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呵护儿童诗意生长的策略探究

2023-05-30 16:49郑燕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语文教学

郑燕

【摘 要】儿童的语言思维、情感和心智交汇在语文课堂之中,教师要在丰富而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唤醒、感悟和生长儿童的诗意。本文从解码文字、创设语境、借鉴创新三个维度,结合一线教学案例,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呵护儿童的诗意良性生长的策略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意生长 策略探究

儿童的思考带着诗性的智慧,这种将感官体验与理性思考糅合在一起的、物我交融的表达,正如诗一般,既鲜活又深刻,构建起美好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应珍视儿童的这份诗意之思,于课堂中捕捉他们的诗性智慧,为他们的天性迸发营造良好的环境,搭建诗意生长的支架,聆听他们的话语,欣赏他们的表达,从而使他们葆有探究的热情、思考的爱好、挑战的勇气和不竭的创造力。

一、在文字解码中唤醒诗意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诗性就像躺在儿童思维世界中的魔法师,期待着在语文教学中被唤醒。语文教师要具备对文本内容和样式进行一定的解读和重构的能力,更好地为唤醒儿童的诗意搭建支架。

(一)唤醒在文字具象中

中国文字拥有丰厚的文化意蕴,就像是一座冰川,一小部分裸露在水面,大部分泡在水里,需要在语言实践中将文字具象化,使文字呈现出生命的活力、诗意的张力。

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日积月累”中,要求小朋友积累8个描写春天的成语。学生记住这8个成语并不难,但记住就是学会了吗?显然不是。好的语言习得方式要让学生通过文字看见背后的画面,从而内化成语感。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看到文字背后的画面呢?笔者搭建了这样的支架:“小朋友们,请张开你们的眼睛、打开你们的耳朵、插上想象的翅膀,找找哪些词有色彩、哪些词有声音、哪些词有动感。”学生的眼睛打开了,他们看到了春天的姹紫嫣红,漫山遍野的绿意葱茏;学生的耳朵打开了,他们听到了鸟儿的交谈,泉水的歌唱;当追问动感藏在哪里时,他们的想象力打开了,他们看到了燕子的舞蹈,柳枝飘荡的长辫子,鸟儿争鸣的昂首拍翅,花儿的欣然怒放……春天仿佛真的来到了课堂,儿童诗意表达的灵动性在文字具象化的过程中被唤醒了。

(二)唤醒在文字对比中

在文字的对比之中,儿童可以更精准地看见藏在表达中的言语秘妙。教师要帮助儿童打开看世界的眼睛,唤醒儿童诗意的言语世界。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花钟》一课时,教师常会抓住花儿不同的开花方式、不同的表达来感受作者的观察,而忽略作者用词的精准也正是观察细致的体现这一点。笔者在教學“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欣然怒放 含笑一现”时搭建了如下支架来感受同类词语的微妙变化,引领儿童更细腻地观察世界,从而更精准地看见这个世界的诗意。

走进花园,放眼望去,花儿们真是(),一朵比一朵好看。

弯下身子,凑上鼻尖,深深地吸一口气,花儿真是(),太香了!

花儿开放了,豪放热情的花儿(),害羞腼腆的花儿()。

儿童通过对比式言语实践,感受赏花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鼻子闻,花儿的世界也像人类一样,有的热情、有的腼腆。这组词虽然都是形容鲜花的,但各有侧重,儿童诗意表达的精准性在言语对比实践中得到了滋养。

(三)唤醒在经典文体中

中国是诗的国度,经典不厌百回读。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大比重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这些经典穿越数千年的时空,积淀着独属中国的诗意之美,是唤醒儿童诗意审美的极好的载体。

如王崧舟教授在执教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一课时,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感受“乐府诗”的复沓之美,搭建了三个教学支架。支架一:鱼儿戏耍都到过哪里啊?通过来自生活的词(游、玩、耍、躲、穿等)替换和原文对比,第一次回读感受复沓的节奏之美。支架二:那鱼儿是怎么“戏”的呢?通过把句子改成“鱼戏莲叶东(西/南/北)”和原文对比,第二次回读感受复沓的回环往复之美。支架三:平时我们习惯说东南西北,我们按这个习惯来读一读。通过画图感受到东南西北游的鱼儿在转圈圈,而东西南北游的鱼儿却自由自在、生机勃勃。第三次回读感受复沓的自由之美。

王老师巧妙地为学生搭建了触摸文化的脚手架,用感性的方式让学生在文字赏玩间、感受古乐府诗的魅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诗意文化的审美能力。

二、在真实语境中感悟诗意

生活是语言的源头,语言也只有回归真实的语境才能更好地彰显魅力。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上,于课堂中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体验语言的情感与创造力,是学生感悟诗意语言与生活的有效形式。

(一)补白式语境浮现诗意

留白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审美形式。课文的留白处正是诗意的生长点,恰到好处的补白能丰富文字意蕴,体现文章情感,浮现诗意文化,促进儿童感悟诗意。

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作者将自己的思乡情愫寄托在院子里小小的桂花树上,母亲的那一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课文的点睛之笔。那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里究竟藏了什么呢?文中有一处留白——“送桂花”,教师进行了补白式还原语境,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将落下的桂花送给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那一句句家长里短,一声声美好祝福,让他们“送”得不亦乐乎……这一设计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深刻含义,因为只有家乡的桂花才有邻里温情,才有童年快乐,才有故乡的回忆!

