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23-05-17 23:21董顺华董雪菲
学前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主题课程儿童视角园本课程

董顺华 董雪菲

[摘 要] 幼儿园主题课程指向幼儿个体的整全成长和社会性发展。基于儿童视角开展幼儿园主题课程实践要在强化幼儿主体性的基础上重视教师的支持作用,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来预设和生成课程主题,通过游戏、一日生活等方式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实践。幼儿园要为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提供有效支持,促使主题课程真正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和自主发展。

[关键词] 主题课程;儿童视角;园本课程

主题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织方式,主题课程则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所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1]幼儿园主题课程是一种整合课程,其主题往往不限于中心议题本身,同时还包括中心议题蕴涵的或者与中心议题相关的问题、现象及事件等。[2]幼儿园主题课程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获得新的、整体的和有联系的经验,它因贴近幼儿生活、契合幼儿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而被认为是最好的课程组织方式。尤为重要的是,幼儿园主题课程不仅整合了不同的学科经验,同时还在强调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基础上指向儿童发展的社会性,因而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尽管主题课程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非常重要,但幼儿园教师对主题课程的理解和实践还存在很多误区,以至于出现了主题异化、主体关系错位等问题。[3][4]为此有必要从儿童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内涵、价值和实践方向,将主题课程的价值真正落实到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上来。

一、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内涵与价值

儿童视角或者儿童的视角日益成为我国儿童研究以及学前教育研究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转化成人的教育立场和教育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启示。儿童视角的研究不是将儿童定位为研究的对象和数据的提供者,而是将儿童视为拥有基本人权的、独立的个体。因此,儿童视角不仅是指教育者眼里要有儿童,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了儿童有自己的立场、权利和主张。它更为强调儿童对自身生活世界丰富而多元化的体验、感知和理解,强调儿童是他或她自己的世界中的主体。[5]儿童视角认同儿童是积极主动的主体,教育者要在教育实践中主动自觉地关注儿童、理解儿童、移情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儿童发展考虑。[6]将儿童视角引入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它可以从根本上重构教育者对儿童形象以及教育场域中主体关系的看法,为教师真正理解儿童、发现儿童和支持儿童提供思想上的指引,为优化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兒童视角以尊重儿童的权利为基础,它不仅强调儿童是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同时还强调儿童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不可分离性。[7]因此,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主题课程是一种基于儿童、为了儿童并通过儿童进行实践的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主题课程不仅指向幼儿个体的整体发展,同时还指向他们与外部世界的协调发展,因此它并不是以抽象、孤立的视角去看待儿童的主体性以及儿童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内容组织方式上,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主题课程不是基于成人的认知或诉求去向幼儿传授某些学科或专门化的知识,而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和学习规律出发为他们提供综合性的经验和丰富的环境。在课程的实践方式上,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主题课程强调以幼儿自身为课程实践工具,强调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和体验去生成意义,教师所应做的就是为幼儿的课程实践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通过观察、倾听、尊重、接纳、信任、回应等方式去理解和支持幼儿。教师只有赋权幼儿,幼儿才能意识到并自主发展出使命感和自信心。[8]在课程的建构方式上,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主题课程强调生成而非预设,在课程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的主题是主题课程建构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及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9]概括来说,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主题课程不仅是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同时更是一种课程和儿童发展理念。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题课程背后蕴含的价值理念,幼儿园教师就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主题课程,也无法有效组织和实施主题课程。

二、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建构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瞄准当前主题课程实践中存在的认知粗浅、主体关系异化、课程主题缺乏内在逻辑关联等问题,以期将课程决策、组织和实施的权利交还给幼儿,促进幼儿的整体性、持续性和自主性发展。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不是极端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它以促进幼儿有效发展为价值取向,但不割裂幼儿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幼儿发展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其实践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首先,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必须把促进幼儿的整全成长放在首位。儿童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幼儿基于自己的立场去看问题,二是指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都必须指向儿童的发展,是目的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儿童视角的提出是想通过关注儿童以自己的视角发出的声音来探索儿童的想法,基于儿童的立场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了解儿童的所思所想。对于幼儿园的课程实践来说,儿童视角下的主题课程就是依据幼儿自己的意志、想法和行为方式,开发能够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课程。但这一课程又并不完全以幼儿的个体意志为准绳,而是在发展目标上将幼儿视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人,指向的是幼儿内外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儿童视角并不是狭隘的儿童本位主义,而是在坚守幼儿主体性的同时,将培养完整的人视为主题课程的终极目标。

其次,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要强调课程的实践导向。主题课程的实践导向是指教师要强调幼儿对课程实践的参与,要在课程实践的全过程中体现幼儿元素。幼儿的学习是发生在具体的操作与探究过程之中的,游戏和日常的生活活动是他们进行学习的基本手段,这就意味着课程其实是藏在幼儿的生活和行动当中的。不管是课程主题的选择,还是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师都必须强调幼儿的参与,要基于幼儿的主体性需要来建构和实施课程。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不应该是一堆静态抽象的知识或经验,它应该在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生成新的生长点,并能够支持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实现自主成长。

