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美好样态

2023-07-06 10:54吴贤友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儿童本位真实情境文心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下,《文心》里所提到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于语文教学中。重读语文教育史上的经典《文心》,有助于发现语文教育的美好样态 ,即: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生活 ,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儿童本位 ,语文学习要在真实情境中发生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只是语文教师的事。

关键词 :《文心》;生活教育 ;儿童本位 ;真实情境

学生时代曾经浮光掠影地读过《文心》,当时觉得这部小说的故事不够新奇曲折 ,自然没留下深刻的印象。30年后 ,因为研读语文教育史的需要 ,再次阅读这本书 ,这才发现,当初我实在是辜负了作者的苦心。

《文心》是一部小说体裁的语文教育著作,由夏丏尊和叶圣陶共同创作。20世纪 30年代 ,中小学教师的薪水微薄 ,举步维艰 ,教师很难专注于本职工作 ,导致基础教育备受诟病。面对语文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两位先生便萌生了与青年谈读写的想法。借助做开明书店编辑的便利条件,他们约定在《中学生》杂志上以 “文心 ”为题讲读写的故事 ,每期 2篇。从1933年1月至1934年6月,共写就 32篇,1934年结集出版。至1949年 3月,已经印行 2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多家出版社也多次重新出版 ,说明本书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1983年,在该书的再版后记中 ,叶圣陶之子叶至善先生曾说 :“书里讲的虽然是三十年代语文教学上的问题 ,现在看来还切合实用 ,因为有些根本问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其实,即使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下,《文心》里所提到的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于语文教学中。重读《文心》,让我对语文教育的美好样态有了新的憧憬。

一、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生活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传统语文教育中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应该说 ,与世袭制度相比,通过读书出人头地、改变身份有其合理的价值。对于统治者来说 ,要想让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拥有治国安邦的人才 ,科举也就应运而生。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 ,确实有一批卓越之士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竞争所酿成的悲剧也同样史不绝书。

封建社会中 ,读书毕竟是少数人的 “事业”,为选拔人才投入的社会成本毕竟有限。在废除科举之后 ,教育逐步普及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这时候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就是教育者必须重新思考的严肃课题。

在《文心》一书中 ,两位先生借用书中的角色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在王仰之先生看来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在于 “整个生活的改进 ”。他说 :“会考到底不是什么紧要的事 ,只要应付得过去 ,能够及格,这就好了。紧要的还在于学习了各种科目,是否真能充实你们自己 ,是否随时随地可以受用。这是成功与失败的标准 ,你们学习一切 ,都可用这个标准去考量自己 ,从而知道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在王先生看来 ,“学校里所以分设各种科目原为着教学的便利起见”,倘若只是因为学校里开设了语文课 ,因为要考试而去学习语文 ,那绝对是 “无益费精神的傻举动 ”。

这样的语文学习观在书中随处可见。在论及为什么要提笔作文的时候 ,王先生就表明了作文不是 “无所谓的玩意儿 ”,不是 “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 ”,而是 “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 ,是生活本身 , “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

对于有学生自命为文学家的现象 ,王先生不以为然。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但语文教育绝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 ,学习语文是生活的需要。用王先生的话来说 ,“文学者固不必人人去做 ,然而文学者创作的态度却是人人可以采取的 ”。这样的认识中肯又实在。

科举制废除以后 ,很多人开始否定练字的作用 ,书中借慧修的父亲的态度批评了这种错误的认识。当然 ,世殊时异 ,练字的目的、标准和方法都有很大的改变。“从前的人练习写字 ,目的在猎取功名 ,或者在成为书家。他们的写字和日常业务交涉较少 ;换一句说 ,就是和眼前的实际生活不发生多大的密切关系。”而现代人因为生活和职业的原因,每天都需要执笔书写 ,写字成为实际生活的一部分 ,“迅速、正确、匀称和合式 ”才是应持的标准。

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从而更好地生活。这些作为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的语文学习观 ,在此后的一系列著作中,都得到过进一步阐述 :切“近不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 ,才是国文教学成功跟失败的分界标。”[1]

二、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儿童本位

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 ,不要把儿童看成是 “小大人 ”,他们具有獨立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 ,有自己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坚持儿童本位 ,也是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共同的教育思想 ,这在《文心》这部著作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文心》是一本特意为儿童而写的书 ,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他们选择了小说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文体形式 ,把阅读和写作的各类知识融入故事中 ,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理解并接受这些知识。

