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23-08-13 21:48马小娟
今天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微课老师

马小娟

(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安川学校 甘肃 定西 743300)

引言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老师和学生都会更多地依靠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改革开始的时候,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更多的是一种形式,而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因此,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微课的形式、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

1.微课的概念以及与初中地理教学结合的意义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能被记住的信息却是寥寥无几。因为这些零散的知识,彼此之间的联系非常的少。所以对这些信息在理解和记忆上,会有很大的难度。这和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积累很像,如何将零散的信息进行整理,形成系统化的内容,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微课的特色,就是可以将零碎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微课主要作用是综合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再加上现代化科技的支持,使其成为一种新颖、简练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地理教材上有很多基础知识学生必须掌握的。因此,把微课教学模式贯彻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第一,微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微课,可以减少单一的理论教学单调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微型课程由于其简短、简洁的形式可以有效地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可以快速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第三,在地理教学实践中,运用微课可以清晰地把握教学的总体知识和教学要点,使学生可以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2.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 教师没有合理应用微课制作技术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水平及能力,如剪辑视频、添加字幕音效、处理录制效果等。但因为一些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加上接触微课时间较短,所以对于微课的制作技术不太熟练,导致做出来的微课往往不太令人满意。从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不懂得如何根据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需要和特点设计微课的呈现形式,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十分容易出现问题。老师对微课的制作技术掌握不到位,就会扰乱教学节奏,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无法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而且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

2.2 没有突出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

明确使用微课的目的是应用微课的前提,教师只有提高对微课的认识并明确微课的使用目的,才能使微课的应用获得更高的价值和实际意义。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之前,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对于微课的呈现效果有较高的要求。如若微课呈现效果不佳,轻则导致教学进展缓慢,重则会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有误。如果老师没有明确地理教学目标,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就会造成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和关键知识不突出,从而导致地理教学中出现主次不清的现象,使地理教学的效果达不到预期。

2.3 没有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

将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理的内容。然而,如果老师不把微课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就会造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进行了微课制作技术的学习之后,过多关注技术手段及技巧的运用,却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微课内容的设计中存在滥用动画,且对场景的趣味性过于追求的情况。这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导致其更多地关注微课中的趣味性场景而不是所学的知识内容,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

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

地理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加复杂,地理涉及到很多自然科学,学生很难理解其中内容。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下,老师单方面的讲授,学生进行机械地记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地理的认识,也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微课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与其它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图像的形式将地理教学的信息传达给学生,使地理的教学内容更生动的呈现给学生。运用视听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地理的认识和掌握,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3.1 通过图形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图文结合是微课最大的特色,通过将图像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记住和掌握所学的内容。相对于单调的文字,学生们更愿意用图形来表达。图文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掌握地理知识。

3.2 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微课的运用有助于地理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并对重点和难点进行了细致的标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课的运用可以防止学生盲目地学习,引导学生向一个特定的目标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微课的教学内容与方向更加清晰,能将复杂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对学习的理解,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3 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提高教学效率

微课堂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它弥补了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缺陷,使其更具针对性和专一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而微课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弥补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缺陷,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微课应用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前预习环节和课后复习环节,可方便学生在线上进行问题的反馈,并在此基础上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在反馈信息处理机制的协同帮助下,教师能够快速地找到学生地理学习中的问题,并通过查漏补缺指导学生实现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夯实和牢固。

