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视角下中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23-06-03 13:13傅明娣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赛教融合教学改革课程

傅明娣

关键词:中职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赛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10-0130-03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社会急需要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型人才。在中职学校开展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实现基础学科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通过以赛促学多维度、多渠道促进教学改革,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9 月29日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职成〔2020〕7号)明确指出:“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发挥以赛促教促学的引领作用”,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些文件精神阐述了“: 职业技能大赛平台推动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岗、课、赛、证、创”课程教学模式的形成。”教师将国家甚至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标准及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笔者就当今中职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深度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策略。

1“以赛促学”必要性分析

1.1“以赛促学”的概述

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是通过举办各类竞赛,让师生共同参与该活动,促使学生动手操练、实践、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质,形成良好学风;同时也要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2“以赛促学”的必要性

1.2.1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蓬勃发展,对网络综合布线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1]。2019 年2 月13 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化课程改革,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渠道”。目前,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教学目标脱离岗位能力、教学模式背离学习需求、实训资源落后社会发展等问题[2]。使中职学校培养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人才水平明显落后于行业发展的需要。这让中职学校有了教学的压力和前进的动力。“以赛促学”是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而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又是计算机网络专业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也是全国甚至世界技能大赛重要参赛赛项。如果在课堂上引入技能大赛标准及内容,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提升学习兴趣同时也拓展他们对当前“网络布线”最新人才培养需求的认识。对于教师而言,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对于学校而言,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就业竞争的人才。而且也可达到“以赛促学”的双向发展。

1.2.2 高质量资源型成果转化的需要

20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明确提出:“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发挥以赛促教促学的引领作用”。技能大赛正为学校、学生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桥梁,促进赛教融合、校企合作、资源建设高质量地发展,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3]。技能大赛不仅推动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还促进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发展。但在实践教学中教学与比赛往往是分离的,并没有融入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每年只有几个学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被报送本科院校或大专院校进行深造,从中受益,那么如何使更多的中职生受益,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将技能大赛的赛项资源转化为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日常教学资源。运用技能大赛的平台去推动中职学校课程教学资源高质量地转化,既能够保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4]。因此,通过以赛促学的视角探寻提升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 中职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布线行业市场仍将保持较旺盛的需求。网絡综合布线技术是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技能型核心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出进行网络布线的规划设计、安装、维护等岗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全面深入了解中职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的融合情况利用调查问卷、访谈和网上调研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该课程教学现状。调研对象主要是中职二、三年级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和授课教师,同时还包含了经验丰富的教管处的几位负责人和数位带赛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调研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2.1 学习兴趣不浓厚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所涉及的理论较多,大部分老师的进行教学时,一般先在教室集中讲解理论,等理论全部讲完了才到实训室进行实操,这样时间间隔一长,绝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的理论都会忘记,从而造成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项目工程的整体教学规划,同时学生对理论知识也不能深刻地理解,易造成对实践操作误导,不能满足实际项目工程的要求,从而影响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浓度不高的问题和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缺少了职业认同感[5]。

2.2 实训设备不完善

首先,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空间太小,设施设备过于陈旧且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全班学生的操作,如实训仿真墙只有四面,5~8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操作一次一轮流下来要一花费2节课,甚至有的学生一周也练不上1次,练习次数和强度明不够;其次,工程模拟施工时所涉及的工具多,学校所提供的实训设备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网络综合布线行业发展要求,如6类线缆、光纤及光纤熔接器;最后,工程竣工所需要的链路检测工具也没有当前最先进的FLUKE测试仪[6]。

2.3 评价方式不全面

由于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与实践网络工程施工紧密联系,所以课程考核评价必须与实际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评估相一致。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采用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小组和自评为辅,缺少多元化评价。从调查结果来看,如图1所示,有46.25%认为教师评价,有53.75%认为组内与组间的结合性评价。从课程考核来看,有57.38% 倾向于平时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理论+技能学生并不认为是的最公平合理的方式。评价结果注重结果性评价,忽略过程性评价,评价不够全面深刻,没有把这两种评价有机结合,同时还缺乏第三方评价,评价方式广度不够,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以赛促学视角下中职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3.1 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职业认同

