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思路

2023-08-24 16:02谢立敏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3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金融

谢立敏

一、前言

乡村振兴是提升乡村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其中涉及多方面内容,具体体现在农村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在具体发展中,有效扩大乡村投融资渠道,构建与农村发展特点相适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优势。同样,金融机构也会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相应的支持,还能创新自身传统业务,积极结合政策导向对农村市场展开拓展,奠定金融机构有效发展的基础。为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将农村金融的保障作用体现出来。而且,当前社会也高度关注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强调乡村振兴中农村金融发挥的带动作用。当前,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完善,可以使农村金融发展质量有所提升,对促进农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乡村振兴和农村金融机构二者存在的内在逻辑,研究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机遇及相关挑战,最后提出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完善农村金融的模式、合理升级金融的产品等发展途径。

二、乡村振兴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内在逻辑

通过乡村振兴和农村金融机构关系的分析发现,二者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其中主要的逻辑关系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目标存在一致性。联合国将普惠金融概念提出以后,金融行业需要将适当的金融服务有效提供给社会每一个阶层,进而促进社会的有效发展。在金融机构的发展中,通常会将一些金融服务提供给小微企业、农民。并且在工作中改变关于弱势群体的金融排斥,进而推动金融健康发展。同时,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会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逐步消除,达到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在此期间,它会给乡村振兴有效实施带来更多的方便和机遇。乡村振兴属于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有效方式,在发展中的基本目的也是将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解决,促进乡村居民更好发展和生活。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一些农村经营主体,这些主体通常具有规模小、实力弱的情况,在本质方面是弱势群体[1]。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地点在农村,而金融机构在发展中的主战场也包括农村,从宗旨方面而言,乡村振兴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高度耦合。通过金融带动社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村地区在金融方面的支持,为服务的高效性提供保障,从而在实现农村金融机构有效发展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

其次,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和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关系,尤其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更需要将绿色导向当作重点。在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通过牺牲环境的方式促进发展。联合国为缓解人类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一系列概念。在联合国相关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绿色金融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绿色金融的有效发展。如今,我国也在主动地传播和响应绿色金融倡议,还提出了很多与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有关的一些指导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在提出期间,也强调了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振兴工作结合绿色发展理念,主动地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对于乡村振兴中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来说,都需要基于绿色经济基础[2]。并且,一些绿色产业在发展中,也需要有很多的资金投入。比如,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这种情况下就亟需绿色金融的支持。从传统金融发展方面而言,绿色金融属于一个比较新颖的产业,同时具备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中,有效提供绿色金融,可以更好地促进经营模式进行调整,还可以在金融产品方面展开创新,从而达到转型升级的目的。

最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可以推动农村经济转型,还可以与产业融合,不断提高经济和产业发展效果。高质量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乡村振兴中,需要加强高质量产业的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将自身的重要社会职能发挥出来,对更多资本在农村重点领域中的流动和融入进行引导,不断将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血液”作用体现出来,与农村相关产业融合开展工作,全面建设乡村经济全产业链,不断构建良好的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的增值收益和效果。一方面,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些大型企业是关键力量。相关企业能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充分结合,将重要的桥梁提供给农产品的销售。企业还可以促进很多乡村人口就业,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并且,在发展中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希望得到多样的金融服务,例如长期贷款、资金结算等。这些不仅是企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还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重要客户。另一方面,大城市生活节奏比较快,有较大的压力,所以很多城市居民选择回归农村进行生活,这种情况下就推动了乡村休闲观光产业的不断出现。这项工作在开展中,农村金融机构除了可以为产业提供金融方面的服务以外,还可以将相应的金融服务提供给从城市回到农村生活的居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金融机构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一)机遇

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乡村振兴战略为其提供了较大的发展机遇。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金融机构发展带来较大的空间。目前,各行各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下,有了更广阔的拓展以及发展路径,相应的发展空间也在不断增大,这种情况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来说亦是如此。具体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了在农村方面的直接投资规模,并且出现很多涉农间接投资方式,还进一步推出了很多创新型的金融產品。传统的农村体量不能使新农村发展有关的资金需要得到更大的满足。与此同时,资金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相应的资金体量也在进一步壮大。这种情况下,就体现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给了农村金融机构[3]。其次,从综合性金融产品的出现和发展来说,乡村振兴下的多种创新方式一起推动相关产品的发展。国家在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在振兴战略下的发展问题中,提出了许多金融产品和服务等领域的宏观政策,进而更好地保障农村相关金融服务方式。同时,在将农村金融产品种类缺失问题的解决中,大部分银行都将自身的牵头带动作用体现了出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中保险和银行等有关领域的有机合作,还在农村的信贷产品方面进行了完善和创新。又研究出了很多与金融有关的保险类金融产品,强调资产评估等金融中介机构的有效发展,在各行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振兴工作的开展。最后,种类多样的涉农金融机构发挥合力作用,进一步促进金融体制改革。乡村振兴战略之下,除了出现许多涉农金融机构以外,还带动了金融体制的创新改革,不断打开很多金融机构金融业务一同发展的局面。在这种环境下,也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比较完整的结构体系。在不同的机构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和分析出了十分准确的市场定位,也深入理解自身发展方向,并且参与金融体制改革中的意愿也更为强烈。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相关机构持续增强自身的治理能力等,积极主动地在多种层次、多样分工的组织体系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有效贡献力量。

