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题材影视作品场景策略研究

2023-06-28 04:32潘全通讯作者郑曦阳
美与时代·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场景影视作品感知

潘全通讯作者 郑曦阳

摘  要:惊悚影视作品的场景具有超越画面本身的信息表达,强调了观众积极的心理参与。文章从青年群体的感知视角出发,探究了怎样的惊悚片场景可以促进观众的观影体验,并探究了不同群体对惊悚片场景的感知差异。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事后深度访谈收集了观影者的反馈数据,利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变异数分析及事后检定,为更好地进行惊悚影视作品的场景设计提供了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影视作品;惊悚片;观影者;场景;感知

自2010年以来,国产惊悚片如涓涓细流,跟随社会热点和社会焦虑问题在题材和规模上实现了时下性、本土性拓展。然而在国产惊悚片的产量和投入持续上升的同时,在制作上却呈现出明显的流水线的特征。除了故事本身的逻辑问题,影片中千篇一律的场景设计也使其缺乏说服力和代入感,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通过“为了吓人而吓人”的感官刺激来获取市场,这令国产惊悚片既不具有“现实意义”也失去了场景的“感知意义”,导致了口碑和票房的直线下滑。近两年的国产惊悚片的在线评分几乎都低于6.0的及格水平,即使是2021年11月映前颇受关注的由恒业影业出品的《门锁》在正式上映后也不免令公众感到失望,这为国产惊悚片的未来披上了一层阴霾,迫使影视制作者不得不从观影者的角度出发,反思如何让惊悚影片场景更好地向观众传达信息,并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完成自我反思与自我疗救[1]。

一、惊悚影视作品场景感知及场景营造

(一)惊悚片场景感知相关研究

感知理论的研究起源于心理学领域,“感知”是指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对象的属性并作用于人脑产生反映的一系列过程,分为感觉和知觉两个部分[2]。电影场景是影片中具有很强感知意义的视觉元素,参照图像的价值体系[3]我们可将电影场景感知概括为“视觉——心理——情感”三个感知维度:其一是指电影场景作为现实的延伸,表现了创作者眼中的某种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画面,此类场景通常以实景搭建配合CGI数字技术手段创造视觉奇观;其二是指凭借拍摄手段实现信息的超越,这并非一般的信息等衡,在此类场景中,摄影机从人眼无法观察的视域、角度和方式呈现事物,使观影者自发地产生联想;其三是指作品中的空间环境表达更加纯粹,更具有集中明确的表达涵义,在其中通常存在一定象征性手法,能够造成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认同。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曾表示,我们不能否认电影中的技术处理,但如若缺少了人文情感的表达,电影或许就失去了最初存在的意义[4]。惊悚片的场景呈现与人们的现实接触有所关联,张娟认为:“惊悚片使用纯粹的环境表达和信息超越,充分地调动观众心理的想象、预期、焦虑,让观众自行对恐惧根源进行想象。”[5]惊悚片先于观众情绪构建了针对性的心理暗示,并以反向刺激的形式进行表达,带领观众进入剧情感受负面情绪迸发宣泄的快感。

(二)惊悚片场景营造的内涵

电影是通过一系列空间叙事手法营造场景的。法国叙事学家茨维坦·托多洛夫(Tzvetan-Todomv)将叙事归纳为“故事”和“话语”两个部分[6],电影故事的主题经由场景这一“语言”进行表达,具体利用特定物件的尺度比例、色彩、轮廓、纹理及其相互的组合关系构成某种符号。它们可以是一个狭窄的走廊、一只半面阴影的娃娃,也可以只是一个摇动的钟摆、一束光,这在影片中都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和一种悬念,观影者能够清楚认知场景所表达的某种涵义并受其引导,这种悬念的构造还在每一秒内的场景细节与场景切换节奏感的配合,并最终得以呈现[7]。詹姆斯·温(James Wan)导演的惊悚电影中的场景大多来自生活中最平常的环境,但经过场景空间摆设及拍摄视角的精心设计,这会成功唤起观众们年幼时对各类未知事物的想象,让观众们感到熟悉与恐惧[8]。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发现事实上惊悚电影场景是以观众认知和心理为基础,配合多方面手法构成的复杂意义,并不是单一特性的存在,这成为了本研究的基本切入点。

