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读书的青年群体社会化阅读行为探究

2023-05-30 01:33朱珂歆
出版参考 2023年3期
关键词:青年群体

朱珂歆

摘 要:媒介技术与社交网络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化阅读的飞速兴起,而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青年群体的阅读行为与心理也深受这一技术变革的影响。本文以社会化阅读为切入点,通过对15名微信读书青年用户半结构化访谈,深入探究社交功能对于青年群体社会化阅读行为的影响,从功能使用、隐私管理与社交关系三个层面分别阐释了这些行为背后的积极与消极意义,并针对行为带来的隐患从平台和用户的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社会化阅读 微信读书 青年群体 社交关系

移动互联网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阅读逐渐被社会化阅读所取代,阅读的形式变迁也如同麦克卢汉所言的“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从“高声朗读、熟读成诵”的口语传播,到“凝神默读、自我想象”的纸质阅读,阅读的社会化性质式微。而当下,数字时代的信息超载促使人们产生认知盈余,并向外交换个人阅读经验,社会化阅读被重新建构。随着社会化阅读平台的兴起,深受数字化浪潮影响的青年群体正在“重归部落化”,纷纷参与平台社交驱动下的阅读,其阅读行为和阅读心理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然而,许多社会化阅读平台方在商业逻辑影响下,出现了一味追求用户市场数据和商业利益,忽视了引导社会高质量阅读的道义责任的现象。社会化阅读平台推出的基于社交关系的互动功能,不仅改变了传统用户的阅读行为和知识传播形态,也由此带来了一些隐患。可以说,社会化阅读发展至今,不仅代表了一种全新阅读模式的出现,更是一场关于全民阅读的变革。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梳理概念、特征的层面,与具体平台的结合度不高,并且针对青年群体社会化阅读的行为转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反思。本研究将针对微信读书平台中青年群体基于社交功能的阅读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反思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隐患,并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为社会化阅读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社会化阅读与微信读书

国内外学界对于社会化阅读这一概念均有解读与表述,在外国学者中,利文斯通(Livingstone)和门内拉(Mennella)的观点极具代表性。利文斯通(1999)认为,社会化阅读具有群体性,它以读者为中心,将兴趣相投的读者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推动读者间知识的创造、共享以及价值再造。[1]门内拉(2013)则认为,公开是社会化阅读的一大特征,要有两个以上的读者通过面对面或者在线交流,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并产生意义增值。[2]而在国内,目前被引用最多、业界普遍认可的是钟雄(2011)提出的社会化阅读概念,即以读者为核心,促进分享、互动、传播的全新阅读模式,它更侧重于人和基于阅读的社交活动,倡导共同创造UGC,并且在读者交流的基础上无限放大阅读价值。[3]在最新的研究中,持续关注社会化阅读的学者李武、谢泽杭(2022)突出强调了“互动”这一特征,“人文互动是所有阅读的特点,而围绕文本开展的社会互动则是将社会化阅读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的关键所在”[4]。

由上文中的概念定义可以看出,社会化阅读的核心特征在于“以读者为中心”和“互动”,因此读者的社交互动和参与是社会化阅读发展的保障。通过对用户的社会化阅读行为和心理认知的探究,可以及时把控读者的阅读体验与社交功能的使用效果,并基于这些结果进行平台机制优化。然而当下的网络环境中,社会化阅读中的受众具有匿名性、网络空间打破了时空束缚以及多媒体交互性强等特点,导致了平台与用户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主导与被主导,因此对于社会化阅读平台的受众研究变得更加复杂。

目前,在众多社会化阅读平台中,打出“让阅读不再孤单”口号的微信读书,以简洁的页面设计、优质的图书资源以及社会化的阅读空间获得了青年群体的青睐,成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平台。微信读书所推出的“点赞、评论、分享、发表想法”四种功能,为读者打造了一种虚拟在场的环境和共同阅读的氛围,拓展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5]在这种阅读环境下,读者在微信读书社会化阅读平台上能获取书友公开展示的阅读信息,包括在读书目、阅读时长、获赞数、发布过的书评等内容。

