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理念融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思考

2023-05-26 06:06蔡定鹏
天津教育·中 2023年4期
关键词:做中学中学理念

蔡定鹏

2022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倡导真实性学习理念,鼓励以真实问题或真实情境引导与推动学生“做中学”,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所谓“做中学”,是指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即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在操作中思考、探究并建构起具体的知识认知框架。相较于其他教育理念,“做中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并建构的过程,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认真把握新课标“做中学”的理念,正确审视“做中学”理念的价值与作用,并将“做中学”理念运用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中,以助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做中学”理念融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必要性

(一)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需要

相较于其他科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操作性较强,学生单纯聆听教师的讲解而不付诸实践,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信息技术操作行为及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实际为学生搭建操作平台,为其提供更多实践的空间与机会,使理论知识切实成为学生熟练操作的信息技术行为与能力。从这一层面来讲,小学信息技术要求学生多操作、多实践的学科特征与“做中学”理念不谋而合,这成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依据实际巧妙融入“做中学”理念的重要保障。

(二)小学生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涉及信息技术的融合与运用。作为信息时代的“原著民”,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势必伴随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使用,这需要其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意识、素养与能力,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能熟练操作各种信息化设备,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社会生活,可以说,小学生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具备娴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与能力。“做中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践操作与演练有助于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与素养的锻炼,从小学生长远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从教育实际出发,积极践行“做中学”理念,为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提供助力。

二、“做中学”理念融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原则

“做中学”作为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先进教育理念,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与价值,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做中学”理念的运用原则,一是要坚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本位,二是要充分契合小学生实际认知能力与操作水平。只有如此,“做中学”理念才能最大限度上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助力学生更快、更高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切实收获知识、锻炼能力、形成素养。

(一)坚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本位

所谓坚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本位,是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践行“做中学”理念时必须确保所创设的任务情境和驱动问题等紧扣学科知识,与学生正在学习、将要学习或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紧密相连,而不可以将“做中学”视作一项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无关,这对师生本就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来讲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更无益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做中学”强调“做”,但不是漫无目的、任意地“做”,而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知识上的“做”。例如,在教学“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这一节知识时,教師设计需要学生操作和实践的任务,如以小组为单位指出显示器、显示器开关、主机分别是哪一部分;如何判断主机打开并开始工作了;任务栏在哪儿,各图标对应什么程序,如何关机等,这些需要学生去做、去实践的任务便紧扣“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这一节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操作中切实深化认识,形成深刻理解。相反,诸如Windows操作系统有哪些版本、这些版本有哪些优缺点等,与学生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并无直接联系,自然无法体现“做中学”理念运用的价值。

(二)充分契合小学生实际认知能力与操作水平

“做中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去操作、去实践,很多时候以特定的任务与项目为载体展开。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践行“做中学”理念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与水平,尊重小学生的就近发展区,不可设计过难或过于简单的任务,这两种任务都不利于吸引学生,自然无法推动学生融入“做”的实践中,导致“做”的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制作演示文稿”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个课时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演示文稿制作的技巧与方法,然后设定“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特定主题,合作制作演示文稿”的具体任务,促使学生在小组协作中操作、迁移并运用所学知识,这是对“做中学”理念的体现,充分契合了学生已经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又着眼于引导其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而不是贸然压低或拔高任务难度,导致学生不愿意做,难以融入其中。

三、“做中学”理念融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策略

大量的教育实践充分表明,“做中学”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有着突出的作用与价值,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精准且恰当地使用“做中学”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了解学情,把握学生实际情况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践行“做中学”理念,教师应了解学生学情,精准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判断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所学内容,为后续的教与学实践活动提供依据。例如,在教学“Excle表格”这一节知识时,要想设计“统计班级小测各学生的实际成绩,并算出班级平均分”这一任务,教师应首先考虑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平均分和表格中行与列的相关知识;其次,是否熟练掌握通过筛选与整理的方式快速分析与统计数据的公式;最后,是否能通过居中、字体变化等方式使表格中的数据更清晰直观等。这些都是教师应了解与把握的真实信息,可以通过前测和访谈的方式明确学生的实际理解与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再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信息技术操作与实践任务,才会更契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更能吸引其主动参与,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锻炼自身能力。

(二)设计任务,驱动学生实际操作

在精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师接下来需要着重考虑的便是具体任务设计这一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确保所设计的任务与所教授的信息技术知识相关,与小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符,这样才能真正以操作任务为载体驱动学生更好地实践和探索,助力其收获知识、锻炼素养与能力。

例如,在教学“搜索信息并制作旅行计划”这一节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操作任务:请同学们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根据各自的旅行需求,最终确定大家都满意的旅行目的地,制定前往这一目的地的多人旅行计划;计划中要清楚包括旅行方式、线路、时间、有特色的景点、大致费用等详细信息,并在全班分享本小组的旅行计划制作成果。这一任务区别于“请大家课后思考并制作旅行计划”这一笼统的设计形式,目标清晰,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指导性,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不至于因为缺乏目标而无从下手。此外,这一任务详细规定了小组合作中每一步骤的任务,充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操作空间,避免了学生照抄照搬的被动操作的尴尬形式。可以说,上述任务成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践行“做中学”理念的有效支架,有助于推动学生在小组协作中思考和探索,尝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用可行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而得出有效的结果。在这样的操作性任务中,学生对如何科学利用网络技术搜索信息并将信息为自己所用形成了更深刻的认知,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师指导,给予学生必要帮助

“做中学”理念提倡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这与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并不冲突。相反,教师的精准指点更能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行更高质量的探究与学习。

例如,在“迟到的小熊——计算机画图”这一单元知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如在设计画布大小时要在电脑的菜单栏中单击“图像-属性”命令,在“属性”的对话框中选择单位,并设置具体的宽度与高度,然后单击“确定”完成。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具体的画图任务,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较强,能主动且高效率地完成;有的学生会遗忘步骤,如虽然知道在“属性”的对话框中选择单位,但却不知道如何找到“属性”的对话框,对此,教师便可以适时介入,巧妙提醒,给予学生方向上的引导,既可以推动实践活动正常进行,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本课知识点。

(四)精准点评,引导学生明确得失

学生完成具体的操作與实践任务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恰恰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开始,教师要认真审视与分析学生的任务成果,从中发现学生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其精准点评,让学生明确自身在实践操作中的得与失,进而转化为日后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重要依据。

例如,在教学“合成同学纪念册”这一节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以小组为单位搜索与整理各种信息,并制作合成同学纪念册”的具体实践操作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图片叠放次序混乱,有失美观;图片大小不一,具有多种尺寸,观感度较差;制作好之后未在文件夹中合理命名。这些虽然是一些小细节,但也需要学生纠正与完善,教师可以一一指出,引导学生调整与优化,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确自身得失,从而积极修改并加以规避。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立足实际,恰当且科学地运用“做中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夯实所学知识,在“做”中锻炼自身能力,为推动小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做中学中学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在多解中学创新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