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2023-08-15 04:50李晓艳李慧海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0期
关键词:名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李晓艳 李慧海

(1.颍上县第五中学 2.颍上县第二中学 安徽阜阳 236200)

一、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名著阅读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读名著,既能使学生领略作品内涵和作品中的文化魅力,又能丰富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世界的认知。然而受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知识积累程度等不同因素影响,初中学生对名著的熟知和掌握程度较低,对经典名著的深度理解不足。因此,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正确地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语文名著阅读的要求

朱永新教授是如此阐释阅读的重要性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语文的学习,大量阅读才是王道,而经典名著,更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对世界的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应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初步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解读。从部编版教科书对经典作品的重新编排可以看出,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熟悉名著内容,还要求学生掌握理解名著的精神内核,从而达到深度阅读。在初中阶段的学习里,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多读、多看、多接触各种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等。学生要掌握快速精读、学会对作品进行批注、记读书笔记等最基本的阅读方法,为以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及分析

从目前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为此,对我校三个年级共60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我把阅读内容分为名著类、传奇幽默类、消遣类。从调查情况来看,仅有10%的学生喜欢名著,50%的学生喜欢传奇幽默类的读物,40%的学生选择消遣类书籍。当然,这主要还是阅读兴趣使然。为了深入了解情况,对于学生冷落名著的原因进行了再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见图1):

图1 学生冷落名著的原因统计图

可以看出,教师对经典著作的解读方式缺乏正确的引导。虽然初中学生对文学名著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但他们很多情况下还没有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仅仅提供了一些教材,却没有相应的后续指导,造成了学生不能科学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影响基本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另外,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学缺少探究性。名著阅读教学对探究的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增强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加深他们对经典作品的理解。然而从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很少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探究,这样一来不仅会降低阅读的效果,而且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索

(一)加强对阅读课程计划的管理,确保名著阅读有名有分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对名著的阅读有一定的要求,但目前初中生的学习时间很短,学业压力很大,功课很多,很难抽出时间去看书,所以很多经典作品都成了摆设。在这种背景下,需要教师将阅读课程纳入教学管理中,将名著阅读活动系统化、规范化,首先,要把名著阅读纳入学期教学计划,并把它列为主要内容。其次,对于优秀作品要给予足够的阅读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具体的作品进行详细的划分,以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合理制订每月的阅读活动日程安排表,然后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速度。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养成睡前半小时阅读习惯。以我多年的阅读经验,睡前阅读有很多好处:夜深人静不受打扰,有助于潜心贯注;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睡前阅读时的思考会延续到梦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时凝神静气,思绪也可以海阔天空,有助于酣然入梦。事实上,在我的再三要求下,专注力好的学生大部分坚持了下来。当然,阅读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但只要坚持,养成习惯,名著阅读就能实实在在地落实下去。“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做好笔记,可摘抄,可批注。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进行阅读笔记复查,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记录下来,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知识储备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制订阅读计划,强化学生名著阅读环节

初中生学业繁忙,往往很难抽出时间来阅读经典作品。教科书中提到的名著阅读,学生也只是敷衍了事,有些语文教师则觉得,这些名著的阅读难度太大,对考试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因而不愿在课堂上融入名著阅读教学。这就导致了经典阅读教学的“学”与“教”之间出现了矛盾。要改变这种窘境,就必须注重名著阅读,制订名著的阅读计划,根据名著的章节或页数来安排阅读作业,在课后安排作业,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让他们做好读书笔记,以改变他们对名著的阅读观念。

例如,教师在教学《骆驼祥子》时,可以按照章节的内容,设计多个章节问题。《骆驼祥子》的第一章内容是:祥子到城里当拉车的,他的梦想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为了让学生的阅读任务落到实处,在本章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祥子为人力车付了多少钱?他买了一辆人力车以后,怎么过自己的人生呢?当时的北平车夫有哪几派?你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样的?”课后,学生细读了这一章后才知道祥子是靠着讨价还价,用九十六元买了一辆人力车,九十六元是他所有的存款。祥子善良、淳朴,虽然沉闷但也很可爱。买了一辆人力车就立刻拉人挣钱,赚到钱就可以吃一顿羊肉,然后再考虑要不要拉更多的顾客。这一章生动地描绘了祥子作为一个车夫对将来的期待,而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跟着欣喜、感动。第二章讲述了被打断的祥子买车的生涯。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祥子在把两个学生送到清华时,他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变化?”学生把问题读一遍后,才知道祥子一开始担心被人抓住做苦力,可是听了别人的夸奖就答应了,结果被人抓住了,车子也丢了。这种大起大落的人生,令读者情绪也跟着起伏。因此,制订好阅读计划有利于名著阅读的全面展开,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有序地进行名著阅读。

