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教学行为 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2023-06-28 16:15袁天都
知识文库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效率

袁天都

教学改革背景下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及全面性的发展,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化学课程在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理科性质课程,难度较大,所涵盖的知识点较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一定困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许多时候会因难题而影响教学进度,对整体教学效果也产生影响。为了让学生高效掌握化学知识,积累更多化学学习经验,拓展其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需树立正确观念,采取有效教学措施。基于此,本文从创新课堂教学行为出发,探讨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高中化学课程本身有较高的理解难度、掌握难度,其中所涉及的理论、现象、实验等都比较复杂,且存在较强相关性。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缺少师生互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而且也侧重于理论忽略实践,缺乏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较弱,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法达成既定教学目标。低效率的课堂教学,既让学生难获得有效知识学习,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还对教师教学积极性造成影响,形成低迷、呆板的氛围,无法通过化学知识拓展学生能力。为此,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认识,从创新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方法的角度着手,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切实提升化学教学效率。

1 创新教学行为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前提下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着重学科教学中人才的全面性培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因而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化学人才的培育,而这需要良好教学环境与合理教学规划的支撑,提升高中化学效率是优化教学方案的体现,当教学规划恰当合理、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所需时,自然就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和谐的、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加放松地投入到知识理解中,降低其压力,挖掘其潜力,并增进师生、生生形成积极互动交流,对于巩固学生所学化学知识,提高其化学理论和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有积极意义。另外,在许多高中化学课堂中一堂课是有时间限制的,虽然教师在课前通常会做好相应准备,确定好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因学生反馈效果不好而出现问题,学生突破不了某一个知识点,那么后续的内容就很难推进,大大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而就需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并保障知识的有效传授。

2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颇深

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围绕考试进行,特别是以高考为终极目标,注重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将提高分数视为重要任务。这种应试思维下,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贴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且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比较保守,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不太容易被调动,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虽然化学学科在高考中占据重要比重且需考虑到高考的要求,但同时也不能制约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

2.2 課堂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在课堂上教师所采取的教授知识手段对教学整体效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一些高中化学教师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直接将知识机械地、刻板地讲解给学生,并且还侧重在理论上,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在学习成就感、获得感较弱的情况下就很难完全消化理解这些理论,或者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教学有效性较低。另外,化学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在化学知识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历经了诸多化学家进行不断实验、总结、分析,因而学习化学知识离不开实践,而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化学实验不够重视,一些实验仅通过演示完成,学生参与度较低以及在知识考查时也较少将化学实验动手操作相关内容纳入,导致学生化学实践能力比较弱,而且对一些化学理论的认识、理解也不够深入和完整,知识掌握效率较低,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3 创新课堂教学行为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3.1 转变教学观念做好备课工作

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应以最新理念为引导,把握正确的教学认识,按照当下教育教学新要求规划教学工作,才能确保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为此,教师要认真解读新课标下的化学核心素养,立足学生实际思考如何构建高质高效的课堂以及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主从关系,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给予学生自由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开展对教学内容的备课工作,以教材整体目标为主,细化认识各单元教学目标,继续进行每一堂的划分,按照清晰目标的导向进行备课,确保教学方案是符合教学培养要求的,也保证其是能让所有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学习成就感、满足感的。此外,兴趣也是化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考虑到的,提前对学生的类型进行详细分析,如在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内容比例设计方面,当所教授的学生理论知识够扎实时尽量提高实践比例,反之则适当提高理论知识比例,这样更满足学生的真正学习需要,促使其认真跟随课堂引导,保障单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3.2 做好导学教案明确知识方向

导学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完成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初步认识,让学生预先理解和思考,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发挥重要的预习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运用导学案来进行完善,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与能力情况,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学情、认知水平的导学案,将其在新课前发给学生,学生独立或相互合作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导学案的结构通常有五个部分:一是,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新课知识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有意识地着重对关键知识的学习;三是,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新课知识的构成和内在联系以初步建构知识体系;四是,学习方法,让学生把握新课知识教学会运用到的学习手段以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指导;五是,反馈,利用检测题让学生对自学情况进行检验,并让学生提出新课知识导学预习的问题、疑惑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优化参考。以人教版高一必修第一册中“铁及其化合物”教学为例,教师设计导学案,目标明确为“了解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主要性质;知道检验Fe2+、Fe3+的方法和转化;能依据问题设计制备Fe(OH)2的实验;获悉铁及其化合物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形式”。学习重难点为“把握铁的性质、其氧化物的性质、其氢氧化物的性质和亚铁盐的性质”,让学生从铁元素的存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学习“铁的单质”的知识结构,从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的知识结构。同时设置检测问题让学生自检以及设计反馈区获得学生反馈。

