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老师工作量及劳动保护研究

2023-05-04 17:17孟凡涛胡芳
当代体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劳动保护工作量体育教师

孟凡涛 胡芳

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计量确保合理性,防止缩短工作量。高校的体育工作不仅包括上课工作,也存在隐性工作量,工作类型多、频次高,并具有较广的覆盖面,具有较大的工作强度,体育教师的超负荷工作,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不良影响,注重对于体育教师工作量的科学考量、评估,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本文主要分析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中问题,探讨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及劳动保护策略,以达到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的目标。

1 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

1.1 体力劳动与劳力劳动的结合

学校体育包括课堂体育、课外体育竞赛活动、体育锻炼活动。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发挥指导作用,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工作包括技术动作师范,在学生的组织训练中发挥示范、帮助保护的作用,其中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消耗体力、脑力。教师的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个性差异,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以及科研活动,这些体育教育工作都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难度系数较高,教学形式复杂。

1.2 体育教学形式具有特殊性

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教学具有特殊的劳动形式,導致体育教学难度增大。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并且空间范围大,根据天气情况在室内或室外上课,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促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尤其是对于体育户外教学,户外教学中的周围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教学,教师要注重对技术动作的清晰表达。由于学生存在身体素质差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差异化教学,对不同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幽默语言、肢体动作的运用,同时运用教学器具,提升教学质量。

2 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中的问题

高校体育教师的最佳劳动期具有局限性,年龄的增长会对教师的教学示范动作产生影响,教师需要不断钻研教学方式,借助辅助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体育教师要有扎实的运动技能、基本的教学技能,由于人的身体需要经历成长、成熟、衰老的过程,教师需要在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获得知识的积累与智力的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要求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师在坚持运动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确保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堂内的教学以及课外的体育竞赛活动、体育锻炼活动,高校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体育项目教学,包括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体育教学,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方式更加复杂,体育教学工作量中的考勤制度是对体育教师工作量的体现,但是并不能展现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有些体育教师每天都很忙碌,包括早锻炼、课间操、课堂教学、课外锻炼,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体育辅导,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较长,超过了八个小时,但是却没有显著的教学效果,高校管理者认为这样的教师是模范教师。也有一些教师注重教学理念的优化,对教学内容认真钻研,创新教学方式,这些教师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提升,但是高校管理者认为这些教师不务正业,没有集中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高校管理者对于体育教师劳动成果的评价,关系到体育教师的教育工作积极性,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存在影响,对于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评价,要结合教师的工作时间,同时根据体育教学任务的具体情况进行体育教学的价值评价。

3 高校体育老师的工作量

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涉及的领域较广,包括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对于高校体育老师工作量及劳动保护,设置的劳动保护策略,保护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行为,防止体育教师的劳动过量。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对于体育教师权益的维护,确保体育教师通过劳动有所收获。以下具体分析高校体育老师工作量及劳动保护策略:

3.1 防止体育教师过量劳动

高校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给学生进行动作师范,确保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活动,在教学中耗费体力、脑力。对于体育教师劳动保护方案的设置,确保工作计量的合理性,防止劳动中出现身体疾病,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的劳动权益得到保护,防止教师过量劳动,体育教师的教学心态会更加积极,促使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课堂获得发展。

3.2 采取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

根据传统的教育思想理念,对体育学科缺乏重视,由于体育教师在工作中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多,教师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高校注重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培育,缺乏对基础课的投入,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教师,体育教师缺少去外地学习的机会,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重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高校体育的发展。

3.3 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计算

(1)明确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计算范围

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范畴是为学生提供体育服务,工作量的计算体现的是学生的需求,需要认定的工作包括: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工作、高校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编排并指导各类竞赛活动、早操、课间操以及课外竞赛活动的指导、体育科研、管理高校体育硬件设施。高校对于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计算,要按照科学的计算方式,只要对学生体育发展有利的教育服务,都可以算作高校教师的工作,包含在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范围内,计算并认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包含的工作内容为: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管理体育硬件设施、组织学生开展早操、课间操、训练并管理学校的运动队伍、组织学生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指导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

(2)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认定与计算

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认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对于工作量的计算,要根据本校实际制定科学的工作量管理方法,确保工作量的有效认定,开学初由专人对教师应该完成的校内体育总工作量进行预算,向每一位教职工传达并制作表格进行保存,按照规定以及出勤情况进行教师日常工作的登记,分开计算课堂教学的工作量以及研究、管理活动的工作。如果工作量在预算之外,在主管领导以及体育教师签字的情况下签字并存档,学期末进行总体计算,学期末统计体育教师产生的工作量。