(三)注重技巧方法指导,保证名著阅读质量

在确定了学生所读的经典书目之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指导。读一本好书,不要一口气看完。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去理解情节所代表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环境、生活背景、生活经历等多方面知识,使学生能够从作者的角度来思考。例如,《朝花夕拾》这部作品,共十篇,虽然写的是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亲人的怀念,但它表现的却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所以在《朝花夕拾》阅读中,学生就能从不同的事件中了解鲁迅少年时代的人生、鲁迅的性格特征,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在读《水浒传》的时候,学生就不同的主人公和朝廷的关系有一些争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并结合时代特点,从客观的视角来全面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读《红楼梦》时又可以引导学生理性地去看待大观园里的各种人物。曹雪芹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比如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都是美丽多姿的少女,但是一个行为豁达,处事有分寸,一个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有时还有点尖酸任性;一个以现实的利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一个则以感情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这样两个难以调和的性格在对比中很鲜明地呈现了出来。这种对比阅读的方法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认识,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辨别和分析能力。另外,还可以将经典作品与其他阅读方式、阅读笔记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读《三国演义》,我们除了感受它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外,还能够欣赏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通过阅读笔记丰富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经典的意义,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热情

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阅读情境。以文学为题材的影视剧,一直是时下年轻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大部分的学生都看过《西游记》,在观看的时候,自然会将原著与其进行对比。通过把小说和影视剧相结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影视剧和小说的不同之处,并对其进行分析。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就是在一个很奇妙的环境中展开的:地点是在佛寺,时间是崔氏一家扶灵归葬的几个月。本来寺院应该是六根清净、修身养性的场所,而作者却安排崔张在这里密约。阅读指导过程中抛出这样的问题,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改变枯燥的读书气氛。

以《简·爱》为例。首先,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电影的理解,避免过分注重电影人物的造型和服饰,从而把经典的阅读教学变成电影欣赏课。当学生理解《简·爱》的内容后,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影片,让同学们从影片中感受到简·爱的反抗与坚持,以及对世界上的自由和快乐的向往与追求。在看影片时,学生会将原著与影片的剧情进行对比,发现原著对女主的尊严与爱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而影片的改编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影片对原剧情进行了大量的剪辑,着重于女主的情感发展,总体上以女主的情感发展轨迹为主线,而没有表现出角色的心理、情感的变化等细节。如果不是看过原著,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剧情。在对原著和电影的不同之处进行剖析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讲出原著和电影的不同之处。在学生看来,原著是通过对白来推进剧情的,并没有过多地描述人物的服装、场景,而影片则利用场景的变化来促进剧情的发展,并可以让观众理解故事中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从而满足观众的想象需要。

(五)利用思维导图,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对人物性格进行比较,让更多的角色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色和故事的内涵。例如,《水浒传》中的角色分析,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角色前后不同时期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林冲以前是一个忠心耿耿的朝廷官员,后来被人陷害,无路可走的林冲只能去梁山讨生活。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比较林冲去梁山前、后的两种性格,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然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八年级名著阅读《昆虫记》,可以尝试让学生在阅读中把自己感兴趣的昆虫按照种类、外形、习性等以表格或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直观,而且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是一个传奇性的英雄,天蓬元帅出身的猪八戒,憨厚淳朴,斩妖除魔中是孙悟空的得力帮手,以及沙悟净的平和与协调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做出来,小说中的人物特征乃至情节就一目了然了。

五、结语

传统的初中语文经典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而且影响了初中语文教育的正常变革。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学生更应该研读祖国的语言文字,研读我们的文化经典。教育经典《朗读手册》中有一句话发人深省:“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因此,在新课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增强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思维、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收获丰硕的阅读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名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