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财务数字化转型路径

2023-08-27 19:21陆慧江苏金农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3年10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财务

陆慧 江苏金农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文件,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步发展成熟,将新技术运用、融合并改造传统行业的方向进一步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国务院于2021 年12 月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从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的环节入手,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2022 年11 月3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明确了“从易到难、由点及面、长期迭代、多方协同”的工作思路,从开展数字化评估、推进管理数字化、开展业务数字化、融入数字化生态、优化数字化实践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转型路径,进一步阐明了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小企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道路。

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数字化转型成为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数字化可以分为产品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智能制造)、管理数字化和数据资产化4 个方面。财务数据串联起企业经营管理中业务前端、中端、末端的各项数据,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联系密切,管理数字化中财务数字化显得尤为重要,可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快捷、高效的决策依据。随着数据治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加地聚焦和务实,找准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将比以往更加重要,以低成本实现高效率提升,推动高价值转化是本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注点。财务最能发挥管理效能,故而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快捷、有效的切入点。

一、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2022 年3 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求各中央企业“突出‘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功能作用,以‘规范、精益、集约、稳健、高效、智慧’为标准,以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为抓手,固根基、强职能、优保障,加快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有力支撑服务国家战略,有力支撑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部门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部门,上接管理层,承接公司战略;下接业务人员,为其提供需要的资源,是对各个部门的经济业务进行汇总管理的核心部门,掌握着企业的重要资源和数据,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能够支持管理者决策,对各项资源进行统筹管理,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比较单一,主要局限于会计核算等事项,无法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决策的支撑作用。财务数字化转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路径。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财务管理人员拥抱新技术,培养数据思维与能力,主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主动推进业财融合,加强对市场以及宏观环境的了解,对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出精准识别与有效防控[1]。因此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往往会率先推进财务管理方面的数字化变革。

具体来说,财务数字化转型具有以下作用:1.财务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各职能部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方法,可以更广泛地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实现高层次的业务洞察力。2.财务数字化转型对信息与服务进行整合,形成一套业务解决方案,对企业的资产、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创建统一的智能存储库,将零散的数据提炼出结构化的数据,进一步打破“数据孤岛”,促进跨部门沟通协作。3.财务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客户洞察力,更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制订以客户为中心的计划,通过对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为业务发展提供科学的支持与依据。4.财务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灵敏性,进而提高其他业务系统的灵敏性,最终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实现高效的创新与发展。5.财务数字化转型可以打造企业内外部数字系统,实现“业财管一体化”,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以及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预判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保证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及路径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是创建数字企业。财务数字化作为企业数字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转型方向是创建数字财务。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推动财务职能由衡量价值向创造价值转变。企业的财务数字化需要从财务信息、流程、业务3 个维度共同推进,通过业财融合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共享,通过对融合数据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财务决策,反向推动业务流程的优化,提高流程效率,实现价值增值。

企业财务要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业务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流程化,进而实现财务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最后过渡到财务数字化上来。同时企业应当推动财务组织架构变革,构建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为财务数字化转型赋能。财务数字化转型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共享

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导者,财务是企业重要的数字部门。在企业众多的基础数字化能力中,财务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分析、管理、分享能力是一种核心基础能力。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以多种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业务流程为核心,基于优化组织结构、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强化内部风险意识等多元化的实施动机,提供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财务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统一业务流程、会计科目体系、日常财务与业务流程制度、财务审批流程与核算标准等,为集团和各分子公司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标准,以保障业务处理的透明度。财务共享中心通过搭建IT 平台,集成企业所有的财务制度与规范,细化、优化整个财务流程,致力于打造标准化、模块化的财务流程,实现数据和业务的融合。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财务AI、RPA、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让财务人员从烦琐的、消耗精力的基础事务中解脱出来,投身于决策支持、管理控制等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财务管理能力,引导财务人员参与到企业战略管理、经营等决策支持及价值管控活动之中。财务共享中心还可以引入管理会计思维,推动预算、资金管理、税务、绩效评价等高价值流程共享,实现业务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真正的管理会计功能。

(二)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收集到的财务信息与业务数据统一存储到数据库中,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一体化呈现。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的财务和业务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而数字化时代下的财务管理与业务实现了双向融合。传统财务管理属于静态管理,而数字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实现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为了更好地使用数字化手段,企业可以采用“合纵连横”的方式推进业财融合。“横”可以横向覆盖企业业财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个领域,最重要的是利用财务报表做好横向规划,三大财务报表涉及企业经营的全部流程。“纵”可以针对产品做更深层次的利润分析,涉及企业的不同部门及流程,通过纵向规划可以实现更加紧密的业务联动,有效实现数据共享,挖掘数据深层价值。