3.1.1 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基于岗位角色扮演的体验式、赛教融合等方法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配线子系统的安装与检测》项目中的水晶头制作、管槽和線缆铺设,教师首先要分组,课前各小组登录学习平台,明确学习任务,根据岗位要求进行角色扮演(监理、操作员、拍摄员),相互配合,人人参与,有问题相互讨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其中扮演监理的学生需要进行施工规范、安全、节约、整洁等操作展示。通过对项目小组中监理的考验和训练以及小组间的竞赛对比,来增强学生网络综合布线学习兴趣培养。

3.1.2 职业岗位的认同

通过职业岗位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岗位应变能力。如在教师带领下与企业施工人员共同进入网络实训大楼,进行现场实地施工时要认真阅读该项目的内容及要求,方可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的技能要求的学生。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了角色的真实情感,形成基于角色体验的不同感悟,在感悟交流中,升华情感,达成认知,提升他们的职业岗位的认同感。

3.2 发挥榜样引领,促进师生发展

3.2.1 精神传承,榜样引领

《配线子系统的安装与检测》中的链路端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照国家标准,邀请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和每年获省赛二等奖以上学生和通过视频录像方式给学生示范操作讲解。并展示学长自主发明创新工具RJ45模块快速压制器进行模块的端接,将严谨细致的职业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从而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

3.2.2 以赛促教,共同发展

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在教学策略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借助理虚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实现赛教融合[7]。认链路端接为例,采用“岗赛证”融合、“练测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借助理虚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实现赛教融合。课前学生借助学习平台资源自主探究;课中对照GB/T50312-2016规范标准、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及技能大赛标准,借助微课、动画、3D 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教学资源,通过逐层递进的“练、测、评”等教学活动“做中学”“做中思”,掌握端接技巧和方法,并进行多元多维实时在线评价,细节操作“实时投屏”可视化突破重难点;课后参与施工提升职业技能。在促进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的同时,做到“以赛促学”,真正做到竞赛服务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8]。

4 改善实训环境,开展多元评价

4.1 以赛促建,改善环境

为了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环境,在实训场地的布置上,应做好模拟真实的实训环境。如在网络布线实训教学中,应根据技能大赛标准配备相应的设备,如综合布线全套工具、实训仿真墙以及配线架等。只有当网络布线实训室设施设备建设完备的情况下,学生方可参加实践操作,同时在软件建设层面也要加强,建设相应教学资源库平台,整合资源,实现师生、生生、师师多元互动,推动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环境的改善[9]。

4.2 校企合作,多元评价

学校必须加强网络综合布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由于企业师傅拥有丰富的网络布线技术经验,让他们承担部分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教学内容,将企业的岗位标准、职业核心能力融入课程考核,课堂评价主体应有组内(20%)、监理(30%)、教师(20%)、企业工程师(30%)多元评价体系。课程考核总分按项目实操成绩×20%+综合设计×15%+职业核心能力考核×20%+实训报告、作业×10%+期末考核闭卷)×35%的方法进行计算。评价指标主要包含课前任务、课堂参与度、环节理论测试、操作规范性、人文关怀、活动参与等。建立个人成长手册,实施增值评价。通过全过程多元化评价,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目标的达成程度。例如:将学生做完实训后能否按规定整理器材纳入职业核心能力考核,有助于学生提前适应企业工作。事实证明,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对学生所学知识做整体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和交流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助于扭转“高分低能”的人才培养困境。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调研分析,厘清了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走向,一是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职业岗位认同感;二是要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以赛促教,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校企合作办学,以赛促建,开展多元化评价的手段。为此要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熟练掌握综合布线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专业人才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赛教融合教学改革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赛“效应”放大到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