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风格

2023-07-05 02:50王明明
中华书画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画派设色纸本

□ 王明明

风格即面貌。

风格一词在晋人的著作里就已经出现,指人的风度品格。艺术风格,则是指作品所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某种独特风格,它是我们能记住某件作品或画家的首要因素。艺术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更为内在和深刻,它是能本质地反映出民族、时代以及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一个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一旦形成,则是他在艺术上超越幼稚阶段,摆脱以往各种模式化束缚,确立“自我”,从而趋向或达到成熟的标志。

从大的范畴上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文化气质和面貌特征,即各自的风格。

王明明6岁时在人民画报社作画

王明明在创作巨幅书法作品

王明明在创作手卷《兰亭雅集图》

王明明在国外采风

王明明接受《百年巨匠》摄制组采访

1998年,王明明(左)陪同黄永玉先生观看在香港举办的个人画展

王明明在太行山写生

王明明在创作

王明明在题画

我们常常把信念相同、审美意趣相近,存在于某一地域、某一时间段的画家放在一起称为画派,这也是一个风格的概念。比如明代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其中的画家的画学观点、创作思想基本一致,讲究水晕墨章,古雅神韵;再比如在17世纪中国画坛独放异彩的新安画派,为在徽州区域居住和寓住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群体,他们的地缘关系、人生信念与画风都具有一致性,皆善用笔墨貌写家山,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还有长安画派、岭南画派等,诸如此类,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比画派范围更大的是时代风格,是说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创作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使这个时代的艺术与其他时代相区别。纵观画史,从大面看,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每个时代的绘画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

然而,无论是画派,还是时代风格,归根结底都要由其中的代表画家的个人风格来体现,所以,探究个案风格的形成规律无疑是研究风格的核心。

刘勰言:“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说主观上,艺术家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艺术素养、情感倾向、个性特征、审美理想的不同,必然会在艺术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显著特征的创作个性。因此,他人风格不可学,也学不来;在客观上,艺术家个体性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所处时代、政治、文化等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作品含有一种时代性或时代风格。脱离个人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以及不顾题材、体裁等方面的特点而刻意创造某种风格,就必然导致矫揉造作、虚假肤浅。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样式看似熟练,实则为一种习气,谈不上什么风格的。

20世纪以来,因为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产生了正面碰撞,进入到巨变、多元的时代,艺术家都在不同的角度上探索、思考着自己艺术风格的建立,可谓画风丰富多样。但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存在相当大的困惑:其一,西方理论、观察、训练方法到底适用于中国画否?其对中国画的影响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中国画是否保留住了自己清晰的面貌?其二,我们曾经对中国画传统产生怀疑甚至质疑,致使画家或很不自信,或很迷茫——是抛弃传统建立新的“形式”,还是坚守传统、传承精神、延续文脉?因此,20世纪中国画整体的风格呈现出了复杂性及多样性:有的画家追摹古人的符号;有的画家持现代的观念而矢志创新;有的画家立足于传统苦苦追求传承与创变……若干年后,再回望这个时代的中国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呢?

王明明 春荫晓语 225×145cm 纸本设色 2003年

风格强烈的外在个性往往遮蔽了其内在本质性,有时会对其产生错误的认识,只关注外在,去追求前人所没有的风格。其实,风格是自然流露出来的,非刻意设计、创造所能获得。很多画家想走捷径,为自己“设计”一种风格,想抢先抓住人的眼球,这很不可取,这是过早结壳,作茧自缚。

王明明 曹雪芹西山闲居图 147×143cm 纸本设色 1999年

再独特的个性面貌,也不能偏离传统的源流。国画艺术不是发明创造,不是玩新鲜花样,观念艺术、现代艺术可以不讲传承,但是中国画必须要有传承。有传承才有普遍意义,有传承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去发展,才能明辨这种发展是否有意义。我们要明晰传统文化发展脉络,守住中国文化的固有精神,保持中国特点,不放弃意境和境界的表达与追求。当把握了中国画传统的精髓以后,就不会走弯路。有人认为,一个人要敢于否定自己。把这样的观念用在中国画创作上,我不敢苟同,没有哪个画家愿意当一辈子“实验”者,把自己前面的东西都否定了的话,无疑是愚蠢的,说明这个画家从一开始就没有走上“大道”,而是走了弯路。画家的风格形成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是跳跃式的。无论是黄宾虹、齐白石,还是毕加索、马蒂斯,前后的艺术风格不管怎么变,都是有源流的,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渐渐演进的。我们在研究一个画家时,如果他几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完全不同或没有内在关联的话,那么它的这种风格一定是值得怀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形成风格的过程,也是画家不断认识、修正自己并逐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只有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对生命、对生活、对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思考,有强烈的表达激情,又有坚实的整体驾驭能力及自由娴熟的表现能力,不同于前人,不同于今人,又有自己独特的面貌,且符合时代精神,能够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此时,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便呈现出来了。

王明明 夏日 220×144.5cm 纸本设色 1999年

王明明 夕阳归 215×102cm 纸本设色 1994年

王明明 蒲松龄先生讲书图 221×144cm 纸本设色 2000年

猜你喜欢
画派设色纸本
国画纸本设色《荷》
韩景燕作品集
《岩高千尺虎》
王少桓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独白系列之三》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兰华生作品
郑庆余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