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2023-05-31 04:40吴丽春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综合实践劳动教育

吴丽春

摘 要: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要求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地方教育部门纷纷鼓励加强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证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融合劳动教育的极佳手段。本文立足小学劳动教育实际经验,通过“由趣为引,开启探索之旅”“活跃思维,实现创新创造”“分工协作,促成互补互学”“家校共育,课程化为生活”展开论述,对小学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融合策略进行探究,期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教学思路。

关键词: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小学;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7-0240-03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被视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王道”“硬道理”,而学生的劳动教育则长期得不到重视,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造成许多学生只会埋头学习,却不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强调,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在国家的明确号召下,近年来,许多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在校内展开了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可观成果。当然,仍旧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教师受环境的局限,在授课时仍旧采用多以理论为主的教育,学生真正动手机会少,劳动教育沦为“纸上谈兵”;又如,劳动课程专业性不足,课程体系构建不清晰,劳动课变成单纯的“大扫除”;再如,劳动课程趣味不足,学生兴趣匮乏等。为有效避免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成功的劳动教育课程必须和综合实践课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这不仅是基于劳动教育自身具有的实践性,更是因为劳动教育本身就是综合实践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具体的实践形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必行之路。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是融合教育被大力倡導的时代。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即是将劳动教育的相关要素渗透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当然,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事情,而需要学校和教师方面共同制订出可行的教育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以保证劳动融合教育能够长期有效推行。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大程度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操性,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得到良好的劳动锻炼,获取相应的劳动技能,这是任何的理论灌输都无法达到的课程效果。劳动教育本身就是综合实践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具体实践形式。而劳动过程又是一个创造价值和成就感的过程,融入了劳动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疑能够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自任课教师成就和自任课教师价值实现之感。二者的融合教育可以启发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依靠已拥有的知识技能自觉构建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理论指导实际,实践检验真知,进一步锤炼思维,开阔视野,为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坚实基础。

2.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策略

(1)由趣为引,开启探索之旅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特别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和认知都还很不成熟,生动有趣的事物相对来说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劳动教育一直以沉闷、枯燥的形象出现,一提到劳动课程,很多学生的直观反映就是:要干家务活了。这显然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错误认知。想要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融合在一起,任课教师要做的就是突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以生为本,将学生的兴趣作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带着一种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投入综合实践课程学习中,让学生重新定义劳动教育的内涵,转变对劳动教育的固化认知。然而很多教师在对本节内容进行教学时,受种种条件的局限,往往只是以讲授介绍和投影展示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部分传统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忽视了课程内容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而纸上得来的这种认知方式也会极大程度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觉得没有意思,教学效果当然也十分有限。这里笔者建议,诸位教师在对本节内容教学时,一定要下苦功夫,做好教学设计,并提前跟校方达成共识,真正地带着学生走出课堂,真实地学习和感受这些劳动之美。例如,在“整理小书包”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收拾自己的书包,如准备好教材、收拾好文具用品。教师要了解该课内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之初,任课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互动,如:“同学们已经长大了,许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能告诉教师和同学,你每天都会做些什么吗?”在学生积极性十足地参与到对问题的回答中,他们则会意识到需要会自己穿衣服、穿鞋,会自己吃饭、收拾书包。当然,教师要发现学生的改变,积极赞誉收拾书包真是个好习惯,收拾的时候记得把书本“排好队”,放整齐。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根据每一名学生说出的内容给予了针对性的评价,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将学生引入对新课的学习中。在讲到“爱整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对“整洁”的认识,或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把家变得整洁的。在这一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将评价与学科内容进行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做法是正确的,这样做的学生是一个爱整洁的好学生,从而发挥学科育人和评价育人的双重优势。这样融入了劳动教育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远非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和投影展示所能相比。

