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童话教学方法探索

2023-07-26 08:12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渔浦小学傅杨丹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头童话习作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渔浦小学 傅杨丹

童话是主要面向儿童的一种文学体裁,情节丰富,语言生动。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编了4篇不同风格的中外童话,引导学生在进一步感受童话丰富想象的基础之上建立对该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并从中获得启示,并尝试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一、现状探看:童话教学的现实困境

重视说教,弱化感悟。童话教学课被上成简单的故事讲解课,教学目标模糊。追求理性,忽略感性。过度关注童话启示的获得,忽略了对童话文本的欣赏,教学模式刻板。过度牵引,扶放不当。“问题找寻式教学”替代“活动引领式学习”,教学指导单一。如此一来,童话文本的教学价值难以体现。因此,在童话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落实语文要素、渗透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方法实施:童话学习的有效开展

(一)语言为媒,亲近童话

1.认识和感知语言

极富特色的童话语言对小学生来说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巨大的吸引力,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悟和赏析。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学生提出,小小火柴那么微弱的光芒怎能把黑夜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呢?是因为可怜的小女孩太想奶奶了。

2.积累和运用语言

(1)挖掘资源,丰富语库。作为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并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童话语言素材,帮助学生丰富语库。

(2)创设情境,助力表达。语言学习注重语言表达方式的习得,教师应结合童话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画面,形成表达思路。例如,教学《那一定会很好》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种子在泥土里生存的状态,聚焦“难受”,表达“难受”。

(二)思维铺路,走进童话

1.在探究学习中发展思维

(1)小组合作,思维碰撞。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时,笔者请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红头在牛肚子里位置变化的词句,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线路图。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红头进入牛嘴之后的“第一站”上意见出现了分歧:一方认为是“牛的肚子”,另一方则坚持是牛的“第一个胃”。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圈画的词句,最终整理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线路图为:

教师在教学童话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各种形式的合学活动,创造“人人参与”的交流模式,在思维碰撞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究提出观点的合理性。

(2)课后习题,思维搭建。教师可利用课后习题和作业本中的习题,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桥梁,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例如,教学《一块奶酪》一文时,在“整体感知”板块,笔者要求学生梳理童话大意: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堂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故事大意讲述不完整、语言组织不到位等问题,于是,增加“小锦囊”环节助力:先默读课文,圈出关键词,再借助作业本中的习题进行讲解。在读文圈词的基础之上,借助习题中的信息排序,学生能清楚讲述故事。

(3)复述故事,思维整合。由扶到放,零散的思维在学生的思考实践中得到了有机整合,从学习知识到运用方法,完美切换。例如,教学《那一定会很好》一文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讲清想法”和“想象画面”的技巧,最终形成了讲故事的具体思路。

2.在迁移运用中创新思维

(1)续写童话,形成发散思维。续写是课文内容的延伸拓展,既能拉近学生和童话故事之间的距离,又能进一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教学《那一定会很好》一文时,笔者抓住“木地板的奇妙旅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续写练笔。

(2)表演童话,实现思维创造。结合这一年龄段儿童有着强烈表现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童话表演”环节。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数次擦燃火柴、好朋友红头与青头的有趣对话……学生在角色扮演时借助表情、语言、动作等进行了个性十足的展示。

(3)创编童话,助力思维建构。在对童话体裁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要求学生“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需细化指导,具体可以分五步展开:重温童话故事,梳理童话特点,激发习作兴趣;呈现参考例词,引导观察发现,形成多样组合;打开习作思路,尝试片段创编,组内分享交流;展示习作成果,师生共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尝试修改习作,加入合理想象,完善习作内容。对学生习作的要求重点在于展开合理想象,而想象过程正是学生进行思维创造的过程。

(三)文化搭桥,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浸润到学生的心灵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单元选编的3篇由中国优秀作家创作的童话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为人处世理念相对应。教师在童话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国内童话,又要向他们介绍国外童话精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在丰富的童话营养汲取中提高阅读和文化品位。

(四)审美育人,欣赏童话

1.在想象体验中感悟美

(1)巧借插图,感受角色之美。学生在学习童话时,借助多样化的插图,对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角色表达的不同情感和展现的品格特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2)朗读交流,品味言语之美。朗读是感受言语之美最直观的途径,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感知。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让学生体会语言创作的魅力。

(3)利用留白,延伸想象之美。课文留白之处,最易生成无言之精彩。例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中,当红头成功脱险之后,有这样一处描写: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抓住此处留白:红头脱险之后会对不顾危险帮助自己的朋友青头说些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见到好朋友后的委屈哭诉,有对好朋友热心帮助的真诚感激,也有对好朋友的无限崇拜……利用留白,进行补白,从中感受想象的魅力。

2.在实践表达中创造美

(1)真情流露,体验画面之美。学生结合所学,形成自己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之后,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产生了深切同情,于是,便用画笔创造出了充满温情的作品,流露出对童话的个性化解读和对弥补遗憾的热切希望。

(2)习作练笔,创作文字之美。有了美的输入,自然也少不了美的输出,续写和创编的童话便是学生创造出来的最美文字。

(3)精神洗礼,产生美之内心体验。借助猜童话形象、绘童话海报、赠童话书签等一系列阅读活动,让学生乐于走进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在童话魅力的感染之下体会童话学习的快乐。

三、成果展示:童话学习的高效落实

(一)童话阅读分享会

班内举办了童话荐读活动,并借助班级微信公众号开展了“想把童话读给你听”线上朗读活动,掀起了一阵风靡班级的“童话热”。

(二)童话表演小剧场

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学生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渐可以读懂童话语言,感知童话语言的特点,内化所学于心,迁移实践于行,摇身一变成为小演员,用心演绎童话真善美。

(三)童话习作训练营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形成了对童话情节的个性解读、对童话启示的深入理解以及对童话内容的合理创编,化身为小作家,通过续写和创编,记录童话真善美。

总之,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以语言为媒介,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的过程中,变“知识”为“方法”,化“情感”为“行动”,引导学生用童话的方式学童话,培养有利于终身发展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红头童话习作
对话——推动情节 彰显情意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红头船:海上的吉运
习作展示
海边“水枪手”
在牛肚子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