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2023-06-26 01:59耿志雯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多元化

王 静 耿志雯 刘 丽

(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手术室, 天津 300400 )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股骨头下与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 股骨颈骨折除了导致股骨颈功能失常外,也可使得供血血管的损伤,导致血供中断,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甚或出现股骨头骨不连,造成严重的后果[1]。 当前随着人口的老年化,国内外的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也明显增高,特别是女性多于男性,可能与一些成年女性患者在绝经后多伴随有骨质疏松,可使得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增加[2—3]。 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全髋关节置换术,随着操作技术的改进,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对全身情况干扰小、微创性好等特点,可以有效防止术后合并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4—5]。 但是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创伤,并且股骨颈的稳定系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无论手术多么微创,都存在一定的创伤应激性,可使得患者出现股骨颈功能障碍,为此需要加强围术期护理[6]。 康复护理一直被作为骨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骨折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6]。 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是根据疾病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规律、预测潜在问题,作出护理判断,予以护理手段进行干预的护理方法。 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可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可调动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使护理人员明确自身价值,提高护理人员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7]。 本文具体探讨与分析了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以明确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20 年1 月—2022 年2 月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6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1:1 随机抽签法把76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8 例与对照组38 例,2 组患者的骨折到手术时间、Garden标准分型、骨折原因等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纳入标准:年龄45—75 岁;所有患者都由我院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手术与护理操作;单纯股骨颈骨折者,具有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为新鲜骨折,骨折后1 周内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知情同意;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 (2)排除标准:陈旧性或病理性骨折;妊娠期与备孕期妇女;临床资料不完整;患有严重心脏、脑部、肝脏、肾脏疾病者;并有血液系统疾病;高危传染性疾病者。

表1 2 组基线资料对比( ±s,n=38)

表1 2 组基线资料对比( ±s,n=38)

组别 骨折到手术时间(d)Garden 标准分型(Ⅱ型/Ⅲ型)性别(男/女)年龄(岁)骨折原因(摔伤/车祸伤/其他)体质量指数(kg/m2)观察组 3.20 ±0.26 20/18 14/24 67.44 ±5.32 22/10/6 24.68 ±1.11对照组 3.22 ±0.18 22/16 15/23 67.72 ±3.49 21/12/5 24.98 ±1.48 t/x2 0.390 0.213 0.056 0.271 0.296 1.000 P 0.698 0.645 0.813 0.787 0.862 0.321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 主要为日常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访视护理、环境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多元化康复护理小组。包括科室护士长、责任护士、专职护士等,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护理。 (2)患者入院后详细地向患者讲解发病的原因和临床表现,讲解围术期的配合要点、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尤其是要重点强调术中的配合,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清晰的认知。 (3)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根据病情状况与一般情况合理进行健康锻炼。 通过一对一的辅导,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真实想法,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积极耐心解决患者以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告知手术流程与预期的效果,对于不良情绪患者予以疏导与安慰,建立相互信任,增强康复信心。 (4)术后对患者积极进行行为锻炼,包括步态、肌力、关节活动、平衡训练等。 ①肌力训练:用力收缩下肢肌肉持续10 秒左右,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4 组,每组20 次;②关节活动训练:患侧关节进行主动的屈伸活动,要求嘱患者俯卧于床上,身心状况放松,依据自身能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进行屈伸患侧关节,每天3 次,每次30 分钟;③平衡和步态训练:从扶双拐下地行走到扶步行器不负重行走,循序渐进增加部分负重,每次至少30 分钟。 (5)患者术后通过主动积极与患者沟通,做好回访工作,建立微信群与微信公众号平台,评估患者行为情况,出现不遵医嘱给予正确的讲解和纠正,积极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2 组护理都持续到术后14 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以下各项指标:(1)依从性。 由本院医护人员对患者在围术期的遵医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合理饮食、定期服药、床上运动等。 (2)记录与观察2 组的术中输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 (3)观察与记录2 组术后14 天出现的并发症情况。 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等。 (4)所有患者在术后14 天采用简化的健康调查简表(SF -36)进行生活质量调查。 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职能、机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等5 个维度,评分高说明生活质量好。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4.0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选择均数±标准差(±s) 表示,对比采用t 检验;遵医依从性等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对比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围术期遵医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的围术期合理饮食、定期服药、床上运动等遵医依从性分别为97.4%、100.0%、100.0%,与对照组的81.6%、84.2%、81.6%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 见表2。

表2 2 组围术期遵医依从性对比(n,%)

2.2 2 组围手术指标对比

2 组切口长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 见表3。

表3 2 组围手术指标对比( ±s)

表3 2 组围手术指标对比(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中输血量(mL) 术后住院时间(d) 切口长度(cm)观察组 38 76.40 ±5.72 115.25 ±10.14 4.83 ±0.28 7.44 ±0.45 4.11 ±0.23对照组 38 86.87 ±5.45 145.98 ±11.11 7.87 ±0.58 8.72 ±0.47 4.13 ±0.29 t 8.269 12.594 29.097 12.126 0.33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740

2.3 2 组术后14 天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14 天的切口感染、切口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与对照组的23.7%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 见表4。

表4 2 组术后14 天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4 2 组术后14 天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在术后14 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躯体职能、机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提高(P<0.05)。 见表5。

表5 2 组术后14 天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 ,分)

表5 2 组术后14 天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 ,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躯体职能 机体疼痛 一般健康 活力观察组 38 60.02 ±3.22 58.29 ±3.33 59.38 ±3.29 56.98 ±4.78 57.52 ±4.56对照组 38 55.82 ±3.14 52.48 ±4.44 54.59 ±3.24 53.67 ±4.68 53.44 ±4.22 t 5.757 6.453 6.395 3.053 4.048 P 0.000 0.000 0.000 0.003 0.000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也主要由外伤所引起,多为高能量暴力损伤所致[8]。 特别是一些绝经后女性由于骨质疏松,在轻微外力的影响下就可导致股骨颈骨折。 保守治疗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不佳,多数患者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特点,也符合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不过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围术期护理操作要求比较高,如果护理不当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出现[9]。 常规护理只是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日常护理,虽然在操作上比较简单,但是并不能使得患者的预后最优化,也不利于患者康复。 在多元化康复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小组成员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与遵医依从性,可以让患者面对疾病并积极进行治疗、护理[10—11]。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围术期合理饮食、定期服药、床上运动等遵医依从性分别为97.4%、100.0%、100.0%, 与对照组的81.6%、84.2%、81.6%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2 组切口长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 表明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也可降低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从机制上分析,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可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可减少盲目护理的可能性,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调动护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12]。 尤其是在康复工作中,肌力训练在术后康复的初期可选择受伤肢体肌群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在中后期肌力训练应以等张运动、等速运动为主,等张运动、等速运动可以加强肌肉的力量,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13]。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能改善关节功能,但是很多患者预后依然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为此围术期的康复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而在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中,其要求患者积极在力所能及的关节范围内进行关节活动,利于提高关节部位软组织的弹性,可最大限度地扩展活动范围,提高关节部位的柔韧性[14]。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14 天的切口感染、切口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与对照组的23.7%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 表明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不过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需要严格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和一般资料,而且应该在严格监视下进行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以防意外的发生。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颈会短缩,会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负面影响。 本研究显示,术后14 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躯体职能、机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提高(P<0.05)。 表明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机制上分析,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可使护理工作由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其更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要,有利于加深患者对股骨颈骨折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也能促进康复护理工作的扎实推进,从而长期改善患者预后。 本次研究由于经费太少,调查的样本人数过少,护理内容分析也比较少,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多元化康复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也可降低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多元化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
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