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维科学熔铸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金课

2023-04-22 16:25王有华
教育评论 2023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面相原理

王 静 王有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1]“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思政课中的理论基础性课程,学理性更强、学生学习难度相对更大,“原理”金课建设任重道远。“科学”的内涵外延丰富,其多维面相贯穿历史进程,与生活世界紧密相连。将科学的多维面相与“原理”课程建设接榫,既是对“原理”金课构建的新探索,又是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科学全貌的廓清与立体运用。

一、何以科学:多维科学融入“原理”金课的底层逻辑

(一)历史前提: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亲和

科学之所以能够助力“原理”金课的建设,归根结底在于二者之间的内在亲和。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离不开科学的奠基之功。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学科相继从经验领域进入理论领域,由分门别类的研究进入到对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探寻。在此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时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最新自然科学成果高度关注,并主动以这些成果作为检验他们构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辩证法的“试金石”。如,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马克思不仅指出达尔文著作在自然科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还认为“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3]。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着力于对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的关注和吸收,才使得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超越了思维的狭隘性,建立在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始终贯穿着对科学的理解和创造性突破,科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不仅重视对自然科学成果的吸收,而且注重对科学自身的创造性构建,仅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科学”一词的运用就有1015次之多。[4]在这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的思考不仅包括对18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展现力量的赞扬和内容的吸收、对彼时科学形而上学倾向的批判,还在于他们着力构建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指向一种“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5]。这种科学是将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建立在共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一门兼具实践性、历史性、批判性、辩证性的“历史科学”,“其本质是科学在社会领域的确立,其目标是为真实的人探索真实的解放”[6]。这也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称马克思为“科学家”的原因所在。科学既然内在地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且占据如此重要之地位,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将科学的多维面相融入“原理”金课的构建中自然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二)时代基础:科学在中国多维面相的型塑

对于中国而言,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同为舶来之物,且在传播时间上有先后之分。某种程度而言,马克思主义能够迅速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与信仰,不仅在于自身散发的真理光辉,还在于科学多维面相在中国的次第展开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原理”课程的融入奠定了时代基础。

具有近代意义的“科学”作为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的附属物进入中国。这一时期,儒家士人将科学冠以“格物穷理之学”之名,在内容上更多将科学理解为“物”或“器”的知识与中国古代知识予以会通,即科学初入中国是以其知识面相呈现的。至清末时期,面对西方进逼,“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时代强音,此时期国人在救亡图存语境下,对科学的理解和接纳更侧重于“技”,即科学转化为技术之后的具象化载体。曾国藩、李鸿章等致力于引进、制造西方机械设备等便是证明。及至民国,“科学”之名不仅代替了“格物穷理之学”或“格致”的旧有称呼,还在陈独秀“民主与科学”、任鸿隽等人“科学救国”思潮等推动下日益展现出知识、精神、思维、方法、技术的多维面相,推动着科学“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7]。籍此基础,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借此“科学”之路意识到“欧洲近代以自然科学证实归纳法,马克思就以自然科学的归纳法应用于社会科学。……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学或社会学,都是以这种科学归纳法作根据,所以都可相信的,都有根据的”[8],进而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进路。此后,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在各个维度上获得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扎根中国,科学的形象也愈发多维、立体。

正是因为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异质性,促使科学植根中国的过程呈现出从知识到器物再到精神、价值、制度的不同阶段,最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完成了科学多维面相的型塑。正是因为科学在中国化进程中是多维的、立体的、鲜活的、动态的、历史的,它才可能在此进程中以多种形式与他物相结合,为科学构建新时代“原理”金课提供丰富资源。

(三)现实动力:科学与“原理”课程的需求契合

相比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原理”课在教学过程中有三对矛盾亟待破解,科学的多维性正可与这一需求相契合。

首先,多维科学的融入有助于“原理”课整体性逻辑与碎片性教学之间矛盾问题的消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有机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呈现“由一整块钢铸成的”[9]整体性特点。这就要求“原理”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把握。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所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某一具体原理的讲解,各原理之间的内在关联和整体性往往被忽略和遮盖,教学实际上呈现碎片化,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将所学原理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点。如果在“原理”课教学中以“科学”为线索,运用科学的多维面相全面展现每一原理背后的科学根基,就能将学生容易碎片化理解的原理串上科学的“红线”,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其次,科学的融入有助于“原理”课内容的熟知与真知矛盾问题的解决。包括“原理”课在内的思政课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这种多学段的教学构架虽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原理”内容,但由于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各自为战、衔接欠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许多基本原理似曾相识而不愿深究,故不少学生存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知而不真知的问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科学”就是一个典型问题。一方面,“科学”一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俯首可见,学生似乎对“科学”并不陌生。另一方面,学生普遍存在将科学等同于自然科学的狭隘化、片面化理解的现象,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这一关键性判断中的科学内涵的认识似是而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科学内涵、外延的全面厘清有助于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从熟知走向真知。

