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2023-05-01 22:21董河山
成才之路 2023年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氛围

董河山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助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相符,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掌握知识内容,并学会运用。文章探究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营造课堂氛围、设计操作性强的任务、创设教学情境、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思路、合理分解相关任务步骤、引导学生以合作形式完成任务、进行有效教学评价。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氛围;任务;情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8-0121-04

信息技术课程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年龄、认知等因素影响,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存在一定困难,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为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题,信息技术教师可创新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其开展流程进行细化分析,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其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轻松入门,由浅入深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基于顺利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的教学思想。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已在相应学科教学中取得一定教学成果,其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实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时,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科学融入任务中,而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理解与应用知识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相契合,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意义,其顺利开展需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作为支持,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愿意并主动参与交流讨论,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例如,“Word文档编辑”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为帮助学生掌握具体操作方法,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全面考虑课程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教学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好解答准备,同时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愿意参与并主动进行互动交流。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Word文档编辑的成品以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激发其探究兴趣。通常情况下,Word文档可以编辑的内容非常多,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编辑内容,如编辑色彩绚丽的课程表,并添加学生喜爱的动漫人物造型,将其打印出来展示给学生观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向学生展示电脑屏幕上的电子版原文件,让学生知道漂亮的课程表是通过Word文档编辑的,以营造浓郁的探究学习氛围,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设计操作性强的驱动任务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的教学思想。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对其缺乏整体认识,对如何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存在迷茫心理。基于此,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要把握好任务设计的难易程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还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联系,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从学生的爱好与关注点入手,体现任务的针对性与实际性,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在设计任务时要有侧重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基础技能,并不是动手解决各种难题,基于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以兴趣培养为重点,不要将任务设计得过难,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无法获得学习成就感。最后,教学目标要体现在任务中。任务的价值是帮助教师将信息技术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其理解、掌握并能應用。为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不可凭空想象,乱定任务。

例如,在教学“Word文档编辑”相关内容时,任务设计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Word文档有强大的功能和多样化的作用,可以完成很多内容设计,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在具体的任务设定中,学生要掌握基本输入法的应用方法以及利用快捷键快速转换输入法的方法,如知道按住“Ctrl+Shift”键就可以实现输入法的快速切换,掌握用拼音打出汉字的汉字输入方法等。教师在设定任务时还要有一定主题,以此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并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呈现具体任务是基于提高任务驱动法教学效果而提出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往往会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生会产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并会主动思考问题,认真研究学习内容。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深入思考问题、探究知识。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还不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导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为保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教师要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将要讲解的信息技术知识融入情境任务中,有效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欲望。这样,当教师将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做出积极反应,运用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夯实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提升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法是引导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并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法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方向感,并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在教学“电子邮件”相关内容时,为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并将任务融入教学情境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具体如下。小明到另外一个城市学习、生活了。在小明转学前,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拍摄了合影,现在照片已经洗出,但邮寄出了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照片送到小明手中。根据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结合已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展开思考,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将电子版照片以附件的方式发送给小明。这样,小明不仅有电子版照片,还能自行打印,特别方便。当学生明确任务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才能完成这项任务。学生思考后认为,首先要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小明也要注册一个电子邮箱,然后要学会电子邮箱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有效完成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可见,这样的教学情境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思路是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特点提出的教学思想。教师将信息技术学习内容融入任务中并向学生展示后,学生会对任务形成初步认识,并开始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思考任务的完成步骤,最后形成具体思路。为帮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与任务内容,教师可结合任务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任务目标为导向一步步制定周密的任务解决方案,然后不断进行完善、改进,最终形成完整的、具体的任务完成思路。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有限,不懂得灵活运用,也不知如何制定任务解决方案。对此,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一个具体案例,帮助学生顺利理清任务完成思路:若想带领远方来的朋友游览自己的家乡,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进行总结:首先,要知道家乡有哪些旅游景点,掌握去这些旅游景点的路线,了解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以及各需要多少时间等。在明确这些问题后,要学会利用网络查询相关信息。最后,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游览方案,形成系统的出行计划,落实在纸面上,以便在游览过程中随时查看,做到心中有数。当教师将完整的任务完成思路展示给学生后,学生会对任务的完成过程形成明确认知,这样在分析教师布置的其他学习任务时,就会有清晰的任务完成思路。

例如,在教学“Excel表格制作”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布置“期中成绩统计表”的任务。在明确的任务主题下,学生要对任务进行细致分析,形成清晰的任务完成思路。首先,要搜集并整理班级所有学生的期中成绩单。其次,要学会使用Excel表格输入成绩,对合并单元格、输入法调整以及不合格成绩的颜色调整等有初步认识。最后,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表格,以红色表示不合格成绩,以蓝色表示平均分,并在表格下方标明合格学生有多少,占班级学生的比例是多少,不合格学生有多少,占班级学生的比例是多少。根据任务完成思路进行任务操作,可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能力,并使学生树立任务完成信心。