(二)挑战

在机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挑战。首先,在乡村振兴工作环境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比较缓慢,不能更好地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潮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取得较大进步。对农村金融发展来说,理应将其当作最为关键的方式,最大化完善农村传统金融格局。同时,在国家增强政策支持的过程中,也提出很多与引导互联网金融发展有关的方法。然而,一些农村金融机构未能有效结合这种发展优势,普遍出现互联网金融发展方面的局限问题,发展还有待进步。而且,农村金融机构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约束,还会遇到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机构发展相对缓慢,相应的积极性不足。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如果没有在新发展形势下主动地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结合,则容易丧失自身发展的良好先机,最终出现发展比较低下的问题。其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发展相关支撑力不足。在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虽然有许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但是与一些发展时间比较长的金融机构对比,还是有着发展力不从心的问题,无法发挥自身在帮助农村发展方面的作用[4]。其中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缺少吸储能力,在结算方面所采用的技术也相对落后,并且缓慢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相应的资金来源不够充足,所以也就导致自身在帮助农村发展方面的能力不足。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途径

(一)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

第一,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将农户的金融知识不足问题、农户错误认识移动支付方式的问题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在宣传农村金融中,要确保农民可以对农村金融业务和行业有深入了解。农民在对相关内容有全面了解之后,实现农村金融机构有关工作的有效发展。第二,运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对农村金融业务在实施期间的流程、商业保险进行广泛宣传。还要具体说明其中的农村信贷等一些内容,进而将更好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给农民,促使农民更好的接受体验,并且提升自己的认识,有效认同农村金融服务,将振兴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的带动作用体现出来[5]。第三,提高金融机构和社会媒体等对金融知识推广的力度。在宣传推广的基础上,需要注重推广模式的优化和选择,积极将农村金融产品运用有效的方式宣传出去。还要尽可能地传播与金融服务有关的特点,从而提升农村金融宣传水平,运用普及农村金融的可靠性方式,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保障。结合提高农村金融建设意识的形式,对振兴战略全方位开展进行推动,从而不断增加金融机构发展效果。第四,在现有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下,需要让农村金融模式的创新有所增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让工作人员的金融意识有所提高。并且,工作人员需要有效结合各种制度,主动参与到金融机构发展中,发挥自身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推动振兴工作和金融工作之间的有机融合。

(二)完善农村金融的模式

与城市金融业务相比,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期间,还有着比较高的金融业务成本,这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瓶颈。收益方面比较少,还在发展期间对扩张网点的依赖。同时,按照农村金融模式,全方位开发以及扩大金融业务过程中,还是将重点放在人力拓展方面。为有效解决这方面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需要结合农村地区通信环境已经得到优化和改善的这一现状,加强网络化农村金融模式的有效性利用。与此同时,根据农民有了更高知识水平的这一现象,充分普及微信、支付宝等相关支付工具,积极带领农民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还要合理通过科技手段,促进农村金融业务发展,进而更好解决金融成本比较高、相关收益比较少的问题[6]。另一方面,在对比农村传统金融服务中发现,互联网能够使信息实时传递的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在时空限制方面有所突破,将信息不对称的相关问题减少,推动交易成本的降低。因此,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将更多的金融服务带给农民,比如融资、移动支付等,还需要使用农村金融机构App,不断减少交易成本,从而提升金融业务效益。

五、结语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发挥着关键作用,处于核心的地位。将金融引导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作用发挥出来,可以实现相关工作开展,并且金融在农村方面建设中所体现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中,需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升农村金融建设意识,还要完善农村金融的模式、合理升级金融的产品,多方面增强金融机构发展效果。

引用

[1]胡芳,何逍遥,曹传碧,等.“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与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西南金融,2022(08):84-96.

[2]王妍,孙正林.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3):138-148.

[3]吴志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03):84-93.

[4]郑向阳,门超.提升农村金融体系运行效率的政策效果测度与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12):45-55.

[5]张婷婷.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2):21-24.

[6]陈放.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制度构建[J].探索,2018(03):163-169.

作者单位:霞浦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机构金融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君唯康的金融梦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P2P金融解读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