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化策略研究

2023-07-26 10:10许莉莉
高考·下 2023年2期
关键词:提升效率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许莉莉

摘 要:高中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分岔口,也是学生完善人格品行的重要阶段,这对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各学科成绩及综合能力发展情况,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才能确保他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更好地发展。但是,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全成长,还需要广大班主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基于此,文章将从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出发,对当前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全方位的讨论,然后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提升效率

一、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概述

(一)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班级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通常来说,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班级建设。主要包括对教室进行布置、对班级规章制度进行制订、组建班干部队伍等工作内容;2.班级教学常规管理。涉及的工作内容有自习纪律、值日安排、考试纪律等;3.对学生的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有班级意见箱的设立、互助小组的建立、家校合作等;4.总结评比。包括评选进步个人奖、评选优秀团员、德育操行评定等内容。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全面发展,提高班级管理的总体水平。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下的产物,主要是指对广大学生意识思想、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不仅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更快地解决班级管理的各种问题,而且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德育教育对班级管理的意义重大,需要广大班主任重视,加强对其的有效渗透。

(二)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行为管理

如上文所述,班级管理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涉及班级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诸多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就是学生。因为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在性格、品行、能力等方面都逐渐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给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增加了巨大的难度。想要更好地管理学生,仅靠单一的管理模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围绕学生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才能有效实现他们的良性成长与发展。而在了解学生行为习惯及性格特征等信息的过程中,德育功能的发挥就显得很有必要,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他们安排更科学合理的班级活动,并将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融入其中,这样既能保证班级管理成效,同时也能促使学生逐步改掉身上不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养[1]。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可以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实现其更全面的发展。

2.德育教育能够推动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一方面,德育教育与教学活动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性,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又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想要实现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就必然离不开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所以说,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意义重大。具体来看,班主任想要充分发挥教学工作的价值,就必须要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全面分析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的关系,深入研究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另外,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性过程,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将其与班级管理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3.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其他教学活动的开展

班级管理中的各种活动非常多,且每种活动的内容和模式之间都存在较大区别,目的是更好地落实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让他们在不同的活动中实现自我规范和成长。但是,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用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将德育教育渗透进班级管理活动之中,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教学活动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能力的突破与提升。例如,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文体活动,既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同时也可以将审美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再比如,将劳动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成果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劳动观念,并逐步形成自觉劳动的行为习惯。

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标不够明确

高中班级管理与初中班级管理相比,整体工作难度要大很多。比如,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心理变化方面,就对班主任有非常高的要求,因为高中生的心思更为复杂,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也更为多样,如果按照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则很难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情况,所以,提前制订合理的管理目标很有必要[2]。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并不注重对目标的详细制订,大多数都是按照自身的工作经验来管理学生,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可以保证一定的效果,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导致后期的管理效果达不到预期。另外,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还会让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脱离学生实际需求的情况,导致整个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无法对學生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学习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起到实质的作用。

(二)理念过于陈旧

在现代化社会,高中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改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得学生对外界事物的了解渠道越来越多,这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班主任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思想理念,多了解学生眼中的世界,这样才能有效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从而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然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依然比较陈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过于注重自身的权威,认为班主任就该有班主任的样子,如果放低姿态,就会觉得自己的话得不到学生的重视;第二,在班级管理中过于关注自身的主观感受,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管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无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三)形式不够多样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过于单一的工作方式也是影响班级管理成效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有些班主任为了更快地达到某一教学目标,会倾向于使用比较强硬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通过一定的惩罚措施让学生明白犯错的代价。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效果,但从长远来看,难免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而且很多时候班主任采取的惩罚措施并不得当,如轻重程度掌握不好、惩罚方向存在偏差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教育成果,不仅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而且还极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或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接触到的社会越来越复杂,他们的思想难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教育方法只会适得其反,难以取得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

(四)内容存在漏洞

班级管理中对学生思想素质、行为习惯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大多数班主任都会选择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想和行为的教导,这就导致班级管理工作经常顾此失彼,反而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具体来说,对于学生而言,知识学习是他们的必修课,尤其是高中生,他们本身的学习任务就比较繁重,这个时候班主任能否将班级管理和学习管理有效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有些班主任在开展学习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将学习要求和学习指导混为一谈,导致最终成效不尽如人意。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学生制订针对性的学习方案,指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学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遗漏了关键部分,即外部因素可能对成绩带来的影响,包括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的动机和习惯等,这些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需要额外关注的内容,缺失这些也很难保证班级管理

成效[3]。

(五)过分注重智育

智育主要是指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断发展智力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高中班主任来说,为了促进学生各学科成绩的提升,他们往往会将管理的中心放在智育教育上面,并对学生提出非常高的学习要求,而这必然会导致德育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素养品质及其他素质得不到提升。而且,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想品质的最佳时期。高中班主任应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进行综合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从实际的班级管理现状来看,很多学校为了升学率,会要求班主任将重心放在智育上面,甚至有的学校还会劝退学困生,不愿将精力放在他们身上,这种做法也是非常错误的,不仅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

成长。

三、立足德育提高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制订德育目标

想要在班级管理中更好地渗透德育理念,最为重要的一项前提条件就是制订明确的德育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确保后续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師针对各年级的高中生进行学情、兴趣、心理特征等方面信息的了解,充分掌握他们的特点。如高一新生的好奇心强,内心充满了对高中生活的幻想与期待,但他们的是非分辨能力相对较弱,一些思想和行为也比较幼稚,可塑性强;而高二学生相对成熟很多,心智更为完善,但个性特征也更为明显,管理过程中极易与班主任产生冲突。所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生成相应的档案,然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德育目标,根据不同目标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能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例如,某学生虽然学习认真,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但成绩却总是提不上去,内心既焦虑又困惑,这个时候班主任通过之前对该学生的个人信息了解,以及走访,就可以很快地找到原因,发现该生成绩上不去是因为基础差和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的。因此,班主任就可以围绕这两方面制订分层目标,指导其合理安排时间,当其完成某一目标后及时给予肯定,让其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找回自信。

