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心理研究

2023-06-01 09:27吴爽黑龙江大学
流行色 2023年4期
关键词:暖色调室内环境设计者

吴爽/黑龙江大学

李磊/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由于现代色彩学的不断发展,设计者意识到色彩搭配在空间中的重要性,室内环境设计的色彩搭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运用不同的色彩对空间进行合理搭配,从而营造不同的氛围感。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利用相关的色彩搭配原理,使色彩与空间融为一体,成为整体设计中的加分项。

1 色彩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在现代色彩学的概念当中,色彩主要区分为两类,暖色和冷色。顾名思义,暖色系会给人轻松、温暖、愉快的感觉,冷色系会给人清凉、静谧、孤独的感觉。

在室内环境设计当中,通过对色彩的巧妙搭配就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时,运用光的发射原理也可以使色彩营造明暗、远近、冷热的视觉联系。

1.1 色彩对室内空间的作用

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影响人们对空间的直观感受。我们可以利用色彩搭配营造收缩或膨胀的效果,这样在狭小的空间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合理搭配变得视觉上更加宽敞明亮,给人们带来更舒适的居住体验感。

如今的设计师最喜欢的打造环境氛围的手段就是色彩搭配,因为色彩搭配调节空间氛围是最为明显的,也是短时间可以完成且耗费成本最低的一种改造方式。所以,想要短时间内快速地调节室内环境空间的整体氛围,最方便简单的就是色彩搭配了。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室内环境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要求空间的氛围营造,色彩搭配成了新房设计和旧房改造的必由之路。因此,色彩改变后,空间的整体氛围就会随之产生改变,色彩对室内环境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1.2 色彩对室内温度的作用

在室内环境设计空间当中,通过运用冷暖色调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调节人们在该环境中的色彩温度。暖色调给我们温暖阳光的感觉,冷色调则给人坚实强硬的感觉[1]。例如,在夏季时,设计者会倾向运用冷色调来调节空间,从而“降低”房间的温度;在冬季时,设计者会多采用暖色调来进行室内设计的环境构建,营造温暖柔和的氛围。因此,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对空间的温度有调节作用。

良好地运用色彩美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美化人们的居住环境。例如:在狭小的空间内,我们通常会运用冷色调装饰,这样在视觉上会产生空间不那么拥挤的感觉。在宽敞的空间中运用暖色调装修,就可以有效地规避空旷感。同理,如果家庭人口较多,那么在室内环境设计当中建议运用冷色系的装修,反之则运用暖色系的装修。另外,在同一环境空间当中的色彩也是有细微的差别的,在餐厅中(图1),我们会选用暖色系墙纸和红棕色餐桌,这样有利于食欲;在书房中(图2),我们则会选用淡蓝色的装饰,使人能够集中注意力尽快投入学习当中;卧室的装饰色调会偏向柔和的暖色调,这样方便人们休息。同样,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南北方室内设计的色彩搭配也会有略微的差别,在凌冽严寒的北方,我们房间的整体色彩会选择暖色调,以此来中和室内外的温差,在闷热潮湿的南方,我们在设计中更多会采用冷色调装修,这样似乎会感觉凉爽一些。

图1 暖色调餐厅

图2 冷色调书房

1.3 色彩对室内总体氛围的作用

色彩越鲜艳,就越能够刺激人体的感官系统,让人开朗愉快,暖色调会给人清晰明朗的视觉体验,而冷色调给人冷静约束的感觉。所以设计者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对不同的空间氛围设置专属的色彩。例如:在儿童的书房空间,设计者在进行色彩搭配时优先选用冷色系,营造安静的空间氛围;在儿童的舞蹈空间,设计者要最大程度地运用橙色红色等暖色调进行装饰,使孩子们在轻松且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活动,变得更加积极。

设计者一定要考虑使用者的个人喜好,在进行初步色彩搭配时要考虑很多方面,问清楚使用者有特别喜爱的颜色或特别方案的颜色,以此规避设计误差,这是一个沟通的过程。综合比较来了解使用者的色彩倾向,最终根据使用者的情况量身定做一套专属的室内环境设计色彩搭配方案[2]。

