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写提示”教学策略初探

2023-05-24 06:13张喜荣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首字楷书笔画

张喜荣

识字写字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小学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除了安排“生字表”,还在部分单元的“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指向书写习惯、书写技能和书写鉴赏的“书写提示”栏目,体现了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其中,高学段“书写提示”共出现了8次,相较于低、中学段数量有所减少,但体现了从低到高的提升过程,更加关注书写水平、书写思维和鉴赏水平的提升。

以小学高学段为例,笔者在此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详细阐释一下开展“书写提示”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聚焦书写技能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意蕴深厚,学生不仅要会认字,更要会写字,而写字讲求一定的技巧。从五上第四单元、五下第四单元和六上第二单元的“书写提示”可以看出,高学段主要从行款整齐、书写速度两方面做出具体提示,因而笔者在教学时主要从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首先,确定首字位置。确定首字位置时,要注意上下均等留白,位置定好之后,可沿首字用铅笔画出一条淡淡的横中线,然后让学生沿着这条横中线依次书写,注意字间距适当,不紧挨、不远离。书写竖版时同理。

其次,定准字的大小。书写整行字时,不可每个字都一样大。一般来说,笔画少的字较小,笔画繁多的字则大。当连续出现笔画少或笔画繁多的字时,可以采取把部分笔画少的字写大或把笔画繁多的字写小的方法,从而提升观感。

最后,整体进行关照。每一行字中主笔突出的字会构成一行字的亮点,一般每行字中有4-8个亮点字即可。因字取形,弹性伸缩,后一个字的起笔决定其字形大小与长短,按照规则进行弹性的收放、压缩、排列,相邻两字的笔画应收缩谦让,从而达到顾盼生辉的效果。同时,要培养学生“写”的意识,而不是“抄”,要避免看一个字写一个字,鼓励学生大胆一些,一口气写三五个字或一句话,适当提高书写速度。

二、培养书写思维

书写的底层逻辑就是运用这个信息处理系统将每个字的笔画在纸上虚拟点阵,进行数字编码。在手动编码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笔画的长度、高度、角度、弧度进行细致分析、比较、修正,直至“编出一套标准的程序”,即练出一手好字。所以,汉字书写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书写变得眼明、心亮、手巧。

为培养学生的书写思维,笔者一方面通过观察、分析楷书四大家的笔画、结构、气韵等特点,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楷书四大家的作品进行形象化的感知,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临摹篇章作品时,关注每个字的笔画细节和结构特点,关注每行字的整体布局,结字方面的笔画组合和部首组合要灵活多变,避免出现机械排列,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三、提升鉴赏水平

高学段的书写依然指向楷书,虽然楷书在表情达意上不如行书和草书酣畅淋漓,然而其一笔一画无不流露着书家独具的精神气质。如欧体字笔力刚劲,多像短衣襟小打扮的精壮汉子;颜体字恢宏雄壮、气势磅礴,多像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大刀长矛的威武将军;柳体字爽利挺秀、骨力遒劲,多像手持双锏的儒将;赵体字运笔自然、圆润多姿、秀丽柔美,又像身着白衣、手持长剑的侠客……

书法作为一种高级的艺术形式,在审美时是需要想象力的,而儿童正是天生的艺术家。在教学中,笔者或是借助短视频平台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书法审美观,掌握基本的书法审美术语,如方圆、筋骨、向背、险绝、平正、顾盼、神韵、气韵等;或是帶领学生欣赏楷书四大家的整幅作品,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书法艺术审美体验;或是进行跨学科交流,让学生在书法课上准确把握欧体和颜体楷书的笔画、结构特点,进行书法实践。

总之,教师要以“书写”为平台,以“提示”为引导,巧施策略,通过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书法之美,通过临摹练习提高其练书法的兴趣,从中感受中华文化之魅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首字楷书笔画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楷书的笔势
找不同
楷书
直销企业家群情激昂(以姓名首字拼音为序)
一笔画
硬笔楷书3500字
硬笔楷书3500字
“一三五不论”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