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精品化、专业度

2023-05-09 21:56刘国辉
出版广角 2023年4期
关键词:出版业精品专业化

【摘要】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应该把握关键,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经济、人才基础上,寻求快速突破和飞越,带动整体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在于集中出版社的编辑力、营销力、执行力、财力、领导力,结合出版社专业属性,从出版社自身专业强项出发,制定出短期、中期、长期战略,以思维创新为导向,打造属于出版社自己的精品图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当务之急。而实现精品出版,核心要素是专业化的出版人才。

【关  键  词】出版;高质量发展;人才;专业化

【作者单位】刘国辉,韬奋基金会。

【中图分类号】G23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4.0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时期,我国各行各业战略和政策的出发点必须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心全意、齐心协力把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落到实处,加快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

党中央把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确定在高质量发展上,可谓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切中时弊。就中国出版业发展来看,前些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出版图书的品种数量已经达到了世界首位,特别是在优秀主题出版的带动下,教育出版、儿童出版、文学艺术出版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众出版、市场出版方面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数量过多,良莠不齐,特别是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现实情况。

一、出版业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3年2月发布的《202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出版新书、重印书合计52.9万种,新书社科人文类单品种平均印数19958册,科学技术类单品种平均印数4262册,综合类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7091册,少儿图书新书平均印数20939册,重印书平均印数22167册。由此可见,出版图书品种过多,平均印数并不高。《2021年度全国出版物发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出版物发行单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65%,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1.28%,2021年全国出版物发行业出版物销售总额有所增长,利润减少较多。

2022年产业分析报告还没有发布,从《2022年馆配市场分析报告》的数据来看,馆配市场规模缩水14.15%(见表1)。开卷在分享少儿图书零售市场时谈道:“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较2021年下降11.77%,少儿类图书下降10.41%。”

馆配市场一直是纸质图书主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也是学术图书出版和大众图书出版的晴雨表,数据显示除了单册平均定价上涨,其他几方面都普遍下降;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下降超过10%,虽然不排除新冠疫情的影响,但应该是被影响最小的版块。上述两组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纸质图书面临困难的实际情况,值得深思。

毫无疑问,数量的丰富是质量的前提,但是只有数量缺少质量,就难以也不可能成为出版强国。我们和世界出版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才能真正进入世界出版强国之列,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才能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精神力量。出版业目前已经度过了以量取胜的阶段,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需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绝非单独某一方面的努力或者提高就能简单实现。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一蹴而就,只有把握关键,以点带面,抓住主要环节,解决主要矛盾,才能够纲举目张,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经济、人才基础上,寻求快速突破和飞越,帶动整体高质量发展。

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面对的问题和瓶颈

出版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但要看到成绩,还必须分析发现出版实践中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就目前出版业快速发展、成绩明显的现状来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以下问题需要正视。

第一,相对产品数量过多的情况,产品质量差别不大,高质量作品相对出版总品种数量来讲占比太小,头部产品太少,身子也过于细长,拖着一个粗大的尾巴,难以满足不同层面读者日益增长的多元、丰富、高质量需求。2017年以后,管理部门一再控制书号数量,可以说从宏观管理上力图解决图书出版品种过多的问题,种种举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还有一定完善的空间。

第二,重复出版、重复授权过多,清晰的版权意识不足。中国人口众多,文化层面差别很大,销售渠道也丰富多样,往往获得一部分读者就有一定的利润,这客观上为平庸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土壤。比如目前已经不仅仅是公版书重复出版,有些名著在市场上存在几百个大同小异的版本;许多当代作家作品都出现授权乱象,全集版、文集版、单行本、精装本、删节本、插图本、教辅本、绘画本等分属于不同的出版社,这不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也是对版权管理条例的漠视。因此,出版产业链各方对提高版权意识、加强自律应该形成共识,否则不仅会伤害读者和出版社,还会削弱作家创作的积极性。低层次的重复授权和版权竞争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之殇,对行业会产生致命和长久的伤害。

