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宓妃”形象的现实性分析

2023-06-03 09:01闻锐
荆楚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离骚情节现实性

摘要:《离骚》中恢诡奇特的“求女”情节不仅展现出高度的文学性,也蕴含丰富的现实性。细考屈原作品的文本内容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求女”情节应是屈原在现实困境中内心复杂情感的幻想性写照,具有现实指向:“宓妃”形象是神话中的幻想人物,却隐射了现实中楚怀王的内质;“有娀佚女”和“虞之二姚”譬喻屈原理想中的贤君,却在求取她们的幻想中又处处受现实恶劣环境的掣肘。

关键词:《离骚》;“求女”情节;现实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3)02-0018-04

王逸在《楚辞章句》序言中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1 ]古人充分认识到《离骚》的比兴内蕴和丰富譬喻,但对“宓妃佚女”的解读仍值得商榷,二者确有所喻,恐非“贤臣”之说。朱熹从《离骚》“忠君爱国之诚心”[ 2 ]的创作大义出发也将“美人”解释为君:“美好之妇人,盖托词而寄意于君也”[ 2 ] 8,并与“求女”相联系认为“宓妃佚女,則便是美人”[ 2 ] 169,就将“宓妃佚女”也视为君,且更为贤君。潘啸龙在《论〈离骚〉的“男女君臣之喻”》[ 3 ]中从文理脉络出发,注意到“灵氛占卜”和“巫咸降神”是求女不得后去国远游的过渡环节,他们二者“两美必合”的卜辞实则与求女有着直接联系。“两美必合”由巫咸援引的古事中可知一美为臣,一美为君,故屈原求女当是求君更符合文脉的一致性与“两美必合”的必要性。常森先生在《先秦文学专题讲义》中同样指出从文本自身出发解读“求女”内涵的重要性:“它(巫咸降神一段)是屈原赋予我们的解读《离骚》所有重要隐喻乃至屈原全部作品的钥匙”[ 4 ],并依此明确“求女”的含义就是“求合于君”。从前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看,无论是文脉还是义脉,将求“宓妃佚女”视作“两美必合”理想下对贤君的渴求似乎更加合理。虽然屈原求女带有慕求贤君的希望,但所求之女是否符合贤君的标准还需依据文本细致讨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不符合贤君美质的“宓妃”具有现实意义,暗喻楚怀王。本文将从“宓妃文本形象的本貌与变形”和“求女对比研究下宓妃形象细考”两方面进行论证。

一、宓妃文本形象的本貌与变形

宓妃的文本形象既包括屈原笔下的宓妃形象也指后世文人笔下的宓妃形象。首先,屈原在《天问》中谓“帝降夷羿,革孽下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5 ]虽无明显的情感态度,但将宓妃上提至神话传说中,说明宓妃非屈原原创且有自身的独立形象。司马贞《史记索引》引如淳“宓妃,宓羲氏之女( 1 ),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 5 ] 325的观点,较完整地指出宓妃的神话原型,后李善注《洛神赋》也云“宓妃,伏羲氏女,溺洛水而死,遂为河神。”[ 5 ] 107有些学者虽不认同宓妃为“伏羲之女”的观点,但都同意她与伏羲有关系,或为伏羲之妃(如屈复《楚辞新注》),或为伏羲之母(如李炳海《<离骚>抒情主人公求女综考》)。综上,作为神女的宓妃到底是何身份因没有充足的材料无法定论,但其地位一定不凡,是一位高贵的神女。除了《天问》,屈原在《离骚》和《远游》中也分别描绘了宓妃,且态度迥异。“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 5 ] 98(以下所引《离骚》中文字皆依《屈原集校注》,故不再引参考文献)骄傲无礼,康娱淫游的评语不仅富有批评态度,且明显将“神女”凡人化、变形化了,这种凡人化的创作无疑是将现实带入幻想的结果。在《远游》中则又将宓妃放在了神女本位而不带有明显的批评意,“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5 ] 723在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中众神女吟歌作乐以迎宓妃。毫无疑问在这样的场景中宓妃与娥皇、女英和湘灵等神女的形象一致,都具有外美内修的神格品质。《远游》中的宓妃具有神性,显然被屈原当做神女看待,而《离骚》中的宓妃明显具有人性,被有意地变形,更具有现实指向。