最后,科学的融入有助于“原理”课内容艰深与形式活泼之间矛盾的破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10]“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1],习近平总书记的强调实质上对思政课内容艰深与形式活泼矛盾的解决提出了要求。在几门思政课中,“原理”课理论性、抽象性、思辨性更强,矛盾的破解更具难度和代表性。科学的多维面相既可以抽象为知识体系、精神表征,也可具象为器具、物体、场所、技术媒介等。教师可根据原理内容需求与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将其与科学的一种或多种面相结合。如此,既能充分以学生对科学的熟知和兴趣为中介,以科学为线索贯穿“原理”课程内容,又能充分利用科学的各种载体——科技史案例、智慧课堂、VR(虚拟现实)技术等,在以科学打造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的课堂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二、以何科学:“原理”金课构建的路径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2]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科学不单单指向自然科学,其强调的是植根于人类实践的基础上,在历史中实现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原理”课教师在对科学全面把握的自觉下,可将“原理”金课的构建沿以下三重路径展开。

(一)以科学之知识体系的面相融入

科学在本质和特征上“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13]。科学的知识面相最为青年大学生熟悉,也最容易以熟知代真知。基于此,“原理”金课的构建应注重从学生既熟知且必须引入真知的角度入手,以科学的知识面相拱卫“原理”之真。

宏观而言,教师可将对科学本身的理解作为一种知识融入“原理”课。纵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科学”一词在各章节内容中频频出现,既有作为单独词汇的使用,也有如“科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真理”“科学技术”等的连用。学生对科学的准确、全面理解不仅影响他们如何从整体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影响着他们对相应章节知识的吸收。因此,教师可从“科学”作为一种整体性知识入手,通过与学生回归原著、共读原著,在原著中找寻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对“科学”的理解,凸显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科学”味道,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科学的内涵,深化科学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引导学生筑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根基。

微观而言,教师可将科学具体指向的各类知识择需融入“原理”课程。“马克思主义科学概念的最特异之处在于,它异常强调科学(当然既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即一切科学)的‘历史性’。”[14]按照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各类知识的融入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中有关概念、定律、基本原理等具体知识,还应当具有历史意识,善于对涉及这些知识背后历史的挖掘与运用。基于此,“原理”课教师可建立“科学资料库”,一方面,放眼世界,优选各类科学经典案例融入“原理”课程,帮助学生在对原理学懂、真会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着眼中国,着力发掘那些鲜活存在于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100多年党史、70多年新中国史、40多年改革开放史中科学知识背后的故事、人物、案例,在科学史内容的融入中助力学生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帮助学生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中跳脱出来,避免落入仅将科学视为自然科学的狭隘窠臼。

(二)以科学之精神内核的面相融入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科学精神表现为理性信念的无神论精神、实践验证的求真精神、承认错误的包容精神、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等。[15]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精神更为抽象,在“原理”课程的融入方式中可以虚实结合。

一方面,科学精神可以与具体“原理”内容相结合。在2023版“原理”教材中,“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是新增教学内容。这一部分正可与科学精神中的创新精神相对应。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鲜明地表现为价值立场上的人民旨归、对各类思想资源的批判性发展,以及对自我观点的不断省思上,这些精神虽然无形,却滋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与实践,使得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确立了人民立场。无论是过去从“以俄为师”到不再“搬苏联的一套”“现在更要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16],还是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一个坚持以人民利益至上的创新精神的体现。讲清楚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内在一致,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原理”教材中新增部分是对原有教材体系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精神的一次具体落实,还能让学生理解守正创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具体展现。

另一方面,科学精神还可与“原理”教学过程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提供的不是指导教学的具体指南,而是可以渗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精神气质。教师可通过塑造开放、平等、包容的教学环境,将理性、求真、包容、创新等科学精神融入到教学各环节中,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辩、社会实践等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或直接接受“原理”内容的传统习惯,转而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小组讨论、师生互辩、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去探寻、质疑、验证原理,在被动灌输到主动汲取、直接接受到科学求证的转变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内化于心,牢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以科学具象化载体的面相融入

当前青年大学生成长于更具信息化、自主化、开放化的时代,因信息碎片化、网络快餐化影响,他们的主体需求更具多元化和易变性特征。科学的具象载体能将科学的本质、特点、功用等具象化为各种可观、可感、可触、可见的实体、技术或场景,是对科学部分或全貌的实体化呈现,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动态更新、互动性强等特点。在“原理”课程中充分利用科学的具象载体面相正可顺应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特点,提高教学成效。