第三,增长主导依赖于教辅图书和公款购书。教辅图书是刚性需求,与我国教育体制、升学考试机制密不可分,但是出版业主要靠教辅图书拉动是非健康的发展状态,何况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弱,也难以长久依赖这个图书板块。公款购书在拉动图书市场的销售规模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但是缺少市场的经济杠杆作用,较难成为出版业健康持久的发展路径。值得欣喜的是,全民阅读连续10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写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极大促进了全民阅读的蓬勃发展,为出版业带来了福音,为文化强国奠定了底层阅读基础。

第四,网上销售、流量带货,导致折扣乱象出现,出版社难以适从。网上渠道丰富导致利润流向新的派生环节,致使出版社利润大幅度减少,缺少再投入的资金,出版社作为主要的供给侧一方受到严重的伤害,而为保利润盲目提高价格,无异饮鸩止渴,給行业带来更大的创伤。据《新闻出版广电报》报道:“2022年的图书市场有53.98%的销售是以低于图书定价的60%完成的。”换句话说,2022年有一半以上的图书是以不到4折的零售价格销售的。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零售价格而不是批发价格,出版社实际是为了现金流亏本销售;二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是真正的市场书,教材和公款购书不在此列,这说明仅就市场图书来说占比会更高。一个规范的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必须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才能保证有资金投入再生产,投入精品工程,产生高质量产品,如果出版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有一半低于成本或者无利润,仅仅能够维持现金流,这是很可怕的现象。在2023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许多出版文化界政协委员提案都涉及控制图书定价、规范网上销售的问题,可见这个给出版业带来严重伤害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第五,各类型出版企业在当前经营管理和发展中遇到一些不同的问题,也影响了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比如,一些中小出版社与民营书业紧密合作,导致出版社自身编辑策划能力被削弱;个别小型出版社只有管理人员是出版社的正式职工,出版业务过于依赖民营书业,有编辑营销弱化的潜在风险;一些大型出版社和上市集团由于追求快速发展,导致出版专业化程度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面对这些现象,应当直面、重视、研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六,出版形式的多样和丰富压制了对内容深度的追求,虽然出版产品外表形式多样化,令人眼花缭乱,但其作为人类文化文明的最高结晶,还是需要思想深度、文化广度来支撑。快餐式文化不可或缺,但决不应该成为出版的主流和主体。

正是上面的种种情况,图书出版客观上存在急于求成的情况,经典、创新不足,呈现有高原无高峰的状态,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方方面面解决这些问题。穆虹在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时明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应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要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2]。我们出版业值得深思的尤其是“不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要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诚哉斯言。

三、追求精品项目,积聚力量打造优秀产品,是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贯彻落实;需要长线积累久久为功,更需要重点突破步步为营;需要厚筑基础,更需要尽快开花结果;需要集聚培养人才,更需要在实战中锻炼人才。有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在于集中出版社的编辑力、营销力、执行力、财力、领导力,结合出版社的专业属性,从出版社的专业强项出发,制定短期、中期、长期战略,以思维创新为导向,打造属于出版社自己的精品图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当务之急。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点的突破,就没有面的开花,专业化强、差异化强的精品图书,是出版社镇社之宝,不仅当下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效益,更是出版社长久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第一,出版是内容产业,出版社靠图书产品证明自己的实力,更靠高质量产品塑造自己的品牌。一个不追求独特高质量产品标签的出版社,不可能形成并确立自己的品牌,也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出版产品。“文革”结束以后,中华书局启动《二十四史》点校工程,不但确立了中华书局在古籍出版中执牛耳的地位,更为中国古籍整理确立了方向和标杆,其意义和价值一直到今天还熠熠生辉,当我们谈到读到《二十四史》,自然就会想到中华书局,非此莫属。

