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大历史题材画作的赏析与思考

2023-06-27 03:09钟茜
东方收藏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画

摘要:宁夏博物馆收藏有一幅重大历史题材中国画——《陕甘宁省豫海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作者赵宁安描绘的是1936年清水河畔寺院内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的隆重场面,参会的红军、群众以及各界人士代表在大会上讨论抗日救国等事项。本文旨在通过赏析此画作,浅析重大历史题材画作对于革命宣传的积极作用、对于新中国美术创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当代美术工作者务必要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全面文化修养,才能为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贡献文艺力量。

关键词:中国画;重大历史题材;赏析与思考

宁夏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画《陕甘宁省豫海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图1),是一幅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绘画作品。

一、历史背景

1936年5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发布西征战役命令,组成中国工农红军西方野战军,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率军西征。1936年6月27日,西征红军解放豫旺县城所在地下马关,随后成立了苏维埃陕甘宁省豫旺县政府。1936年10月20日,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在同心隆重成立。此次成立大会前后历时3天,参会的红军、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认真讨论了西北形势、回民自治以及抗日救国等重大问题,并通过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条例》《减租减息条例》《土地条例》等一系列保护少数民族发展的决议案。民主选举产生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马和福当选为政府主席。

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巩固和扩大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片新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长期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红军长征胜利的产物,是红军贯彻党的民族自治方针、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具体体现,是党在早期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次伟大尝試,是民族区域自治史上的丰碑,为党在后期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意义影响深远。

赵宁安创作的《陕甘宁省豫海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生动记录了大会召开时讨论抗日救国事项的火热场面。

二、艺术赏析

这幅《陕甘宁省豫海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画心纵127.5、横150.3厘米。作者赵宁安为宁夏银川人,1945年出生,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均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受教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名家,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在素描人物、水墨人物、水墨花鸟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这幅重大历史题材画作便体现了他高超的人物绘画技巧。

此幅作品的画面中心位置,两位乡亲高举写有“团结抗日”红底白字的横幅。众多乡亲高举鲜艳的红旗,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画面中的人物,除了群众外,还有部分红军战士。画面的右下角,用繁体字写有“陕甘宁省豫海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一九七七年作于银川。赵宁安”的字样。

这幅画作的人物造型准确,使用传统的国画创作手法来体现光影感和立体感。作品采用科学透视法,画中近处人物画得大、远处人物画得小,整体主次分明。虽人物众多,但每个角色都体现出其鲜明的个性特点。这幅画作用色大胆,通过鲜艳的颜色烘托出自治政府成立大会的热烈氛围。作者用浓厚的朱砂渲染红旗漫卷,用醒目的鲜红色描绘中心位置的标语“团结抗日”,用浓郁的花青色加墨将右上角古树茂密的枝叶画得郁郁葱葱。远处的寺庙则用色清浅,体现出远景的缥缈,颜色深浅浓淡对比强烈。画面的主色调为朱红色,通过颜色的使用传达出火热的气息,体现出人民群众对自治政府成立的拥护和热情。

传统中国画一般不强调立体、焦点透视和光影,而在这幅画作当中,各个人物形象精确立体,与中国古代水墨人物用线勾勒出抽象的平面效果不同。作者通过素描技法,将会场内的红军、群众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人物面部显现出立体的光影效果。作者对于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深入,创作出来的人物造型比例准确。作者将远处的人物画得浅淡且模糊,近景人物画得清晰和突出,既体现出透视原理,又产生了画面的对比感。这幅画作用笔灵活潇洒,时而中锋勾线,时而侧锋飞白,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笔墨功底。其笔墨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酣畅淋漓,力透纸背,但又不孤立,每一笔都是为造型服务。

这幅画作的构图也非常讲究,采取正方形画面四周突显中心的方法。中心位置画出最显眼的“团结抗日”横幅,传递出这幅画的主题。

作者是带着深厚的感情来创作这幅画的,充分表达出他对党的领导和民族政策的拥护。因此,我们能从作品中感受到鼓舞人心的创作基调,这无疑是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生动记录和反映。

