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出好的ESG协作故事

2023-08-04 09:26仲佳伟
国际公关 2023年10期
关键词:动力电池协作商业

仲佳伟

第17个指标是为了帮助目标实现而设立的目标,反映出了ESG推进中的难题与答案:协作。

按说商业都是趋利的,合作难道不是自然会发生吗?这一市场经济规律,在可持续发展这件事上,恐怕会碰到很大阻力。因为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的近与远、小与大、我与他三组矛盾中,无不充满着利益的冲突,天然会导致好的技术、模式,未必就能得到资本或运营的支持。而一旦失去协作,技术与创新本身,就不会有价值。

在这一现实语境下,传播得以发挥作用。它可以启发想象,让一部分人先“看见”,进而产生行动。当然,在ESG与可持续发展上,需要有一些不一样的叙事技巧。笔者梳理了三点:

一是“宏大主题,具体场景”。过去两三年来,舆论中对于气候、绿色等大议题的讨论,已经有很多。从提升认知、建立框架、定义路径的角度上说,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可持续发展的落地其实都很具体,且都涉及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这一特点,决定了“行为改变”才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杠杆。

但难点就在于很多非可持续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根深蒂固。这时候,就需要商业创新与巧思,以及充分的协作,来促成一个个具体小场景的实现。比如,想要让一线生产人员重视有害原材料包装的回收,过去可能主要靠政府或企业进行督导。但现在,某企业专门设计出了好用、易用的回收工具,并嵌入到商业模式中。在易回收的同时,还能让一线人员有收益。企业也因为有这一创新,让自家的产品拥有独特优势。我在浙大传播学院的研究生课堂上,和大家分享包括这个案例在内的具体创新与协作时,发现学生们眼里有光!这启示我做传播的也需要培养“具体”的力量。

二是“科学目标,商业路径”。虽然ESG或可持续发展传播非常讲究science-based,但大范围推进,还是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商业利益的创造为动力,单纯依靠行政力量或公众期待,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当笔者看到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案例中,有公司实现了“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资源化回收—材料再造—动力电池包再造”时,非常兴奋。15年前,笔者在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工作,当时的一大困境就是回收。这个案例为动力电池回收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商业化、规模化的思路。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医疗领域各种“精准联盟”的建立、工业化领域数字与实业的深度拥抱。科学与商业的融合,一定能打开我们对真正可持续的想象力。

三是“未来路径,当下技术”。与ESG话题相关的企业传播,大多数都会涉及创新。过去,很多企业都认为只有大项目、大创新,才能拿出来做传播。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但并不正确,背后的原因涉及到传统文化、宣传理念等很多因素,本文不展开。但笔者想强调的是:对于创新、协作等话题的宏大、拔高叙事,并不利于公众及行业人士了解ESG行动与产出,更别提激发想象与行动了。

比如,一谈到新能源,大家就会想到要摒弃传统能源。但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30年、甚至50年中,传统能源依旧非常重要。某企业在探索新能源的同时,也一直務实地通过协作与创新,实现仅使用现成的技术,也设计出绿色的产品,且还能将其复制到不同的环境中。这恰恰是当前可持续发展实践叙事中欠缺的。

回到生活中,笔者发现北京东四附近,也有二手循环商店了,我惊喜的同时,也担心它的倒闭。可持续的成功,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三重成功。但如何让它更具体、更在场,也真正更得人心?希望上述三个思路,能对先行者有所参考。

猜你喜欢
动力电池协作商业
团结协作成功易
商业前沿
动力电池矿战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协作
动力电池回收——崛起的新兴市场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
《动力电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