第二,精品项目会产生特殊的内在激发力、影响力、号召力,从而带动出版社整体出版质量、水平的提高。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面对激烈的文学图书竞争,由于不适应市场,呈现茫然和失措的状态。1999年聂震宁到该社任社长,举全社之力先从重点精品项目抓起,先后推出《中学生语文新课标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哈利·波特》《名著名译插图本》,联合六家出版社推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仅仅两年多时间就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凝聚激发了全社员工的出版热情,成就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兴时代”,这些精品图书对人民文学出版社方方面面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有口皆碑。

第三,精品项目会使营销更加集中,容易做深做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支撑出版社其他相关项目,取得全面开花的结果。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现代汉语词典》,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十万个为什么》,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都是经久不衰的高质量精品。出版社有精品书支撑,有领头羊产品,才有底气开展强力营销,这样打开的不仅是精品书的市场,更是出版社全部图书的市场。精品书助力出版社获得更多的读者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反哺出版社其他产品,形成良性循环互动,促进出版社整体经济收入不断增长。

第四,精品项目可以快速培养大批策划、编辑、出版、营销、管理人才。精品图书的产生和成功使出版社选题策划有了参照物,激发了编辑的职业自豪感,强化了出版部门的质量意识,为营销发行提供了市场话语权,项目管理的成功更为出版社整体管理提供了方法路径。所以一个出版社一部(套)精品图书的产生,往往是出版社实现起飞和跨越的起点,也是出版社的出版产品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佘江涛认为,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为该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编辑人才,“成就了五代编辑团队”。其实还不仅仅是编辑人才,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78年成立,十年左右时间推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造就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人才,遍布出版业,被誉为出版界“党校”,这就是精品图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殊力量所在。

第五,精品项目使出版社获得更多优秀的、亲密的、甚至是“从一而终”的作者,并让这些作者变成出版社的独家资源。纸墨寿于金石,所有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内容和形式统一、销量和价值匹配的出版精品,出版界存在很多在这个出版社没有成为精品甚至滞销的图书在另一个出版社成为精品,甚至长销不衰的现象;而自己的作品一旦成为精品,作者就会对这个出版社情有独钟,甚至不弃不离。比如,曲波的《林海雪原》、陈忠实的《白鹿原》版权永远给人民文学出版社使用,汤素兰的《红鞋子》版权永远留在天天出版社,就是作者认为这些出版社的编辑专业性强,懂文学,能慧眼识珠,与他们一起将书稿打造成文学经典,实现作品的最大销量。

第六,精品项目体现了出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彰显了出版的价值。依托精品项目,出版社要寻求更多的读者,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出版社也要坚守自己的品位和价值观。与时代同步,引导读者和社会向人类文明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才是出版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是其厚重和伟大之处,是出版之所以为出版而生存的所在。

总之,精品出版项目既是出版社永远追求的目标,也是当前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与其散点布局、四面出击,不如聚焦重点,实现精品突破。需要说明的是,精品出版项目体现的是传之久远的深邃思想,具备的是创新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不一定是部头大的作品和套书。比如,《新华字典》是小辞典,却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是精品中的精品;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系列每一本都很薄,却每一本都是经典。大有大的厚重,小有小的美好,精品项目不应以篇幅大小论英雄。精品项目具有发散的力量和强大的辐射力,高质量出版不仅在多,更重要的核心在精。而且精品项目可以获得更多的国家支持,这些年国家出版基金在引导精品出版项目上起到了宏观的支撑、引导作用,出版社可以结合自身的出版专业特色,借出版基金之力加快精品图书的出版步伐。