在真实的语境中,儿童经历和体验文字背后的内涵,真切感悟到中国文化含蓄、诗意表达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核。

(二)过程性语境再现诗意

“佳句偶成”,很多精妙的句子是作者灵感乍现的成果。

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个比喻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笔者发现,在教学中学生并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喻体前置类比喻句的表达效果。于是,笔者采用了创作过程还原法创设语境,邀请两个学生上台来演示,再现看到河时两种不同的表情与表达。第一个学生看见河的时候,竟以为那是玻璃带子,定睛一看,那竟是河!太震惊、太兴奋了。而第二个学生一眼就看出了那是河,只是觉得它很像玻璃带子。通过现场采访两位表演者和观众的感受,学生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句子创作时作者不同的心情,在语境之中感受到了喻体前置所表达出的强烈的激动兴奋的心情,而第二种表达则平淡无奇了。

通过创作过程的还原,学生在语言的世界中涵泳,在文字的天地中浸润,诗意的语文世界也在逐渐建构之中。

(三)生活性语境滋养诗意

语文化的生活方式是诗意生活的一种表现。语文教师首先应是能捕捉生活诗意的人,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在学习不同角度的观察单元时,笔者曾带领学生到天台看全体师生课间操,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漫天飞雪的日子,带领学生一起观察雪花轻轻落下,感受“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在山区小学支教时,当云雾缭绕在山间之时,笔者曾带领学生一起走出教室观察云雾,感受“山间何所有,岭上多白云”……教学中的诗意可遇亦可求,教师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能搭起教学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的诗意在体验与感悟中不断生长。

三、在借鉴与创新中生长诗意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儿童的诗意也是不断生长的。儿童原生态的诗意需要唤醒、感悟,诗意的能力需要培植,诗性的表达需要在借鉴和创新中不断锤炼。语文课堂需要一路呵护儿童诗意生长的生态,并促进其不断丰厚自身的诗意人格,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生长出更高层级的诗意。

(一)在个性借鉴中创新诗意表达

康德曾说,没有人,一切创造都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而关注个性是关注人本身的首要条件,没有个性的诗意是没有生命的,高层级的诗意一定生长在个性张扬的自由土壤之中,这也是从借鉴走向诗意创新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课中,教师一般都会抓住作者把巢穴称作“住宅”这一点去品味法布尔的个性化写作风格以及他对动物的喜爱。但教师常常会忽略最重要的一点:在学生的眼中,蟋蟀的巢穴就一定要称作“住宅”吗?所以,教师增加了一个设计:用科学家的用语表达,这里应该是“巢穴”,作家也可以称之为“住宅”,可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老师相信,关于蟋蟀的巢穴你们一定有更为丰富多彩的表达。果然,学生的创造力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诗意境界:城堡,宫殿,乐园,别墅,小区……

从作者的个性化表达到学生个性化的创新,虽然只是简单地多了一个追问,却把课堂从文本带到学生个性的世界,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情趣都得到了同步的发展,这是诗意的生长空间。

(二)在逆向借鉴中创新诗意世界

逆向思维总会带给人惊喜,在反差与对比中开展言语实践常常能创造出诗意的全新世界。

《珍珠鸟》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冯骥才在不断观察雏鸟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变化中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的感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作者在观察雏鸟吗?其实,雏鸟也在不断地观察试探作者。笔者角度一换,做了如下设计:

雏鸟所见 雏鸟所感 雏鸟活动范围与形式

在笼子四周活动

屋子里飞来飞去,书架上、灯绳上、画框上

窗框上

书桌上、杯子上、笔尖、手指

肩膀上睡觉

参照表格,让自己变成一只小珍珠鸟,写下自己一点点靠近作者的过程。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为珍珠鸟代言,既实践了语言的运用,又在双向互动中更真切地体会到“信赖是双向的美好”。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逆向创作的过程中,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这是多么诗意的探索啊!

(三)在布局谋篇中创新诗意文思

生活總以相同的面目示人,但不同的人眼中的生活千差万别。写作素材总是在诗意的文思中焕发出无以言表的审美力量。儿童语言的诗性是与生俱来的,但诗意的文思需要在模仿借鉴、语言实践中逐渐培养。

如六年级上册《灯光》一文,郝副连长的故事在重点部分已经交代得十分清楚完整,文章为何还要加上首尾呼应的开头结尾,且呼应的点是“灯光”。探讨后学生得知,这样的开篇让读者感受到课文的故事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由眼前的这一场景引发的,显得非常自然,毫无突兀之感。而课文的结尾,好似打开的记忆阀门轻轻合上,使文章浑然一体。这样的手法特别适合什么样的文章呢?通过探讨,大家得出这样的构思特别适合回忆性文章的结论。于是,笔者和学生一起回忆往昔,一起探讨回忆是由哪一个人、物或场景引发的,一起书写我们的睹物思人,望景生情。生活中的一个个点似乎有了穿起它的链子,诗意的表达有了坚实的载体,学生的回忆不再突兀而散乱,他们在文思的借鉴与创新中走向诗意的共生。

儿童言语学习的历程就是生命成长的历程,就是人格苏醒的历程。诗意生长的语文课堂是儿童生命绽放、良性成长的殿堂,值得我们努力探索。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语文教学
浅析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