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诵、唱、讲”优化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尝试

2023-05-30 23:49张志平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演讲语文核心素养诵读

【摘要】本文基于古诗詞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建议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利用“诵、唱、讲”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古诗词 诵读 歌唱 演讲 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1-0115-0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部分指出: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语文统编教材立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幅增加了古诗词数量。对于该如何教好古诗文,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指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进行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他认为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但在现实教学中,有的古诗词教学过于烦琐,不仅没有达到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古诗词、体会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反而使学生加重学习负担,失去了学习古诗词、吟诵古诗词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积累和运用古诗词知识,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起阻碍作用。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古诗词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2017年9月起用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数量大幅增加,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进一步加强对古诗文教学的研究,以更高的教学水平,提升祖国下一代的文化品格,使“古诗文经典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的基因”。笔者认为,教师利用“诵、唱、讲”策略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助于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一、开设古诗词“诵、唱、讲”课程,创新特色教学模式

根据文献检索,国内中小学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但是将诵读和歌唱、演讲结合起来的相关研究较少。2021年起,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依托桂林市秀峰区实施的奠基课程改革,探索“诵、唱、讲”小学古诗词教学有效方式,通过教室、舞台、社会的立体化课堂,以师生共同讲授、讨论、朗诵、吟唱、讲解等方式开展古诗词教学,最终达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在教学中,我们把“诵、唱、讲”贯穿于古诗词教学中,使古诗词“诵、唱、讲”活动机制化,畅通语言艺术与表演艺术的联系,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建构、思维与创造力的发展、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我校课题组开发的古诗词教学校本课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推进古诗主题学习,围绕羁旅诗、咏物诗、送别诗等题材古诗,编写古诗词综合性学习单,引导学生运用主题树这一图示工具,围绕每一题材古诗中特有的意象和情感,分学段搜集、拓展课外古诗。这种古诗词教学模式是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的有益尝试,契合“双减”政策。二是开设校本指导课程和展示课程,以“诵、唱、讲”模式推进主题范围内的古诗词学习。下面,笔者重点介绍第二种模式的操作方法。

(一)“诵、唱、讲”在古诗词指导课中的应用

开设“诵、唱、讲”古诗词指导课之前,我校各班语文教师利用每周语文早读课时间指导、训练学生诵、唱、讲古诗词。为了更好地在全校推进古诗词诵、唱、讲活动,课题组运用希沃软件,分低、中、高学段制作课程资源,汇编同题材的古诗词“诵、唱、讲”课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古诗词的原文、讲解等以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再附上古诗歌唱的范例及各学段训练的支架。一个学期以来,全体语文教师运用学校汇编的古诗词电子校本课程资料,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诵、唱、讲实践,在校园里掀起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潮。

1.诵:体悟诗(词)律

“诵”就是诵读。古诗具有独特的音韵美,讲究平仄和韵律。学生通过学习吟诵的规则,在“平长仄短”中饶有韵味地诵读古诗,感受到中华诗词的韵律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平仄、押韵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音韵美,感受古诗词的艺术特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基础,在读好停顿、读出节奏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讲解诵读的规则,如“平长仄短”,告诉学生平声基本对应现代汉语的第一声、第二声,要读得长一些;仄声,基本对应现代汉语的第三声、第四声,要读得短一些。

学生要想体会诗词的音韵美,还应该关注诗词的押韵情况。对此,教师可先简略介绍押韵的概念,即在某些诗句的末尾用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就是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再指导学生将本诗的韵脚快速圈画出来,并指导学生重读。

2.唱:感悟诗(词)情

“唱”指“歌唱”,不少古诗词保留着可演唱的特质,如人们熟悉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就是根据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后人也有大量对古诗词进行配乐,如儿童古诗歌曲、古诗流行歌曲、戏曲和民谣古诗歌曲。2019年至今,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将很多中华经典诗词编成了歌曲。通过经典传唱人的传唱,很多经典诗词被转化为优美的歌曲,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素材。

在学生理解、感悟一首古诗的音韵美、语言美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传唱古诗词歌谣,用今天的旋律演绎古诗文,用歌声抒发古诗词蕴含的感情。唱古诗,所传播的不仅是知识,还是歌声,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体现的不只是“背诗”“学诗”,而是重新发现古诗文在当下的价值和力量,让人汲取心灵养分。在主动、积极的古诗传唱中,学生进一步感悟古诗,这是对诗句理解的升华。

3.讲:讲解诗(词)意

“讲”就是演讲、讲解。要求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看画面、展开想象等方式了解古诗词大意,运用思维导图对古诗的相关信息进行梳理,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条理地讲解古诗词描绘的事物或景象,以及表达的情感。具体而言,教师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讲解。一是划分脉络,定主干。可先划分一首诗整体的结构层次,绘制出思维导图。一般以古诗的题目作为中心主图,再确定好一级分支。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为例,一级分支为诗人、题材、大意、感受。二是抓关键词,巧提炼。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诗人、题材、大意、感受等一级分支提取关键词,将诗(词)人的生平、古诗词的题材、古诗词的大意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呈现在二级分支上。关键词的提炼一般以名词和动词为主,通过提取一首诗的要点和关键信息,促进诗意的把握、诗情的感悟。在二级分支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提炼关键信息,介绍古诗的内容。从小学低段到中段,再到高段,因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思维导图的层级也由简单到复杂。三是图像辅助,形成画面。在提取关键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色彩、图像、符号等,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造力。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在重点处添加一些图画,以辅助理解、记忆,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感。四是对照导图,讲古诗。绘制古诗词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对一首古诗词深入学习的过程。学生对照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1),围绕关键词(要点)进行古诗讲解,是对思维发展的又一次体验,同时能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诵、唱、讲”在古诗词展示课中的应用

