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CEO:成也科技败也科技?

2023-04-20 03:27蔡恩泽
董事会 2023年3期
关键词:贝克尔硅谷银行

蔡恩泽

硅谷银行事件若追责,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无法逃避的。但是,如果让贝克尔一个人来背这个黑锅,显然又是不公允的

美国硅谷银行因资不抵债3月10日遭金融监管部门关闭,这家拥有40年历史的金融机构不到3天时间就从昂首挺立到俯首趴下。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倒闭事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倒闭的银行。

愤怒之下,当地时间3月13日,硅谷银行的股东们对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及其两名高管提起集体司法诉讼。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硅谷銀行首席执行官(CEO)格雷格·贝克尔(Greg Becker),他被视为第一责任人。

别样的银行家

公开资料显示,1968年出生的贝克尔在印第安纳州的东北部长大,其父经营一家商业供应公司。他从印第安纳大学毕业,拥有商业学士学位,在底特律的一家银行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

1993年,贝克尔被硅谷银行录用,从最底层的信贷员做起一路走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凭借勤奋的工作和出色的业绩,他开始在银行业崭露头角,在职场风生水起,逐步跻身领导行列,管理一些世界顶级的风险资金,他还是硅谷银行投资部门的联合创始人。

贝克尔经历了硅谷银行金碧辉煌的年代,也见证了硅谷银行黑天鹅般的噩运。

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如火如荼。美国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拯救华尔街,而华尔街的大佬们却拿着高薪,领着巨额奖金和分红。资本家们打着创新的幌子,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大肆捞取钱财,整体所交税率却远低于中下阶层。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公平正义遭到挤压,成为美国民众愤怒的主因。

多事之秋之际,贝克尔成为硅谷银行的首席执行官。这位银行家有着独特的经营理念,相比同侪,贝克尔将目光盯住利润微薄但潜力巨大的初创公司。那些富含科技成长因素的创业公司需要资金启动或发展,贝克尔洞察市场潜在商机,把赌注押在这些公司身上。

作为“创新经济的倡导者”,贝克尔发展了4项为创新领域服务的主要业务,即全球商业银行、风险资本和信贷投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以及投资银行。

依托这样的策略,多年来硅谷银行确实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股价一路上涨,存款量也与日俱增。硅谷银行的成功,关键在于深深嵌入初创世界的结构中。初创企业一旦加入硅谷银行的“生态系统”,就可参与大量活动,结识其他投资者和创始人,这让许多初创企业不得不与硅谷银行合作。

2018年,该银行加入标准普尔500指数,被评为美国最佳银行之一,是美国发展最快的上市公司之一。今年2月14日,硅谷银行登上了《福布斯》杂志“2023美国百强银行”榜单,凭借出色的盈利能力名列加州第5位、美国第20位。据悉,美国创投圈当之无愧的龙头银行,硅谷银行至今帮助逾3万家初创企业进行融资,对接全球600家风险投资机构,120家私募股权机构,在初创企业信贷市场占有率超过50%。

贝克尔功不可没,其本人也收获了不少荣誉。他是硅谷(不是硅谷银行)领导小组执行委员会成员,在2014—2017年担任该小组主席,还入选《硅谷商业杂志》2023年首届权力100强名单。

但是,从辉煌顶峰到一落千丈,谁也没想到会发生得那么迅速。

致命风险“敞口”

2022年1月,贝克尔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记者信心满满地说道:“我们很乐观,因为我们的水晶球更清晰了!”

不过,水晶球这个护身符也挽救不了硅谷银行倒闭的命运。一年之后,硅谷银行从“爆雷”到“闪崩”,不到72小时。当硅谷银行坠入深渊的至暗时刻,贝克尔翻云覆雨的阴暗面也暴露无遗,媒体穷追不舍“翻旧账”。

首先是贝克尔曾游说官方将硅谷银行划出风险监管名单,致使硅谷银行风险“敞口”无人值守。有报道称,2015年贝克尔在国会辩称,他的银行不应受到审查。他坚称,“鉴于我们的活动风险低”,应取消“增强的审慎标准”。

联邦记录也显示,贝克尔在2015年至2018年花费超过50万美元,用于游说联邦政府。硅谷银行获得了它想要的宽松监管。联邦储蓄保险公司3月10日发布的新闻稿指出,截至2022年12月,硅谷银行管理的资产为2090亿美元,低于其游说的2500亿美元的监管门槛。

一个有力的例子是,美联储正调查硅谷银行去年大部分时间没有首席风险官一事,这是对该行倒闭调查中的一部分。据悉,硅谷银行在2023年的一份代理声明中表示,首席风险官Laura Izureta于去年4月就停止履行这一职责,并于去年10月离开了公司。而继任者去年12月才接手这项工作,且其工作地点在纽约,与硅谷银行的其他大部分高管隔得很远。

