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用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2023-06-11 02:05蔺志燕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蔺志燕

摘  要:语用又称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中坚持以语用作为教学导向,制订高效的教学策略,对加强学生的口語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从挖掘教材、鉴赏语言、问题启发、口语交际、读写结合五个方面展开分析,探究以语用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导向;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学科包含听说读写四个维度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是其中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学习,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锻炼思维、优化审美、了解世界。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授课方式单调、师生缺乏互动、学生理解能力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疏于关注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以语用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之处,实现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挖掘教材,找出语用的教学要点

以语用作为教学的导向,首先要以教材作为授课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仔细找出语用的教学切入点,如生字的认识、词汇的释义、诗句的辨析、文体的介绍、修辞的解析等。其次,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备课工作,规划好各个教学环节,设计好整堂课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鲜明、简单的预习任务,并以此作为语用教学的起点。

任务1:初步学习“构、饰、蹲、凤、序、投、例、率、耸、踏、徜、绘、谐、寄、眠”这15个生字,尝试运用这些生字组词,并结合全文,了解这些生字及其组成词汇的含义。

任务2:对于这篇文章,作者描写的语言十分的细腻、朴实,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找出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进行品读,分析这些句子是否为当前段落的中心句。

在课堂教学时,根据学生的预习结果,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跟踪指导。在讲新字之前,教师可以组织猜字谜的游戏活动,如“一沟清水抱村前,打一字(构)”。通过趣味盎然的猜字谜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通过字谜的解析,让学生对生字的结构了解得更为清晰,夯实学生的语用基础。

二、鉴赏语言,丰富学生的语用认知

鉴赏文本语言是健全学生语用认知的有效途径,关于鉴赏课程,有多种教学方式,如列举重点字词的应用方式,分析经典句子的句式特点,探究作者的写作情感等。通过以上鉴赏过程,学生不仅能了解基础的语用知识,还能提高对文本阅读的认知水平。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这节课时,针对《两茎灯草》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列举“赵氏慌忙揩揩眼泪,……,登时就没了气”等片段,让学生尝试鉴赏品读。学生在阅读这一段文本时,可能产生一种荒诞的感觉,诧异一个人要吝啬到什么程度,才会因为多点了一根灯草而硬撑着不肯死去。以此为基础,教师为学生介绍了课文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各种描写方法的切入点,并让学生了解到这种能让人产生荒诞、诧异、鄙夷感觉的文章风格属于讽刺。作者通过描写与常人认知出现偏差的情景,让读者产生难以置信的阅读感受,以丰富学生的语用认知。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骆驼祥子》、安徒生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等均运用了讽刺手法的文章。如此教学,拓展了学生在语用知识上的认知层面,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了解到了更多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

三、问题启发,活跃学生的语用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启发学生的语用思维。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这篇文章在描写周总理看到中国人被外国人欺辱却得不到公正的审判时,文中的情感色彩会变得十分压抑?为什么本应主持公正的巡警却训斥受害人?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束手无策,只能安慰不幸的受害人?通过思考问题,不仅能引出当时“中华不振”的社会现象,呼应文章主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且能从失去亲人的女人、不惩处肇事外国人的中国巡警、围观的中国人等角色的行为表现中展示出文本的语境与情感基调,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产生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由此可以锻炼学生的语用思维,让学生能透过课文的表面意思挖掘文本的中心思想与作者的写作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口语交际,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

为了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既要注重讲的过程,也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应用机会。口语交际是锻炼小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抽取一部分时间专门组织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通过话题讨论、主题辩论、课文复述、即兴演讲等方式进行口语练习,完成锻炼语用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后,教师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将这篇故事的主要情节梳理清晰。随后展开如下三个阶段的口语锻炼。

第一阶段:以情景剧的方式,学生分别扮演海力布、小动物、村民等角色,自由发挥,将故事的主要内容表演出来。

第二阶段:学生总结出关键词,并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将这篇故事复述出来。

第三阶段:教师组织辩论活动,以“你认为海力布只有说出真相才能解决问题吗?”作为辩论主题,鼓励学生自由选择正方和反方,对海力布的行为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观点。

以上三个阶段的口语交际活动分别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自主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对学生口语交际、思维水平的提高都能起到良好的锻炼作用。

五、读写结合,丰富学生的语用经验

除了口语交际以外,借助读写结合的方式,学生也能得到良好的语用锻炼。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的语用经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后写作读后感,然后以书面形式进行读书汇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填补传统阅读教学的空白,让学生能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盼》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课文围绕“盼”写了“我”的哪些表现?课文是如何具体表现主人公“盼”这一具体的心理活动的?学生思考后,教师再布置以下写作主题: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的期盼,回想一下自己曾有过什么梦想?对那些难忘的经历产生过怎样的心理期盼?参考课文的表现手法,尝试写一篇文章。在学生构思作文内容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要结合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进行写作,尝试在语言运用中融合真情实感,这样写作的内容会更为真实。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回想起自己期盼过年、放假、拥有更多玩具等经历,在读写结合的锻炼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语用特色,深化了情感体验。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语文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语用能力在阅读课程中的重要教学价值,其可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切入点。教师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实际学情对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并将听说读写的教学融入阅读课程中,从多角度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丽英. 基于“语用取向”的小学语文低中年级阅读教学策略[J]. 家长,2021(19).

[2]王建成. 基于“语用”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 新课程(中),2021(9).

[3]孙莉.“语用”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解析[J]. 读写算,2021(9).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