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证处方活血化瘀药运用规律分析#

2023-07-04 09:00赵珈瑶李倩于明江木拉提赵建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性味医治医案

赵珈瑶 李倩 于明江·木拉提 赵建华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105;2.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9;3.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9;4.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冠心病[1]是指冠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管腔狭窄或阻塞,具有很高致残致死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隶属中医胸痹范畴,病位在心,病机为“阳微阴弦”,血脉瘀滞是其形成的关键因素,活血化瘀药在该病的医治中占据重要地位[2-10],因此,本文应用方剂计量学方法[11]分析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规律[12-15],为本病的辨治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维普网近20 年(2001 年12 月-2022 年12 月)应用中医药医治冠心病[16]的论文,从中筛选有明确中医证候、证型,且明确标出中药汤剂方药及剂量的医案统计类资料,共得48 篇论文,所涉及病例共3024 例。

1.2 纳入标准:

①医治冠心病的中医医案统计类论文;②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有明确的证候,证型并标出中药汤剂方药和剂量的医案资料。

1.3 排除标准:

①只有个案报导的医案;②使用中成药,中药丸剂,散剂,膏剂,丹剂医治冠心病的医案。

1.4 研究方法

根据现行《中药学》[17]教材(2002 年9 月第1 版)对于药物的论述,凡在功能一项中明确标注“活血化瘀”或“活血”或“化瘀”者,认定为活血化瘀药。以之为准,将治疗冠心病48 篇论文医案中所涉及的活血化瘀药物应用方剂计量学方法进行频数统计、构成比分析、同用度分析等指标量化。

1.5 研究内容

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统计类论文,明确活血化瘀药的应用频数,处方占比,性味归经占比及冠心病的高发症状,活血化瘀药物的同用度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

资料数据由Excel2003 过录,并由Spss22.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运用中医传统文献研究与方剂计量学方法对所选资料进行理论探讨、计量学分析和综合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活血化瘀药频数统计

统计医案中的证型,一证出现一次为一证次,共有161 证次,每证次对应一首临证处方,得临证处方161 首。共应用中药136 种,其中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药共18 种,18 种活血化瘀药物单药应用一次为一药次,运用频次为254 药次。每味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药次,频率,构成比分析见表1。如表1 所示,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四药的运用频率最高,为高频活血化瘀药;乳香,蒲黄应用频率最低,为低频活血化瘀药。

表1 161 首临证处方活血化瘀药运用频数分析

2.2 活血化瘀药构成比分析

统计161 首临证处方中不含活血化瘀药处方共68 首,占比42.23%,含活血化瘀药的处方共93 首,占比57.76%。剖析两类处方中方均药味数,最多及最少药味数,以及含有不同味活血化瘀药的处方数排布情况,列于表2 和表3。

表2 处方药味数、各方活血化瘀药、非活血化瘀药味数分析

表3 含有不同味活血化瘀药的临证处方数统计

表2 可见,含活血化瘀药的处方中,平均每方含2.36 味活血化瘀药,占方均用药数(10.50 味)的22.47%。表3 提示,含2 味活血化瘀药的处方最多,占比高达18.01%,而方中含有1~4 味活血化瘀药的处方占总处方比重为52.52%,据上表可表明活血化瘀药在冠心病的医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2.3 活血化瘀药的性味归经分析

统计处方中活血化瘀药的性味归经频数分布,其中性味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苦,温,辛,甘,占比高达77.3%,其中苦味药占比最高,而归经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肝、心、心包经,占比高达70.1%,归肝经的活血化瘀药占比最高,具体见表4:经表4 统计后明确治疗冠心病的活血化瘀药性味多以苦、温、辛、甘为主,归经以肝经、心经、心包经为主。

表4 活血化瘀药性味归经频数分析

2.4 高频症状分析

本文涉及论文48 篇,包含处方161 首,涉及症状57 个,高频症状依次为胸闷,胸痛,心悸,怔仲、短气、气喘、胸痞、呕吐、头晕、恶心;高频症状频数统计如下表5。

表5 冠心病高频症状频数统计

上述症状为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恶心呕吐少见,结合临床考虑为不典型心绞痛发作,不宜作为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术语,余症状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证候要素,而胸闷、胸痛、心悸、怔仲正是冠心病的高发症状,符合本病发病的临床特征。

2.5 活血化瘀药同用度剖析

选取前9 位高频活血化瘀药,据其在处方中是否应用(应用计1,不用计0),统计两药间同时使用的几率,引入“同用度指数”测算:式中,Tij为同用度指数(i=1,2,---,9;j=1,2,---,9;i≠j),a为既不应用第i药又不应用第j药的方数,b为应用第j药而未用第i药的方数,c为应用第i药而未用第j药的方数,d为既应用第i药又应用第j药的方数,n为a、b、c、d之和。计算同用度指数,同用度指数越大,说明两药同时应用的机率越高。将高频活血化瘀药计算的同用度指数列于下表6。

表6 高频活血化瘀药同用度指数矩阵

表中以粗体字标识的同用度指数较大,其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四药间同用度指数较大,其中桃仁,红花同用度指数最大,可明确活血化瘀药中桃仁,红花同时应用的几率最高,而丹参和姜黄的同用度指数最小,故活血化瘀药中丹参,姜黄同时应用的几率最低。

3 讨论

本文应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近20 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医治冠心病运用活血化瘀药的医案进行信息发掘,取得活血化瘀药在临证处方中的运用情况。

在医治冠心病的临证处方中,含有活血化瘀药者占57.76%,方均含有2.36 味活血化瘀药,占方均用药数的22.47%。阐明活血化瘀药的重要地位。文献共使用18 味活血化瘀药,主要以丹参,桃仁,红花,当归用药频数最高。正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瘀血不祛,新血不生。而活血化瘀药物的性味多以苦、温、辛、甘为主。归经以肝经、心经、心包经为主;高频症状为胸闷,胸痛,心悸,怔仲、短气、气喘、胸痞、呕吐、头晕、恶心。通过频数分析与同用度指数分析,明确在疾病进程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类型的活血化瘀药。急性发作期以破血消徵药为主,三棱,莪术,土鳖虫等药物以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稳定期以活血化瘀,养血和血为要,当归,川芎,丹参等药物以活血化瘀止痛。

猜你喜欢
性味医治医案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
盗汗病治疗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