国内现有研究主要从自我呈现、互动仪式以及使用与满足等方面对微信读书的用户行为进行了阐释,冯译葶(2021)通过微信读书对社会化阅读现象进行阐释,着重分析了微信读书用户的自我呈现现象;[6]车宇航(2022)则从互动仪式链的角度探究了微信读书中存在的用户行为现象;[7]姜泽玮(2021)则从内容、形态、场景与满足四个方面对微信读书有声书的用户使用展开研究。[8]然而,过往文献采用的方法多以量化研究结合质性分析为主,且关注点侧重于微信读书的社会化功能所带来的正向影响,对于其背后存在的消极意义较少有学者进行探究与反思。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本研究基于对文献的梳理与回顾,提出如下研究问题:青年群体的阅读行为与习惯在社会化功能的驱动下会产生何种影响?这些行为变化对青年群体的阅读心理又会产生何种意义?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青年群体差异化、具体化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心理,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此方法偏重于关注情境、感受与体验,有利于探究行为背后深层次的意义。

在样本选取方面,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异质性抽样”和“滚雪球式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式,选取年龄介于14-35岁之间且在微信读书中使用过社会化功能的青年用户,并且其使用频率足以对阅读行为产生影响。[9]笔者通过微信读书好友列表中展示的“阅读勋章”和“阅读时长”等标志,筛选出第一批符合条件的受访者,再通过第一批受访者推荐、微信读书群招募筛选出第二批访谈对象,共募集15位微信读书用户。

本研究的访谈问题主要基于微信读书中“阅读”“书架”“发现”和“我”(个人主页)四大功能模块进行设置,针对阅读模块,主要问题与功能使用相关,包括参与组队读书、查看首页图书推荐、查看好友在读和好友书单等的情况以及意义;针对书架和个人主页模块,主要问题与隐私管理相关,包括是否会展示自己的书架、勋章與动态内容等;针对“发现”模块,主要问题则与社交关系有关,包括朋友想法的查看、点赞情况和小圈子的使用情况。对于有主题重合之处,访谈中笔者与受访者进行了交叉讨论。

笔者自2022年11月24日至2022年12月27日分别对15名用户以面对面或微信聊天的方式进行了30-40分钟的访谈,除了提前设计的问题外,笔者也关注访谈对象的自由表述与具体阐释。在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笔者进行了全程录音,并在结束后将录音转化为文字稿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

三、微信读书对青年群体阅读行为的重构

微信读书作为“社交+阅读”的社会化阅读平台,主要以多样化的互动功能调动用户的阅读参与性,其社交属性势必会对青年群体的阅读行为与习惯甚至是阅读心理带来影响。结合对访谈结果的文本分析,本文从使用动机、隐私管理以及社交关系三个维度对微信读书中青年群体阅读行为的重构进行阐释,并分别指出其带来的积极效果与消极影响。

(一)互利共享与功利阅读

微信读书对于用户的一大吸引力在于海量的优质阅读资源以及免费阅读的机会,而作为社会化阅读平台,微信读书推出了一系列社交功能,例如组队读书、点赞评论、阅读排行,等等。一方面,用户只有不断地使用平台和参与社交互动,才能够领取相应奖励进行免费阅读,因此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经常与好友组队参与活动来获取书币或者是无限阅读卡;而另一方面,社交互动中暗含的激励制度也会使用户从中产生获得感,进而促成用户的持续阅读习惯。

访谈中,有10位受访者都表示自己会关注阅读排行榜,比如受访者S3谈到:“排行榜会有一定激励作用,比如我有个同学一个星期七天都会阅读,我就会比较好奇他的书架都有什么书单,看到感兴趣的也会去看。”除了这种竞争性的激励以外,部分受访者认为阅读的本质是为了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因而最具有互利共享性质的功能还是文章中的批注以及点赞评论,他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可以对自身的思考进行及时补充与延伸,来自他人的肯定也会带来正向的激励效果。

“微信读书平台最吸引我的就是能够看到别人的观点与讨论,可以扩充自己不了解的知识或者背景,我平时阅读的时候会把一些观点点赞收藏起来,实现个性化学习。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微信读书能够把读书变成一件不再孤单的事情,比如我的分享欲很强,自己读书时有转瞬即逝的灵感没有办法保留或者分享,但使用批注功能就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保留自己的灵感,并且还有可能得到共读一本书的读者的反馈。得到别人对自己观点的点赞会很开心,虽然没有系统化地进行知识分享,但这种想法碰撞的感受很奇妙,让我更有动力去阅读。”(S10)

