升实践能力。小论文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要有真实数据和案例作为依据。小论文的要求,可让学习脱离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促使学生走出教室去调研,提升自我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地理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论文的时候,要求学生按照地理学科的模式进行考察和分析,从而写出有价值的小论文。比如:在教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去了解骑共享单车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实际体验、问卷调查或采访来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去观察共享单车一般停放在哪些固定位置,共享单车在出行中会产生哪些问题,造成的影响有多大,并如何解决?通过调查,学生对共享单车的影响力和存在的问题会有更深刻的认知。最后,学生结合自身的实地调查,写出一篇相关小论文,以此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五、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必备技能,所以要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学校和教师要利用本地乡土资源,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猜你喜欢
研学乡土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