四、实现精品出版,核心要素是专业的出版人才

精品项目是所有出版社追求的目标,但是心向往之未必能够实现,知易行难,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核心要素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出版是党的事业,是国家的产业,更是专业化的行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保证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出版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前出版社专业化分工很细,出版社基本各自守着自己的专业定位和版块精耕细作;改革开放后出版社迫于发展的压力,逐渐打破专业化定位,但有些出版社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考虑自身的专业特色,这种发展方式,虽然失败的案例很多,成功的案例也不少。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分析。从出版业的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一些大型的知名品牌出版社,还是小的专业出版社,乃至专业性强的民营图书公司,凡是坚持走品牌专业化道路的出版机构,不轻易转换赛道,都在双效益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坚持古今中外的文学专业出版不动摇,中华书局坚持中华传统文史哲古籍整理、学术研究和推广普及的出版追求,商务印书馆坚持辞书出版和汉译名著的学术道路,均双效俱佳。而有些出版社丧失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剜到篮子里就是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导致没有优秀图书,效益下滑,“拔剑四顾心茫然”。从行业发展规律上看,专业化的道路是必然趋势,专精深才有特色,才能奔赴顶峰,所以一个出版社的专业化程度,正是該社的专属性“社格”,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品格高尚既是理想的目标,也是不断追求的结果。

第一,从出版社的角度看,除了部分优秀的出版社还能坚持专业化的道路,大部分出版社呈现多头出击的状态。笔者认为,出版社缺少专业标识,品牌力量模糊,难以产生精品,不排除可能出现东施效颦的状况,失自己之长,得他人之短,没有核心的专业化品牌,自然难以培养出专业化的人才。

第二,出版社的非专业化倾向,客观上造成出版从业人员把出版仅仅当作工作,出版图书只要质检合格能赢利就行,无论是否专业、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图书都没有关系,这种非专业的情况容易让从业者丧失对出版事业的热爱;没有热爱就没有奉献和追求,就难以形成工匠精神,更遑论产生出版大家。当下出版业缺少邹韬奋、姜椿芳这样的出版家,缺少巢峰、周振甫这样的编辑家,同样也缺少日本电影《编舟记》中塑造的为一部辞书数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的编辑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出版社本身专业化程度不够,是重要原因。

第三,从出版人才个体来讲,出版是内容产业,专业编辑才能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发展水准,找到更多优秀的作者,才能和作者对话,才能吸引更多的忠心耿耿的优秀作者,也才能出版更多优秀的、高质量的精品,从而带动出版社整体发展,否则靠瞎猫碰见死耗子,或许也能做出一两本好书,但绝不能维持长久。艺之精者,无二能也。拾遗补阙、为他人作嫁衣,需要专业的裁缝,专业的裁缝才能使嫁衣光彩夺目,绚丽无比。提升编辑人才的专业化水平,是当下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出版业发展到今天,量的积累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天花板,到了靠专业化制胜的新时代。

第四,提高出版业的整体化专业程度,或者说出版业各个链条环节专业化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紧紧依托出版社的专业品牌,打造独特的专业化发行营销队伍、独特的出版印制团队、适合自己特点风格的设计装帧团队、差异化的多媒体技术人才和专业团队等,已经迫在眉睫;立足出版社专业品格的专业人才是出版社的宝中宝,出版社应该为他们的培养提供最好的土壤和环境,更应该为他们发挥专业才能提供最好的平台。

第五,打造优秀专业的管理团队是重中之重。一个出版社更多的是管理团队决定出版社的方向。因此,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尤其重要,其需要专业、专业、再专业;非专业,无出版,尤其难有高质量的出版。近些年一些民营书企在市场图书上占据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就是在坚持专业化的道路上久久为功。

总之,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以正确导向为引领的前提下,必须高举专业化的大旗,这样才能留住、培养人才,才能打造出精品,进而攀上高峰。国家新闻出版署积极推动出版一级学科建设,打造出版专业博士点,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为出版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筑基铺路。当然,出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有多么高深的课堂理论教学,仍需要实践理性的统筹,需要在出版实践中倡导、坚持、固守、弘扬专业化本质,这是出版机构和出版者应该具有的清醒认识,没有对专业化的深刻认识和不懈追求,违背了出版规律,就不可能达到“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的顶峰。

|参考文献|

[1]姜洁,王乐文,李昌禹,等. 努力交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N]. 人民日报,2023-03-07.

[2]张研,董博婷.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J]. 走向世界,2022(46):6-8.

猜你喜欢
出版业精品专业化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