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遇见美好
——以大班幼儿写生活动为例

2023-06-17 07:44
好家长 2023年5期
关键词:向日葵物体细节

文 王 程

大班幼儿正处于定型期向写实期的过渡阶段,写生是助力儿童度过这段时期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更好地感知事物的大小、形状、方位等。

一、发现生活,走进写生

一天下午,天空晴朗,云彩漫天,幼儿园笼罩在一片静谧美好的氛围中。大(三)班幼儿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材料,欢欢喜喜地开展户外活动。他们有的捏起了超轻黏土,有的搭起了雪花片,有的玩起了“娃娃家”,有的进行绘画创作。其中,几名幼儿在自发地写生。暖暖画好后,骄傲地举起来给我看,我这才发现画中的主角为大型玩具——滑滑梯,除此之外,还有人绘出竹林、升旗台等地。我看着他们滔滔不绝地向同伴讲述着自己的绘画灵感,心中顿时萌生一个想法——是否可以有更多人加入写生活动呢?

二、初步尝试,何为写生

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开始寻找机会。幼儿对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存储了丰富的记忆,如何唤醒和加深幼儿的美好记忆,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不久,一个契机出现了。我园为了进行环境改造,在中班门前放置了很多形态各异的花卉。在第二天下午的户外活动中,我先给幼儿进行了前期渲染铺垫。自主选择时,他们中的很多人自发地带了画板、画笔,准备创作一番,我也对幼儿的表现充满期待。他们完成写生后,画面的呈现效果出乎我的意料。

基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用夸张的手法进行表征,画面上放大了蝴蝶,然而花的细节之处却未表现出来。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但是未体现写生的价值。

三、以物为例,室内写生

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幼儿写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幼儿画实物的美术活动。它不同于成人写生,不受透视学的约束,只是让幼儿把自己对物体空间位置的认识大胆地表现出来,以此获得情感的满足。于是,一节美术课“向日葵写生”就自然地生成了。这次活动中,我通过欣赏对比名家的画作,和幼儿一起探讨写生的含义。但是,写生并非完全照搬,它与写实还是有些区别的。写生是将所见的实物、景象等,用线条、颜色、形状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于是,我以室内的静物——向日葵为例,引导幼儿由点到面一点点欣赏,涉及花卉的颜色、形态、排列方式到瓶身的形状、花纹等。观察完毕后,幼儿开始自主创作。看着他们一个个沉浸其中,认真创作,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田。

相比于第一次的随意发挥,这次画作渐渐有了写生的味道。幼儿能仔细观察,甚至将很多细节的地方表现出来。在作品中,向日葵中间的花蕊、瓶身的轮廓以及瓶上的花纹都被一一呈现。幼儿互相观摩,互相欣赏。有的幼儿还分享了写生的经验,诸如认真观察事物的外形、分析主要部分与局部特征、研究他们的连接关系、开始创作、绘画过程中继续观察、作品与实物不断比对,等等。基于此,我提炼成八个字:观察、分析、理解、概括。同伴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得部分幼儿对写生有了进一步认知。于是,我便趁热打铁,继续丰富他们的经验。

四、身临其境,户外写生

在室内写生初具成效后,我带领幼儿展开了深入探究,由假花到真花,由简单到复杂……幼儿也因此收获了更多惊喜。

毕加索认为:“世上每种物体都可以从不同方向观看,能够发现不同之处的美丽。”幼儿的绘画作品中有两幅画从不同角度呈现出同一事物:第一幅图片是从正面切入,将颜色用得淋漓尽致,细节之处包括藤蔓四散的状态、花朵的摆放都很具有艺术性。第二幅图是从侧面的视角进入,将物体的横截面画得很逼真,能够注意到物体的角度,体现了空间感。

五、遇见美好,持续写生

如果绘画工具改变了,写生活动又变成什么样子?蜡笔变水粉刷,使写生活动更具有意境,也提升了活动难度。排笔的选择、细节的勾勒等,对幼儿提出了更大挑战。但是,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了写生的乐趣。

写生给幼儿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诸如丰富幼儿对现实的真实感受、增强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等等。

我带领幼儿踏上写生旅程,走进大自然,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触摸、用画笔去描绘。在每一次写生活动中,幼儿都获得了真切的感受,在大自然中开阔了视野,学会主动观察周围事物,逐渐发现细节之美。今后,我会继续带领幼儿寻找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猜你喜欢
向日葵物体细节
向日葵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向日葵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
超级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