一方面,“原理”课程可充分利用科学器物、场所、场景等资源,让学生在“大课堂”中验证“原理”之真。对许多大学生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逻辑严密、言之成理,但似乎与他们日常生活存在距离,体现为应然原理与实然社会的疏离感。实际上,科学虽在本质上表现为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在现实中却有多元化身,如手机、高铁、电脑等是自然科学技术的成果;科学成果展、科学家纪念馆、马列原著展等则是科学资源的聚集地。基于青年大学生更倾向于在亲身参与中去验证所学知识,在“原理”课程中可让学生以科学为媒介,通过手机、电脑等科学的具象化载体自主找寻答案,体验真理探寻道路的艰辛与满足。以科学为吸引,带学生走出小教室,走向大课堂,在科学展览、纪念馆等情境中参悟原理,升华认识,回应现实,亲身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好、中国共产党之能和马克思主义之行。

另一方面,“原理”课程可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让学生在“小教室”中体验“原理”之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7]。就当前而言,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已相对完善,远程互动、虚拟现实、一键投屏、智能书写等技术已较为成熟。这些技术在“原理”课堂中的运用,不仅可刺激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奋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还能以具体的技术运用为切入点,揭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影响,深悟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下,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从追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原因所在。学生虽不出“小教室”,却能凭借科学的技术载体强互动、深参与,突破传统班级授课的地域局限,并在技术运用中沉浸式体验“原理”的“大功用”,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

三、科学致用:“原理”金课构建实践

“原理”课程的第一课一般会对应导论部分展开。就教学内容而言,“导论”意在帮助学生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就教学全局而言,“导论”在某种程度上担负着开启教与学、师与生和谐互动的重任,是对原理严肃与学生活泼之间张力的破冰。故在此以导论部分为例,展现多维科学融入“原理”课程的具体实践。

(一)教学导入中的科学出场

教学导入作为课程教学的第一环节,能否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学生,不仅会制约本节课的教学实效,还会影响学生对整门课的期待度。因此,“原理”课导论部分的教学导入需要抛出“激起千层浪”的“石头”,既引发学生兴趣,保证“抬头看”,又能带动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跟着走”。

利用科学的具象化载体——VR、三维虚拟仿真技术或全息课堂系统等,还原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场景,通过教学形式的创新,吸引学生对教学导入内容的关注。再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文本内容为基础,通过线上教学工具向学生发送“恩格斯视马克思为科学家,你认同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吗?”等选择题,让学生在手机学习端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以“科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了解学生存在的认知误读与偏差。进而引出“原理”课程的教学主题——“循科学之路,与马克思同行”。如此,学生循着科学多维面相,在喜闻乐见且新奇的形式中,在熟知却可能非真知的内容中进入兴奋状态,开始正式的课堂学习。

(二)教学进程中的穿插呈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8]青年大学生只有正确理解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才能更好地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因此,结合教材可将课程教授分为三个板块。

其一,还原马克思的科学家形象。在课堂导入部分,以马克思是否为科学家的讨论展开。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收集学生对何为科学、科学家、科学理论的理解,并进行分类。带领学生以科学的知识面相为主要路径,从教师搭建的“科学资源库”中调取古今中西对“科学”内涵外延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内涵的动态发展过程。特别是教师应着重从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及以前科学的批判性继承和创新的原著梳理中展现“科学”定义的历史性、全面性,让学生在经典文献的阅读中自觉纠偏、筑基,从历史科学的角度理解科学,理解恩格斯称马克思为科学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以马克思科学家的身份为切入点,将他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身份、事迹相融合,为学生还原一个智慧、崇高、无畏、无私的马克思形象,让学生在情感与理性的双重熏陶中领略马克思的人格魅力,激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学习的欲望。

其二,筑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马克思的思想始终散发着真理光芒,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提供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此阶段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运用科学的具象化载体——VR党建一体机,突破时空限制,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各个主题展区,通过让学生在党史相关场景的沉浸中,既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深刻认同,又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搜寻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守正与创新,筑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其三,追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脚步。一方面,可以采用教师主导的方式。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小教室”,进入社会“大课堂”的形式,通过在调研中与学生实地体验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以及惠民生、暖民心的新思路新举措等,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鲜活的现实改变相关联,自觉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另一方面,可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境遇,利用他们擅长且熟悉的科学的技术呈现——短视频、线上直播、纪录片等,展现他们对新时代的解读,鼓励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方法、信仰学懂、真会的同时要外化于行,在实践中提出真问题,找寻新思路,锤炼过硬本领,跟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脚步,为新时代、新征程贡献新力量。

在课堂总结环节,通过梳理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多维度的内在一致,既完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的整体把握的知识性目标,又通过对科学多维载体具体应用的教学过程,实现对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的提升,最终引导学生筑牢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信念。

作为知识、精神、具象化载体面相出现的科学可以融入到“原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技术、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当然,这并非意味着科学的多维面相与“原理”教学的诸多环节是一种单一对应或“串联”运用的“拉郎配”,而是按需调取、融会贯通、组合利用构建“原理”金课的“最佳拍档”。借此,多维科学必将在“原理”金课的构建中释放更多光芒。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面相原理
一个人的面相 有他内心的模样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凭什么说我面相老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浅议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喝师”之谜:亨利·米肖的双重面相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