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读”与“思”

2023-05-31 23:16马秀英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马秀英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使他们能够掌握教材的要点,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借助读的过程激活自身的数学思维,从而提升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数学学习中,以提高整体学习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读”与“思”的意义及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就如何搭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读”“思”框架展开了研究,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读”“思”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读思能力;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7-0194-03

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性强等特点。因此,要想实现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觉性,启发他们的数学学习思维,引导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阅读和思考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增进的基础。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更要着重于提高这两个方面的素质,使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得到优化,从而提高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创造力,搭建起系统性的数学思维,进一步夯实他们的数学基础。

1.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读”与“思”的价值探析

(1)读与思的运用有助于活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纪较小,经历的事情并不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过于依赖教师,不能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读”和“思”,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思考和想象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出一个好的思考习惯,在后来的学习中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读与思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读”和“思”两方面的教学,可以突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性,从而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思考问题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丰富自己的思考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2.小学数学教学中“读”与“思”框架的基本构建

(1)精于阅读——打好数学学习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不能忽略对数学定义、数学规则和公式的理解。对于小学生而言,教科书上的每一个概念和定义都很抽象,有些概念和公式他们更是难以理解。因此,这就要求学生从自身的知识和经历出发进行全面的阅读,全面理解各个知识点是如何应用的,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阅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更加高效地完成数学教学,并真正地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有目标的读书会更有效率,更加明确想要获取的知识是什么。数学的阅读是比较简单的,除了简单的文字之外,还有一些数据和图画。而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当他们发现数学太难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想要放弃的冲动。教師在引导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可以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去阅读、去思考。比如,“分数的分子与分母被同一数除以或除以同一数值,其最终的数值大小会不会改变。”通过阅读,寻找规律,不断探求思考,让学生主动的发现分数的规律与本质。笔者问了一个问题:“这句话里有什么最重要?”学生了解后说道:“除了0之外,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数字。”笔者继续引导:“再仔细阅读一次,看看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有学生提出疑问:“零除外在课本里是怎么写的?”笔者再问:“分数的分母或者分子除以0是否有意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分数的含义,这就是课程的目标。

第二,让学生搭建边读边动手的数学学习框架。数学学习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学生的这一技能的学习与运用,可以检验一个人对此领域的掌握情况。在一道应用题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但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用横线、波浪线、三角形等不同形状且让人一眼就能看懂的符号标记出来。除此之外,在读题的过程中将数字转化为文字的能力也尤为重要,也可以将这些问题按照文字意思转换成简单的图表和数字,以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比如,在学习“圆”这一部分知识时,笔者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本上对圆的介绍,然后自己动手画圆。这个圆的尺寸是怎样的?采用边读边动手的方法,请学生在规定的尺寸范围内画一个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个知识点,不但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圆的作法,同时也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深入思考——抓住问题核心

当学生面临某一知识点或问题时,他们的思维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这些关键信息、关键知识点进行加工和创造性理解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刻的分析,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实现教学目标。思维是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教师“讲”“教”。这是一个需要学生去摸索、去探寻进而去求证的过程。因此,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读题或者阅读数学材料的过程中要让他们的思维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是解决问题和学习数学的关键和核心,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数学能力。

第一,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环境,搭建学生数学思考框架。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他们更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在课堂中创设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对其产生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最开始认识数字的环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吹泡泡,小学生对气泡这种游戏性较强的事物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吹着泡泡,教室里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气泡,当气泡消失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了:“那么,有多少个气泡呢?哪位同学能给出具体的数字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的东西。”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

第二,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在独立思考之后,才能实现数学能力的真正提升。不能独立思考,只依靠他人的努力,势必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学习能力的增进。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学习。另外,转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究性、体验性、实践性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有个性地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

3.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读”与“思”的策略

(1)深读课本和题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阅读,并结合课本进行深入的学习。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的方式透彻的理解教科书中的某些概念、实例,加深思考将其记忆下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多读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将所有的知识都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知识脉络变得更加的清晰,让自己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读思能力,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教师的辅助引导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利于纠正问题思考的错误方向。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号召学生将课本读“烂”在多次阅读、深挖课本期间,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接触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深层的处理,并且在专注的思维下,从其中抽取出一些基础的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他们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使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通过思考,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更容易进行多种形式的数学实践。

(2)以思带读,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思考是数学之魂。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课要有针对性地发掘出教材中的思维要素,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使其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思考和阅读,从而使数学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将数学思维的培养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方面呢?

第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使他们的思维动力得到有效的激发。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首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先导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紧紧抓住数学课本的重点。把数学教育的生活化,尽量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场景:制造2000颗螺钉,可以得到600元的加工费用。在实际的生产中,王师傅完成了950颗螺钉,陆先生完成了1050颗。那600元的加工费用是否可以平均分摊?很明显,这种教学设计充分反映了“知识来自生活”的思想,对于数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点,以生活化的角度可以弱化学生“读”的困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保证思维训练的效果,并且以思考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使读的效果更为显著。

第二,通过传授知识,理顺思路。心理学研究显示,没有知识的培养,是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考训练的。在数学教学中,每个问题场景都要把学生原来的知识基础与新知识的增长点联系起来,并逐渐形成知识的脉络。在实践中,要从思想起点开始,即从现有的经验中,或是从以前的知识中引进,使学生的思想脉络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中,如何计算面积是学生思考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对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可以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障碍,从而使思维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面积学习中。然后,通过“迁移”“转化”,使思维过程变得更加清晰,读题过程更加流畅,实现思考的升华。

第三,要强化思考能力的培养,就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通常情况下,要主动地引导学生将读的内容转换成已经存在的数学问题。分析和综合能力是增强学生读与思能力的关键所在,从问题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问题的层次进行分析,之后对问题的解决条件进行分析。例如:王先生正在阅读一部小说,他打算一天看30页,需要40天的时间来完成。如果他一天能看40页,能不能早几天阅读完这本书呢?对这一问题,借助文字将数字转化为式子,通过分析和综合,理顺思路,展开思考,不难得出正确结论。除此之外,适当地应用“求同”和“求异”的思维方式。其中,“求同”和“求异”是对相同知识的变化形式。运用对比法来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式。

(3)实施探究阅读,以读促进思考

开展探究式阅读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创造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认真地去读。通过对数学语言的掌握,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及组成架构。例如,在开展“二位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采用数学语言,构造一幅数学情景图,再由学生进行列式运算。如果学生在读题、理解题目意思中出现错误,教师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如果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教师不应该越级,直接显示正确结果,而是要引导他们去读课本范例,把每个步骤都讲清楚,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计算的方法,进而加深对运算的理解和认识,举一反三,实现深度的数学思考。

4.结语

综上所述,读是数学学习的有力工具,而思考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所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与创新“读”和“思”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深化思考过程,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和认知,进而达到完善知识体系、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莉莉.四管齐下,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J].第二课堂(D),2021(12).

[2]廖鹭铭.小学低年级数学“读、说、绘”绘本课堂的教学方式思考——以角的初步认识為例[J].考试周刊,2020(62).

[3]胡轶群.读题多遍 其义自见——例谈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21(49).

[4]严慧敏.为“达”而“读” 为“达”而“思”——“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02).

[5]陈垚清.“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6).

[6]郑秋香.“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04).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