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和《论读书》的文学功能对比

2023-08-08 13:16柏应清曾令忠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劝学

柏应清 曾令忠

内容摘要:当下很多人对读书的热情减退,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学生在考试指挥棒下为了考试而读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对《劝学》和《论读书》进行比较,分析文学功能在两个中外著名散文中的应用,进一步探索教师在文学教学中如何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理解理解文学作品,丰富学习者的知识、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培养个性化发展。最后希望为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提供一些积极的建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提升文学素养。

关键词:文学功能 《劝学》 《论读书》

新课程改革下的核心素养强调个人修养、合作参与、社会实践、个人终身发展的能力和品格等[1]。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进行阅读。文学功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加深理解,感悟哲理,文学阅读可以拓宽人们视野,提取前人的思想精华,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找到读文学的乐趣,能够学以致用,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修养。在《论读书》和《劝学》这两部文学巨著中,人们忽视了从文学功能的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它们在这两部作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引人深思和讨论,这不仅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也是本文的出发点。

一.研究综述

(一)作品的研究概况

作为关于学习方面中外散文著作,《劝学》和《论读书》获得广大学者的青睞,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陈孝顺认为这两篇散文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论读书》是说理性文章重视逻辑问题,《劝学》文章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并重视文章语言的整体结构[2]。王靖谭和杨枫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对培根的《论读书》和荀子的《劝学》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博喻在这两部作品使用的差异[3]。

孙德玉,许露认为荀子倡导“学不可以已”。这既表明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永无止境的,需要终身学习[4]。喻红琴和李小英认为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习思想主要有对学习要保持专注,认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环境、不断积累知识等思想同时也要加强学习的自我内化与实践能力[5]。宁德香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王佐良和曹明伦二人的《论读书》两个翻译版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6]。亢江瑶把《论读书》的原文和王佐良先生翻译的版本进行对比,赏析了文章的语言美,结构美,发现了中外语言使用的差异[7]。

Van认为文学包含现实生活中不同情境中的事例,提高了学习者文化,话语,语用等方面的意识[8]。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很少有人从文学功能的角度来分析这两篇散文,也很少有人谈论文学带给人的作用。这两部关于学习的中外著名散文在文学功能方面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二)文学功能及其相关研究

文学功能是指文学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某一作品在社会情境中所能起到的功用,包括娱乐功能、教化功能、审美功能、认知功能等基本文学功能[9]。

董学文认为,文学功能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对人和社会生活产生发散性影响的基本方面。因此,文学功能通常也叫“文学的社会功能”[9]。杜茂生对文学的审美,认识,教化和娱乐进行了解释说明,说明了文学功能的在文学中的重要性[10]。钟彩凤解释了文学功能是文学以审美的形式对人和社会产生积极能动的影响[11]。

美国Brooke Jones认为通过学习文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12]。而美国政府为了宣扬美国的自由、平等、民主和博爱的价值观念将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英国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就小说而言提出小说既大于现实又小于现实的观点;主张文学功能就是揭示隐匿的生活和启发人类思考[13]。

二.文学功能在两部作品中的应用

(一)文学的娱乐功能

尽管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度,荀子和培根都认为娱乐是贯穿于文学作品中,荀子认为学习者可以从学习环境中获得乐趣。他解释说:“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14]。学习者可以从山川中获得乐趣,也可以从钢琴声和阅读声中获得乐趣。同样,《劝学》中提及到:“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14]。感受到了大自然之美。培根认为学习的首要目的是快乐。他认为只有找到读书的快乐,才能够完善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15]。

总之,读书不仅获得智慧,还能消除孤独。读好书适合名人交朋友,能够获得内心愉悦,抵御孤独,享受闲暇的个人时光。沉浸于书的海洋中,在独处时寻找读书的快乐。

(二)文学的教化功能

1.不断学习和发展

荀子在《劝学》中肯定孔子终身学习的观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14]。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不断超越的漫长过程。因为不学习就会被竞争者打败,所以坚持学习可以增加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使之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荀子认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4]。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些解题方法比较传统单一,而部分悟性高的学生或许能找到更为高效易理解的解题之道。因为学生往往具备巨大的学习探索能力,甚至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智慧经验、虚心求学并不断积累新知识来促进自身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现教、学、做相统一。培根在《论读书》中提出:“学习也可以博彩,在与别人交流时,能够能言善辩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学习还可长才,能够有效判断事务和处理事情”[15]。首先,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心智头脑的发展;其次,学习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再次,学习不仅能与书中好友进行思想碰撞,产生共鸣,还能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因为学习是一个同“大人物”进行思想交流的愉悦过程!因此,人们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信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发现学习的乐趣,就不会再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总之,《劝学》和《论读书》都主张快乐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学习、积累和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进而获得成功。

2.学习的方法

荀子在《劝学》一书中认为“自己整天埋头思考,还不如动手去学习”[14]。学习要付出实践,不能空想。例如:可以先观察不同动词间的相同点,总结其变化规律,再根据规律来学习记忆这些动词,就能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培根在《论读书》中认为“有些书需要细细品读,才能明白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有些书只需要读它的摘要,就能了解大概内容,有些书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完整篇文章才能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15]。读书可以选择一目十行,可以细细品读,还可以浏览全文,不同的书籍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进行阅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劝学》和《论读书》都有谈及到学习的方法,荀子是告诫学习者学习不是泛泛而谈的,学用结合效果才显著。培根的观点告诉学习者高效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到学习的快乐。

3.批判性学习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4]。主张学习者要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学习贵在坚持,终身学习,从量变达到质变的飞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在《论读书》中,培根认为:“不要完全相信书中所说的任何内容,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它”[15]。学习者在处理问题时,需要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问题,要联系事物的内在和联系,需要考虑事物的全面性。