二、惊悚电影场景感知的量表设计与调研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为了系统探讨惊悚影视作品的场景感知问题,本文首先聚焦视觉层、心理层、情感层3个维度,凝聚了多个影响影片总体感知的关键场景特性,随后以受访者对研究对象的评价为基础,探究决定影片整体感知的主要因素,以及探索各类人群在对惊悚片场景的评价和认知上是否存在普遍性。统计结果完成后,作者再与受访者进行事后访谈,记录令受访者印象深刻的惊悚片场景,从而总结怎样的惊悚影视场景能对观影者的观影体验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

通过与专家的沟通,并结合统计学软件PASW Statistic.18因子分析模块的反复修正,本文最终得出惊悚題材影视作品场景感知的分属三个维度的六个基本属性。视觉层:场景视觉吸引度、场景新颖度、场景主题匹配度;心理层:场景氛围窒息度、场景情节关联度;情感层:场景情绪调动度。场景视觉吸引度是指在作品中的特定场景环境中,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力的符号元素是强还是弱;场景新颖度是指影片场景中环境空间给人的感受是平常还是新奇;场景主题匹配度是指在场景中出现的光影、明度和道具等元素是否与电影的主旨相吻合。场景氛围窒息度是指在特定的场景中,通过各种手法和元素给人造成心理上压迫感的氛围是否强烈;场景情节关联度是指场景是否能够暗示剧情人物以及是否具有明确的心理暗示。场景情绪调动度是指类型影片在某一时段产生的情感冲突是强烈还是隐晦地传达给了观影者。场景总体感知是一个结果属性,指的是观影者对场景表达的暗示、内涵和情感的综合体验感和满意度。

本研究选取三部风格相近的欧美经典惊悚恐怖电影《招魂2》(2016)、《闪灵》(1980)、《隐形人》(2020)的场景片段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如下:(1)三部影片均为影史上的经典惊悚题材影视作品,在各自时代的电影市场上均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并都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平台上拥有相当可观的评价,这表明观影者能够在其中得到较好的观影体验和良好的感知,其画面呈现和主旨表达有很高的认可度,因此,可以拿来作为国产惊悚片的参考依据。(2)从场景感知角度看,三部影片的场景空间均以生活中常见的环境空间为主,主要通过场景符号以及剪辑来营造心理上的压抑感、危机感,并未出现超现实环境及诉诸感官的客体所造成直接感官刺激。(3)从场景呈现上看,三部影片也存在差异性:从明度来看,《招魂2》和《隐形人》色调幽暗,《闪灵》则偏鲜亮;从场景呈现时代来看,《招魂2》最老旧,《隐形人》最现代;从场景节奏来看,《招魂2》几乎为静景,《闪灵》则跟随骑车男孩的视角高速移动,等等(如图1)。这基本涵盖了当下惊悚题材电影场景的所有特点。

(二)数据获取与分析

朱鹏杰表示当下流动的社会结构使得个人长期处于紧张和不安定的生存环境中[9],青年人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而惊悚片则像一个通道折射出人们难以言说的情绪,并使观众将这些情绪释放出来,消散了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感,因此尤其受青年群体的喜爱[10]。本研究以网络为媒介面向惊悚片的主要观影群体,在问卷上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五点计分法计分,即1分代表感知评价结果最弱,5分最强。在受访者正式评价填写问卷前,研究人员会展示三部惊悚影视作品的去声片段,每个片段20秒,并对每一段影片的故事主题进行大致描述,但不告知受访者影片的名称,以防止看过影片的受访者在评价反馈时失去客观性。在该过程中,受试者可以在观看片段两至三次后再进行问卷填写,这保证了其在对片段场景直接感受的同时可以捕捉更多画面中的细节。

最后,本研究共收集了178份数据结果:男生93人,女生85人;文科专业113人,理工科专业65人。研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可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其CronbanchsAlpha值为0.902,远远超出最小可接受值0.7。同时本研究对其进行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其KMO值为0.889,远远大于0.5的参考值,同时Bartlett检验sig显著性为显著。进一步观察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本研究发现6个变量同为一个因子能够解释预设用途68.053%的变异量,本阶段信效度检验结果整体良好。

三、惊悚电影场景属性评價

与观众总体感知之间的关系

(一)惊悚题材电影场景的6个属性与观众感知的相关分析

为了探究青年群体对惊悚题材片场景的6个属性评价与场景整体感知之间的内在关系,本研究进行了相关分析,从中可以看出6个基本属性与场景整体感知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相关,并且6个属性两两之间也有显著相关,这不仅说明了这6个属性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紧密联系的,而且说明了选择这几个因素来描述惊悚片场景设计是合理的。