3.3 合理进行比较深化知识认知

化学知识中概念比较多,各种概念之间还存在着一定联系,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全面影响着相关知识的学习效果,为深化学生化学概念的了解与认识,做好深层知识学习的铺垫,教师可采取比较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本质,以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如在高中化学知识学习中,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是较为重要的几个概念,在讲解时教师就可从异同、性质、结构等方面与同种物质进行比较,从“对象”来看同位素为原子,同系物为有机化合物,同素异形体为单质,同分异构体为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从“结构”来看同位素为电子层结构同原子核结构异,同系物为相似,同素异形体为单质结构不同,同分异构体为不同等。按照这样的比较讲解,学生可清楚区分这些重要概念,掌握其本质,加深知识印象,切实提高学生知识学习效率。

3.4 设计层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一方面,能够带领学生把握知识重难点,有效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能将学生思路引到正确方向,跟随教学进度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高一必修第一册“钠及其化合物”教学为例,教师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知识能力差异,为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化学知识的收获,在进行“钠与水反应”实验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层次化问题,如对基础层次学生设问“为什么可以使用小刀对钠进行切割?观察切开后的钠是什么样的?将钠置入水里观察有什么现象?其位置、状态如何?将酚酞溶液滴入水中后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现象,推理出实验的结论。对中等层次学生设问“钠与水发生反应本质在于?你知道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成分吗?如何检验”等,这些问题旨在拓展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对优秀层次学生设问“已经学习了钠与水反应原理,正确写出它的方程式,并在此基础上思考钠和其他溶液融合会发生什么现象?与稀盐酸呢?与硫酸铜呢”,这些问题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与钠相关的化学规律,延伸其知识深度。

3.5 重视化学实验强化解题能力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化学实验教学行为的创新,同时并重理论和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认识,用理论支撑实验操作,深化学生知识理解与掌握,也强化其化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对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应把握好学生的兴趣所在,考虑到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保证学生有兴趣且安全地参与到实验中。另外,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不能仅进行演示、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提出适当的问题驱动学生对实验的思考,多角度探究实验得出可靠结论。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分享自己的实验收获和体会。以人教版高二选择性必修1中“原电池”实验教学为例,实验重点在于了解原电池的原理以及其形成条件,教师先以情景导入实验:“学校计划在运动会开幕式上设置一个放飞气球的环节,由你负责管理,如果要确保气球反应速度,你认为选择含铜的粗锌好还是锌粒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制备氢气的实验吧,看一看你的猜想对不对。”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实验步骤,让学生用准备好的材料逐步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经实验后学生可发现粗锌的反应速度更快。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实验结果,继续让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分别使用Cu片、Zn片代替粗锌,分别观察Cu片插入稀硫酸、Zn片插入稀硫酸、二者同时插入稀硫酸以及同时插入连接导线后所出现的现象,同时让学生思考问题“Cu片插入后为什么没有反应?”“Zn片插入后出现的气泡是什么成分呢?气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怎么写?”“连接导线后Cu片为什么会出现气泡?”,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纠正,之后引导学生在实验结果基础上结合电子转移情况思考其中能量的转化过程,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了解Cu-Zn原电池的正负极变化,有效把握实验知识。

3.6 融合信息技术调动学习兴趣

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教师创新教学行为最有特点的一种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支持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结合图片、视频呈现化学知识内容,能够改变单一课堂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知识,可简化学生知识理解并深化其知识记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获得更好教学成效。以人教版高二选择性必修1中“反应热”教学为例,在讲解火箭推进剂时,教师为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推进剂的作用方式和过程,从互联网上搜集相关视频资源,通过实物讲解与演示,以及模拟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化学知识本质。以人教版高二选择性必修2中“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教学为例,在教授关于堆积晶体空间利用率的知识的时,教师从互联网上搜集铜型堆积晶体的图片示例,并利用相关软件设计制作由晶体转化为晶胞结构模型过程的演示动画,在课上为学生展示,以详细的逐步演示与讲解帮助学生把握要点。然后,继续通过图片与视频相结合的演示引导学生按照晶胞结构模型形,在无隙并置排列原则基础上计算其中所包含的铜原子,在三维立体模型基础上学生可直观、快速地明确铜晶胞的几何关系,继而就能结合公式进行计算,理解相应公式的本质内涵。此外,高中化学所涉及的部分知识中,有些微观理论是较难为学生呈现的,比如“电子云”,这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讲解;还有些化学实验存在操作风险,以及难以操作成功,如“银镜反应”“氨接触氧化实验”等,对此也通过多媒体辅助让学生观察、认识实验,避免了因条件限制而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既提升教学效率也优化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培養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心,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中观念、方法等不足对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性,在深入教材的基础上,积极优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变枯燥、无趣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并引导其扎实掌握化学知识内容。对此,教师可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创新,树立正确教学观做好备课工作,设计导学案明确知识方向,采取比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深化知识认知、启发思维,并加强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多融合信息技术,将化学知识、技能与素养结合,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效率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