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时光里的宝藏

2023-08-03 17:33鲁静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活字印刷术拓印轩轩

鲁静

最近,伴随着“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民族大联欢”“红色记忆”“了不起的中国人”等活动中,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其中,在科学活动“四大发明”中,孩子们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了初步了解,并对活字印刷术萌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活字印刷术只有我们国家有吗?活字印刷需要用什么工具呀?怎样才能印出字呢?”注意到孩子们对活字印刷术的好奇,我决定顺着他们的兴趣,一起探索活字印刷术的奥秘。

吃过早饭后,阅读区里格外热闹,我走近一瞧,原来孩子们正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新投放的绘本《印刷术》。

小禹:你看,以前想做成一本书,需要手写,浪費时间还麻烦。

轩轩:妈妈说以前唐朝人把字都雕在一整块木板上来印书,但是如果不小心刻坏一个字,那么整块板就不能用了。

徐徐:毕昇真厉害,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几个人对印刷术的热烈讨论,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好奇地围过来,有人忍不住提问:“印刷术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啊?”“活字印刷可以印哪些东西呢?”注意到孩子们对有关活字印刷术的使用方式等问题很感兴趣,我请他们先通过翻阅绘本、和爸爸妈妈讨论调查等方式进行了解,然后集体分享调查结果。

第二天,孩子们带着各自的收获围坐一起说了起来。珊珊第一个举手,说:“我和妈妈在网上查到毕昇刚开始是用木头做了活字,可是遇到水后会变形,之后他又用了泥活字,到了后来还有了铜、锡、铅的金属活字。”诗诗说:“我和爸爸妈妈在图书馆查到活字印刷的字是‘活的,印刷时就把要用的字挑出来排在字盘里,然后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取出来。好神奇呀!”大家正听得认真时,小宁的一句话将讨论的氛围推到高潮:“我知道活字印刷要用字模、油墨、滚刷,能印报纸、图书,还有好多好多东西。昨天爸爸告诉我青岛还有一家活字印刷博物馆,我们打算周末去看看呢!”听到这个消息,孩子们十分激动。一一说:“活字印刷博物馆在哪里?需要买票吗?”淼淼问:“博物馆里都有什么?我也想去看看!”

听完小宁的介绍,我仔细查阅资料,发现青岛的确有一家关于活字印刷的博物馆,而且距离幼儿园不远。询问过孩子们对参观博物馆的意愿,我在班级家长群发起了倡议,邀请有时间的家长在这个周末带着孩子一同前往“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近距离感受、体验、了解活字印刷。

“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坐落于青岛市广西路,拥有从全国各地搜集的老式印刷机、铸字机等上百台老印刷设备。不仅如此,博物馆还提供活字印刷、古法造纸、雕版印刷等传统印刷工艺体验。

周日上午,在爸爸妈妈的配合下,大一班的孩子们相聚在“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门前。一进门,大家就被由众多字块拼成的“青岛”所吸引,纷纷发出惊叹的声音。一排排架子上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字块也让大家好奇不已,原来这就是活字印刷的“活铅字”啊!展馆内的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近万个活字模、最原始的活字排版工具,并演示了从铸字、选字到排版、印刷的过程,古老的活字印刷工艺在这里被完整重现,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欣赏着,看完后分享起自己的发现。

玥玥:活字印刷术的小木块很像拼图,原来都是需要组合起来的。

瑶瑶:印章上的字是反的,这样印出来才是正的。

小帆:原来活字印刷术不是说字是活的,而是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字排在一起,然后再印刷成想要的东西。

宁宁:印刷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己找字排版,还需要油墨和小刷子。

……

新的一周,回到幼儿园的孩子们聚在一处说起去印刷博物馆的参观经历。小帆眉飞色舞地说:“去博物馆参观的时候,里面的老师带我做过,可有趣啦!”轩轩眉毛一皱,遗憾地说:“我也好想去,可惜妈妈工作忙,我没去成,你能教教我们吗?”小帆告诉轩轩:“这个有点难,因为需要很多工具。”伍桐说:“如果有人能教教我们就好了,老师可以吗?”正当大家发愁怎么解决轩轩和伍桐的问题时,诗曼把小手高高举起说:“我们可不可以邀请博物馆的老师来幼儿园呢?”听完诗曼的话,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纷纷表示赞同。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是怎样邀请?谁去邀请呢?

家航说:“可以给博物馆的老师打电话。”孩子们拍手称赞:“对对,打电话最方便了。”“可是没有电话,又不知道电话号码,怎么打?这可怎么办?老师,你能帮帮我们吗?”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说:“我们一起查一查,查到后你们打给博物馆,可以吗?”“可以!”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带着孩子们在网上搜索到了印刷博物馆的电话,拨通后,孩子们向博物馆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热情地发出邀请。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邀请到印刷博物馆的老师来到幼儿园。在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中,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改变文明进程的印刷术,还看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宋朝时期的青铜印章以及明清时代的手工雕版。随后,老师展示出一枚枚铅字,讲解并操作了活字印刷术的步骤,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错过每个细节。

1.制版:将选好的要印刷的铅字排列在字盘内。

2.刷墨:在排好的版上刷上油墨,注意墨要刷均匀。

3.铺纸:铺的时候要注意保持纸面平整,铺好后不要移动。

4.滚压:使用滚刷轻轻滚动纸面,保证每个角落都要按到。

5.揭纸:当每个字清晰地在纸上显现后,揭开这层纸。

6.印刷完成之后,晾晒烘干。

伴随着老师耐心且细致的讲解,印刷出来的纸张也被轻轻揭开,呈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高兴地拍手欢呼,哇!原来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孩子们齐声朗诵着。在这一刻,他们既惊喜又期待,也想要亲自试一试。