但是,这一功能在为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其“功利阅读”提供了平台。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们把各种信息的记忆任务外包给智能设备,主体不再进行记忆知识本身,而是记忆去哪里可以获取这些知识。[10]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户大多仅挑选书中自己需要的部分进行阅读,并且把对文本和知识的积累与思考寄托在平台功能上,通过查看自己的点赞与收藏记录,在短时间内获取他人对于文本深层次的思考和解读。受访者S7说:“有时候上课老师提问,我就会习惯性地打开收藏或者点赞,去找之前看到过的觉得不错的观点,甚至有时候写课程作业,我都会把微信读书当成是一个检索工具,感觉自己有点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了。”在媒介强大的信息和记忆功能面前,作为数字时代原住民的青年群体习惯了利用电子媒介获取便利,有时会迷失在文本储存之中,不再仅仅将阅读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更多的是一种偏“功利化”的工具。

(二)自我呈现与想象监视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人生是一场表演,社会是一个舞台。”[11]而作为一个“社交+阅读”的社会化阅读平台,微信读书连接了用户与其社交关系网,用户在平台上的公开行为同样是一场表演,会被展示给好友甚至是陌生人,从而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与评价。有7位受访者表示,他们注重自己主页的设置,甚至会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整饰,包括书架上展示的内容,发布的想法、评论与点赞,等等。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传播,由于平台的匿名性和传播者身份的可伪造性,人们可以花时间来组织语言和管理自身形象,因此一部分用户会积极地在平台上进行自我呈现,例如通过精心设计个人主页的书架来展示自己的阅读品位和思想深度,通过发布书评、想法等“让其他用户认为自己的文学水平很高”,以期达成社交中的“印象整饰”的目的,塑造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正面形象,获得赞美与认同。[12]

此外,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受访者们的积极自我呈现行为大多是面向现实中素不相识的人,属于基于趣缘群体的“陌生人社交”。在陌生人或者是网络上的泛泛之交面前,他们反而能够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受访者S9在谈及“陌生人社交”时表示:“我感觉阅读其实是有点私密的事情,微信好友里大多都是生活中认识但不是那么亲近的人,多少有点不好意思袒露自己的阅读想法。但是平台里的小圈子功能能找到很多兴趣相投的陌生人,感觉自己对完全陌生的人反而会放得开一点,我就会经常在这里发表一些真实想法。”但与此同时,也有用户表示对“基于社交关系的自我呈现”产生了回避意愿,超过八成的受访者在访谈中使用了“私密”这一词语来形容阅读,相较于之前的世代,当下的青年群体普遍更关注私密性,他们认为阅读是一种隐私,是一种难以与他人分享的品味,而无处不在的社交会破坏阅读的私密性,让用户产生了“被他人监视”的感觉。

“我觉得这就和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原理是差不多的,虽然我发的东西或者阅读的书没有什么独特的,但是就是不想让别人看到。比如我书架上的书都有几百本了,那我就会担心别人点进主页,看到我其实没看完几本,这种感觉就像是只加入了购物车却没有购买一样,所以我就会把它设置成仅自己可见。”(S13)

对于受访者而言,现实中已建立社交关系的微信好友往往对自己有一定的固有认知,一旦在平台中展现出与这种“固有认知”不匹配的表征,往往会打破原有关系的平衡与和谐。而在社会化阅读平台中,用户的想法、动态和喜好都在主页展示中一览无余,受访者总会时不时地想象、担忧自己被熟悉的好友所“監视”,这无疑加重了受访者自我呈现的管理成本。[13]因此,部分受访者索性选择了“反连接”,不再进行公开的自我呈现,隔绝了隐私带来的风险。

(三)情感维系与矛盾激化

传统的纸质阅读是私密而封闭的,个人的阅读感受很少与他人分享交流,但是在社会化阅读中,阅读空间的边界开始拓展,基于阅读产生的体验与感受也因此具备了与他人共享的可能。正如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在互动仪式的过程中参与者会形成共同的关注焦点,且能够激发情感,而情感又会进一步回应和提升人们对于互动的感觉。[14]置身于同一阅读场域内,当用户基于相同内容产生了共同的关注契合点,情感联系也随之产生。有5名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因为认可他人留下的想法和评论,与其建立社交关系并展开后续交流,在社会化的阅读空间内,用户之间传递的不仅包含了彼此契合的思想,还有深化关系的情感。

“在我刚进入微信读书不久,阅读时长才80小时左右的时候,偶然间看到平台上一位书友写了很多很长的书评,都让我很有感触,而且她的阅读时长已达800多个小时,我被震惊到了,就申请加了她的微信好友,也有幸与她有了一些交流。后来有一天,看到她先生用她的微信发了朋友圈:感谢所有朋友,爱妻已去……我打电话过去证实了消息,同时也哭得不能自已。现在我和不少书友还会看她留下的书评,也借此机会来怀念她。”(S5)