两部作品都主张批判性学习,需要告诉学习者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被书中的内容所束缚,辩证的思想是学习者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

(三)文学的审美功能

文学审美功能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同其他功能共同存在的,审美功能促进其他功能的实现。在《劝学》一书中谈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4]。荀子的观点同水滴石穿的原理一样,学习者在学习时受到了打击,在多艰难的路也需要我们坚持下去。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培根在《论读书》中认为:“学习历史,了解过去,学习诗歌,了解诗的音韵美,学习数学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学习逻辑学和修辞学,让我们学会辩论思想”[15]。还有提到:“读书会充实自己的生活,讨论会让人变得聪明,记笔记会让自己的语言更加规范化”[15]。学习者吸取前人留下的知识精华,充实自己的认知空间,在与人交流时可能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记笔记帮助强化记忆,所谓好记性抵不过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优美精炼的句子富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值得细细品味,排比的句式,情感强烈,语言富有感染力,让人受益匪浅。

文学是艺术化的语言,是语言的精华。从审美的角度中谈到两个方面,分别是优美、精炼的词语;积极的观点,乐观的态度。还有些作品中涉及幽默的动作、滑稽的故事。

(四)文学的认知功能

文学作品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或某种思想,是知识的传播途径。所以,读者通过作品实现对特定的文化和思想的认知和应用。

在《劝学》中主张学习中“怠慢忘身,祸灾乃作”[14],事情都有两面性,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祸福相依。此外还有:“君子原本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的,只是擅长借助外界的力量”[14]。学习同样是借助外物的力量达到学习的目的,巧用身边的学习资源,获得成功。积累善事,有优秀的品德,精神境界会得以提高,此时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了。积累知识是很重要的,学习者学习知識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自己的能力才有所提升。培根认为:“读书,足以傅彩,足以长才”[15]。说明了学习带给人们读书的乐趣,弥补自己的短板,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得到宝贵的经验。学习者在读书时是身心愉快的,学习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

通过《劝学》作品的学习,从勤奋学习(态度)和借力学习(方法)谈到,在《论读书》中,分别从批判学习(态度)和选择学习(方法)中提到。

三.文学功能在两部作品中对人发展的影响

(一)认知功能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劝学》中:“借走车马的人,脚走得并不快,却能够到达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擅长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14]。学习者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论读书》中,学习的方法很重要,学习者要对阅读的书目学会取舍,选择性的阅读,不是长篇大论的读,而是选择性的读对自己很重要和感兴趣的书。读书可以影响人的性格特点,学习是学习者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在读到喜欢的人物时,学习者会有意识的进行模仿。书中使用排比句,强烈表达了读书影响人的发展。学生是有差异性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二)教化功能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在《劝学》中,荀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每天都进行自我反思,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减少自己会出现的过错[14]。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新来的老师每天都要总结自己在课堂中的不足,日积月累,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培根在《论读书》中主张:“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15]。学习要懂得劳逸结合,合理分配时间,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对事物的判断既要有理性的思维,又要有感性的认识。通常说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就是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然而,在考试的指挥棒下,为考试而学习的学生把读书当成了苦难生活,出现高分低能的学习者。通过两个作品对比研究,发现文学作品阅读的基础在于作品给人带来的赏心悦目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升。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寻乐,文学作品对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很大的难度,哪怕出了错也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学习并获得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耐心讲解文章背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在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中找到联系。核心素养下的发展理念需要培养综合性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带给人生的启迪。

真正让文学作品带给学习者快乐的心情,帮助他们增长才干,加强他们对文学的认知,发现文学的艺术美并且认知,感悟,理解蕴含的哲理意义,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和个人修养。了解文学的功能后,对文学作品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学习者能够完善自我,挖掘更多的文学价值,好的作品可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和身心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情感上的升华,心灵的净化,接受毅力的考验,承受外界的一切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陈孝顺.荀子《劝学》与培根《论读书》[J].学语文,2003(03):17.

[3]王靖潭,杨枫.汉英议论文中的博喻研究——以《劝学》和《论读书》为例[J].中国外语,2014,11(01):35-42.

[4]孙德玉,许露.《荀子·劝学》中“积”的教育意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3(06):708-711.

[5]喻洪琴,李小鹰.论《劝学篇》中荀子的学习思想及启示[J].今古文创,2020(21):54-56.

[6]寧德香.《论读书》译本对比赏析[J].校园英语,2018,(42):235.

[7]亢江瑶.从《论读书》的原文和王佐良中译本看英汉语言对比[J].科技信息,2010(34):547-548.

[8]Van,T.T.M. The Relevance of Literary Analysis to Teaching Literature in the EFL Classroom[J].English Teaching Forum, 2009(3):2-9

[9]董学文.论文学的功能和功能系统[J].武陵学刊,2013,38(06):79-86.

[10]杜茂生.文学功能浅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2(05):96-97.

[11]钟彩凤.浅话《庄子》文学功能[J].新课程(下),2019(05):99.

[12]Brooke Jones. Character Education in Literature[M]. in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20, No.3 (1991),P.335.

[13]E.M.福斯特.杨蔚翻译,小说面面观[M].天津: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1.

[14]荀子.劝学篇:荀子[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1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劝学
关于《劝学》首句立段和中心论点等问题
《劝学》中“用心一也、用心躁也”的“用心”该如何解释
《劝学》教案
在文言中沉潜往复
《劝学》(节选)赏析
民国与当代“定篇”之探析
《劝学》
雕刻在石头上的“劝学”“尽孝”故事
《劝学》仿写
对高中语文《劝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