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正骨流派与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对比性研究※

2023-08-05 08:01李春峰马文龙刘文静赵俊桃秦晓飞曹娜娜丁东亚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2期
关键词:生肌骨伤科正骨

李春峰,马文龙,陈 柯,刘文静,赵俊桃,秦晓飞,王 娜,曹娜娜,丁东亚

(1.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安徽 阜阳 236600;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目前临床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中药膏剂处方众多,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骨髓炎、骨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炎等方面。笔者查阅文献后发现,有关骨炎膏的文献较多,且大部分用于治疗骨伤科疾病,且这些骨炎膏来自不同的学术流派。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中平乐郭氏正骨(即平乐正骨)由于发展脉络清晰、理论体系完善、学术思想鲜明、传承创新并举,成为中医骨伤流派的典范。平乐正骨流派自2012年入选第1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以来,经过各责任机构近10年的共同努力,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为总结和分析平乐正骨流派和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异同之处,笔者收集、整理近40年有关骨炎膏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文献,总结平乐正骨流派和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特点及组方用药规律,以供后来学者进行参考和进一步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文献资料来源 收集并筛选1979—2022年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和万方知识服务平台数据中有关骨炎膏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文献,包括临床研究类和实验研究类文献等。

1.2 文献检索方法 根据不同数据库的特征,以“主题词联合自由词、关键词”进行综合检索,检索词以“骨炎”“骨炎膏”为主。检索时间为1979年1月至2022年1月。所有检索均由两位研究者同时独立进行。

1.3 文献纳入标准 文献中有骨炎膏的具体组成;文献研究对象符合骨伤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1.4 文献排除标准 文献计量学研究及综述、系统综述等二次研究的文章;护理相关文章;不同期刊中作者、内容相同(包括同一种药物治疗同一种疾病)仅取1篇(取期刊级别较高的1篇);重复发表文献。

1.5 统计学方法 将符合纳入要求的文献及骨炎膏的组成药物输入Excel软件中,建立骨炎膏的文献研究数据库,对骨炎膏功效、主治疾病、组成及剂量、剂型,以及各骨炎膏组方药物的基本情况(包括分类、毒性、四气五味、归经、外用功效等)进行频数描述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基本情况 共搜索到相关文献62篇,排除10篇(护理相关2 篇,个案研究1 篇,皮肤疾病相关1篇,文献研究和文献引用文献5篇,实验研究1篇),最后纳入研究的文献为52篇。

2.2 骨炎膏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纳入研究的52篇文献中,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文献有19篇,其中肤疾宁膏[1-4](原名仙葫骨炎膏)4篇、骨康膏[5]1篇、骨炎拔毒膏[6-17]12篇、骨炎膏[18-19]2篇;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文献[20-52]有33篇。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治疗的骨伤科疾病主要是骨髓炎,相关文献9篇[3,5,11-16,19],占17.3%。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主要治疗髋关节滑膜炎,相关文献13 篇[29-41],占25.0%;其次为膝关节滑膜炎,共计文献7篇[46-52],占13.5%。具体结果见表1。平乐正骨流派和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均有治疗骨髓炎疾病的文献,共计12篇(非平乐正骨流派9 篇[3,5,11-16,19],平乐正骨流派3篇[22-24]),占23.1%;治疗软组织缺损并促进创面愈合的文献共7篇[1,2,4,7,17-18,42],占13.5%,其中非平乐正骨流派6篇[1,2,4,7,17-18],平乐正骨流派的有1篇[42]。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表1 平乐正骨流派和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治疗常见骨伤科疾病频率统计

表2 平乐正骨流派和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治疗相同骨伤科疾病频率统计

2.3 骨炎膏药方组成及应用情况分析 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有5种,包括肤疾宁膏、骨康膏、骨炎拔毒膏1、骨炎拔毒膏2和骨炎膏,其中肤疾宁膏和骨炎拔毒膏1有药品批准文号,均来自湖北省(分别出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湖北大中中医院),其余则未见。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仅为1种,有药品批准文号,出自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其余的骨炎膏均为自拟方,是各医院院内制剂。平乐正骨流派和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具体中药组成和来源详见表3。所有骨炎膏均具有拔毒生肌、祛腐排脓功效,主治骨髓炎;除非平乐正骨流派中的骨炎拔毒膏2和骨炎膏外,其余文献中的骨炎膏还具有消肿止痛功效。除肤疾宁膏属于散剂外,其余骨炎膏均为药膏,可以直接外敷,具有应用简单方便等特点。平乐正骨流派和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功能主治情况详见表4。

表3 平乐正骨流派和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组成及来源情况分析

表4 平乐正骨流派和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功能主治情况分析

(1)肤疾宁膏 从肤疾宁膏的药方组成中可见,其药物分类以清热药、活血药为主,其中清热药有7 味(41.2%),活血药有5味(29.4%)。其组成以无毒中药为主,有15味(88.2%)。组成药物的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其中苦味药10 味(58.8%),甘味药8 味(47.1%),辛味药7味(41.2%)。组成药物的药性以寒为主,有9味(52.9%)。组成药物的归经主要有肝经(11 味,64.7%)、心经(8 味,47.1%)、胃经(6 味,35.3%)、脾经(5味,29.4%)、肺经(4味,23.5%)。肤疾宁膏的外用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止痛、消痈散结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非平乐正骨流派肤疾宁膏的组方药物基本情况分析