为了对体育教师进行劳动保护,确保体育教师获取对等的回报,需要根据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合理的计算方式计算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首先,按照高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体育课堂教学方面基本的工作量,确保课时满足体育教学需求,对于超过这一基础工作量的部分,按照体育教师的上课次数,给教师提供额外的课时费。其次,对体育课堂以外的体育教学活动,將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工作时间作为参考依据设置薪酬标准,并严格落实这一标准。再次,对于科研工作量的计算,按照科研形式、级别设置、研究成果设置薪酬标准,奖励超过基本科研工作量的教师,按照科研形式、级别,结合研究中的实际费用、成本费用、研究成果计算薪酬费用,有些体育工作很难确定量,需要结合实际工作量进行计算,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计算方法、计算范围的明确,需要采取具体的实施措施,不同高校采取的具体实施措施具有一定的差异,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对于工作量的计算方式、管理方式,由专门人员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预算的基础上制作表格并存储,表格内的内容是高校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量,高校体育教师对于日常完成的工作以及出勤情况进行记录,区分计算课堂教学的工作量、体育管理活动的工作量以及其他体育工作量,对于预算之外的工作量,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体育教师签字确认并存档,在学期末计算并统计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奖励超额完成工作量的教师,可以采取晋升层面、精神层面的奖励,通过研讨会中的点名表扬、晋升层级对教师进行激励,对于工作量的计算,要注重科学化、人性化以及弹性工作,在评估、计算教师工作量时,需要对教师的教育工作质量进行评估、考核和评价,在课堂教育中要安排人员进行抽查,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体育科研、竞赛活动的组织中,体育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对活动的开展方式进行分析,因此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特殊的方式计算工作量,确保对于工作量的计算公正、公平,创建良好的高校教学环境。

4 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措施

对于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要注重对体育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相关的法律包括我国《体育法》,体育法是针对体育教育的专门性法律,利用体育法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有助于体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补充、完善体育法的相关法律,从而保障高校体育教师的切身利益。以下具体分析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措施:

4.1 明确体育教师的权益、义务

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环境、教育性质具有特殊性,根据我国《教师法》的相关工作,体育教师在享有普通教师权力、义务的基础上,需要规定体育教师的特殊权益,注重对于体育法内容的补充、更新,促使高校为体育教师提供有效的权益,制定相应的条款规定的主导地位,在体育法中明确体育教师的权益,从而保障高校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落实这一法律条款,确保体育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4.2 体育法实施中的保障措施

高校体育教师建立保障措施,保障法律条款的实施,我国体育法具有全面的内容,但是在实施中缺乏指导性内容,并且可操作性不强,在体育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方面,实施程序与实施方式不明确,造成了法律条款中的执行漏洞,因此对于体育法的修改与执行,需要设计相应的流程与方案,确保有效实施。高校管理者执行体育法中的流程、方案,确保最大化保护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确保高校体育教师获得相应的劳动回报。

4.3 教师劳动量的人性化管理

高校要注重劳动总量的合理安排,对于高校体育教师的分配,要关注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差异,注重每节课体育教学的优化,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创造性,确保教师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确保体育教师不超出劳动极限。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特长,确保劳动教育有所成效,包括对于武术教学、体操教学、篮球教学等专长,教师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分类教学,确保教学的针对性,提升学生的教学兴趣,课内与课外教学的结合,能够获得更多的劳动成效,使得教师的劳动成果得到保护。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不断提升个性化体育教学能力,注重教师劳动量的个性化管理,从多元化角度对教师的劳动成效进行评估,确保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所收获。

4.4 针对劳动侵权的处理

由于高校的体育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根据高校体育教师的特殊工作属性,明确体育教师的工作范畴,在基本工作之外的劳动保护,注重对教师特殊待遇权的维护。高校的体育教师承担着校内体育课、校外体操活动、校外体育经济活动,同时承担着校外体育交际辅导的工作,相对于其他教师,体育教师的工作范围、工作强度较大,对于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高校体育教师注重国家政策行政手段的运用,建立督导委员会保护体育教师的劳动行为,负责不合理的劳动时间计量以及劳动超时过多的维权,注重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侵权的补救,通过对劳动时间不合理待遇的补救,防止劳动侵权。提升体育教师劳动报酬,确保报酬和实际劳动相符,提升体育教育职业的吸引力。

根据劳动规律,对体育劳动组织工作进行科学化考核,相对于其他课程,体育课程能够表现优美的动作、健壮的体魄以及娴熟的体育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思想意识。对于教师劳动强度的考核,可以从课堂教师的表现进行考量,评估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强度。

4.5 注重课堂与课间劳动的结合考核

高校体育要注重课堂与课间劳动的结合,体育劳动的范围包括课堂内外的早操、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注重体育活动、早操、运动竞赛的统计,专业人员协调量化指标,高校之间相互借鉴,注重校与校之间的教学比赛,维护体育教师劳动权益。根据体育法的条例核算劳动保护,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条例,并严格执行条例,注重劳动侵权保障体系的完善,注重劳动维权救济保护路径的拓展,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劳动立法,防止体育教师过量劳动,对体育教师的劳动权益进行保护。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体育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能够推动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根据高校教师工作量的考核管理经验以及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对体育教师工作量进行检定,从而对体育教师进行劳动保护。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在室外工作居多,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合理化、人性化的工作量,对体育教师进行劳动保护,使高校体育教师发挥骨干作用。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劳动保护工作量体育教师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2019年第4—5期《劳动保护》“说长道短”栏目主题征文
科技护航 为爱而来——记第96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雾霾频发 劳动保护空白如何填补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