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养生保健之道—专访国医大师王庆国

2023-05-17 05:08刘尚昕王淑君
保健医苑 2023年4期
关键词:王老保健体质

文/刘尚昕 王淑君

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新陈代谢不断减慢,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身体开始慢慢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能够改善亚健康状态,延缓衰老,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养生在体质调理、疾病预防、身体保养等方面有着独特疗效,一直受到大众广泛青睐。中医养生对守护健康能起到哪些功效?大众对中医养生是否存在认识误区?近期,本刊编辑部专访了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庆国,请他为大众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相关的知识,希望能够加深大众对中医养生的科学认识,提高大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专家简介]

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中医师承指导教师,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教授学术传人,“燕京刘氏伤寒学派”掌门人。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生物医药学部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曾两度荣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次。主编《伤寒论解要》等著作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800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

临床擅用经方,知守善变不落窠臼;不薄时方,勤求博采各取其长。擅长治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肝胆病、胃肠病、心脑血管病、风湿免疫性及过敏性疾病,尤其对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瘀胆性肝炎、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免疫功能低下均有独到之处,另对妇科、儿科多种疑难病、常见病亦每取佳效。

人类永恒的目标——健康长寿

王老谈到,古往今来,健康长寿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目标。中医非常重视人体健康,但没有像现代医学那样对人体健康做出十分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当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三大维度——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对各国传统健康观念的提炼和总结。其实,这些理念在中医对健康的认识中早有体现,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真人、至人和圣人能够“形兴神俱,度百岁乃去”,以及中医提倡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念,都切实体现了中医对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的重视。虽然中医没有明确提出相关定义,但健康人在躯体、心理、社会呈现出的状态使人一目了然。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阴阳气血容易失衡或不足,卫外之气衰,不能抵御外邪侵袭,各个系统功能下降,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病症。若是未病时注重养生,选择得当的保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调理体内阴阳平衡,起到抵抗衰老、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中医养生保健的秘诀

王老指出,想要做好自身养生保健,需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保持躯体无病状态。根据中医理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人体的脏器与自然界存在的五行要素(金、木、水、火、土)一一对应,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之中每一要素的作用不能缺也不能过,缺或过都会影响其他的要素,人体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要能够互动和制约,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才能保持机体健康;一旦打破平衡,身体就会出现不舒服或者发生疾病。在王老看来,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是通平治和,保持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及气血相互协调,运化正常,如此则可百病不兴。治疗疾病,就是要把这种身体不通、不平、不和谐的状态纠正过来,使得“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第二,保持情绪健康。中医讲求内心平和,情绪变化过激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志过激,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与“恐伤肾”,反映出情志失调是引起身体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中医提倡内心低欲望,安贫乐道。《黄帝内经》中有一句重要的养生格言“高下不相慕”,即身处底层的人不羡慕身居高位者,身居高位者也不会看不起底层人,做到心理平衡和谐,以平常心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第三,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自然规律不可违背,做到天人相应才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中提到“女七男八”的定律,这是古人根据肾气和天癸的盛衰观察到人体以7和8为生长周期,即女子每隔七年、男子每隔八年会出现很明显的生理变化规律。例如,女子“四七(28岁),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35岁),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男子“四八(32岁),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40岁),肾气衰,发堕齿槁”。由此可见,女子28岁和男子32岁分别是女性和男性身体状态的巅峰时期,而到了女子35岁和男子40岁,人体开始出现衰老的迹象。对于现代人,一般女子49岁和男子60岁之后,人体肾气严重不足,导致阴阳气血失衡,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不断衰减,而衰减的速度与程度则取决于我们后天的保养情况。因此,人体机能由盛至衰是一个自然规律,需要我们根据人体的生长周期,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做好身体的养生保健,这同时也是顺应自然的体现。另一方面,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要学会顺应社会的发展,安于社会,既要积极为社会做贡献,也要与周围人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社会生活状态。