最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要重视教师的支架作用。在课程实践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幼儿为中心的历史转变过程中,很多人曾割裂了教与学、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性的拒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幼儿发展的不足。教学双主体论认为,一般的教学过程都可以分为教与学两个同时发生的环节。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教的主体,学生就是学的主体,也就是说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具有同时性。[10]这一理论准确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双重性和教学活动的双向性,即教师与幼儿互为主客体,在尊重幼儿学习主体性的同时,教师自身的主体性也要得到保障,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实践链条。学前儿童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其所积累的经验也较为有限,他们要获得有效的发展,就必须要有教师的引导和支持,否则幼儿无法有效建构起对课程主题和课程内容的意义认知。

三、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践策略

(一)确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幼儿园主题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指引着课程的建构方向和建构原则,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应该本着儿童发展的理念。从个体的主体性来看,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有着区别于成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并且是能够进行自我建构的主体。[11]因此,幼儿园主题课程应该要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承认并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儿的当下生活和现实需求。教师在建构和实施主题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本着以儿童为本的目的,追求幼儿在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幼儿进行充分且有效的互动。[12]在课程的建构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生活世界,强调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感受、体验、探究与创造。例如,在幼儿园组织的“我们的‘柿界”主题活动中,幼儿围绕着幼儿园操场上的柿子树,兴致盎然地、自主地展开了一场“柿”界之旅。在课程的组织和建构过程中,教师请幼儿思考三个问题:我知道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我如何能知道?这种课程建构的方式就始终将幼儿置于课程的中央,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视为课程建构的根本动力。

(二)以促进幼儿全面自主发展为准绳确立幼儿园主题课程目标

基于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幼儿园主题课程要让幼儿能够在源于自身经验的课程实践中能动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进行自我建构并实现自主发展。[13]在主题课程目标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兒的身心发展规律与个体差异,依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为他们设置合理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合理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幼儿在丰富的课程实践活动中获得全面自主的发展。在制定课程目标之前,幼儿园教师要根据课程主题所关联的领域与核心经验考虑认知、情感与技能等目标之间的整合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把握主题课程目标的过程性和动态性,要将幼儿的成长视为一个持续的过程。也就是说,课程目标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幼儿的发展需要,而不是课程内容本身。

(三)以幼儿日常生活为来源建构幼儿园主题课程内容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内容应该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日常生活会产生很多话题,而这些话题都可以成为主题课程的内容来源,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根据生活中的话题来编织课程内容的网络图。例如,在中班的“拜访大树”主题活动中,教师就将不同的话题归入三个不同的网络图,并通过颜色的深浅来展示课程内容的演进脉络。活动之初,幼儿对上个主题活动“伞花朵朵开”中像伞一样的植物产生了好奇,他们觉得大树很像伞,便产生了探索树的需求。在教师的支持下,“拜访大树”的主题活动便应运而生。随着主题的展开,幼儿在课程实践中陆续生成了新的兴趣点或者发现了新的问题,新的活动主题也随之产生,主题课程的内容也从树进一步拓展到纸等诸多范畴。

(四)基于主题课程特点丰富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方法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经验和思维特点,并考虑教师的支持作用。在实施主题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克服以往拼盘式的主题综合方式,从经验的有机整合入手选择合适的课程实施方法。教师要通过观察、倾听等方式来发掘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通过探究、交往、体验、反思等方式去生成新的课程主题。对于那些幼儿普遍感兴趣的大主题,教师当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引导幼儿开展持续探索;对于那些幼儿当下关注的小主题,教师就要及时予以满足。在具体的实践策略上,教师要充分采用游戏等契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将课程内容融入不同的环节,如将主题活动融入一日生活、区域活动或者户外活动等,并强调幼儿在这些活动中的自主探究。

此外,幼儿园还要为儿童视角下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提供有效的条件支持。例如,幼儿园要为主题课程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投放丰富的材料、加强主题课程资源库建设、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强化家园共育等。总之,幼儿园要为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6.

[2]虞永平.论幼儿园课程中的主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2(06):13-15.

[3]李云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拼盘问题及其解决[J].上海教育科研,2011(02):92-94.

[4]何媛.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基本视角:儿童的经验[J].学前教育研究,2012(07):37-41.

[5]黄进,赵奇.“儿童的视角”:历史生成与方法论探寻[J].学前教育研究,2020(08):3-11.

[6]魏婷,鄢超云.“儿童的视角”研究的价值取向、方法原则与伦理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21(03):3-14.

[7]莫迪.儿童视角研究:儿童研究的新转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16-17.

[8]李晓文,原晋霞.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19(02):70-80.

[9]赵青.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生成活动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6.

[10]张传燧.论教育过程中主体的作用及其转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03):7-11.

[11]王小英,朱慧慧.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师幼互动中幼儿施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114-121.

[12]熊玲玲.基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7(19):25.

[13]沈英.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儿園科学探究园本课程建设策略[J].教育观察,2018(24):73-124.

Abstract: Kindergarten theme curriculum points to the whole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children. To carry out kindergarten theme curriculum practice from childrens perspectiv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upporting role of teachers on the basis of strengthening childrens subjectivity, to preset and generate curriculum themes according to childrens life experience and interest needs, and to carry out targeted curriculum practice through games, daily life and other ways. Kindergartens should provide effective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med curriculum, to promote the thematic curriculum to truly serve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Key words: theme curriculum, childrens perspective,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责任编辑:黎勇)

猜你喜欢
主题课程儿童视角园本课程
带着STEM的梦想飘向远方
家园联手 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