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建设初探与实践

2023-08-12 04:34魏先玲张怡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作业设计

魏先玲 张怡

【摘 要】本文以学校的数学教研组建设为研究个案,以“有为·领航”课程体系为引领,构建“四维课程”;以“思辨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为研究方向,打造“思辨课堂”;以“2+5”教研机制为依托,促进教师成长;以“3+N”自主特色作业为切口,实现减负增趣,立足教师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课程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模式 教研机制 作业设计

特级教师任学宝强调,教研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秘密武器”,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又是学校内部集教学、研究、管理于一体的专业组织,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场、研究场、实践场和合作场。然而,目前的学科教研组工作存在一些问题:科组建设随意,不成系统;教学研究琐碎,没有方向;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深入;教师成长没有规划,发展缓慢。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所在学校的数学教研组,从课程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模型探索、教研机制建设、作业设计改革四个方面进行改革,立足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指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以“有为·领航”课程体系为引领,构建“四维课程”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有为·领航”课程体系为引领,数学科组设置了奠基课程、拓展课程、自选课程和综合课程四个维度课程。(见图1)

奠基课程指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基础课程,即国家规定的课程。

拓展课程指我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小学数学思维训练课程,作为奠基课程的补充内容。

自选课程指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课程。

综合课程是结合各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以游戏形式开设的数学趣味活动。

“四维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教师从多方位开发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趣味化、生活化、多元化,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以“思辨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为研究方向,打造“思辨课堂”

(一)内涵解读

1.关于思辨

何为“思辨”?思,即思考;辨,即辨析、辨别、明辨。《礼记·中庸》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明辨”便是思辨,即在思考中进行辨析。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维,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是课堂。由此可见,课堂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关于大单元

“大单元”是个高概念,是在教材“自然单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定义。“自然单元”,即教材中已经划分好的单元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度改变传统的线性课程形态,以提炼、萃取、关联、整合等方式,把课程、师生、学习时空、学习技术等核心元素有效地统合起来,凝练成一个个学生成长中所必需的主题、问题、话题,形成大的意义大单元,并采用项目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等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思辨素养。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单元。

(1)“自然單元”的重组。即在教材“自然单元”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增删等,使其教学主题更鲜明,教学流程更合理,教学效果更突出。

(2)不同学段的单元重组。同一学科内,不同的学段,相同教学主题的内容可进行适度重组。

(3)跨学科的单元重组。不同学科间具有相同教学理念、教学主题、学习任务时,可进行重组。

(4)学习与生活间的单元重组。将校园内的学习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单元教学内容。

(二)三要素和四环节

1.三要素

基于“思辨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的三要素包括情境、问题和学习方式。

2.教学四环节

包括创设情境,引发思辨;实践探究,促进思辨;应用迁移,发展思辨;总结梳理,提升思辨。(见图2)

(三)基于“思辨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的思维方式

基于“思辨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一般采取观察、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类比、推理、归纳、迁移、联想、想象、重组、发散、辩证思维等思维方式展开教学。

(四)基于“思辨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的表征方式

基于“思辨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借助多元表征方式(见表1),将思维可视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笔者所在的教研组以“研学、善思、精算、活用”这一学科宣言为引领,借助“六学”的学习方式,探索“四思”的思辨课堂模式,在凸显数学活动经验、强调数学理解的学与教共进的过程中,达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重,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同发展。

三、以“2+5”教研机制为依托,促进教师成长

(一)产生背景

1.顺应学校发展方向

面对教育发展的多元化态势,学校教育发展将重新思考“办什么样的教育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才能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单纯的线下教研活动已无法满足目前的教育态势。

2.顺应教师成长需求

新时代教师的发展指向“教师专业成长七度”——定位要有高度,专业要有厚度,教学要有精度,学识要有广度,育人要有温度,落实要有力度,成长要有梯度。目前,粗犷式的教研方式已无法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教研活动需要进一步精化、细化、强化、深化,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2+5”教研机制内涵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笔者所在教研组确定了“2+5”的教研机制。“2”即“线上教研+线下教研”;“5”即教研活动中的“5”个环节,包括教前研、教中研、教后研、研后思、思后文等。

教前研:教师站在大单元角度进行备课后,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讲座、交流、说课、单元整体备课等方式,再次研课;通过课前测,依据数据,确定教学路径。

教中研:教研组内教师从“教学环节及时间”“提问次数”“教师说话时间”“回答问题学生点状分布”四个维度观课,用数据反映课堂表现,查找问题。

教后研:通过观课的数据,以及课堂后测,分析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调整课堂教学的路径和策略。

研后思: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况及学生各项表现数据,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梳理做法。

思后文:将自己所思、所想、所做撰写成文,投稿发表。

(三)实施策略

1.以备课组为单位,优化成长共同体

教研活动中,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发挥备课组中每位教师的优势,让大家分工合作(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前后测等),共同成长。

2.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导向,强化网络体系

新课标强调“结构化”“单元整体教学”,因此,教师需站在“大格局、大情境、大概念、大问题”的角度树立科学备课观,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导向,将零散的知识点构建成知识网络,培养专家型思维。

3.以思辨课堂教学模型为抓手,深化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要以素养为目标,在思辨课堂教学模型下,指向解决真实性问题、引发深度学习,从教知识、教技能,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四能”,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想方法的渗透、活动经验的积累等,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实施路径

1.以成长共同体为单位,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根据“一年入门,两年合格,三年成骨干,五年挑大梁”的培養目标,我们组建了“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研讨活动,如教研课、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读书分享等活动,同时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说课、教研等方面的指导与培训,给青年教师更多学习、展示、磨炼、反思的平台,夯实专业。

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数学教研组集中骨干力量,借课题研究解决数学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如基于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框架下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我们开展了省级课题《指向思辨能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路径探索》研究。问题即课题,以课题为抓手,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方向深度发展。

四、以“3+N”自主特色作业为切口,实现减负增趣

有效的作业布置,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目前状况,我们创设了“3+N”自主特色作业,“3”即三种自主特色作业,包括思维导图、数学绘本和动手实践;“N”即在“3”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各班设计的拓展型作业。“3+N”自主特色作业,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设计,旨在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平台,促进其思维发展。

学校依据课程体系构建教研组课程文化,依据教学研究方向探索课堂教学模型,在切合当前教育态势下创设适切教师发展的教研机制。师生在教研组建设中涵养内在、发掘潜能、提升高度、绽放活力,最终走向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作业设计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简析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规避“男生危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