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竿无影

2023-08-03 17:33黄筠筠张晓丽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无影节气影子

黄筠筠 张晓丽

编者按: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陈希龄在《恪遵宪度》中释曰:“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本期刊登的是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的夏至节气课程,该园通过创设能体现夏至节气文化的环境,从自然感知、民俗文化等方面挖掘与夏至节气相关的物候、风俗、饮食文化等,形成相关的活动,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更好地体验和感受夏至节气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

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在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附近的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在这一天,人们也会看到自己一年当中最短的影子。基于此,我们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感受“立竿见影”如何变成“立竿无影”。

适宜年龄

4~6岁。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节气中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

2.能够用笔探索“立竿无影”现象。

3.愿意参加探究活动,感受玩影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手电筒、笔、白纸。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影子,对影子的形成条件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了解太阳一天的位置变化

师: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是不同的,小朋友们发现了吗?谁来说一说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变化?

【指导要点】借助图片,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过程,为影子实验铺垫前期经验。

二、做影子实验

1.做影子实验。

师:请小朋友们将笔竖在桌上,手电筒像太阳一样运动,先从侧面照射,再逐渐沿着半圆形轨迹抬高,观察笔影子的变化。

【指导要点】在实验中,要重点引导幼儿模拟太阳运动,观察笔影子在手电筒移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启发性提问,如:“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時候影子是最短/最长的?”“影子怎么不见了?”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解释“立竿无影”现象。

师:在影子实验中,我们发现当光垂直照射物体时,就看不到物体的影子了。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节气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大家知道是哪个节气吗?

师:对,是夏至。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最大,地面的影子最短,有的地区就会出现“立竿无影”现象。

【指导要点】重点解释夏至为何会出现“立竿无影”现象,其形成原因对幼儿来说比较抽象。教师可通过集体或分组做影子实验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三、竖笔观“影”

在夏至这天的正午时分,教师请幼儿在阳光下把笔竖直放立,观察是否有影子。

【指导要点】通过亲身操作、实际观察,幼儿能再次感受到夏至特有的自然奇景。

活动反思与延伸

最是人间好时节,立竿无影逢夏至。这一有趣的天文现象蕴含了我国古人的时间智慧和哲学思辨,他们通过“窥阳孔”“圭表测日”等方法来了解日影,丰富了中华优秀科技文化。

夏至时节,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探究影子,如仿效古人的方法了解日影。这不仅能够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还能让幼儿体验丰富多彩的夏至节气文化,将夏至奇景留存心中。

猜你喜欢
无影节气影子
怪盗无影
来无影去无踪
大侠风无影
What a Nice Friend
大侠风无影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