曾著书《大空头》讲述2008年金融危机的丹尼·摩西认为,硅谷银行的“垮掉”,就银行层面而言并非缘于“贪婪”,“而是彻彻底底的风险管理不善”。

其次是关键时刻“躺平”,没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据悉,因为硅谷银行出现了亏损,贝克尔和他的团队表示希望筹集22.5亿美元资本以及出售210亿美元资产。但是遭到一名匿名的硅谷银行员工怒怼,“做了40年的生意,你告诉我你私下里筹不到20亿美元的资金?”

再次是抛售硅谷银行股票,造成市场恐慌。3月9日,在面临各家基金与风投公司的撤资申请时,贝克尔开了一整天的电话会议。他亲自给客户打电话,向他们保证在银行的资金是安全的,劝说他们“保持冷静”,还在向客户放烟幕弹。

然而2月27日,硅谷银行倒闭的11天前,贝克尔本人却通过预先计划的自动抛售,卖出了1.25万股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股票,套现超过350万美元。据报道,早在1月26日,贝克尔就提交了出售股票的相关计划。就在同一天,硅谷银行的首席财务官丹尼尔·贝克也出售了价值57.5万美元的股票。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2月底已致电,警告贝克尔,硅谷银行财务状况堪忧,其债券可能被下调至垃圾级。

硅谷银行两位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在风雨来临之前,心旌摇动,抛售股票,客观而言,释放了很不好的信号。

成也科技败也科技?

作为全美前20大银行,硅谷银行曾拥有2000多亿美元资产,总存款约1700亿美元。在美国科技创投圈,硅谷银行赫赫有名,做出过不少成绩。就在倒闭前数日,硅谷银行还表示“很荣幸连续5年登上福布斯年度美国最佳银行榜单”。

可是谁也没有预料到,倒闭的噩运这么快就降临到头上。硅谷银行事件若追责,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无法逃避的。但是,如果让贝克尔一个人来背这个黑锅,显然又是不公允的。

贝克尔的个人决策能量无法阻挡资本洪流的巨大冲击力。有评论指出,硅谷银行“爆雷”是被美联储“误伤”,美联储持续加息是重要触发因素,“这恰好揭示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的过度偏离与顾此失彼”。

剖析账面,倒闭之前的硅谷银行其实也未见资不抵债的情况,只是由于疫情期间创业公司并购等业务量锐减,现金需求骤降,于是把暂时贷不出去的存款用于购买大量美国国债以期保值。资深金融专家王永利指出,在2020年至2021年存款持续大增情况下,将大量新增资金配置到高等级的证券资产,而不是信贷资产上,并拉长投资久期,这并不是硅谷银行单独的做法,而是在存款持续稳定增长(流动性风险减弱)情况下的合理选择,也是同期美国银行业普遍的现象。其中,增加高等级证券投资,相对于增加贷款,更有利于增强资产流动性,而不是降低资产流动性,也是防范存款未来大量减少的合理选择。实际上,按照巴塞尔监管标准,硅谷银行是一家非常保守的稳健型銀行。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1年11月开始,美联储收缩每月购债规模,从2022年3月开始大幅加息,推动主要以美元标价的加密货币以及以美元资产作为储备的稳定币的价格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他特别指出,在几天内接连倒闭的Silergate、Signature Bank以及硅谷银行,其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加密资产和风投机构的友好银行,都在2020年之后资产负债快速扩张,并在进入2023年后因存款人遭遇流动性困难而使存款大量流失,超出其自身资产负债可调整范围,推动其陷入流动性危机而快速倒闭——实际上,面对这种市场及客户端的急剧变化,仅靠银行自身加强资产负债和风险管理是难逃厄运的。这才是包括硅谷银行在内的上述3家银行几乎同时倒闭的特性和根源。

硅谷银行在过去40年持续稳健经营,先后经历过20世纪90年代加州房地产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次贷危机,却没能渡过这轮流动性冲击,实在令人唏嘘。

目前,贝克尔已被政府控制,失去自由之身,其近乎传奇又十分悲催的职业生涯给人们留下说不尽的话题。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经济学家发现有186家银行可能面临与硅谷银行类似的风险。一旦爆雷,不知下一个出事的银行家是谁?

作者系财经媒体专栏作家,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猜你喜欢
贝克尔硅谷银行
贝克尔 网球巨星的坠落
艺术体制理论的社会学解读
德网球名将为躲债假冒非洲外交官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昔日网坛金童,如今无奈破产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赶超硅谷,目标是对的
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