2 室内环境设计色彩搭配对人产生心理的影响

近年来,我们对色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的领域,不管是在开敞空间还是封闭空间当中,色彩会给人呈现不同的心理效应。短波段的色彩会给人寒冷的感觉,长波段的色彩会给人温暖的感觉[3]。人们通过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对色彩搭配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力。所以,室内环境设计色彩搭配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两种影响:积极影响能够开拓思维、愉悦心情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对一切都充满希望;消极影响则会让人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产生阴暗的情绪,非常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设计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搭配的积极影响,回避其消极影响,构建积极健康心理,以此完成优秀的色彩空间。

2.1 积极影响

2.1.1 室内环境设计的美化作用, 增强幸福感

在室内环境设计的色彩搭配中,应按照使用者的个性需求利用色彩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在暖色调的空间当中,会更容易让人产生放松的状态。例如,在室内环境设计当中,将卧室的色彩设定成黄色系主题,那么空间中的软装部分也要使用黄色系搭配,如果可以在小配饰的部分少量运用紫色,就产生了颜色的互补,成为空间中的点睛之笔,给人亲切舒适自由的感觉。设计者巧妙地在空间中运用暖色系,会让室内空间更加温馨,真正成为一个归宿、一个港湾。

2.1.2 整体的氛围和谐, 有利于身心健康

在色彩搭配设计当中,我们不但要重视空间的整体色彩,而且要重视局部点缀色彩的协调。如果室内环境设计的色彩整体氛围和谐,那么这样的空间对人身心发展有利。例如,我们习惯性地在空间中放置绿植,一方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绿色植物可以在疲劳时舒缓我们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视力和大脑起放松作用。如果人们可以长期生活在和谐的空间氛围,那么在工作生活当中都会更加乐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2.2 消极影响

2.2.1 抑制情绪, 使得人们产生消极心理

错误的色彩搭配会让人产生消极情绪,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空间当中,就会扩大人们心中的负面情绪,甚至产生极其恶劣的情况[4]。在室内装修中,如果大量运用黑色,那么会让人心思犹豫,不自觉地郁闷没有精神,长时间处在黑色的空间当中,心情会变得压抑,整个人的状态会变得呆滞,从而产生消极心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大量运用白色,则产生强烈的对比度,视觉会产生落差,长此以往很容易使人产生自闭消极的情绪。

2.2.2 视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让人们产生悲情的心理

室内环境设计的色彩搭配有时可以诱发人的共情能力,产生对比强烈的心理感受。强烈的色彩对比会直接影响人的中枢神经,对人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例如,我们在参观731部队时,设计者善于运用黑色灰色等黑色系色彩,营造悲情的气氛,在展示日军的残暴行为时,巧妙地运用光影效果增强整体氛围,黑色系色彩和强烈的光影效果,给人内心强烈的冲击,不断地激发参观者的悲愤之情。这是将黑色系色彩运用很好的实际案例,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日军对中国人民惨痛的伤害,成为那个时代专属的烙印。

3 色彩搭配心理的优化设计

3.1 打造和谐的色彩氛围

室内环境空间不只是单一的个体色彩,这要求设计者要有全局观念,创造和谐的色彩环境,从而使人们身心愉悦[5]。在室内设计中,应该根据居住者喜好和不同的客观环境灵活调整色彩搭配。例如客厅的沙发和墙面为淡黄色,那么地板和茶几我们就会选用棕色或灰色,以此来给人舒适的感觉;若餐厅的桌椅为红褐色,那么餐具和地砖一般会选用浅色系,同时搭配暖光源,打造和谐的色彩环境,刺激人的感官兴奋,从而身心愉悦。室内环境设计的色彩搭配不仅反映了空间的设计风格,而且体现主人的审美品位,同时室内空间会影响主人和客人的心理情绪。在设计时优先关注空间的功能分布,其次考虑使用者对不同空间的心理需求,最后进行科学地设计。因此,在不同的室内环境空间中,我们要考虑不同空间的心理需求,从而结合空间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色彩搭配设计。

3.2 满足心理适应度

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们会对色彩产生不同的联想。在婴儿时期,我们就开始对色彩有相应的视觉感受,只是这阶段的感受并不强,我们慢慢长大后,在生活中看到的颜色也在不断增多,颜色影响心理的状态也逐渐显现[6]。随着儿童的年龄不断增长,他们会更加偏爱鲜艳的颜色。例如:女孩喜欢粉色红色,男孩喜欢蓝色绿色。当步入成年人阶段,通过工作生活我们接触了更多的社会颜色,俗称“高级灰”,设计者变得勇于大胆调色,期待着不同颜色撞出火花,这就是颜色联想。设计者要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年龄和职业来进行相应的色彩搭配,满足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另外,根据性别来采用不同的色系,例如:男性的心理特点一般为不拘小节的粗线条,那么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就要选用大方庄重的色彩来凸显男性的心理特点;女性的心理特点多为多愁善感的浪漫主义,所以在设计时我们要选择优雅明亮的色彩来满足女性细腻且丰富的心理感受。因此,设计者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当中,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需求,善于运用色彩的综合调节,去装饰室内空间,为空间增加活力。

