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历史特征及地位

2023-06-07 16:29傅刚
中华瑰宝 2023年6期
关键词:纵横家战国策战国

战国,指春秋之后,周天子式微,诸侯国崛起并互相攻伐的历史时期。关于战国的起始年代,一种看法为公元前403年,因为这一年周威烈王册封三晋(韩、赵、魏)为列侯,这是大夫擅国的标志。此时,社会形态已经发生变化,不再是春秋时期天下以周天子为主,诸侯国为周册封之爵国的性质了,齐、韩、赵、魏皆由大夫纂夺国政,周已失去对诸侯国的实际约束力。因此,这一历史时期被后人称为战国。

战国的分期与形成

关于战国的分期,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公元前403年的说法,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开卷从周威烈王册封三晋为诸侯始,论曰:“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壞之也。乌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胡三省注亦说:“《通鉴》始于此,其所以谨名分欤!”礼既不存,周天子名亦如不存,诸侯上无天子,下无王法,以攻伐为先,故为战国。

“战国”一词,秦之前已见。如《战国策·秦策四》云:“山东战国有六。”《尉缭子·兵教下》曰:“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但“战国”一词皆非指时代。其作为时代名称,首见于汉代刘向编《战国策》。

战国的形成,从春秋中期以后即开始萌芽。此时大夫擅政,以致柄国,中原诸国以晋国最强,但三家分晋致使一国独霸的局面被打破,秦、齐相对强大起来,逐渐形成七雄的局面。

三家分晋后,各国的力量相对均衡,其中以魏较强。魏国经魏文侯、武侯经营,国力得到很大发展。至魏惠王时,国富兵强,魏惠王渐起争霸野心。据《史记》记载,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时,魏迁都大梁。但这一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清人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据《竹书纪年》考证认为,魏迁都大梁当为惠王九年(前361年),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魏徙大梁乃惠成王九年非三十一年辨》亦从之。《竹书纪年》记述了战国时魏国史事,应当是可信的。魏迁都大梁,目的当然是对付东方各国,这说明当时魏还不把秦放在眼里。

在称霸野心下,魏惠王发动了两次大战,一次是桂陵之战,一次是马陵之战,两次战役均以魏国失败告终。经过这两次战败,特别是马陵之战,魏国军力大损,再不能独自称霸。在马陵之战前,魏惠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时曾举行过一次逢泽之会,当时各国都参加了,由魏惠王率领各诸侯国国君朝见周天子。魏惠王三十七年(前333年),魏惠王与齐威王在徐州相会,互尊为王,劳干先生认为这次相会可算作连横的真正开始。纵横之策是建立在诸国力量大致均衡的基础之上的。由于没有一个可以独霸的国家,因此若要战胜诸国,完成统一,只能联合一个或数个别的国家,这就是纵横。魏连齐、连秦,是连横,若与楚联合,就是合纵,这是战国初期的情形。

后来,随着秦国力量的强大,东方诸国联合,称为合纵,秦与东方某一国联合则称连横。秦逐渐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当然就成为中原各国的共同敌人,因此围绕秦而开展的纵横活动便成为后人关注的事情,纵横被认为是东方各国对付秦国的策略。这其中,张仪和后来的苏秦,都是纵横家中的出色人物。

战国的历史特征

战国时期,王权不存,诸侯纷争。刘向《战国策叙录》对其历史特征的表述最为贴切:“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簒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放效,后嗣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徳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尽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徳,不得施设,有谋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

其时,礼义衰废,各国以力强胜,富有周文化传统的中原诸国,如鲁、三晋,乃及齐、燕国力皆弱,昔时之异域楚、秦崛起,中原文化与地域文化交融。擅长纵横之术的策士,成为这一时期最为活跃的知识阶层。纵横家们穿梭于各国之间,由于诸国间力量此消彼长的微妙形势,因此可以让这些具有相当专业的外交知识及准确把握各国利害得失的纵横之士有用武之地。《战国策》一书,便主要记载这些纵横之士的说辞,但对于其内容是否都出自战国纵横家之手,却有不少疑问。