4.基于微课的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4.1 明确教学重点提高效率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地理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必须要学生掌握和理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老师需要教材内容进行整理,通过微课堂的教学模式,将所学知识的要点与难点给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要点。例如,在课堂上讲授《地图的阅读》时,老师可以将所学的内容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在地图的定义、地图的形式等方面,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让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析、理解,在重点和难点问题上进行了探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地理知识点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加之受教学时间的制约,地理老师很难将大量的时间用来向学生解释这些基础知识,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因此,地理老师要合理运用微课为学生讲解重点和难点,使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的效率。以《海陆变迁》中的课程为例,老师首先可以向同学们介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水井、古河道等遗址,并通过对其成因的分析,使他们认识到地壳在不停地移动等。然后通过微课,向同学们展示地壳的动态活动过程。通过微课程简化一些复杂的、抽象的地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4.2 利用微课活跃教学氛围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面临着中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他们的学业压力普遍较大。因此,初中地理教学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全面、有序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保证地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众所周知,由于地理教育自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仅依靠地理老师的理论指导,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合理运用微课,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有所简化,使学生对零散的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把“零碎”的知识逐步组织起来,让同学们在比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渐体会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从而保证他们日常学习效率和质量。地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理、人文、自然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如果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地理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地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满足自己对地理学习需求。在地理课堂结束后,地理老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资源,上网查询有关的影像资料,将除了课本以外的资料都显示出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3 课前预习增强学生认识

课前预习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的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将要学到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避免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效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可以结合微课进行辅助教学,老师可以根据微课内容,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整理,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为此,在预习阶段地理老师可以将微课与预习相结合,以提升预习效果,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领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教材《欧洲西部》为例,从内容上来看,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丰富,对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走马观花。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使同学们能够了解欧洲西部的地域特征、自然特征对当地的生活、生产有何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预习,并通过观看微课预习时在教材中勾勒出相应的知识点。在课堂前预习阶段通过微课的引导,使预习效果更加理想,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4 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地理知识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性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得到了很好的成效。微课是目前教育领域普遍采用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它具有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因此,地理课堂结束后,地理老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的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并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需要。在微课制作中,老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所做的微课,而微课的使用与教师制作课件的品质、目的息息相关。微课教学应充分利用地理知识和启发式教学的特性,使传统的教学目的得以改变。微课制作是以学生为主要受众,所以,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微课是否适合学生。如果老师们在制作微课时,仍然坚持用传统的枯燥的理论讲解,那就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没什么两样了,学生们在学习微课的时候,会慢慢失去了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感觉不到跟教科书上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这就意味着,微课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少。

4.5 利用插图提高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课堂上,地理老师应充分运用地理插图进行教学,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目的。地理插图与教科书中的文字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理知识系统,在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插图是对教科书文本的补充,是一种具体的、直观的、直观的教科书。地理插图所承载的信息数量庞大,其内容简洁、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在微课程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地理图画的理解,能够相关知识与抽象的思维相结合,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充分掌握地理知识。如何充分运用课本上的插图来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初中地理教科书的插图数量之多,是其他学科教科书所无法比拟的。地图是一种与教科书最密切的工具类图,它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章节。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地理概念、原理运动规律等,教科书中加入了诸如地球自转示意图、褶皱断层示意图、锋面降雨示意图等。地理原因示意图,例如教科书中的乡村人口迁移的原因图,地形对北美气候的影响,热带雨林的气候图。通过阅读这些图片,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形成有直观的认识。地理比较图,有条形比较图、扇形比较图、实物比较图等几种。有比较就有区别,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差异,从而达到区分是非的目的,使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更为深入。地理地貌图,以彩色为主,包括著名的山川、瀑布等,还有地理标志图、古今经典建筑、风土人情等。通过欣赏风景图片,可以使同学们感受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崇拜。

4.6 整合教学资源和框架

微课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电子教学模式。因此,在微课的制作中,老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课题,设计出不同的课程。比如,可以把地理知识点与知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进行学习与复习。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为学生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同时,对学生全面掌握学习内容也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微课将教学资源和架构进行整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更加的方便。当同学们体验到这个便利后,他们就会更加用心地研究地理,逐步发掘这个科目的魅力,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微型课程制作的关键是要做到精益求精、精短简练。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地理要了解每个单元、每个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老师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要紧扣其中的一个要点,力求精益求精,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避免重复的微课制作。例如,在学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时候,学生很难自行理解。因此,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进行典型的题型培训,让学生快速消化,对理解不强的同学,可以利用微课在课堂上进行,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老师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特点,运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把它运用到地理教学中,保证微课的效用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微课老师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老师,节日快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