数据融合是业财融合的关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即资产”的理念受到广泛认可。由于业务系统的不同、流程的差异使得业务与财务数据相对孤立,没有形成标准的数据体系。企业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为业财融合实现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企业需要运用设计业财数据标准化体系、明确业财数据标准化迭代机制、建设数据管理体系等手段来做好数据治理工作。业财数据选取要全面、更新要实时、共享程度要高,同时要制定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流程,不断提高数据治理的质量和水平。财务数字化转型通过使用新技术可进一步整合财务数据、资金数据、业务数据、客户数据、人力资源数据等,不断细化数据的颗粒度,提高数据的穿透性、追溯性、可分析性[2]。随着财务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在传统财报“三张表”的基础上可新增一张关注业务数据的经营报表,以研究企业的商业模式,实现数据变现,并借助财务数据评判企业价值。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有助于实现业财融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以IT 平台建设为基础,打通业务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的融合渠道,实现数据自由流动。随着高价值的财务共享服务输出,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不断积累,将极大地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系统搭建

在新技术驱动下,企业要想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服务平台等系统或平台的搭建,通过数据治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为财务数字化转型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搭建数字化的财务系统

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与完整性。数字化的财务系统是基于业务系统和运营系统,借助人工智能、RPA、大数据等技术,结合会计准则、税务规则及企业要求(预算管控、资金管控、权限管理、合规性等)而设置的财务系统,是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系统。数字化的财务系统是基于企业财务体系、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等,将传统财务中结构化、规则导向、重复性高的财务工作进行自动化、机器化处理,重构和削减大量财务流程,快速响应企业运营要求。同时数字化的财务系统还可以外联采购、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税务等系统,从源头实时获取内部各单位、外部供应商、客户等的真实、完整、准确、口径一致的财务和业务数据,实现内通外联。

2.搭建交互化的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交互化需要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业务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进项整合、收集、加工、处理,包括业务数据、人力数据、资金数据等,加工后的数据通过商业智能(BI)工具、应用程序接口(API)工具为流程管理、规则管理等赋能。交互化的管理需要基于统一、共享的数据进行运作,要求企业借助新技术创建统一的流程管理和协同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整合分散孤立的数据,打造数据联动、融合共享的统一数据库,打通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融合的渠道,利用随时共享的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实现数据赋能。

企业管理者可以从最关心的财务绩效数据开始,通过查询产品收入和利润表了解公司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销售业绩、成本、利润,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客户端实时统计、分析、展示企业的各项经营数据,根据个性化需求定制数据报表,以便多维度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

3.搭建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

实现数据赋能是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实现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志。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应当能够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挥数据价值,通过数据分析来实现数据赋能。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四个功能模块:

(1)报表分析模块

能够借助新技术对财务报表进行智能化、标准化、移动化、可视化分析,合理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

(2)实时监控模块

能够借助互联网、人工职能等技术对财务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处理,同时应当具备高效传输处理数据、预测未来等功能。

(3)风险预警模块

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制定风险指标,并通过对海量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对风险进行职能判别和自动预警。

(4)管理“驾驶舱”

通过分析动态KPI 指标展示企业管理目标,同时实时反馈企业运行状态与阶段性问题。

传统的财务服务以用户的综合性服务为目标,定期提供标准的财务报表。数字化时代的财务服务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智能化需求为目标,致力于对财务信息的充分发掘和利用。在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下,通过数据捕获、数据智能分析、数据治理、数据可视化展现技术,管理层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制定战略、经营管理决策,而且可以基于可视化的报表实时知道业务场景、控制业务风险、支撑业务发展,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三、结语

财务管理串联起企业经营中销售、采购、生产、运营、售后服务等环节,同时在资金管理、投融资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各项重大决策提供决策支持。财务管理系统可以串接起各业务单位/职能部门、企业管理流程,进而可以形成结构化的数据结构,在引领企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方面存在天然优势。所谓“财务小数据、业务中数据和社会大数据”,共同构成了与企业相关的大数据架构和数据总集,是支撑企业进行数字化运营的基础。从财务共享到智能财务,引领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态势日益显著,数字化转型重新定义财务职能,推动财务人员更加具备战略思维、变革思维。同时,财务数字化转型也将持续不断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智能财务、智慧企业的目标。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财务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