可以说,基于弱关系的互动仪式能够使得原本的情感联结更加强化、加深,甚至转变为强关系,使得现实中原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虚拟空间产生了情感共振,获得比单独阅读时更多的情感能量。而这种能量同样也能够对已经建立的社交关系产生作用,例如本就是好友的两名用户在平台组队读书、共读好书,基于同一文本信息展开意义层面上的讨论,同时也能根据双方共有的现实生活经历进行延展与交互,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已有关系的健康发展。

“我平时会和关系很好的朋友在平台上共读交流阅读内容,我們上一次交流的内容是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感觉就像是一场哲学的对话,我们会谈论与不断内卷相比,人类回归到原始自然状态是否会更加幸福快乐;谈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帝国主义列强对落后的文明进行的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其实现实生活中,哪怕我们本身关系不错,也很少有机会这样静下心来谈论一本喜欢的书,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我觉得这种分享与交流真的增进了我们俩的感情。”(S4)

但与此同时,社会化场景边界的过度拓展也会造成阅读中各式矛盾的激化。一是微信读书中的“社交过载”使得青年群体逐渐被卷入与好友的竞争之中,激化他们的“阅读焦虑”与“关系焦虑”。[15]有3名受访者表示,过多的社交功能使得他们不得不花费过多的精力来应付社交关系,比如他们会过度关注好友的阅读时长与在读书目,甚至刻意刷阅读时长只为了能超过好友,对量化目标的追求超越了阅读内容本身。二是在阅读过程中,多元化的思想聚集在同一场域内,极易引起不同意见者之间的争论,从而在感受和体验上干扰用户的沉浸阅读。受访者S2表示:“有时候书下面的评论会影响我的心态,哲学书中的概念有自己的一套定义,但很多评论都是有歧义的,特别容易爆发争论。”一方面,长期的竞争压力不利于维持用户与好友健康和谐的社交关系;而另一方面,过于繁杂的社交功能和互动信息挤占了沉浸阅读的空间,导致用户在社交洪流下的自我失重,容易产生本末倒置的结果。

四、反思与建议

通过前文对青年群体社会化阅读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到微信读书的社交功能可以激励读者阅读,鼓励读者在平台上大胆进行自我呈现,以及维系和重构用户的社交关系。然而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言:“技术既是朋友,也是敌人。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这种基于社交关系的社交功能也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与隐患,例如用户们会选择私密阅读进行“反连接”,阅读行为偏功利化以及迫于阅读压力进行被动阅读。对此,平台和用户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这一问题,以保证社会化阅读的良性发展。

首先在平台层面。社会化阅读平台应当把握好“社交”与“阅读”的尺度,让“社交”为“阅读”服务,而不是为了追求流量和商机,大肆推出各种令读者眼花缭乱的社交功能,破坏了让读者真正沉下心来阅读的氛围。[16]平台要专注于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帮助用户找到适合自身水准和阅读偏好的社交方式,将社交的选择权让渡给用户,让读者能恰到好处地使用社会化阅读平台。同时,平台还应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深耕,用好的作品与内容吸引用户,这样用户的关注点才会真正聚焦到阅读中来。

其次在用户层面。随着阅读从后台走向前台,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个人前台所呈现出来的表象,忽略了阅读的本质。用户要主动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明确自己的认知水平与阅读能力。应当基于自己的兴趣使用社交功能,同时将自我呈现建立在自身切实的需要上,例如寻找共读一本书的书友、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等等。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减少过高的量化目标带来的阅读焦虑,二来也能够防止自身沉迷于网络空间中的虚假呈现。此外,正确地认识、使用社交功能其实也是在重新审视自身处理社交关系的方式,用户要及时发现自身的社交隐患,及时与他人进行沟通,这对于缓解同辈压力、促成健康的社交关系是有所裨益的。

社交是社会化阅读的调味剂,它为原本枯燥的阅读赋予了更多的可能,但无论是平台还是读者,都不要忘记阅读才是根本。社会化阅读平台在迎合受众需求时,要坚持以阅读为主,培养用户良好的阅读习惯,用户也应当明确阅读对于自身的意义,全民阅读与书香社会的良好阅读生态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系浙江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青年群体
两岸青年群体心灵契合问题研究
从弹幕现象谈电视剧对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的建构
相亲节目对青年群体婚恋价值观的影响
当下青年群体思想动态的喜与忧
家庭结构对青年群体劳动参与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