(二)发挥好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优势作用,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班主任除了需要有过硬的德育素养与管理能力,还必须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如果说一套,做一套,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还会让学生有样学样,养成不好的习性。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做好表率,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当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彼此是平等的,从而不自觉地产生对班主任的崇拜与信赖,有助于后续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和高效开展。例如,学生忘记擦黑板,班主任看到了可以擦一下,并通过值日表了解是谁忘记了,如果下次还是同一个人没擦,再进行教育;看到地上的纸屑,及时捡起来;在与学生交流时,应注意平等姿态。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举动,实际上可以给学生很大的触动,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三)借助实践活动,深入渗透德育教育

想要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还必须要加强对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相对于纯理论的说教,实践往往更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因此,班主任还需要借助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与质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第一,通过总结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安排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设置各种奖励任务,使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主动进行改变。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物质上的奖励,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鼓舞,大大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比如,在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期间,班主任可以设置与人际交往有关的任务,有针对性暗示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表达的重要性,还可以设置有关爱心帮助的任务,让学生对现有生活怀有感恩之心,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4];第二,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引导学生记录身边的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将生活中的真善美更好地转变成滋养自己的养分,从而提升道德素养。

(四)重视家校合作,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虽然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工作,但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所以,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换句话来说,想要更好地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思想,还必须要重视家校合作,协调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并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方位的德育教育环境,促进他们的成长。基于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一方面是让家长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心得,另一方面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行为特点及性格特征,方便班主任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案,促进班级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各种电子通信平台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调整管理方式与计划,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五)利用表揚效应,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力军,想要避免空洞的说教,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要利用好德育心理效应。其中表扬效应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主要以表扬和鼓励教育为主,不仅能够调动被表扬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使整个班级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极大地提高了班级管理效能。而且,新课改也倡导激励性的评价方式,这与德育心理效应中的表扬效应实施方向是一致的,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思想行为,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并加以提升,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身上存在的不足与缺点,从而主动进行自我改进,以赢得更多的表扬和赞赏。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效能,还需要班主任合理运用表扬手段,把控好表扬的时机,尽可能地减少不恰当表扬带来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需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表扬要沉着冷静。高中生心智发展已经比较完善,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观察力,不需要无意义的表扬,因此,班主任应当在充分了解事件经过后再决定是否表扬,这样更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第二,表扬要恰当。不合时宜的表扬不仅无法获得其他学生的认同,反而还会让被表扬者产生负逆效应。因此,班主任需要把控好表扬的时机与场地,以调动学生和班集体的积极性。

(六)借助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近几年,主题班会的德育功能愈发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班主任想要在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也必须要利用好主题班会这一活动工具,以实现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良好班风的形成。为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主题班会应具有教育性。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个阶段正是他们树立三观和提升素养的最佳时期,在设计主题班会时必须将教育性放在首要位置,并围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展开主题班会活动内容的设置,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全面发展。比如,班上经常有学生丢失学习用品,尽管只是一些小物件,但这种行为如果不加以纠正,就有可能成为劣品性的根源,所以,班主任可以开展“诚信做人”的主题班会,从侧面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使他们学会以诚信准则来约束自身行为,从而改掉贪小便宜的不好习惯;第二,主题班会应具有延续性。很多班主任认为班会结束了,德育目标也就实现了,但实际上活动一结束便松懈下来,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沉淀,则很难让他们有更深刻的收获,而且很多教育活动都具有滞后性,因此,班主任还需要在主题班会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对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分析,掌握学生执行情况,这样才能使班会的德育功能得以延伸,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七)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在班级管理中,虽然要求班主任尽可能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需求,并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丢掉集体教育。相反,适当的集体教育还能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显著提升。所以,在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必须要注重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的相结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及班级整体的建设情况,合理调整两种教育模式的开展时机,以便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需要从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入手,优先构建一个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班干部团体,然后通过这个团体带动全班学生的思想行动。比如,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班干部互帮互助的精神,让班上其他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关心和照顾,从而自觉遵守班规班约,并主动纠正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5]。在加强集体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适当地开展个别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优秀学生模范,可以督促部分后进生积极改进自身的不足与缺点,尽快缩短与优秀模范之间的距离。另外,对于思想不端正、认错不及时的学生,班主任也应当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以理服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促使他们尽早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改革的新阶段,加强对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相关研究与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改善我国当前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现状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高中班主任务必要加以重视,充分意识到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合理看待当前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从合理制订德育目标、发挥表率作用、提升德育能力、借助实践活动及家校合作等方面展开班级管理,使学生不仅可以在班主任的柔性管理中提高自身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促进自身德育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清霞.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学生管理路径探究[J].华夏教师,2022(26):34-36.

[2]韩建中.立足德育渗透,提高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J].当代家庭教育,2021(35):166-167.

[3]金美萃.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的现实意义及策略[J].甘肃教育,2020(2):36.

[4]陈降飞.刍议高中班主任如何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J].新课程(下),2018(8):207.

[5]张萌萌.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意义[J].高考,2018(2):27.

猜你喜欢
提升效率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班主任积极开展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激励
生本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