博物馆老师带来了铅活字、活字盘、油墨、瓷碟、海绵刷、胶辊和宣纸等材料。由于制版时要将反字排进字盘,考虑到孩子们认起来有难度,所以博物馆老师将排好版的字盘带了过来。介绍完毕后,孩子们带着好奇和期待的目光来到各自的小桌前,拿起小刷子蘸取油墨后仔细刷在一枚枚铅字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纸铺好,使得白纸与每个字都完美贴合,接着拿起小滚刷,一下一下地拓印,等到每个字都出现在白纸上时,再将纸慢慢地揭起来。“快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古诗《悯农》。”燕燕兴奋地说着。“我的不是古诗,我印出了一句话!”轩轩得到了不一样的“作品”。大家听到轩轩的话,纷纷凑着脑袋看过去,齐声念道:“以爱为帆,逐梦深蓝——北部战区海军保障部幼儿园。”原来,轩轩拓印出了我们幼儿园的标语。

当孩子们沉浸在活动中时,突然,小语的话又引来大家的注意:“你们看,我印出了一个小娃娃。”小语高兴地举起作品给大家欣赏。怎么印出了小娃娃?博物馆老师走过来,告诉大家这是雕版印刷。“哇!好神奇啊,油墨可以拓印古诗,还可以拓印画呢!我们也要试一试。”说完,孩子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找到有图画的木板做了起来:刷墨、铺纸、滚压、揭纸,一连串的动作娴熟且标准。当一幅幅福娃被拓印好揭开的瞬间,他们激动地说:“福娃来了,过年啦!过年啦!”

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活字印刷活动落下了帷幕。通过这次体验,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意拼摆成想要拓印的内容,它可以是一首古诗、一句有意义的话,也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不仅如此,大家还知道了雕版印刷,它可以印出好看的图画。通过实际操作,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并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活动结束后,我将活字印刷材料投放区角中,供感兴趣的孩子继续探索。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他们对活字印刷的兴致也愈发浓厚。有一天,区角游戏时,我注意到建构区的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热情地讨论着,于是好奇地凑过去听了起来。

小语:我们来建一座活字印刷博物馆吧!

珩珩:好啊好啊!上次我去参观过,那个博物馆很大很大,里面有好多东西。

轩轩:那今天我们就来搭博物馆!

达成统一意见后,小语找来纸笔,一边与同伴讨论着,一边在纸上画了起来:“这里是大门,在它旁边是围墙。”他还找到长条积木摆弄起来。“不对不对,它的围墙是柱子的,我们要换一换。”珩珩提出了不同意见,并迅速找来圆柱体在地板上搭出围墙,还在围墙顶加盖了一层木板。“里面还要有桌子和凳子,这样才可以坐下来拓印。”说完,轩轩找到小木块拼摆起来,“还要有柜子、机器、印章……”

他们一边搭建、一边观察着。“还没有屋顶呢,我们还需要找一些材料。”小语指挥着大家,珩珩和轩轩配合默契,迅速找来木板排铺在上面,并在屋顶做了装饰。小语对照着设计图纸,看了看搭建好的作品,说:“差不多了!”这时,航航和硕硕好奇地走了过来,小语把他俩拉到作品前,兴奋地跟他们说起建构博物馆的过程。突然,航航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快速跑到材料区翻找着,不一会儿,他高兴地欢呼着:“找到啦!找到啦!活字印刷是我们中国的,我想给博物馆插上五星红旗!”后来,陆续有孩子过来为这座博物馆“添砖加瓦”,在大家的奇思妙想下,大一班的活字印刷馆也做好了!

小语自豪地当起小小讲解员,介绍起这座设计巧妙、独一无二的博物馆:“这是通向博物馆的大门,门上的牌子叫‘时光印记博物馆,你们仔细瞧,这些字是反字哦,如果把它印在纸上就能得到正面字,这就是印刷术。往里走是印刷机,可以印报纸;从这个门进去是造纸坊,印刷用的纸就是在这里制作的,有普通纸还有加入花草的纸,花草纸更漂亮呢!从这个门进去是体验馆,需要用的材料都在小柜子里,在这里面可以印刷制作古诗、书签、名字……”大家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小语介绍完后,皓皓赞赏地说:“你们搭建得太棒了,以后我们制作的活字、印刷的作品可以展览在博物馆里吗?”“当然可以啦!”听到了同伴肯定的答复,孩子们高兴地鼓掌欢呼道:“我们大一班也有印刷博物馆啦!”

陈鹤琴先生曾说:“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植入到教育思想和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效快捷的现代印刷技术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手工印刷工艺,对大人和孩子来说,活字印刷术似乎也只存在于历史课本中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要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国家繁荣且灿烂的古代文明,也要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起来,深刻地留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活动中,我学习陈先生“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和“活教育”的基本原则,主张“凡是儿童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鼓励幼儿去发现、探索自己的世界。孩子们由对活字印刷的好奇与疑问,进而产生了兴趣与探讨,经过发现问题、思考讨论、确定方法并实施,从而构成了一个学习循环,贯穿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我鼓励孩子们走进活字印刷博物馆近距离地感受、体验千年的文明智慧,促使他们萌发了体验活字印刷的心愿。过程中,在佩服古人智慧的同时,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知易行难的道理。比如:有孩子没能均匀涂抹油墨,导致印刷出来的字不清晰;有孩子在揭纸时不小心讓纸被油墨刮花,导致印刷模糊;等等。孩子们在体会古代印刷纸张的不易与珍贵的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感受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活字印刷术拓印轩轩
毕昇(节选)
金玉良言
让“拓印”走进美术课堂
新式水泥版画在课程中的实际操作
解救轩轩
我当了一回“小毕昇”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下次吃2点
活字印刷术平民发明家:毕昇
海绵拓印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