当时的学校教育还属于初创时期 ,基本的教育原则尚未建立。就语文学习而言 ,“选材、练习 ,都归成人做主 ,学童全居被动地位”[2]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文心》中,作者塑造了王仰之等一批教育者的形象。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 ,我们看到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追求的语文教育的起点。

“国文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可是主体究竟是学生 ,教师的实施方法无论如何精到 ,如果学生只还他个 ‘不动天君 ,也就难有很好的成绩。”[3]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 ,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示范 ,还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充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为此 ,在教学中 ,王先生始终坚持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的基本原则,时时处处给学生预留独立思考的空间 ,只有在学生真正需要的时候才适时点拨。教授课文的时候 ,总是让学生自己先解释 ,有问题也是让学生先尝试解答 ,最后才是教师补充与发挥。指导学生为《抗日周刊》写评论文字时,同样不是直接传授写作方法 ,而是通过对阅读对象、写作主体的身份以及具体写作内容的追问 ,循循善诱 ,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求答案,最后才总结出 “从情与意的方面来说话 ”的一番道理。

在谈到作文的内容和题目的时候 ,王先生告诉学生 ,在实际应用上 ,一篇文字的题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 ,题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于便于称说。出题原本是作文练习迫不得已的事情 ,但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胡乱为之,而应该从儿童的认知出发 ,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引起他们 “意趣 ”的作文题 ,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 ,让他们有话可说。

书中 ,《日记》一章的内容主要由乐华与父亲滞留上海时的三篇日记组成。日记所以动人 ,就在于 “这次的经历 ,在全中国人 ,在我,都值得记忆 ”,也就是说 ,这些文字写出一代中国人心中的隐忧与伤痛。乐华之前一直有写作叙事文的想法 ,但总是写不出 ,就在于他没有切己的生命体会。杜威曾经说过 :“儿童生活在人际关系十分狭隘的世界里。除非事物密切地、明显地涉及他自己的或者他的家庭和朋友的安乐 ,否则就很难进入到他的经验里。”[4]这是至理。

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也能从儿童实际出发,适时指导。《小小的书柜》一章中 ,周枚叔鼓励孩子们要充分利用课外有限的时间多读好书 ,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在与孩子们一起整理书籍的时候 ,指导他们按照字典、小说、诗词集、经史子集等分门别类地摆放 ,以此初步了解书籍分类的基本知识。在指导孩子选择课外书的时候 ,不仅顾及他们并不充裕的时间 ,还能根据他们的阅读能力,精心选择适合的读物 ,指明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和进阶之路。这种以儿童为本位 ,既119关注当下 ,又着眼于未来的做法 ,让孩子们深受教益 ,也令我们深受启发。

三、语文学习要在真实情境中发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2020年修订 )》指出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5]在《文心》中,教育者不仅善于创设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情境 ,更重要的是把生活融入语文学习中 ,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教育教学。

“九一八事变 ”发生之后 ,当局的退让使得民情激愤。第一中学的各项教育活动都重新做了部署 ,学科教学的内容也有了相应的调整 ,各学科都改授与抗日有关的教材。沈先生于算术科的应用问题中用飞机速率、军舰吨数、食粮分配等做题材。张先生教地理 ,所讲的是东北的地势 ;李先生教历史 ,所讲的是历来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情形。校长黄先生、教务主任陈先生从前都曾留学日本 ,熟悉日本的一切 ,每星期给学生讲一次日本的国情。

教国学的王仰之先生自然也不例外 ,选授的内容都是与抗日有关的文字 ,对学生参与的有关抗战的活动也格外热心。学生写作《抗日周刊》评论栏的文字 ,引出了王先生关于知、情、意的一段论述。在此基础上 ,他结合抗战情绪高涨的形势 ,指导学生抗战宣传文字的做法 ,鼓励学生从情、意两方面着力 , 以“热烈的感情激动大众 ,以坚强的意志鼓励大众 ,叫大众也起来和我们一起抗日 ”。

《戏剧》一章中 ,学生借助研究性学习 ,不仅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戏剧的类型和历史嬗变,更重要的是以刚刚发生的 “一 ·二八战役”为题材 ,根据自己对戏剧的理解 ,编写场次、人物和舞台背景 ,创作出适合表演的戏剧脚本。这样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的实践活动既有意思也有意义 ,大大提升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国的热情。

传播甚广的《中学生杂志》也结合现实生活,开设 “文章病院 ”专栏 ,具体分析了报刊上的著作序言、政府文件和公告等实用性文字的错误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语文。王先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出 “用词、用语不当,意义的欠缺和累赘 ,意义不连贯 ”等三类常见毛病。