(2)活跃思维,实现创新创造

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教育的融合需要教师重视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一改传统教学理念下单一的教学思维和方式,采用多元形式,不断创新创造,指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新课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既然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每个不同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天马行空,打破常规思维。这就要求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的要求不必太满,不要强行给学生规定好每一个步骤要做什么,而是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学习当中,这样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翁的积极性有了,创新精神也培育出来了。例如,教材中有“种一种,任课教师是小农夫”的主题内容,任课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不必一板一眼地将什么样的食物的来源、食物来之不易等理论知识这些东西都做成PPT展示给学生,而要简化知识,突出重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不断成长进步。“小小农夫种菜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教师可以适度将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学生,以师生换位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接力做“小农夫”,这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采摘、收获自己播种的果实,学生会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这时候任课教师要设定相关主题;有的学生深入“如何栽种植物”,如何做到有效施肥施水,如何实现的驱虫等等,在学生手把手的培育过程中,充分实现了让学生加入栽种的第一线,学生能够了解食物来之不易。通过这样的劳动实践课程,既鼓励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让学生树立起了珍惜食物,热爱劳动观念,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将学习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完全放任不管,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进一步融入实践探究中,不断创新,不断提升。

(3)分工协作,促成互补互学

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中属于相对特殊的一门学科,它所要求的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实现跨学科、跨思维去解决问题。这是一门社会属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复杂度较高,学生很难单纯依靠个人力量去完成。因此,小组分工协作就成为将劳动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说到小组分工相信许多教师都不陌生,小组分工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共同劳动,共同学习。一般来说,在语文英语等学科的课堂学习中是经常用到这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在这里笔者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小组分工,互补互学的模式对于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也是具有奇效的。例如,在春天,农村的田埂、小路、小河边,山坡上,各种各样的野花生机蓬勃,野草遍地皆是,这是培养学生劳动与美育思维的关键,引导学生走入田间,学生会充满期待。这是学生“爱美”情感的自然流露,教师可以把这些美丽的野花,野草“搬” 到教室中来。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丢弃的瓶瓶罐罐进行废物利用,重新改造,将其改造成造型别致,颜色美丽的物品,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用作插花的器具,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废物利用,实在是妙不可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采摘野花,巧妙地进行颜色搭配,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为自己增添一个技能,也可以给自己的家增添多一份色彩。学生比较喜欢美工活动,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基础,让学生尝试插花,有助于萌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 ,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当然,每个做出发明设计的小组都值得被肯定,都不应当被忽视。小组分工协作的学习模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又极大程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强化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小组氛围中和小伙伴一起共同交流,共同摸索,真正落实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教育理念,是基于综合实践视野下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途径。

(4)家校共育,课程化为生活

要做好小学生劳动教育,就一定要建立好“三位一体”的劳动格局,尤其要发挥好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虽然新课程理念一再要求教师经营好家校之间合作育人的关系,但仍然有部分教师未意识到家校合力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把劲儿使在上好自己的课上。缺少了家校共育合力的劳动教育无疑是低效且脱离生活的。试想一个学生,如果他在家完全没有做过一次家务,他又怎么能在学校和社会的劳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表现呢?想要真正落实劳动教育理念,就必须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培养出良好的生活劳动技能。作为教师,怎样引导家长配合学校一同来上好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进行好的劳动教育影响呢?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作业的布置来促成家校共育阵线的生成。例如,在学做家乡小吃的环节中,任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家乡的美食,例如,包饺子是大部分地区的传统风俗,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发放等量面团和搟面杖,然后引导学生先学会擀饺子皮,在这一过程之中,促使学生明白家乡美食制作之难,当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独立擀皮之后,任课教师再发放等量的饺子馅,手把手教学学生如何捏其小饺子。最后,任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包好的饺子煮好端给学生,这会让他们的脸上洋溢灿烂的笑容。此外,教师还可以留下劳动作业,让学生跟家长共同包饺子,通过这样的家校共育模式,原本严肃的劳动实践课程被任课教师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生活场景分享,学生通过亲自录制视频验证“窍门”的合理性,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劳动技能。当然,上述事例只是任课教师家校合作共育的一个部分。在日常的综合实践课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做好跟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家校实现良好配合,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动手实践,逐步培养生活中的劳动意识和技能,促使学生自觉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的重担。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要求小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识,还应当具备相应的劳动意识和一定的劳动技能。综合实践课程是融合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作为小学教师,应当积极革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基于综合实践视野下的小学劳动课程教学方法,通过以趣味引,创新思维,分工协作,家校共育等多种途径,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杨亲云.基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课程建设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2(26).

[2]金培雄.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和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J].教育科研论坛,2010(05).

[3]雷丽珠,易骏.综合实践活动视角下的小学劳动教育[J].教学与管理,2020(35).

[4]徐秋琪.指向劳动教育的小学综合实践体验式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22(09).

[5]钱怡.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劳动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07).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综合实践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