(2)骨康膏 从骨康膏的药方组成可见,其药物组成以活血药为主,有4味(80.0%)。组成药物均无毒。组成药物的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其中苦味药4 味(80.0%),辛味药3 味(60.0%),甘味药2 味(40.0%)。组成药物的药性以温性和平性为主,均为2味(40.0%)。组成药物归经主要为肝经(5 味,100.0%)、心经(3味,60.0%)。非平乐正骨流派骨康膏的外用功效主要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非平乐正骨流派骨康膏的组方药物基本情况分析

(3)骨炎拔毒膏1 从骨炎拔毒膏1的药方组成可见,其组成药物分类以活血药为主,共有4 味(40.0%)。组成药物以无毒中药为主,有8 味(80.0%)。组成药物的药味以辛、苦、咸为主,其中,辛味药7味(70.0%),苦味药4味(40.0%),咸味药3味(30%)。组成药物的药性以寒为主,有4味(40.0%)。组成药物的归经主要为肝经(8味,80.0%)、脾经(5味,50.0%)、心经(4味,40%)。骨炎拔毒膏1 的外用功效主要是活血止痛、消痈散结、生肌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7。

表7 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拔毒膏1的组方药物基本情况分析

(4)骨炎拔毒膏2 从骨炎拔毒膏2的药方组成可见,其组成药物分类以峻下药、活血药为主,峻下药有4味(28.6%),活血药有3味(21.4%)。其组成中毒性药占8味(57.1%),无毒药占6味(42.9%)。组成药物的药味以辛、苦为主,其中辛味有9 味(64.3%),苦味有7味(50.0%)。组成药物的药性以寒性为主,有7味(50.0%)。组成药物的归经主要为肝经(10味,71.4%)和脾经(5味,35.7%)。骨炎拔毒膏2的外用功效主要是消肿散结、疗疮解毒、清热消肿、活血止痛、生肌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8。

表8 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拔毒膏2的组方药物基本情况分析

(5)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 从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药方组成可见,其药物分类为清热解毒药、止血药、补血药,各有1味(33.3%)。3味药均无毒。三药的五味以辛、甘为主,各有2 味(66.7%)。3 味药中,寒、温、平性药各有1味(33.3%)。三药的归经主要是肝经(3 味,100.0%)、脾经(2 味,66.7%)、胃经(2味,66.7%)。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外用功效是活血止痛、消痈散结、生肌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9。

表9 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组方药物基本情况分析

(6)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 从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药方组成可见,其组成药物以清热药、攻下药为主,其中清热药有6 味(35.3%),攻下药有4 味(23.5%)。其组成中无毒药占14味(82.4%),有毒占3味(17.6%)。组成药物的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其中苦占9 味(52.9%),甘占7 味(41.2%),辛占5 味(29.4%)。组成药物的药性以寒性为主,有11 味(64.7%)。组成药物的归经主要为肺经(9 味,52.9%)、肝经(6味,35.3%)、胃经(4味,23.5%)、脾经(5味,29.4%)。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外用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肿排脓、生肌敛疮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0。

表10 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组方药物基本情况分析

3 讨论

目前关于骨炎膏的文献属于平乐正骨流派最多(多达33篇),且治疗的骨伤科疾病也较多,相关研究和文献一直在逐步开展和发表。而非平乐正骨流派有关骨炎膏的文献均相对较早,最近5年的相关文献少见。可见,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研究近年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而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研究则蓬勃发展,这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近年来十分重视医院院内制剂研究的引导策略有关,且平乐正骨骨炎膏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且用量较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查询到的文献中骨炎膏均具有拔毒生肌功效,且均是外用药,可治疗骨髓炎相关疾病,除非平乐正骨流派的骨炎拔毒膏2和骨炎膏外,骨炎膏还具有消肿止痛之效,即基本可用于缓解骨伤科疾病引起的肿胀。除肤疾宁膏属于散剂,使用时需要麻油调和外,其余骨炎膏均属于药膏,可以直接涂抹或外敷于患处。结果显示,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主治髋关节滑膜炎和膝关节滑膜炎,文献数分别有13 篇(占24.5%)、7篇(占13.2%);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治疗的骨伤科疾病主要是骨髓炎,相关文献有9篇(占18.9%)。骨炎膏的组成药物均以无毒为主(尤其骨康膏),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药物组成主要为清热解毒药、活血药、峻下药、生肌药等成,其中肤疾宁膏和骨炎膏主要功效基本相同,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止痛、消痈散结等;骨康膏、骨炎拔毒膏1和骨炎拔毒膏2的药物组成以活血药为主,功效主要为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可见,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的治疗功效也存在一定异同性。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主要由清热解毒药、攻下药等组成,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肿排脓、生肌敛疮等。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与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存在明显的异同点,而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之间也存在异同点。

新时代背景下,充分挖掘中医学术流派的历史作用,发挥其当代价值,不仅能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为中医药的繁荣复兴添砖加瓦,同时是文化自信的彰显与践行。在当前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学术流派成为助推中医繁荣复兴的重要环节。中医的发展离不开学术流派,研究中医就要研究其学术流派,传承中医也必然要传承中医学术流派。因此将平乐正骨流派与非平乐正骨流派骨炎膏进行对比性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此外,本研究发现,骨炎膏应用时多与中药内服结合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甚者也无分期辨证施治,还需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索其作用机制及进行分子水平研究,促进骨炎膏的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生肌骨伤科正骨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拨针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Simmering Pus and Forming Flesh" in Treating Anorectal Diseases by External Treatme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邢台市中医院骨伤科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自制生肌玉红膏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裂临床疗效观察
象皮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