除此之外,《文心》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场所丰富多样 ,课堂之外 ,语文学习的随时随地发生 :画室、庭院、郊外、古寺皆是学习的场域。学习形式多样 ,举凡中学生经历的信件往来、辩论演讲、戏剧表演、家庭熏陶等 ,都是学习的好时机。

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时候 ,也特别注重情境对学生的启发作用。乐华和大文不理解鲁迅的《秋夜》,周枚叔就指导他们融入真正的 “秋夜 ”中 ,用所经历的真实情境去理解文章 ,体会 “外面的经验 ”和 “内部的经验 ”的区别。假期郊游 ,周枚叔结合《小石潭记》和《敕勒歌》,引领孩子们一起去感受古人观察的精密和描写的适切 ,告诉他们 ,“描写 ”比 “记叙 ”更具感染力。这种时时处处的写作指点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对自然和文学的感受力。这种将语文学习融入生活情境的做法值得借鉴。

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只是语文教师的事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语文素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但具体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行动上 ,家长认为这是学校的事 ,学校认为这是语文教师的事。一个不成文的共识是:“读写 ”是语文教师的活。实际上 ,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 ,与学生紧密相关的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 ,包括家长和语文学科之外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每个教师不管他教哪门课 ,都应当是一个语文教师。”[6]语言是最重要的教育工具 ,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借助语言这个武器 ,学生就能感受到万物之美 ,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语言进入了学生的心灵。

《文心》中的 H市第一中学是春晖中学的缩影 ,但比春晖中学更为理想和纯粹。这些教师不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造诣深厚 ,更重要的是 ,他们都精通文艺、善于表达 ,能融会贯通地讲授所任学科的内容 ,擅用语文学科知识来解释各自学科的特点。图画教师李先生借油画《母亲》的创作 ,详细阐述了创作的基本历程 ,并结合写作对 “应用之作 ”习“作”和“创作 ”做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在他看来,绘画和写作的方式不同 ,但无一例外要在 “习作 ”上下功夫 ———“真正的画家 ,终身在写生上用功 ,真正的文学家 ,虽至头白亦手不释卷,寻求文章的秘奥。教”英文的张先生不仅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注重中外语言的比较 ,有着一字不肯放过的严谨 ,还能指导学生正确区分小说与叙事文 ,他说 :叙“事文好比照相,只须把景物照在上面就完事了 ;小说却是绘画 ,画面上的一切全由画家的意识、情感支配着的。”这种恰当的比喻让我们领略到学科融合的胜境。

令人称叹的地方还在于 ,这些教师虽然每个人都学有专长 ,但绝无文人相轻的陋习,他们都能抛开门户之见 ,做到相互勉励 ,坦诚与共。整个校园里也因此弥漫着一种从容、和乐、温馨的气氛 ,成为真正的教育乌托邦。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同样不可或缺。教育目标的一致 ,让学校和家庭形成协同合作的双向奔赴 ,促进孩子的迅速成长。在《文心》中,作者重点塑造了周枚叔这一家长的形象。

周枚叔原本也是教师 ,是国文教师王仰之先生的好友 ,在语文教育上有很多深刻独到的见解。孩子们刚入初中时 ,国文的繁难让他们心生畏惧 ,周枚叔适时点拨 ,让学生放下了心理的包袱。通过《登泰山记》和《秋夜》两篇经典文章 ,与学生一起洞察写作的奥秘。

此外 ,在假期的郊游中 ,周枚叔引领学生一起去感受古人观察的精密和描写的适切 ,告诉他们 “描写 ”的重要性。在诗歌鉴赏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诗歌趣味 ,引导他们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在写作上 ,他反对那种从书本中学作文的方式 ,把学生眼光引到书本之外 ,读读没有字的书 ,在 “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 ”。这样的见解彻底改变了周乐华学习的态度 ,令他觉得眼前的一切东西都充满着无限的内容 ,等待自己的发掘,学习的天地一下子就打开了。以此观之 ,时时处处皆素养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绝非语文教师一人之责。

参考文献 :

[1][3]叶圣陶 .叶圣陶教育文集 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44,71.

[2]罗先友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四121个基本点 [J].课程 ·教材 ·教法 ,2013(8):66 72+23.

[4]杜威 .我的教育信条 [M].彭正梅 ,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2020年修订 )[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48.

[6]苏霍姆林斯基 .帕夫雷什中学 [M].赵玮,等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91.

(吴贤友 ,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儿童本位真实情境文心
冬天来啦
文心杂记
请不断修炼你的“文心”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好玩”的教育
儿童本位,让儿童诗教学更高效
儿童本位,让语文课堂智趣飞扬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