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点预测之责任担当(一)

2023-07-17 04:01吴国梁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世界

吴国梁

在“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板块中,“责任担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责任担当包括三个方面——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与国际理解。

社会责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国家认同: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国际理解: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其中,国际理解包括两大关键词:

“国际”这个词要求我们要有国际视野、国际胸怀以及国际责任感。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固守封闭的状态下得以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公共”,世界各个地区将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同样,在高度全球化的当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孤立生存,每个国家与地区的人都应该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符合世界进步的潮流,是不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理解”这个词要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每个人在认识、了解“自”与“他”的基础上,尊重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秉承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并形成理解和尊重的理念,以一种宽容、开放的民族心态看待并接纳世界历史与文明,达到“理解与尊重、理解与合作以及和谐共生”。

国际理解的关键是文化理解。它以责任、公正、平等、自由、包容、和解、人性等为核心价值,倡导加强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借鉴,以构建更加包容的世界,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交流,建设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

近几年涉及“国际理解”的考题很多:

2020年全国Ⅱ卷:“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要求考生完成一篇演讲稿。

2022年咸阳模拟考:外太空空间站新建起“三室一厅”,元宇宙模糊了虚拟与现实,时空概念在多个维度被刷新;中东难民冲击脆弱的欧洲联盟,美军急切飞离阿富汗泥潭,俄乌竞相屯兵,大国角力让全球关系空前承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与不变,应如何应对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应如何处理变和不变的关系?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写作。

2022年深圳一模:世界乒乓球运动因发展严重不均衡而险些被移出奥运大家庭,这也是一枝独秀的中国队面临的危机。2009年开始,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回应:“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再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要求学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以上作文,均有助于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思考自己与他人,中国与外国,国内与国际的各种关系,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国际理解,以更广阔的胸怀、更深刻的见识去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有一个词叫“雁阵效应”。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原来,这样飞行,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側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靠着这种团结协作精神,雁群才能凌空翱翔,完成长途迁徙。

材料二

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汤加发生剧烈火山爆发并引发海啸,汤加多地受灾,电力、通讯、航路一度中断,不少房屋、设施、农作物被毁,水源被污染,物资极度紧缺。灾害发生之后,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手,中方以最快速度驰援汤加,第一时间启动物资调拨。有的汤加网友追忆往事,感慨地说:“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中国发生大地震时,我家还向红十字会捐款救助中国。现在中国已经可以在其他国家面临危机时施以援手。看到中国发展壮大加以回馈,我真的太高兴了。谢谢中国帮助汤加人民。”

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你的理解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道文题体现了“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责任担当”部分,尤其贴近“国际理解”。

材料二是自然界的“雁阵效应”,强调了雁群团结合作,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完成长途迁徙。雁群作为自然界的现象当然是为了象征人类社会,它要体现的就是:人类社会如果想像雁群那样迁徙千里,就有必要像雁群那样懂得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心想一处,劲拧一股。

材料二是援助汤加火山自然灾害的内容。这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事关全球的事情,世界各国纷纷伸以援手体现了“国际理解”的内涵。在灾难面前,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而中国第一时间加以援助,首先体现了“国际理解”这样的国际主义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国力强大后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

材料中还有提示部分“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这个比喻更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像“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这样的内容几乎就等于告诉学生,想写好“国际理解”这个主题,这些角度都是可以立意写作的。

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在写作时不要忘记,“国际理解”是“责任担当”的一部分,所以如果想用总分总结构时,不妨从“实力”“有责任感”“国际理解”三个层次来写,更容易写得深刻。

适用素材

卡塔尔世界杯,中国创造奇迹

2022届世界杯开幕胜利结束,被称为“建筑狂魔”的中国为本届世界杯的成功举办创造了惊人的奇迹:面积38平方千米的卢赛尔新城、8万个座位的卢赛尔体育场、总里程76公里的三条地铁、用于通勤的新的能源大巴车、哈马德国际机场、一座休闲放松人工岛、整个城市的供水设施……中国铁建、三一重工、精工钢构、华为通讯、葛洲坝等部门甚至连制造航母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都倾尽全力,为世界球迷奉献了最优秀的物质保障。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素材点拨