(二)影响观众感知的主要场景属性

研究将“总体场景感知”作为因变量,其他6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从而进行回归分析(如表1)。结果显示:“场景情节关联度和场景氛围渲染窒息度”达到了三颗*的强显著程度,sig<0.001;场景与主题匹配度也达到了两颗*的显著程度,sig<0.01。从T值大小看,“场景情节关联度”和“场景氛围窒息度”分别排第一和第二,这说明这两项场景属性对观影者的惊悚电影场景感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场景视觉吸引度”“场景新颖度”“场景情绪调动度”这三个特性均没有没有呈现显著性,这说明这三个属性并不是影响惊悚片整体感知和被认可度的原因。

四、不同群体对惊悚电影场景

属性评价与总体感知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了性别、学科背景和文化层次方面的因素对惊悚电影场景属性评价与总体感知是否有影响,结果如下:

(一)性别因素对惊悚片场景属性认知和总体感知的影响

研究首先做出性别因素对惊悚题材片的6个属性评价与场景总体感知无差异性的虚无假设,而从独立样本T检定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对场景基本属性的评价还是总体感知,其显著性(sig)均>0.05,因此应该接受男女群体变异数相等的虚无假设,也就是说并不存在因为性别的差异导致的对惊悚片场景属性评价和总体感知的差异性。

(二)学科背景因素对惊悚片场景属性认知和总体感知的影响

同样,本研究先做出学科背景因素对惊悚题材片属性与场景总体感知无差异的虚无假设。从独立样本T检定的结果看,6个惊悚电影场景的基本属性,T值的显著性(sig)均>0.05,因此应该接受两个群体对场景属性评价无差异的虚无假设,即对于惊悚片的6个基本属性文理科之间不存在差异,对于总体场景感知和整部影片总体的认可度,文理科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文化层次因素对惊悚片场景属性认知和总体感知的影响

研究做出文化层次因素对惊悚题材片属性评价与场景总体感知无差异的虚无假设。从ANOVA单因素变异数分析的结果来看(如表1):属性“场景情绪调动度”和“场景情节关联度”的sig值>0.05,这说明应接受虚无假设,即不同文化层次对这两项场景属性的评价是大致相同的;而其余四项属性及总体感知,显著性(sig)均<0.05,这说明应拒绝虚无假设,也就是说文化层次不同导致了在评判惊悚片属性强度上存在着诸多不同看法。结合Scheffe比较,本文发现本科生的平均数均大于研究生的平均数,因此可以判定,在除“场景情绪调动度”和“场景情节关联度”以外的4个属性中,本科生在惊悚题材片场景属性评价和场景总体感知评价上均高于研究生,“其他”文化层次与另外两个群体无显著差异。从F值看,文化层次对惊悚题材影视作品场景评价影响最大的是“场景视觉吸引度”,大小关系总体上是“场景视觉吸引度”(5.706**)>“场景主题匹配度”(5.605**)>“场景氛围窒息度”(4.113*)>“场景新颖度”(3.695*)(如表2)。

五、结果与策略讨论

统计学的分析发现,对于惊悚影视作品的主流观众而言,影片场景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以及场景空间的构建是否新奇不会影响他们对于影片的整体感知评价,需要发掘的是与影片主题有关联的特色场景元素。在访谈中有受访者提到“《闪灵》的片段中呈现的空间出奇对称,还有过于饱和的色彩都营造了诡异的氛围,好像镜头前随时会有东西出现”。前期的调研结果显示,有61%的人对惊悚片表现出兴趣一般或是完全不感兴趣,部分受访者集中反映国产惊悚片场景现状“毫无新意”“五毛特效”“烂片既视感”“东施效颦”等。由此可见,国产惊悚片不乏对国外经典作品分镜、惊悚符号的借鉴,但却缺少本土化深入打磨,让很多观众对惊悚片失去了兴趣。国产惊悚片应当使用具有东方惊悚特征的元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惊悚视觉场景,形成国产惊悚片特有的视觉吸引力和文化吸引力。