3.3 引入大自然的色彩

在室内环境设计的色彩搭配过程中,大面积运用单一的色彩会给人刻意生硬的视觉感受,这时设计者可以适量引入大自然的色彩,来缓解室内空间的压抑感,同时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设计者适当引入大自然的假山、绿植、花卉、碎石,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人们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呆在家中,那么大自然元素的引入,就让空间变得活起来了。设计者根据空间的风格引入大自然元素,能够让人身心愉悦的同时,又能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神奇色彩。因此,在室内设计当中引入大自然的色调能够积极地影响人们的心理,营造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3.4 考虑空间的大环境

尽管设计者通过色彩搭配来不断调整空间的氛围,但是也要根据室内空间的大环境进行色彩搭配,要有大局观念为前提,任何一个小的摆件都要考虑到其色彩搭配。如果设计者为了某一出彩的个体而忽视了整体的空间氛围,这是得不偿失的,会给人拼凑的混乱感和降低视觉美感,颜色可以不是同一种但要同一色系或者各色系偏差不大。在室内环境设计的色彩搭配要考虑空间的大环境,不能只追求局部的色彩搭配,应该考虑空间整体的色彩氛围。由此可见,设计者应该参与社会实践,并进行对大众色彩心理的考察研究,了解各种色彩思潮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这样的色彩搭配才能真正符合不断变化的色彩需求。

3.5 色彩的意义和设计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色彩逐渐产生了固定思路,这是源于某些色彩在较长时间内被持续性地在特定空间中使用。例如人们提到红色、黄色、蓝色就会不自觉地想到幼儿园,代表热情活力;提到白色、淡蓝色就会联想到医院,代表静谧放松;提到绿色,人们就会想到茂盛的森林,代表健康自在。在室内环境设计当中,将色彩的意义合理地融合到设计当中,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激发色彩的正向作用,从而起到引导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往往是通过心理来判断的,色彩是触发视觉运动最快的因素之一,通常色彩的视觉度越高,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旦外界的色彩刺激了原有社会生活经验,色彩就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这时色彩情绪就出现了。色彩情绪可以表达出超越视觉的一种精神,在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当中,设计与色彩的合理搭配,逐渐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在室内环境设计当中,色彩的应用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浅渐深、由上而下、给人平衡稳定的感受,在装饰层面颜色的协调感在改变,整体格调和风格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色彩心理引领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各不相同,设计者运用色彩来营造空间氛围的方式相比其他装饰元素更加灵活方便,这就变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例如居住者对原有的空间产生厌倦感时,在不能马上更换房间的情况下,利用色彩搭配就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这一装饰元素具有经济、方便、易实施的特点。设计者只需要粉刷墙面换一种其他颜色,并且根据所更换的颜色搭配相对应色系的软装饰品,就可以让空间焕然一新。这和重新装修相比,不管是经济、时间、所耗费的精力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在室内环境设计当中,我们应该注重色彩搭配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巧妙地运用色彩搭配对空间进行艺术塑造,居住环境的改善、空间氛围的烘托、室内的整体风格等在色彩的可持续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语

英国的心理学家格里高尔曾说:“色彩感知对我们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美学的核心,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状态。”设计源于生活,超越生活。总而言之,色彩不但可以提升设计空间的魅力所在,而且能改善使用者的心理情绪正向发展,合理的良好的色彩搭配可以提升室内环境的质量和舒缓使用者的心理状态,同样不合适的色彩搭配也会给使用者带来诸多困扰。所以,设计者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之前必须了解使用者的喜好、生活工作的状态、颜色禁忌,在充分地调查之后再根据相应的色彩搭配原理结合实际的空间,以此制定艺术化、人性化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案。

猜你喜欢
暖色调室内环境设计者
2020德国iF设计奖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室内环境检测及控制系统设计
多肉植物垂直绿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探究
植物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让床头灯点亮卧室“颜值”明暗暖色调Up家居温馨感
室内环境下移动机器人三维视觉SLAM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灯笼是春天的花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