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也承担着沉沉甸甸的世界责任。卡塔尔世界杯中,所有参赛的队伍,所有现场观看的球迷,所有关注世界杯的球迷,都可以从卡塔尔世界杯的建设中看到中国的实力,看到中国的国际主义与担当精神,愿意拿出先进的科技与世界无私共建、共享、共赢。

“中国蓝盔”,为世界和平出征

2013年以来,在原有工兵、医疗、运输分队的基础上,中国军队向联合国在马里、南苏丹、苏丹等国的维和行动中派出警卫分队、步兵营、直升机分队。目前,中国军队有2200多名维和官兵在7个维和任务区以及联合国总部执行维和任务。“中国蓝盔”展现大国军队担当,以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不断加大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支持和参与力度,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为了崇高的和平事业,已有多名中国维和军人牺牲在维和一线,烈士申亮亮被追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饱含深情地说:“中国维和部队的几名同志壮烈牺牲,为世界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怀念他们,要把他们的亲人照顾好。”

素材点拨

巴金在《寒夜》中说:“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作为有担当实力与精神的大国,中国维和部队勇于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不怕艰苦,不怕牺牲,以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赢得了世界人民广泛的认可与赞扬,他们会被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铭记。

中国空间站,向全球科学家敞开大门

通过名为“人人享有太空”的联合国计划,中国为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提供了在中国空间站做实验的机会。联合国在2019年宣布了第一批入选项目,包括来自印度、日本、秘鲁、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9个国际合作项目。被选中的实验之一是POLAR-2(伽马暴偏振探测仪)项目,该项目定于2025年发射升空登陆中国空间站。POLAR-2的项目经理默林·科尔說,当有机会在中国空间站做实验的消息宣布后,“我们相对迅速地提交了申请,然后在第一轮就入选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4月份说:“中方愿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一道,开展更多国际合作与交流。”

素材点拨

中国的空间站,是“自立更生”的成果,但我们深信,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坐而论道,不是一纸宣言,而是行胜于言的中国行动,是兼济天下的中国担当,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融相通的时代进程。正是如此,我们积极响应“人人享有太空”的联合国计划,体现了我们可贵的国际担当与时代责任。

学生范文

正是共担风雨时,手执灯火承大同

□河北省唐山一中  田芳鹭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迭起,机遇伴随着挑战降临在每一个国家的面前。面对全球性危机,是选择丛林法则、单边主义,还是奉行美美与共,相融共通?中国给出了她的答案:共执灯火,共担大同。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从举办北京冬奥会,到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向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从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到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秉承着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一直身体力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到了大国责任,树立了大国标杆。

同样的,携手并进,共克时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也是各国人民的期待。须知,大雁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就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我看到网上一名汤加网友的留言,20世纪70年代中国发生大地震时,他们向红十字会捐款救助中国。而今,汤加火山爆发之后,中方以最快速度驰援汤加,第一时间启动物资调拨。王阳明曰:“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这不正是“大道不孤,德必有邻”的生动诠释?中国援外医疗物资运货车上写着“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中国自贸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与疾驰在亚欧大陆上的列车,曾饱受战争摧残无比渴望和平的中国向世界各地派出维和部队……这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

中国的简化汉字“灯”颇有深意——左“火”右“丁”,火是希望,丁是人本。“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是中国人心中不灭的灯火。

正是共担风雨时,手执灯火承大同,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将一个个漂流的孤岛连成共享繁荣的大陆。本着“天下为公”,牵手大同,这个日夜旋转的星球,才不会在浩渺宇宙中迷失方向。

评点

文章开头引用狄更斯的名言,“最好的时代”暗指标题中的“大同”,“最坏的时代”暗指标题中的“风雨”,在自问自答中点出文章中心论点——共执灯火,共担大同。文章运用了北京冬奥会的事例,强调了国际社会中对和平、友谊、进步的共同向往,这样处理突出了“国际理解”的中心主旨。文章还将全球抗疫、中国自贸区与亚欧列车以及中国向世界多地派出维和部队结合起来,从抗疫、经济发展及世界和平这些领域来强调“国际理解”的涵盖面极广,尽管有各种分歧,但人类命运共同体总能引起广泛共鸣。文章临近结尾时巧妙地将汉字“灯”进行了拆解,提出“‘天下为公,牵手大同”的主旨,与标题完美呼应。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世界
多么美好的世界
给你一个甜蜜的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世界因创意而改变
倒着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