惊悚影视作品场景属性中的“场景情节关联度、场景氛围窒息度”也决定了一部影片是否能够给观影者带来良好的场景感知,《招魂2》和《隐形人》的片段获得了较高的总体评价。结合事后深度访谈,笔者了解到《招魂2》的镜头视角移动缓慢,整体视角偏低,并不是人眼正常所看到的视角,因此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压抑的心理感受。《隐形人》片段场景里的走廊空间中一处用白色布遮挡的人形物体虽然呈现静止状态,但是随着场景的不断拉近,这会让人担心某一瞬间白布滑落,却看不到任何的东西,这说明该场景的符号让观影者产生了紧紧围绕情节的联想。

惊悚电影的核心消费来源就是观影者对惊悚的想象,即让观影者产生的镜头以外的无限臆想。惊悚题材影片在场景构建时,既不能一味通过新奇的视觉元素来加强观影者的视觉吸引,又不能单纯地挖掘惊悚符号,而是应当不断关注现实中人们内心焦虑的来源,比如注重将场景的表达与人的精神压力的紧密结合。电影《隐形人》中的人物角色很少,特别是当女主人公身边的亲人好友一个个离她而去后,她大多数情况都是面对空洞、未知空间的独角戏。比起对“隐形人”实体的表现,该影片更强调一种隐形的精神控制,即“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使用一定的强化方法对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给予持续性的影响和控制最终建立新观念并形成心理定势的过程”[11]。精神控制具有广泛性,观众一旦与主角产生共情,任何一个对着空沙发或是缓慢拉近的镜头都会使观众感觉自己是被窥探着的,此时观众已完全带入角色。

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场景的属性评价和总体的感知并没有因为性别和学科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原因是不同人恐惧心理的来源是基本相同的,并且片段中的细节暗示在反复观看后基本能够被捕捉到。文化层次对惊悚题材影视作品场景属性的认知评价与场景总体感知有重要影响,本科生对场景属性的认知评价与场景总体感知得分均更高,这说明本科生群体对惊悚影视作品的感知更加敏感,也说明本科生比研究生群体更加追求刺激的体验,研究生群体面对问题更加理性,对惊悚片场景的感知呈现更加保守的态度。结合深度访谈,笔者了解到更多理工科的研究生希望看到具有逻辑深度的故事和画面。其实我们可以发现电影场景设计与故事的出发点是相辅相成的,不难判断场景简单直接和缺乏深度的根本原因一定是故事本身的单调乏味。因此,惊悚影视作品想要营造丰富且具有情感表意的场景就一定要巩固好故事的层面。

在进行场景构建时,惊悚片需要对影片故事的内容及观影者的感知特点有深度了解。想要吸引更多人走进惊悚电影的世界还应該挖掘更加多元的社会、文化等意识形态上的元素,针对不同地域、文化和教育背景的观影者提炼出不同的惊悚符号或共性的焦虑问题。只有充分引发观众的情绪反映和情感共鸣,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惊悚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金平.国产惊悚片的叙事困境与突围策略[J].电影新作,2015(4):4-8.

[2]谈国新,郑淞尹,何琪敏.非遗题材电影观影者感知与传播研究——基于在线评论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603-612.

[3]范捷平.图像书写与图像描写——论罗伯特·瓦尔泽的图像诗学[J].德语人文研究,2020(1):2-9.

[4]张会会.《关灯后》:惊悚符号的“置放”美学[J].电影文学,2020(2):138-140.

[5]张娟.试析《隐形人》的“感知受限”范式[J].电影文学,2021(12):147-149.

[6]程希.服务设计中的叙事性研究[J].中国艺术,2020(4):90-97.

[7]刘璐.希区柯克式的视觉奇观镜头分析——以影片《惊魂记》为例[J].文化产业,2020(27):73-74.

[8]赵华泽.温子仁“招魂宇宙”系列电影创作中的恐怖惊悚美学研究[J].美与时代(下),2020(5):106-107.

[9]刘子杨.现代生活与都市伦理——中外惊悚题材影片对比分析[G]//影博·影响(2016年第01期2016年合订本上 总第97期).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2016:4.

[10]朱鹏杰.国产惊悚片的类型特征与文化价值[J].电影新作,2020(2):104-108.

[11]吴兴民.社会学语境下的精神控制及其对策[J].政法学刊,2005(2):39-42.

作者简介:潘全,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与科技。

通讯作者:郑曦阳,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及其理论、展示设计。

猜你喜欢
场景影视作品感知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浅析中国影视戏剧与曲艺艺术的融合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探讨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