我校除了开设“诵、唱、讲”古诗词指导课,还开设“诵、唱、讲”古诗词展示课。展示课分为线下展示和线上展示。

1.线下展示课

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各班学生轮流进行“诵、唱、讲”古诗词展示。学生按照开学初班级制订的展示计划,依次上台诵、唱、讲古诗词,教师对照课程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学校还结合古诗词考级活动,对能够达标的学生颁发晋级证书。

2.线上展示

课题组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开通“诵唱讲古诗”专栏,由各年级轮流推出“诵唱讲古诗”优秀视频,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校学生学习古诗词,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进一步加大研究与实践力度,课题组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发了电子校本教材《品读二十四节气古诗词》,并组织学生分节气录制“古诗词诵唱讲”视频。目前我校学生已完成雨水、惊蛰、春分节气视频录制工作(这些视频后来还在今日头条、广西视听等平台上推送)。学校的古诗词诵、唱、讲课程已从校内走向校外,通过各大信息平台的推送,发挥了课题研究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依托活动载体,打造古诗词“诵、唱、讲”活动文化

(一)开展“中华经典诵唱讲”比赛

我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中华经典诵唱讲”比赛。一年来,学校结合庆六一、迎元旦等活动,先后开展了边塞诗、羁旅诗、咏物诗、送别诗等古诗文题材的诵、唱、讲活动。赛前,课题组从诵读、演唱的技巧,以及节目的创意等方面严格拟定评分细则,并由课题组成员担任指导教师,组织各班学生认真排演诵、唱、讲古诗词的节目。在古诗词诵、唱、讲比赛中,各班学生采用诵、唱、讲、演等方式,多维度地表达,有创意地展示,尽显古诗词的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中华经典的理解。

(二)开展古诗词特色社团活动

学校成立“古诗词诵唱社团”,带领社团成员开展古诗词解读网络热词系列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主题树这一图示工具(如图2),开展探究学习,拓展古诗范畴。如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网络热词,把它填写在主题树的树干上;通过查找资料,记录下自己找到的网络热词对应的古诗词,并从查找到的含义、古诗等资料中提取关键词;最后在社团活动时间举办网络热词分享交流会,畅谈自己的活动体会。

课题组还邀请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梁福根教授进校指导,使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把特色社团打造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使“古诗词诵唱社团”从校内走向校外,带领学生开启古诗词的探索之旅。

(三)开展古诗词考级活动

课题组按照秀峰区奠基课程语文学科的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水平测评——古诗词考级活动。古诗词考级活动分为三级,一级为“诵读”,二级为“讲解”,三级为“赏析”。每个年段都设定一、二、三级,达成一级“诵读”目标即可进入二级“讲解”环节,达成二级目标即可进入三级“赏析”环节,达成三级目标,即完成奠基课程内容。

考级活动结合古诗词“诵、唱、讲”展示课开展,对于能够达成各级指标的学生,学校授予晋级证书。同时,学校还从考级过关的学生中择优评出“小小考级员”,让他们协助教师开展考级工作,激发学生参与考级活动的积极性。

(四)开展“古诗词诵唱讲明星评比”活动

我校每学期开展“古诗词诵唱讲明星评比”活动,由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诵、唱、讲古诗的表现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参加全校“古诗词诵唱讲明星评比”活动。评比活动采取直播的形式,向家长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各班学生的风采,再利用微信公众号,开通“‘诵唱讲明星”专栏,各年级轮流推出“‘诵唱讲明星”优秀视频。

此外,学校还组织师生到社区、广场、敬老院等为居民们诵、唱、讲古诗词,使经典诵读由校内辐射到校外,创造性地开展古诗词“诵、唱、讲”活动。

总的来说,我校课题组实施的“诵、唱、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等立体化课堂,鼓励学生通过朗诵、吟唱、讲解的方式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实践证明,“诵、唱、讲”教学策略对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均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麦琼.试析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与实践[J].学周刊,2019(35):32.

[2]毛超.核心素养背景下部编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66-69.

[3]李爱民.核心素養视域下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7(21):95.

[4]肖贝.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5]刘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以古诗《登鹳雀楼》教学为例[J].新教育,2019(4):52-53.

[6]张志平.浅谈韵律知识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运用:以同课异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J].教育观察,2017,6(24):95-96.

[7]梁福根,滕云.基于中国古代文学原初态特质的课程教改探索[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6(2):73-76.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2021ZJY237)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志平(1977— ),广西桂林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演讲语文核心素养诵读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
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主位理论与篇章理解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