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2023-08-26 17:08陈国鹏马瑞赵锦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生态文明课程思政

陈国鹏 马瑞 赵锦梅

摘 要:课程思政是实现教育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基础课程“水文与水资源学”为例,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梳理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科学精神、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思政元素,列举了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思政融入途径,并提出了进行全过程考核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以打造出课程特色鲜明、思想教育鲜活的高质量课程思政。

关键词: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思政;生态文明;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7-0078-03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课以外的其他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它充分利用了专业课程教学这一主渠道,推动各类专业课和思想政治课协同联动、相互建构,丰富了专业课程内涵、拓展了理论文化的教育教学功能,还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实现了教育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3],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

各高校围绕着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方式方法、规范化和效果评价等开展了广泛的研讨[2,4,5]。然而,不同专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专业、行业、历史、文化等差异较大,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不完全相同,针对专业特色、把握课程特点构建的课程思政才能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思政教育更有力度[1]。

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新的定位、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直接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下文简称水保)专业发展迎来了难得机遇,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6]。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水文与水资源学以研究下墊面、水文要素与人类活动间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7],不仅关注水体运动变化规律,还注重其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在水保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当前针对水文与水资源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案例还较少。本文就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进行探讨,以期为水保专业教育课程的思政建设与实践提供借鉴。

1 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思政整体设计

水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国家的经济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变化的影响,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水问题将愈来愈紧迫,人与水的关系也发生着深刻变革(由古代的趋利避害转变为现代的兴利除害),水文与水资源学被赋予了新的动力和时代特色[8]。水文水资源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围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把握时代特色,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充分挖掘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线下教学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等多途径融入,并进行多元化考核,以期传授好水循环、水文计算和水资源评价等基础知识,培养好学生水文观测、水文研究、水资源管理的能力[7]。

2 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

根据水保专业特色,水文与水资源学的文化基因、学科思维、价值范式等课程特点,以及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理现代化、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科学精神、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思政元素,并将其转化为育人资源,传授好专业知识、培养好基本技能,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9]。

2.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政融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10],以期从思想意识层面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引领。生态文明观主张和谐发展、绿色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通过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利用,调整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可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保障[6]。在讲授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内容时,融入“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思政元素,以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进行水资源合理调配以保障生态用水为例,阐释人与环境在水资源需求方面的相互关联、平衡和矛盾,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的“三水”协调。绿色发展首先要认识清楚“绿水青山”为何就是“金山银山”,在水分循环及其要素的内容中,深入分析植被对降雨分配、土壤入渗、径流产生等水循环过程的影响,系统阐释植被的水源涵养、保持水土、削减洪峰等生态功能,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量价转化奠定坚实理论基础。生态文明观的思政元素融入不仅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生态文化,培养生态道德,提升生态文明素养,还鼓励学生们积极投身未来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事业,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2.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融入

我们始终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底蕴[10]。在兴水利、除水害的探索实践中,中华民族不仅造就了一大批惠民水利工程等物质财富,还积累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如大禹治水的“随山刻木”、都江堰“石人”观测河水涨落、秦代的测报雨量制度、南宋的竹器验雪、南北朝时期的“流浮竹”测量河道流速等都体现着我国古代优秀的水文测报。作为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都江堰水利工程变害为利,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是沿用至今的古代水利工程。在绪论章节中水文学历史内容部分,将都江堰工程、我国古代的水文观测等内容融入,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的热情,了解水文学的发展历史,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好中华文脉。

2.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政融入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全面部署。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是确保国家水安全、推动江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建设优美水环境、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讲授流域的内容时,通过介绍我国“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思路和“河长制”的治水方阵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政元素,使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水资源保护治理的方式方法,并理解政策的坚定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深刻领会我国的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

2.4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思政融入

人类对水文现象的观测、认知和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就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过程。结合水文学发展史融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思政元素,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及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资源,还要意识到水逐步商品化后,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应明确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作用和贡献,激发学生们的科研兴趣,培养其探索未知世界的技能和精神。

2.5 科学求真精神的思政融入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其本质是“求真”和“求实”[11]。水文计算是本课程的难点,而水保专业学生的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基础影响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7]。在讲解水文计算的过程中,可通过融入长江最大洪水位考证确定等科学求真精神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们准确理解特大洪水重现期计算等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理性实证,质疑创新,实践独立”[11]的科学精神。

2.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思政融入

流域是一个基本的水文单元,也常被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经营管理。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1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孕育了渭河、洮河、大夏河等支流,是全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和补给区,肩负着保障水源涵养、下泄流量、水土保持、维系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重要而特殊[12]。在课程流域产流与汇流章节的讲解中,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思政元素,介绍甘南玛曲湿地对黄河上游的水源补给功能、洮河流域森林草地的水源涵养价值、定西市典型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并就黄河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水资源集约利用等问题展开师生讨论,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合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区域发展需求的志向。

3 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

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就需要对课程元素的融入路径进行頂层设计,不仅要在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准备教学材料以及设计教学方式等环节上多方面、多层级进行统筹规划,还要在教学平台应用、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设计。

课堂是课程思政融入的主舞台,但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内容多、讲授学时少,为高效利用有限课堂时间,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点。线上教学在延展时空、拓宽资源、回放课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学校搭建的线上教学综合平台能充分缓解课程讲授学时制约,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应用网络平台,将更多的课程思政材料上传到线上平台,学生可在课余时间学习下载。此外,具有学习成本低、学生参与度高和师生交流便捷等优势的微信平台也可作为课程思政的载体,教师可通过公众号发布水文与水资源学相关的时事热点等内容,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加阅读量,扩大影响力。

4 课程思政的多元化考核

以期末试卷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仅体现了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忽视了学生综合学习效果的评价,制约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综合发展,体现多样化原则,以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察为导向,制定多维度的过程性考核体系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的综合培育,多维度的过程性考核就体现着对课程思政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效果的检验。过程性考核包括出勤、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小论文及小组作业等平时表现,各环节都能反映出其价值塑造,如通过出勤率的考核反映学生学习态度和敬业精神;运用网络平台资源检验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效果;课程小论文反映着学生们查阅文献、掌握新知识的科学求真精神;通过小组作业考察团队合作意识。强化过程性考核,提高平时成绩比例将打破了学生以往“平时不上香,临时抱佛脚”的应考型学习模式,体现全过程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统一。

5 结语

本文以水保专业基础课程水文与水资源学为例,分析了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理现代化、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科学精神、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多角度提出了课程思政内容,并就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植入思政元素方式、有机融合常态化的过程性考核评价等进行了探索,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育人的协同并进,相互融合。通过“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思政建设,要全面打破过去概念化、公式化的知识讲解与传授定位,重新树立起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不仅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水文学、水资源基础知识,熟练常规水文观测计算和水资源评级能力,还要塑造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1-58.

〔2〕胡珊珊,李秦.地理师范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探索与实践:以水文学课程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18):1457-1459.

〔3〕何花.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11(06):22-26.

〔4〕解小莉,薛海连,吴养会.农林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36(11):30-32.

〔5〕靳卫萍.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初步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Z1):54-59.

〔6〕郑江坤.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6,16(03):30-34.

〔7〕张建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05):69-71.

〔8〕向友珍,宋松柏,王双银.中美大学“水文学原理”教学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5(01):16-19.

〔9〕高宁,王喜忠.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J].中国大学教学,2020,51(09):17-22.

〔10〕朱冬香.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11〕孔巧晨,夏从亚.科学精神与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J].理论学刊,2012,5(06):75-80.

〔12〕杨永春,穆焱杰,张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与核心策略[J].资源科学,2020,42(03):409-423.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生态文明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