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

2023-06-30 01:18朱云楠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收银员劳动语文

朱云楠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三大主科之一,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劳动教育能够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之处,因此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现阶段被关注、重视的语文教学方式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转型升级,变得更加新颖和全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促使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目的。

一、巧妙提出问题,赋予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时,可以巧妙地采用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我思考。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以及思考得到答案。同时,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出问题的质量,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还要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时候,应引导学生领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以及劳动的意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地感受到课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使学生迫切地希望深度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以及劳动的意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以及培养其劳动意识。

以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为例:

首先,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一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么样呢?”引导学生得出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的结论。再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这样干净又整洁的教室里面上课,你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上课,感觉心情舒畅、很愉快呢?”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收集到有关劳动的名言(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卡连柯)。

其次,教师带领学劳生观看《快乐启航》动漫,让学生仔细观看并提出问题。

问题一:同学们,一诺是怎样劳动的呢?给予学生适当地提示:一诺把黑板擦干净了,然后拿起扫把认真地进行了扫地,扫完地又拖地,最后,把桌子摆放得整整齐齐。

问题二:同学们,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教室在打扫前和打扫后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一诺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老师引导学生来说一说打扫前和打扫后的教室的样子。像,教室在打扫之前,地上堆满了纸屑和垃圾,桌子上摆放的物件也是乱七八糟的……教室在打扫之后,黑板变得干干净净的了,地板变的亮堂堂的了……教师给予提示:当一诺看到乱糟糟的教室的时候,感觉十分的苦恼,当看到自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时候,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

问题三: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哪些劳动?你们在劳动中有哪些收获呢?引导学生查询跟劳动相关的写作素材。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都参加过什么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收获。

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参加过的学校劳动、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打扫公园、植树、护树等劳动)写一篇有关劳动的作文,将自己的劳动经过具体地写出来,将自己的劳动过程以及劳动之后的感受写下来。

二、合理應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理解感悟

在以往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通常是简单的知识讲解。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机械式的讲解的时候,会觉得单一、枯燥,并且不能真正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厌烦和抗拒的心情。随着在新时代飞速的发展下,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加强语文和劳动的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含义的理解,也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和感悟。同时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

首先,教师播放儿歌《劳动最光荣》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在家里都做劳动,都做了些什么。

其次,用幻灯片播放《快乐作文》中的《洗茶具》,随机选取几位学生为全体学生朗读,在朗读过后提出问题:1.文章中的小作者为什么要洗茶具呢?2.小作者在洗茶具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呢?用“——”画出她遇到的困难,用“~”画出她想到的解决的办法。3.小作者洗茶具的时候具体的过程写得有得很详细,有的只是一笔带过,你们知道略写了什么吗?详细写了什么吗?你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写吗?4.文章的结尾是以作者开心的心情结束的,她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然后请学生认真读一读《快乐作文》“词语超市”中的词语,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一个词语,并用这个词语造句或说一段话。

最后,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已经成为大孩子了,长大了,应该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了,今天就来说一说你们平常会帮你们的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家务劳动吧!”然后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用来打扫卫生的工具拿出来,分给每个小组,并且给每小组划分区域,让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劳动,并要求学生边劳动边观察自己在劳动的时候的动作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随后随机挑选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劳动过程。用上“先”“然后”“接着”等这样表示顺序的词介绍一下自己的劳动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把劳动时的动词说得精准。教师总结:在写作一件事的时候,要按照事情进行的顺序写,动作要进行分解,动词要使用准确。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以及创建情境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足够的思想和想象空间,让学生切身地参与进来,引起情感共鸣,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劳动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为日后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三、采用社会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开始的起点,因为学生的年龄偏小,比较贪玩,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社会实践的形式对学生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和劳动产生兴趣,使学生在做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就将知识点了解和掌握,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精细观察、谨慎细心等处事能力以及礼貌待人、团结协作的社交能力、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

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学,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就是超市收银员这一职业,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超市收银员职业体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经验,在服务劳动中培养学生责任、担当以及团结协作意识。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社会劳动我来做——体验超市收银员日常生活。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历吧,当我们选购好需要的商品后,会去收银台找收银员结账,同学们,结账时你观察过收银员是怎样工作的吗?”(教师播放收银员日常工作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言论)其次,带领学生体验收银员日常生活,告知学生收银员主要的工作内容“同学们,收银员在营业前主要是检查仪容仪表,补充货物及标识,检查POS机、打印机、验钞机、收银机等设备是否完好。在检查好后领好备用金,打开零钱柜,清点现金并记录。在营业的时候,要主动向顾客打招呼,询问顾客是否有会员卡,若有,输入顾客的相关会员信息。在结账的时候,将所有的商品放于收银台上,询问顾客是否购买购物袋,再逐一扫描商品,算出价钱后告知顾客应付多少钱,然后根据顾客的支付方式灵活进行收款。当然了,同学们不要以为到这个时候收银工作就结束了哦!最后,我们还要查看收银系统,取出当日营业款,清点现金,记录收银总额,还要填写收银员缴款明细单,把所有钱款、表单放入钱箱中交到财务部,签名确认收款总额。”最后,教师让学生讲述一下体验的感想以及对学生体验时候的表现做出评价。

教师通过体验收银员日常生活,使学生学会了责任和担当,掌握了收银系统的操作技能,发扬了崇尚劳动、熱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和热心服务他人的习惯,培养了学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劳动品质。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积极开展班级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班集体活动,有助于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语文和劳动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促进学生的劳动热情,提高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和认知,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师可以开展“劳动恳谈会”,让学生讨论邀请家长来参加这个活动需要发请柬,那么请柬应该怎么写呢?引导学生讨论内容及格式,将时间、地点、主题突出表示出来。这个活动主要探究的问题是①对于“劳动”这件事,家长和学生都有着怎样的看法?在“劳动恳谈”分为各方代表,让各方代表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以及理由。教师根据家长和学生的谈话将关键词和争议点记录在本子上。②对于“劳动”的价值、意义、时间,以及小学生应该从事哪些简单的劳动,抒发自身的看法。此外,在家长和学生之间还存在着因某些问题发生了争议,主要的争议点是什么?结合教师记录的谈话内容,选择一到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然后进行辩论,请家长代表团和学生代表分别进行准备,根据自己的立场进行双方讨论,有条理地将观点进行说明。教师组织家长和学生围绕“劳动”这一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增进对问题的认知,更加增进家长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促进感情交流。最后,进行“习作评改交流”,让学生根据这次活动进行习作,然后把习作给身边的同学或者家长欣赏,看一看是否将此次活动的场面呈现出来以及重点人物的表现是否让人印象深刻。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举行义卖、进行爱心捐款、慰问敬老院老人,给福利院儿童送温暖送祝福等集体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劳动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既让学生掌握了劳动知识又让学生有了责任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还可以开辟学生能够种植的项目。比如在花坛、窗台等等。同时,可以利用校内的绿化场地和花坛,建造一个“百花园”,让学生们在种植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美好,感受劳动人民的不容易,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教学渗透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鼓励学生劳动,大力倡导学生去劳动,给学生创造多元的劳动机会,让学生感受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快乐,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还应该鼓励学生学习他人的劳动技巧,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收银员劳动语文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超市收银员
热爱劳动
无名火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小老鼠当收银员
洋娃娃与白玫瑰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