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的策略

2023-06-17 07:45
好家长 2023年5期
关键词:幼小入学教研

文 薄 双

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要全面对照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深入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把入学准备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一、秉承一个理念,在更广的坐标中定位

(一)观念重塑,从表面走向深层

在入学准备实施过程中,幼儿园要在关注幼儿生活的教育实践中落实幼小衔接。管理者依托线上线下优质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理念,明晰具体实施路径。通过理论学习、观点分享、读书笔记等活动,在反复辩驳、论证与自我澄清中,促进教师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观念。幼小衔接是在全面准备的基础上,把入学准备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全过程,渗透在幼儿的各类活动中,形成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习兴趣、愿望、能力和品质的准备。

(二)入学准备,从理论走向实践

教师要围绕入学准备中“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具体方面实践,将幼儿园入学准备工作贯穿在学前三年的课程体系中。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感受与适应、审美与表现、理解与表达、发现与探索、习惯与态度、身体与运动的整体发展,关注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各领域之间的整合与渗透,力求让每个想法的落实都立足班级的土壤,每一次调整实施都贴合幼儿的需要,培养“会生活的人、有灵性的人、富有个性的人”,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坚持两个原则,在更实的过程中推进

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入学准备的实施是在每学期的课程审议、优化和调整中实现的,也是在遵循“渗透日常”和“循序渐进”这两个原则中扎实开展的。

(一)渗透日常的原则

本着渗透日常的原则和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幼儿园无论是游戏还是运动、集体教育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每时每刻都有幼儿发展的契机。例如,情绪管理方面,要经历认识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情绪这样的过程。这是幼儿入学准备中身心准备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情绪,注重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这正是幼小衔接身心准备中要达到的目标,有助于幼儿积极适应小学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入学准备不是追求速度快,而是科学衔接,是给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很多课程内容是循序渐进的。例如,生活教育课程中的习惯养成教育,小班第一学期,教师引导幼儿能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自己穿脱衣服,午睡时鞋子、衣物折叠摆放到指定位置等;进入中班,教师鼓励幼儿自我收拾、整理物品,油画棒、彩笔、等物品,并尝试进行归类摆放,物有定位;进入大班,幼儿能够帮助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餐点时能够自主取餐用餐,做好值日生等。

三、打造三位一体,在更好的协作中发展

幼小衔接的落地,离不开家、园、校的共享和互助,要从制度、路径、策略上对衔接工作进行布局。

(一)共研——联合教研

1.教研转型,从问题走向实证

幼小衔接教研从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出发,展开基于园情,富有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形成基于真问题、展开真讨论的教研氛围,提升幼小衔接的教研时效。

2.联合教研,从单项走向双向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的入学准备意识和小学教师的入学适应意识是这项工作能够落地的重点。幼儿园要依托线上线下优质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理念,明晰具体实施路径。幼儿园通过开展理论学习、观点分享、读书笔记等活动,在反复的辩驳、论证与自我澄清中,促进教师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观念。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同课异构、跟岗观摩、入校体验,从环境、课程、管理、评价等方面驱动幼小衔接走深、走实。

(二)共建——多元平台

家长的心理准备是入学准备绕不过去的坎。科学做好幼小衔接仅靠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双向衔接是不够的,需要让家长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中解脱出来,促使家长、幼儿园与小学形成具有正确教育观的教育联盟。

幼儿园要根据幼儿、家长需求搭建平台,及时促成多元对话,开展幼儿园、小学;家园、社区联动共育,从三方单线联系到三方联动模式,助力幼儿成长。教师定期对幼小衔接四个方面的入学准备进行专题研讨;定期邀请专家开展面向全园家长的幼小衔接讲座,从理念上引领家长形成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形成教育合力。

四、践行四个准备,在更新的理念中探索

在生活准备方面,教师在“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和“参与劳动”四个方面,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流程相融合,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为他们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社会准备方面,教师围绕“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四个方面推进。通过混班、混龄游戏,促进幼儿的交往合作;有意识地布置任务,如口头传达、记录表征等强化幼儿的任务意识。在学习准备方面,教师围绕好奇心、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四大方面推进。例如,在做前书写准备的过程中,小班教师注重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中班教师注重激发幼儿的书写兴趣,大班教师通过记录表征、控笔练习、正确的握笔姿势等培养幼儿良好的书写习惯,渐进式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

五、推进五条路径,在更广的平台中前行

课程是支持幼儿发展的重要载体,幼儿园要将入学准备融入幼儿生活教育课程,关注幼儿的自我管理与习惯、学习品质与能力的发展,注重课程的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幼小协同,做高质量的幼小衔接。

(一)自主游戏活动

幼儿园室内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教师要有计划地将幼小衔接的学习内容、培养重点巧妙地融于其中。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发展专注、规则及社会交往的能力,获得认知、情感、语言、逻辑思维的发展。

(二)班本主题活动

幼儿园要以强化“入学准备”为切入点,通过班本主题活动、项目组活动等途径相互渗透,站在儿童立场上,让幼儿主动探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感知、理解周围环境,储备充足的入学准备。

(三)劳动启蒙活动

在劳动启蒙教育中,幼儿园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合理组织各类劳动,丰富劳动形式,增强幼儿劳动教育的趣味性。例如,在食育活动中以“学习主题式食育、生活融合式食育、情境体验式食育”为推进路径,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责任感。

(四)传统节日活动

幼儿园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通过庆祝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丰富现有的生活化课程体系。例如,幼儿园从物候特征、民俗活动、民间谚语、传统故事等方面,深入开展“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

(五)早期阅读活动

幼儿园要通过开设系统的阅读课程、自主阅读活动和阅读推广活动,构建大阅读体系。教师努力在“书本”与“真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幼儿与阅读缔结一种全新的纽带,例如,增强幼儿的阅读体验,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入学准备,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适应衔接需求,把幼儿的生活和教育融为一体,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实现入学准备工作在幼儿园实施的精准化与科学性。

猜你喜欢
幼小入学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入学面试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