接着,王老在饮食、用药、运动、起居及心理调适等方面进一步分享了养生经验。

饮食调理。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认为许多食物可以起到类似药物的功效。我们可根据自身体质,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达到调理身体、滋补强身的目的。日常饮食中常用的药食同源的食物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此外,黄芪、麦冬、天冬、五味子、女贞子这些药性比较平和,在平日的养生保健实践中,中老年人群也可以适量使用。在此,王老分享了自用的养生保健茶:西洋参、枸杞子各3克,红花3~4根,根据四季时令和自身体质来搭配茶叶泡饮即可。西洋参有安神、补气血之效;枸杞子既补肾阴又补肾阳,还可入心生心血;红花调气血,使人体气血通畅。因此,这个茶饮对于中老年人以及体质较弱、精力过耗的年轻人的健康很有助益。

适时药补。王老指出,对于中老年人,食疗的保健效果有限,在注重饮食调理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有助补益身体的中药,如六味地黄丸、葆延丹、乌鸡白凤丸、当归等,但须根据体质特点如肾精亏虚、肾阳虚、肾阴虚进行辨证施治。自行购买中药的话,也需要去正规医院或者中华老字号药店购买。

适量运动。对于老年人,王老推荐健步走的运动方式,每天一万步为宜,步数也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适量增减,切忌过量。此外,打乒乓球、瑜伽、太极拳、气功对锻炼身体也有助益,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和个人喜好选择练习。至今,王老仍保留有打乒乓球的爱好,他认为挥拍运动有利于锻炼身体的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起居有常。起居应顺应四时,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万物萌发,生长旺盛,顺应生发之气,宜早睡早起,使得精神足、神志安;秋冬两季,天气由热转凉,万物逐渐萧索,顺应天地闭藏状态,人们应注意早睡晚起,防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以固护阳气。

内心恬淡。自古以来,长寿者多为淡泊名利、心态平和之人。中医养生建议我们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尤其对于中老年人,“不与天争,不与命争,不与人争”,降低内心的欲望,生活简单质朴,不受物欲之诱惑,不存情虑之激扰,做到内心平和,知足坦然。

中医养生的误区要远离

王老提到,虽然当前中医养生保健备受青睐,但大众对其仍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有人认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养生保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医提倡未病先防,已经患病或出现不适再去服药和治疗,就如口渴时再去掘井或临打仗时再制造兵器,为时已晚。因此在人体尚未衰老和未出现各种不适之前,就应该注重身体的养生保健了。等到人体出现亚健康不适症状或者疾病才想到通过中医来寻求养生保健的手段,其实已错过好时机。

有人认定养生都要补。其实不然,根据体质,养生有补也有泄。虚寒体质需要进补,而湿热体质需要祛湿除热。若出现胃肠食滞、舌苔黏腻、大便黏滞,此时就应适当泄一泄,盲目进补,会使身体更不舒服。

有人认为中药安全,没有不良反应。其实也不然,是药三分毒。除了那些对肝肾有明显损害的中药在临床已经被禁用外,其他一些中药若服用过量或者炮制方法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有些人喜欢从古籍中寻找方子擅自“对症”用药,由于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接受剂量也会有很大不同,很容易出大问题,因此,对于中药尤其是金石类药物,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切勿擅自用药。

有人相信食疗能治百病,且多多益善。其实,食疗养生对体质偏颇一点儿的人有效,起到调理作用,但作用有限。论治病,中药才能起到显著效果。虽然不同体质的人可以根据食物的寒、凉、温、热四性来选择调养身体,但远远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而且只吃一类食物也不能做到营养全面,并非多多益善。

有人下班后喜欢去中医养生馆寻求按摩、拔罐、刮痧等保健服务。在此王老提醒大家,不要盲目选择保健场所,去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有中医康复理疗资质的正规保健场所,且这种场所以放松身体、缓解疲劳为目的,若是想要寻求疾病治疗,应去正规医院就医。

猜你喜欢
王老保健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粉彩瓷板|祝壽圖 王锡良·陆如合作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我与王锡良的那些故事
28天吃出易瘦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