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及对眼表状况指标的影响

2023-08-05 08:01罗靖茵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2期
关键词:眼表结膜炎泪液

陈 丽,罗靖茵,莫 栋

(广东省廉江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湛江 524400)

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是指新生儿出生28 d内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眼部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眼分泌物增加、结膜充血红肿及眼睑红肿等症状,若早期未能及时诊断,误诊或治疗不当则会引发眼角膜溃疡、浑浊及睫状体炎等,造成新生儿视功能损害[1]。抗生素滴眼是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其中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较为常见,该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临床疗效已得到医患认可,但部分患儿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后效果无法达到理想预期,影响疾病控制[2-3]。妥布霉素滴眼液是一种具有广谱抗革兰氏阴性(G-)和革兰氏阳性(G+)细菌活性的抗生素药物,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链球菌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在临床敏感细菌所致的眼局部感染中应用较为广泛[4]。但临床中针对妥布霉素滴眼液在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中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鉴于此,本研究分析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的效果及对眼表状况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廉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细菌性结膜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7 例;出生日龄3~22 d,平均(10.21±2.13)d;发病部位:左眼20例,右眼21例。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出生日龄5~25 d,平均(11.02±2.18)d;发病部位:左眼23 例,右眼1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号:伦审2019(023)号]。

1.2 纳入条件 符合细菌性结膜炎相关诊断标准[5],经眼分泌物细菌培养呈阳性;病程<3 d;参加本研究前未接受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新生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条件 眼部皮肤有破损者;对抗菌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北京汇恩兰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721,5 m L∶24.4 mg)治疗。首次用药时每次1滴,每间隔1 h滴1次,次日每间隔2 h滴1次,第3日可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减少滴眼次数。连续治疗1周。治疗期间每日复查1次。

2.2 观察组 采用妥布霉素滴眼液(辽宁亿帆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185,5 m L∶15 mg)治疗。第1日用药时每次1滴,每间隔1 h滴1次,次日每间隔2 h滴1次,第3日可根据病情酌情减少滴药次数。连续治疗1周。治疗期间每日复查1次。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眼表状况:分别于患儿治疗前后比较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采用泪液分泌实验(SIt)测定:将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沈阳绿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1023202,1 m L∶4 mg)1~2滴滴入结膜囊内,将泪液检测滤纸条放于结膜内5 min后取出,放置2 min后测量滤纸浸润长度。BUT:将荧光素钠注射液(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400,3 m L∶0.3 g)滴入眼内(1~2滴),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查看末次瞬目至睁眼开始后泪膜上出现破裂点的时间。②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记录两组患儿眼分泌物消失时间及结膜充血消退时间。

3.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眼部分泌物及结膜充血消失,且细菌学检查为阴性;有效:眼部分泌物消失,结膜充血明显改善,细菌学检查为阴性;无效:眼部仍有分泌物并伴有结膜充血,细菌学检查仍为阳性[6]。总有效=治愈+有效。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取Shapiro-Wilk正态分布检验计量资料的正态性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眼表状况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泪液分泌量、BU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泪液分泌量、BUT 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细菌性结膜炎新生儿治疗前后眼表状况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细菌性结膜炎新生儿治疗前后眼表状况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泪液分泌量(mm)泪膜破裂时间(s)观察组41治疗前4.58±0.87 4.10±0.75治疗后8.95±1.58△▲8.64±1.64△▲对照组41治疗前4.52±0.85 4.15±0.79治疗后7.85±1.34△6.85±1.14△

(2)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眼分泌物消失时间、结膜充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细菌性结膜炎新生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d,±s)

表2 两组细菌性结膜炎新生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眼分泌物消失时间结膜充血消退时间观察组41 3.12±0.93▲5.06±1.89▲对照组41 3.89±1.24 5.98±2.05

(3)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细菌性结膜炎新生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新生儿结膜上皮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抵御外界致病菌的侵袭能力较差,加之新生儿泪腺发育不完善,不具备成人泪液杀菌及冲洗致病菌的作用,使新生儿成为细菌及病毒等的易感群体,若致病菌突破免疫屏障诱发炎症,则导致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的发生[4]。因此抗菌治疗是临床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案。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因具有强效及广谱抗菌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致病菌感染疾病,并取得良好的效果[7]。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广谱抗菌药,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且该药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及水溶性,穿透力强,滴眼后能快速与细菌DNA 回旋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活性,发挥抑菌、抗菌作用[8]。临床发现,部分患者治疗后存在复发情况,且眼表状况改善不佳。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后可与细菌核糖体小亚基进行有效结合,抑制细菌合成,达到抗菌目的[9]。故本研究将妥布霉素滴眼液用于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眼分泌物消失时间、结膜充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应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眼部不适症状的改善,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与蒋慧娣等[4]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分析其原因为,妥布霉素滴眼液对诸多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应用后能快速清除细菌,且该药滴眼后仅少量液体进入血液循环,生物利用度较高,可长期发挥抗菌作用,抗菌疗效更加确切,继而更有利于新生儿结膜炎症的改善,缩短症状改善时间[10]。

SIt、BUT 是临床用于评估眼表改变的客观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泪液分泌量、BUT 优于对照组,说明妥布霉素滴眼液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引起的眼表状况和眼部不适。分析其原因为,妥布霉素滴眼液能在发挥抗菌作用的同时,调节眼表微环境,减少致病菌对泪膜的损伤,促进泪腺功能恢复,改善眼表不适症状[11]。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少,且治疗后仅进行短期随访及疗效分析,未进行长期跟踪随访,对复发率未进一步研究,还需增加研究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以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效果显著,可改善新生儿眼表状况,缩短眼分泌物消失时间及结膜充血消失时间。

猜你喜欢
眼表结膜炎泪液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正确使用人工泪液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战略
眼表抗新生血管治疗眼红、眼干和眼涩立竿见影
短时间电脑屏幕阅读对大学生视功能和眼表的影响
改良护眼法对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蒙医治疗结膜炎症临床研究进展
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结膜炎患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