其次,在后世文人笔下,宓妃形象既有延续《离骚》以来的反面评价,也有以正面的形象出现:或是德貌双全的神女形象,或是能歌善舞的美人形象,甚至化身为文人倾慕与向往的对象,从而具有文学意义。反面评价如扬雄的《羽猎赋》:“方椎夜光之流离,剖明月之珠胎,鞭洛水之宓妃,饷屈原与彭胥。”[ 6 ]扬雄将《离骚》中变形化了的宓妃形象作为着眼点,将其与屈原的坚贞对立,“其意义仅是将《离骚》所表达的情绪推向极至而已”[ 7 ],没有客观地将宓妃放在神话本位下的本来面貌中。正面形象如刘向《九叹·愍命》中的“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愿藏而不可迁。逐下袟于后堂兮,迎宓妃于伊洛。”[ 8 ]刘向将“宓妃”与“下袟”相对,称赞其为贤德女子的典型。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将宓妃塑造成一位美艳动人的神女而无贬义:“绝殊离俗,妖冶娴都,靓妆刻饰,便嬛绰约,柔桡嫚嫚,……,色授魂与,心愉于侧。”[ 9 ]张衡在《思玄赋》中既有对宓妃美丽外貌的描写:“咸姣丽以蛊媚兮,增嫮眼而蛾眉。舒妙婧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袿徽。离朱唇而微笑兮,颜的砾以遗光”,也有批评之语:“虽色艳而赂美兮,志浩荡而不嘉。”[ 10 ]但相较于《离骚》与扬雄的批评,张衡“心志不专”的评语既不甚过分,也是依据神话传说中宓妃多嫁的形象而得出。魏晋时期,宓妃形象成为当时文人们诗文创作竞相运用的典故,或借用貌美,或寄寓自身情感。特别是曹植《洛神赋》的出现使“宓妃”这一形象饱富文化内涵。同一时期游仙诗中的宓妃形象也仍保持着神女身份,成为文人崇拜的对象。魏晋以后,宓妃形象愈加偏向文学化而脱离了神话色彩,故不再赘述。

可见,在魏晋及以前的文人观念中,宓妃是一位美丽动人,令人爱慕的神女,虽有多嫁之事却不废其高贵的品质。这类宓妃形象更接神话中本貌,是文人一致认同的结果,而《离骚》中的宓妃形象显然被屈原有意改造,具有现实指向。

二、求女对比研究下宓妃形象细考

从文本上看,屈原对“宓妃”“有娀佚女”和“虞之二姚”几位神女的态度与用心程度是不同的,详写宓妃而略叙其余二女。作者对宓妃的态度存在着由诚挚渴求向失望的转变过程:首先是诚挚渴求,“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在哀叹高丘无女后,屈原开始求女的旅途,第一印象即锁定到宓妃,并极其隆重、用心的结言订约。相较于求“虞之二姚”时的未聘媒与求“有娀之女”时的鸩鸠佻巧,云神丰隆、善媒蹇修实足彰显了屈原的诚意。诚心的倾慕所带来的却是“忽纬婳其难迁”,宓妃乖离的拒绝促使作者重新审视宓妃是否符合“两美其合”的标准,“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内质有损的宓妃让屈原失望并最终致使他改求他女。可见求取宓妃的失败与其余神女不同,非媒理问题而是宓妃内质非美,这种“骄傲无礼”“康娱淫游”的非美正是屈原有意改造的地方,是对宓妃形象进行现实投影和凡人化的表现所在。“有娀之女”与“虞之二姚”则保有着神女的神话本位色彩,没有内质的不善,被屈原视为理想贤君的代表。因为宓妃的形象具有现实投影,所以屈原以实笔刻画并倾注真心,又因为“有娀佚女”和“虞之二姚”是理想化的贤君,所以难见屈原用力着笔,神女形象以虚笔带过。

