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医疗理念对创伤性多发骨折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3-05-24 10:21王金莲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创伤性舒适度理念

王金莲

创伤性多发骨折为机体多个部位因创伤而发生的骨折,患者病情普遍较为严重且伴有其他结构损伤,容易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并诱发失血性休克而危及其生命安全[1]。手术为创伤性多发骨折患者首选治疗手段在,在骨折复位、处理伴发伤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而备受患者的重视。然而,由于创伤性多发骨折以及手术创伤的客观存在,使得患者术后普遍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感,给其正常睡眠与休息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生命体征剧烈波动,故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2]。既往所用的常规护理是以护理人员为主,患者处于从属位置,难以充分激发患者的参与热忱,配合程度低,导致疼痛护理效果欠佳,疼痛应激反应强烈[3]。随着无痛医疗理念的确立,采用安全、有效、可靠、价廉的镇痛方法以调控患者身心舒适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该理念在创伤性多发骨折患者中尚处于摸索阶段,故本研究对此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 年6 月-2022 年6 月于漳浦县中医院骨伤科行手术治疗的90 例创伤性多发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5 例中男33 例、女12 例;年龄:28 岁-74 岁,平均年龄(48.97±10.33)岁。观察组45 例中男35 例、女10 例;年龄:26 岁-75 岁,平均年龄(49.06±10.41)岁。纳入标准:(1)均符合多发骨折诊断标准且为创伤所致;(2)均为骨折术后;(3)具有良好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可以配合临床护理者;(4)知晓研究方案的具体内容且已经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排除标准:(1)具有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镇痛药物长期用药史者;(2)对本研究使用的镇痛疗法禁忌者;(3)因质疑无痛医疗理念实施效果而主动退出者。两组创伤性多发骨折患者一般资料间均衡性好且本研究通过漳浦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LL20210523)。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安返病房后连接各项监护设备,责任护士定期采集并记录监护数据,发现异常时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静脉自控镇痛泵的药液组成、使用费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同时使用的患者通过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使用时间72 h。不同意使用的患者则通过口服止痛药物镇痛处理,首选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在镇痛效果不佳时告知医师,经评估后使用吗啡类镇痛药,镇痛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严格叮嘱患者按剂量给药,不得擅自增加。术后少量多次饲喂清水促进胃肠道蠕动,排气后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食物,排便后过渡至半流质、全食。每隔2 h 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并做好受压部位皮肤清洁,对于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预见性使用水胶体敷料予以保护。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无痛医疗理念,由责任护士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绘制疼痛记录单并总结其疼痛变化规律,轻度疼痛时采取沟通聊天、观看电视节目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感,同时辅之以冰敷、热敷、艾灸等方式强化镇痛效果。中度疼痛时按照“按时给药”、“阶梯给药”的原则使用止痛药物。在静脉自控镇痛泵撤除后继续进行疼痛评估,利用药物、中医适宜技术抑制机体产生的疼痛感。在患者床上活动以及离床活动时依据疼痛记录单评估结果指导其选取适宜的镇痛方法,轻度/中度疼痛干预方案同前。当患者功能锻炼期间疼痛评分在3 分以下时停止服用镇痛药物,以冰敷、热敷、针灸等方法继续干预。

1.3 观察指标(1)疼痛评分:分别在护理前、护理7 d 时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4]评定,总分10 分,越接近最高分痛感越强烈。(2)舒适度总评分:分别在护理前、护理7d 时利用Kolcaba 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5]评定,包括生理的(5 项,5 分-20 分)、心理精神的(10 项,10 分-40 分)、环境的(7项,7 分-28 分)、社会文化的(8 项,8 分-32 分)4 个维度,总评分30 分-120 分,越接近最高分舒适度越高。(3)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在护理前、护理7 d 时统计。(4)生存质量总评分:分别在护理前、护理7 d 时利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6]评定,包括生理(7 项,7 分-28 分)、心理(6 项,6分-24 分)、社会关系(4 项,4 分-16 分)、环境(8 项,8 分-32分)4 个维度,总评分25 分-100 分,越接近最高分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x±s)

2.2 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总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总评分比较(x±s,分)

2.3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评分比较(x±s,分)

3 讨 论

创伤性多发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发生于交通事故之中。手术是挽救创伤性多发骨折患者生命安全、改善机体运动功能的有效手段,但术后疼痛却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疼痛为人们一生之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内在感觉,目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7]。当前欧美医学界已经将消除疼痛作为医务人员最基本的服务观念,所以运用一切可以消除疼痛的方法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成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8]。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7d 时的疼痛评分、舒适度总评分、生存质量总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提示无痛医疗理念的应用能够显著缓解创伤性多发骨折患者的疼痛应激反应、改善生存质量。总结原因如下:常规护理对于疼痛的处理手段单一,即术后72 h 内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或者是口服止痛药物。患者完全是按照医护人员告知的内容进行自我护理管理,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患者对于疼痛的认知尚处于较低水平,采用自身意志和信念予以对抗成为其核心观念[9]。无痛医疗理念则是彻底转变了此种疼痛护理思想,以解除患者痛苦为护理核心,使用镇痛药物时并非按照说明书内容执行,而是“按时给药”、“阶梯给药”的原则予以疼痛护理。同时积极配合冰敷、热敷、艾灸等手段可以通过强化局部组织血供、阻断疼痛信号传导等作用进一步提升疼痛缓解效果。但本研究亦指出,无痛医疗理念并非完全的无痛,而是运用多种疼痛干预举措最大程度上降低疼痛感、促使患者顺利度过整个医疗过程。

综上所述,在创伤性多发骨折患者护理中无痛医疗理念有助于降低疼痛应激反应、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创伤性舒适度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