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GSH-Px、CCK 水平与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2023-07-04 09:00王晓冰马玉慧闫莎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胸腔镜食管癌血清

王晓冰 马玉慧 闫莎莎

(1.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

食管癌是一种消化道癌症,主要受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遗传因素等的影响。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饮食的改变,发病率逐年上升[1,2]。食管癌病情发展迅速,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若未及时医治,可导致患者面临死亡[1,2]。

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逐渐发展,其在食管癌临床诊治中的作用已日渐凸显,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因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故广泛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预后不良[1,2]。因此,及时有效判断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的预后成为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作为肿瘤标志物,对其进行检测有利于发现食管癌患者肿瘤情况,而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Cholecystokinin,CCK)检测对于胰腺患者十分重要,有利于检测消化道收缩素水平[3]。目前,针对血清GSH-Px、CCK 水平是否能预测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预后的报道甚少,故本次研究通过检测血清GSH-Px、CCK 水平,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食管癌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7 月我院收治的78 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单发、肿瘤外侵不明显、病理分期Ⅰ~Ⅱ期;腹腔及纵隔淋巴结<2 cm、颈部淋巴结无肿大、无远处转移;经手术病理学确诊为食管癌。排除标准:估计患者生存期<1 年者;有精神病不能配合者;存在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观察组患者男48 例,女30 例;年龄 24~75 岁,平均年龄54.81±7.38 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05~29.35 kg·m-2;平均体质指数23.26± 4.12kg·m-2;食管癌类型:鳞癌 42 例;腺癌 36 例;病理分期[4]:Ⅰ期 38例,Ⅱ期 40 例。

选取同时期50 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组,其中男 30 例,女 20 例;年龄 25~75 岁,平均年龄54.73±7.49 岁;BMI 18.08~29.85 kg·m-2;平均体质指数23.84± 4.52 kg·m-2;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食管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静脉复合麻醉,麻醉完成后,开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单腔气管插管双肺通气,患者取半俯卧位,腋中线第7 肋间1 cm 切口为进镜孔进行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建立人工气胸,使其右肺塌陷显露后纵隔,腋中线第4 肋间1 cm 切口为主操作孔,肩胛线第6 肋间5 mm 切口,肩胛线第9肋间1cm 切口为辅助操作孔,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抗感染治疗,在术后第2 d 通过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流质饮食。

根据患者疾病的实际发展转归,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记录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的血清GSH-Px、CCK水平:分析血清GSH-Px、CCK 以及联合检测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者的预后情况

患者术后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为预后不良:①吞咽困难方面,主要表现出呕吐恶心、吞咽困难以及味觉异常;②疲劳、疼痛方面,主要表现处失眠、呼吸困难、疲劳和有疼痛感;③反流、咳嗽方面,主要表现出咳嗽、反流、口干和味觉异常情况。

1.3.2 血清GSH-Px、CCK 水平

患者手术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室温下4000 rpm 离心10 min,取血清,并置于零下80℃保存,采用活性比色法测定GSH-Px 水平,所用仪器为迈瑞Mindray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S-230。所有操作均由同一批医护人员按照仪器说明书规定下进行;

1.3.3 预后评估价值

以灵敏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为横坐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根据ROC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评估血清GSH-Px、CCK 水平在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不良预后中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预后情况

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的患者有40 例,预后不良的患者有38 例,不良预后发生率为48.72%。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GSH-Px、CCK 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GSH-Px 水平为271.76±31.08 U·L-1、CCK 水平为142.47±12.36 pg·mL-1,对照组血清GSH-Px 水平为240.45±12.52 U·L-1、CCK 水平为122.58±8.56 pg·mL,观察组血清GSH-Px、CCK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血清GSH-Px、CCK 水平比较

不良组血清GSH-Px 水平为280.32±20.23 U·L-1、CCK 水平为153.30±7.25 pg·mL-1,良好组血清GSH-Px 水平为263.63±18.95 U·L-1、CCK水平为132.19±8.67 pg·mL-1,不良组血清GSHPx、CCK 水平均明显高于良好组(P<0.05)。

2.4 血清GSH-Px、CCK 水平诊断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不良预后的价值

ROC 曲线可以发现,诊断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不良预后的血清GSH-Px、CCK 最佳界限分别为 253.65 U·L-1、143.36 pg·mL-1,两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见表1、图1。

图1 ROC 曲线图

表1 血清GSH-Px、CCK 水平诊断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不良预后的价值

3 讨论

食管癌作为全世界范围内比较常见的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极大地威胁了全球人民的健康。我国食管癌人数约占全球数量的一半,尽管食管癌及后期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多数患者治疗后的预期并不能让人满意。目前研究发现,食管癌病情发展迅速,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若未及时医治,可导致患者面临死亡[1,2]。

目前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逐渐发展,其在食管癌临床诊治中的作用已日渐凸显,据报道此技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同时,胸腔镜手术治疗使患者减少面临死亡的悲剧[5]。血清GSH-Px 有清除氧自由基的功效,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以及炎性反应状况[6]。CCK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肠激素监测指标[7]。因此,了解血清GSH-Px、CCK水平与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患者血清GSH-Px、CCK 水平高于和对照组。这说明了食管癌患者体内的GSH-Px、CCK 水平呈高表达情况。其原因可能是GSH-Px 作为反应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以及炎性反应水平的一种细胞因子,随着局部病灶部位的疾病进展以及血管舒张性的改变,血管内部的压力明显升高,血液对于血管壁的冲击力明显升高,同时胃黏膜组织在缺血状态下,也可能会造成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的升高,进一步促进疾病的进展,而随着患者GSH-Px 水平的升高,提示患者的局部病灶破部位的氧化应激反应明显下降;而CCK 作为一种小肠激素,可以用于调节胆囊收缩和胰酶分泌;食管癌患者术后对饮食产生影响,营养状态不好,会刺激机体分泌更多的CCK[8,9]。

此外,本研究亦发现,不良组血清GSH-Px、CCK 水平均高于良好组。这提示血清GSH-Px、CCK 水平和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经分析认为,GSH-Px 是机体重要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对于手术后组织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防止手术过程中细胞受损,说明血清GSH-Px 水平有利于对于食管癌胸腹腔镜手术后肿瘤细胞进行分析,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0]。而血清CCK 水平是较为常见的胃肠激素监测指标,能有效实时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消化功能状况,故与食管癌术后预后情况有关,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血清CCK 水平高低可判断食管癌胸腔镜预后良好状况[11]。

本研究两者联合ROC 曲线分析,最佳界限血清GSH-Px(253.65 U·L-1)、CCK(143.36 pg·mi-1)可获得ROC 曲线下最大面积,两项联合检测结果阳性,表明食管癌胸腔镜治疗后血清GSH-Px、CCK 水平密切相关,且两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87.2%)、特异度(90.0%)均高于单项检测,进一步证实血清GSH-Px、CCK 水平与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预后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血清GSH-Px、CCK 水平检测有利于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观察肿瘤细胞情况,进而有助于对食管癌患者进行预后治疗。

猜你喜欢
胸腔镜食管癌血清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VEGF、COX-2 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