在“三度求女”的对比研究中可知宓妃所喻与其余二女有别,具有现实的投影。从屈原对宓妃的态度转变与宓妃形象这两处症结入手,笔者认为所投射的正是楚怀王。首先,屈原对怀王的态度与对宓妃的态度暗合,从诚挚渴求转向失望。屈原渴求辅佐怀王使其成为贤君的真心在作品中多次表白,如《惜诵》中“竭忠诚以事君兮”“吾谊先君而后身兮”“专惟君而无他兮”“疾亲君而无他兮”和《离骚》中的“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等等皆言对怀王的赤诚之心,与寻求宓妃时诚挚隆重的心态相合。至于对怀王的失望之意:“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惜诵》)“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离骚》)和犹豫之心:“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离骚》)则与对宓妃“来违弃而改求”的心理相同。其次,文中宓妃“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和“信美无礼”的形象与楚怀王的性格不谋而合。屈原在《抽思》中评价怀王“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 5 ] 512,就指出怀王妄自尊大、骄傲自夸的特点。贾谊的《新书·春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楚怀王心矜好高人,无道而欲有伯王之号”[ 11 ]。秦人的《诅楚文》作于楚怀王十七年秦楚蓝田之战前夕,以敌对者的身份咒骂楚怀王“淫泆躭乱,宣侈竞纵,变渝盟约。”[ 12 ]“淫泆躭乱,宣侈竞纵”二言虽有过分之嫌,但细证《战国策·楚策》可知,这种评价绝非空穴来风 :“王(楚怀王)曰:‘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寡人无求于晋国。张子曰:‘王徒不好色耳?王曰:‘何也?张子曰:‘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楚王曰:‘楚,僻陋之国也,未尝见中国之女如此其美也,寡人之独何为不好色也?乃资之以珠玉。”[ 13 ]楚怀王非不贪奢而是已经坐拥丰厚财富,并非不好色而且渴求绝色。像“变渝盟约”更是于史可证,这种“信美无礼”的表现不止怀王十七年背秦一事:楚怀王十六年背齐楚联盟;楚怀王二十年背秦而合齐、韩;楚怀王二十四年复背齐而盟秦。以史可证,屈原对宓妃的态度和批评基本与楚怀王吻合,屈原正是有意投射怀王的形象于宓妃之中使其产生变形。至于屈原为什么将宓妃这一虚构性的神话人物转向现实性,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因为在楚国巫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屈原对水神尤其关注。河伯、湘君、湘夫人和宓妃四位水神在屈原的作品中多次出现,无论是水神的数量还是被写到的次数都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神祗,足见屈原对水神的关注。二是因为在众多水神中,洛水之神宓妃自身有瑕,事过二夫,成为屈原可见对其进行艺术变形的基础。

对宓妃形象的形实性研究古即有之,清代学者溪禄诒在《楚辞详解》中指出“高丘之无神女,断指君说,怀王留秦未返也。下面宓妃、有娀、二姚皆帝室之女,皆喻指怀王。”[ 5 ] 104溪禄诒的观点虽略显主观与绝对化,却也侧面突出了宓妃形象的现实性指向。现代学者潘啸龙、李炳海二位先生也都针对这个问题各自提出见解:潘先生在《论〈离骚〉的“男女君臣之意”》中从人物性格入手,认为宓妃指代顷襄王。尚且抛开《离骚》的创作时间问题不论,潘先生文中所谓“性格暴烈”“昏庸耽乐”的顷襄王与《离骚》中宓妃形象似乎也并不十分吻合;李炳海先生在《〈离骚〉抒情主人公求女综考》[ 14 ]中从屈原求女的方位性和现实政治性着眼,认为宓妃“用西部地区的女性形象暗指西秦君主。”李先生的观点新颖,研究视角也富有创新性,但仅仅从地域出发似乎证据单薄。可见,宓妃形象的现实性解读绝非无据之言。