合理分解相关任务步骤是基于提升学生的任务分析与规划能力提出的教学思想。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不强。任务驱动法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获得学习成就感。而学生不知如何分解任务步骤与其没有接受过特定练习有关,多数情况下,学生了解任务内容后就直接完成,没有思考如何分解任务,更没有意识到分解任务的好处,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分解任务浪费时间。很显然,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分解任务步骤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引导学生养成合理分解任务的学习习惯,让其做好事前准备与规划,从而提升任务成功率。

例如,在向学生布置“期中成绩统计表”的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任务步骤进行分解,并使学生形成这样一种意识,即明确任务特点,根据任务特点进行任务分解,一步步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可提高成功率。当学生形成这种意识后,会在拿到任务后理清任务的解决思路,并保质保量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在分解本次任务步骤后,学生发现,若想快速完成任务,至少需要五名学生,其中两名学生进行期中成绩采集,一名学生进行表格设计,一名学生辅助完成相关信息查询,一名学生负责统计工作。当学生详细说明任务分解步骤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基于任务分解步骤,学生会对各自职责有清晰认知,这也为下一步教学奠定了基础。

合作完成任务是基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出的教学思想。团队合作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社会适应能力。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中心位置,父母及家中长辈都对其十分宠爱,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团结合作意识,更愿意独立完成任务。信息技術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教学环节是让学生以团结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基于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合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例如,在“期中成绩统计表”这项任务中,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对任务进行分析后发现,要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至少需要五名学生共同合作。五名学生的具体分工如下:两名学生进行期中成绩采集,一名学生进行表格设计,一名学生辅助完成相关信息查询,一名学生负责统计工作。根据自愿原则,学生以五人为一个小组,组成多个学习小组。为提高调查速度,提高任务完成的成功率,学生可根据小组成员的性格、沟通能力以及任务步骤分配任务,如性格外向、善于沟通的学生负责期中成绩采集工作,并按照任务要求确定任务完成时间。考虑到制作Excel表格对技能的要求较高,各小组可选择信息技术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操作,然后安排一名学生协助其查询制作表格需要的相关资料,再安排一名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表的文字整理工作,并负责最后的表格内容检验,以确定任务最终是否完成。另外,小组内负责制作表格的学生操作时,其他学生可在一旁观看,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当自己独立制作Excel表格时,就有了一定经验,不至于手忙脚乱。

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是基于检验任务驱动法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提出的教学思想。当完成任务后,学生要根据任务内容与结果进行有效分析与总结,这样才能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讨论总结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在下一次的任务驱动中获得更大成功。

例如,当“期中成绩统计表”任务结束后,教师要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就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正面评价。例如,一个小组因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对此,教师可就学生的任务完成态度进行正面评价,认可学生对任务的付出,并以平和的态度和语气与学生就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如对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导致操作中出现相似功能时不知如何选择,或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小组分工不合理,让不善于沟通的学生进行数据信息采集,等等。教师将问题一一阐述后,可鼓励学生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经历过一次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对任务已经有清晰的认识,而再次寻找解决任务中存在问题的方案,会对任务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师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方案,是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延伸,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小组的任务完成成果,并进行自评,如可对哪些环节进行改进、优化,从而对下一次任务充满信心。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间进行互评,以发现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并学习其他同学、其他小组的任务完成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在整个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与启发作用,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这也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基础。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可帮助学生轻松入门,由浅入深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以此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操作性强的任务,同时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向学生呈现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任务完成思路,合理分解相关任务步骤,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当学生完成任务后,要进行有效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信息技术知识形成清晰认识,并能灵活应用,合作探究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小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S2).

[2]宋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9).

[3]陈呈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30).

[4]程启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教育,2018(06).

[5]章文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吉林教育,2018(06).

[6]姚作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07).

[7]杨光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8]连国清.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适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8).

Exploration of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Dong Heshan

(Hongxiang Town Tianquan Teaching Site,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34, China)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oper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In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shoul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help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scipline, which can guide students to gradually master the knowledge content from the shallow to the deep and learn to use i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creating classroom atmosphere, designing operational tasks, creating teaching situations, clarifying specific ideas for completing tasks, reasonably decomposing relevant task steps, guiding students to complete tasks in the form of cooperation, and conducting effective teaching evalua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task-driven teachingmethod; atmosphere;task;situation;evaluate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氛围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