由于《战国策》记录的多是策士们“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刘向《战国策叙录》)的策文,“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曾巩《战国策序》),故不能作为战国历史的真实史料阅读。今人若要了解战国历史,必须对这些史料作考订审核,读者可以参考杨宽先生的《战国史》及《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战国的出现,打破了夏、商、周以来的统一局面,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天子,强者便想要成为一统天下的王,于是便有兼并侵吞。所以战国是分裂的,但也正往着统一的方向发展。这一历史现象,证明了在中国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政体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下之势,分久必合”。

战国的文化贡献

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发展,或扩张,或自保,统治者对于用人都很用心,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有文有武,各国诸侯对他们普遍比较尊重,这为后来统治者形成重视人才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诸国基本上还能保持独立,人员的流动性不大,文化交流和影响多限于国家间的往来。战国时这一面貌则完全改变:一方面,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各国争城掠地使人们被迫迁徙,这些迁徙自然造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的传播;另一方面,人才的频繁流动也推动了文化交融,不仅策士们频繁游走于诸国,普通百姓也多交通他国,这样便形成了战国时诸国文化的大传播和大生长。如楚国和秦国文化原本与中原文化有很大不同,但在战国时其文化中已融入许多中原文化因子,而他们的文化也融入中原文化中,从而形成不同于春秋前的文化面貌。楚国的巫文化、秦人的法与制度,都成为后来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至于南北东西的语言、农耕的方式方法、铁器的使用,都是新型生产关系的促进因素。从这一意义上说,战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因诸国纷争,天下不能一统,故战国时期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异常活跃。儒、墨、名、法、道等诸子百家争相提出各自的思想主张,互相争论、批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局面。这一时期,各学派思想特征渐趋鲜明,思想内核亦趋于稳定。

战国时期的特点是兼并侵吞,强国通过兼并变得更强,弱国必须努力保民才能不被消灭,这一切都提醒统治者要不断增强国力,因而重刑法和崇事功成为时代特征。这种需求明显与春秋以前西周建立的礼乐文明不合,这也是儒家的仁政主张不能被各国统治者接受的原因。相反,法家提倡的强化君权、以法为教的主张,却因应统治者的需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诸国都强调变法,一是要适应当时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生的变化,二是要防止被强国兼并。诸国变法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最成功者当数秦国,其最终以韩非的法家思想为指导,统一了六国。当然,秦以法立国,又以法亡国,说明在中国法治不能单用,所以汉代以后统治者以儒、道、法杂用,形成了中国政治思想的特色。

战国历史和文化的又一重要贡献,是为汉代文人阶层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条件。所谓文人阶层,是指将文辞写作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的人群。汉代文人主要是活跃于朝廷和地方诸侯国的辞赋之士,这些人与出仕的政府官员不同,也与经学出身的博士不同,他们利用自己的文辞写作,充当文士,为权贵服务。这一阶层是汉代出现的新士人群体,其实其前身就是战国时的纵横家。

战国时期,纵横家们奔走于诸国之间,游说诸侯,他们的目的和手段都与诸国政治相关,驰骋文辞是他们必须具备的本领。纵横家们需通晓百科知识,明了人情人心,通世故,知形势,察观天下,也要熟悉语言艺术,善辩论,长修辞,夸张铺衍,纵横捭阖。但是待秦统一之后,天下归一,纵横家们失去了用武之所,遂投身于汉王朝的诸侯王国,如吴、楚、齐等,竞逐于辞赋之上。自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以文辞为谋身手段的文人阶层,这正是战国文化蕴育催生出来的,可见战国文化价值之所在。

傅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纵横家战国策战国
南辕北辙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高枕无忧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左传》与战国纵横家辞令辩说的比较
全国鬼谷子与纵横家文化研讨会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