三、“佚女”与“二姚”求取中的现实困境

宓妃暗喻楚怀王,求女失败即意味着屈原寄希望于楚怀王的幻想破灭。“佚女”和“二姚”寄寓屈原理想的贤君,故对她们的形象虚化不写,只言求取的过程。同是“求合于君”,相较“宓妃”内涵的现实影射,“有娀佚女”与“虞之二姚”的寓意则更具理想化,但屈原对二女的求取过程中显然处处受到现实困境的掣肘,即“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钱杲之先生将“鸩告余以不好”解读为“小人求贤士,则小人反谓贤者为不美”,鲁笔先生也将鸩视为小人,称为“小人害我事者”。[ 15 ]常森先生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媒理”具有的隐喻性:首先是作为“调和、沟通群臣关系的中介环节”[ 16 ];其次,屈原“对‘媒理的焦虑和绝望”[ 16 ] 232实则来源于现实的困境。诸位先生对“求女说”的解读虽不同,但都注意到了“媒理”中的隐喻内涵:小人。“众女嫉余之蛾眉,谣诼余以善淫”“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在这样一个现实困境中,茕独见疏的屈原不断面对小人的恶意。甚至在幻想追求“佚女”“二姚”的过程中,渴求贤君的屈原也无法完成“两美必合”的愿望,现实政治中小人的阻隔与恶意亦幻化成弱理拙媒的形象如影随形般妨碍着他,“世浑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正是屈原有感于此后发出的愤懑之音。可悲的是愤怒终无用处,闺中仍远,哲王依然不寤,随之而来的是“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的绝望。屈原在楚国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连幻想都无希望,故产生了下文的去国之念。

四、小 结

有关《离骚》中屈原求女问题的讨论,自王逸首提“求贤臣”说、朱熹再提“求贤君”说后争议不断,不仅就此二说内部门派林立,还生发出“求贤妃”说、“求美政、理想”说和“巫祀仪式”说等多样观点。由于各家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不同,且都能自圆其说,因此至今求女问题尚无定论,但学者们愈加科学的研究态度不断推进着观点的完善,使其趋向屈原的真实意图。从文本结构和内容的把握出发,本文认为“求贤君”说的观点更符合文脉的一致性与屈原的真实意图。此基础上,笔者遵从文学创作基于现实依据的理论出发,将《离骚》文本的幻想性与现实性结合,紧贴作者的情感逻辑和现实困境,尝试说明“求女”情节的现实性内核,期望为“求女”问题作出有益的解读,以助方家研究。

注释:

(1)姜亮夫在《楚辞通故》中依据《汉书·古今人表》、《颜氏家训》和《子贱碑》等文献考证“伏”“宓”和“虙”是通字,宓羲即伏羲。(姜亮夫著.姜亮夫全集·楚辞通故第二辑[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65.)

参考文献:

[1]王逸.楚辞章句[M].黄灵庚,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2.

[2]朱熹.楚辞集注[M].蒋立甫,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

[3]潘啸龙.论《离骚》的“男女君臣之喻”[J].文学遗产,1987(2):31-38.

[4]常森.先秦文学专题讲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77

[5]金开诚,董洪利.屈原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338.

[6]扬雄.扬雄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06.

[7]王莉.论宓妃形象在中古时期的新变及其成因[J].贵州社会科学,2013(2):55-60.

[8]洪兴祖.楚辞补注[M].白化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2010.6重印):302.

[9]司马相如.司马相如集校注[M].金国永,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76-77.

[10]張衡.张衡诗文集校注[M].张震泽,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24.

[11]贾谊.贾谊集贾太傅新书[M].长沙:岳麓书社,2010:78.

[12]延娟芹.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秦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186.

[13]刘向.战国策[M].贺伟,侯仰军,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05:167.

[14]李炳海.《离骚》抒情主人公求女综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8):102-107.

[15]游国恩.离骚纂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2:326.

[16]常森.先秦文学专题讲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30.

[责任编辑:马好义]

收稿日期:2022-04-24

作者简介:闻锐(1997-),男,江苏宿迁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离骚情节现实性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从福斯特的小说理论看《霍华德庄园》情节的现代手法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神性的转向
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的现实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