三、中外重大历史题材绘画概述

我国古代的绘画创作,山水、花鸟题材较多,容易看到描绘兰竹、牡丹、梅花等借物抒情的内容,但重大历史事件在绘画方面却鲜少有所表现。虽然也有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但为数并不多,造成这种现象有着特殊的社会和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情况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在创作实践中,反映重大历史事件、革命军事斗争、社会主义建设的绘画作品大量出现。这些探索为新中国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并影响到后来数十年的中国主题绘画创作,并由此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而从西方尤其是欧洲的绘画史来说,其自古就有无数重大历史题材绘画作品。比如雅克·路易·达维特1784年绘制的《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这幅画描绘的内容是古罗马时期,罗马陷入了与相邻的伊特鲁里亚王国的战争,为了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厮杀,两个国家各选出三名勇敢魁梧坚毅的战士来进行格斗,获胜一方将夺得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最高统治权,结果以罗马的荷拉斯三兄弟胜利而告终。《自由领导人民》是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所绘,是为纪念1830年7月27日以小资产阶级、工人和知识分子为参加主体的巴黎市民,为推翻波旁王朝的一次起义,画面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战斗的场面。还有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伦勃朗的《夜巡》……这些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绘画可谓不胜枚举,反映了此类题材画作在西方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重大历史题材在美术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由此类美术作品具有形象记录、还原重大历史事件这一重要功能所决定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不仅是一种绘画技能的呈现,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情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他号召文艺工作者要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大众紧密联系,绘画作品不能脱离时代。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广大美术工作者要主动扎根于人民大众,深入实际生活,把艺术精品奉献给人民群众,要一如既往地把握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积极用画笔描绘今天这个时代所创造的宏伟蓝图,通过艺术鼓舞人民努力奋进新征程、在新时代建功立业、创造辉煌成就。美术创作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掘民族特色,始终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為艺术创作的沃土,坚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推出更多体现国家和民族艺术水平、思想文化、综合实力、创造能力的优秀艺术作品。

四、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绘画需要具备的素养和技能

涉及重大历史题材的绘画创作,要求画家具备扎实的写实造型基本功,这样才能真实地还原历史,才能把人物刻画得精准传神。赵宁安还创作有另外一幅重大历史题材画作《毛主席在公易镇》(图2),也很好地体现出作者优秀的绘画基本功,使观众能够一眼就看到特定人物的形象和气质。他把毛主席画得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并将毛主席和乡亲们的深厚情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切都基于赵宁安卓越的人物形象写实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进行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也是如此,这就要求画家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才能创作出更准确、更严谨的作品。宁夏博物馆曾经请人画过一张名为《和平老人》的油画,以纪念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1949年9月23日,宁夏宣告和平解放,穆斯林老人郭南浦作为赴宁夏和平代表团团长,在和平解放宁夏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被授予“和平老人”的光荣称号。整幅画作水平很高,很好地体现出了历史的真实和人物的形象,但在画作完成之后却出现了一点瑕疵,画面背景上画的是五星红旗。然而,这一事件的发生时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那时还没有五星红旗,只有红旗,所以作者在发现问题后又重新做了修改。这说明画家在描绘重大历史题材时要具备相应的、充分的历史知识和专业学识,否则单靠精湛的绘画技艺也无法创作出完美的作品。此外,如果画家自己对跨专业学科知识的了解有限,那么就要虚心请教各方面专家学者,这样作品才能经得起历史和民众的检验。

五、总结

重大历史题材绘画可以让观众从中获得回眸历史的感怀。新中国美术创作依托传统文化精髓,积极借鉴和吸收外来美术创作经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坚持理想主义情怀和现实主义思考的同时,呈现出不同风格流派并存的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美术创作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因此,作为当代文艺工作者,个人创作要始终坚持反映时代特色、密切联系实际,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

(本文图片来源:宁夏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农业科学,1966(08):1-20.

[2]初志英,杨洸,陆晨.展现豪迈激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N].经济日报,2009-08-23(005).

作者简介:

钟茜(1987—),女,汉族,山西五寨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美术专业,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中国画理论与技法、美术史。

猜你喜欢
中国画
多彩链接(中国画)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紫气东来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康庄大道(中国画)
《早春过秦岭》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