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成效及优化路径

2023-09-01 05:58权瑞华
知与行 2023年3期
关键词:网络育人主体间性高等学校

权瑞华

[摘要]在思政课教学与网络新媒体、新技术日益融合的趋势下,需要细究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活动中的主体间关系。田野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教育新技术引入思政类开放课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网络思政课往往停留在技术层面而难以达到深度育人效果,线上话语权的不平衡也削弱了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素养和信息化教学技能仍有待提高。今后应当进一步构建思政课对话空间,提升内容供给力;维系网络育人话语权平衡,提升信念说服力;突出思政课引领,优化网络育人协同力;强化媒体资源整合,提升网络平台影响力。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育人;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308(2023)03-0034-12

黨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此前,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1]。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就包括“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划了新路径。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学科教学体系的关键课程,与高校网络育人关系最为紧密。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这是党和国家首次专就一门课程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4,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2]13。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上为加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把“加强网络育人”纳入思想政治工作“日常教育体系”,强调“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同时强调在思想政治工作“学科教学体系”中“把新媒体新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充分显示出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2]13要求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这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战略部署凸显了思政课网络育人研究的重要意义。

本文所说的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是指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根据大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主动适应教育环境网络化、日常生活数字化、思想观念多元化等教育趋势,更好地调动主体间积极性的育人活动。在前几年的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网络授课大面积、长时间持续,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呈现为大学生深度卷入网络学习的状态,网络学习效果碎片化、肤浅化等现象随之显现出来。这就对高校思政课双方主体应对网络育人所面临的挑战、提升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研究背景和依据

近年来,关于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的研究方兴未艾,主要聚焦于两大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是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的基本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对此,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体系说,认为应从课程体系融合化、育人过程协同化、育人主体现代化方面落实教育现代化[3];二是目的说,认为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出现了异化现象[4]162,提出二者融合要致力于呈现思政课教学目的[4]167;三是新范式说,认为网络育人场域下师生超越“主体-客体”关系而具有了“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生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范式,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利用好集成化、立体化网络育人平台[5];四是叙事说,认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全映射关系改变了思政教育的在场形式,实现了具身性场域叙事升级,推动了思政教育的资源全域互通[6];五是文化说,认为思政课应借力虚拟场态,培育网络文化,活化网络育人空间[7]。

第二个大问题是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者主要对提升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的时代性和实效性提出策略建议,围绕革新人才培养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知识体系内容、聚焦智慧化教学载体、丰富成果展示方式、健全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结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机理。李亚青和王静[8]、李华君和王沛佳[9]、张瑜和贾经铭[10]、赵红灿和周远[11]等学者探讨过该问题,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智慧化协同育人体系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以上学者的论述从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的内容、环节等多个维度为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理论的逐渐清晰和成熟作出了很有意义的贡献。但是,相关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还比较少,研究者多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出发点,停留在理论解析和自身经验总结方面。尤其是,在众多对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成效的研究中,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进行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还有待拓展。因此,本文立足于主体间性这一理论,梳理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中影响主体间关系的因素,观察主体间关系发生的变化。为了避免陷入抽象经验主义,打破教师自身所在场域的局限性,本文引入田野调查方法来对主体间关系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成效的提升提供现实策略,也为后续开展的高校思政课网络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二、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田野调查

本体论和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实践活动;而主体间性理论告诉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主体间交互作用的实践活动。在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那里,“主体间性”概念是为了解决“主体性”概念所引发的唯我论弊端而使用的。这一概念在一定意义上为国内学者“还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真实状态”[12]57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思路。

国内学者大多是从教育学意义上探讨主体间性的。“从2002年起,一些学者逐渐把主体间性引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3]。有学者提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中介客体——教育资料(有形客体)、教育方法、手段(无形客体)和交往主体的人际交往关系(交往实践)之上的‘参与-合作关系”[14]。另有学者提出从“着力转换思维方式”“重视理解与对话”“完善话语体系构建”“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四个方面[12]154-203把握主体间性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建构路径。主体间性理论引入思政课教学,其目的在于改变那种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以学生为接受客体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过程,充分显现学生的主体性价值。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2]13这实际上为我们指明了,当前思政课研究要“更关注从师生互动发展角度”“用交互的眼光看待思政课教学研究”[15],尝试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多向的”[16]这样一种教学模式。

在思政课从传统课堂走向与网络相融合的趋势下,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将已有的教学研究经验与对象反馈相结合,抓住大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生活网络化等特点,善用网络新媒体、新技术,不断适应变化中的现实。在这种转变之下,需要细究网络育人的思政课堂中主体间关系的一系列问题,如:较之传统课堂的主体间关系,思政课网络育人中主体间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在此变化之下的思政课网络育人的成效如何?我们要先理清传统课堂中影响主体间关系的因素(见表1)以及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主体间关系呈现出的状态,才能对思政课网络育人的理论基础、实践开展、提升策略等形成清晰的思路。

为了观察这些因素在实际教学中的状况和发生的变化,本文引入了田野调查的方法。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奠定的,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即要求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了解被调查者的生活和文化。从广义上讲,所有需要到实地去进行的调查工作都叫田野调查;从狭义上讲,田野调查是指在人文社科领域围绕研究对象开展的调查活动,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观察记录等。本文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属于后者,具体是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田野调查这一研究方法中,设定的研究对象为双主体,既有学生也有教师,体现了网络育人环境中的主体间性特点。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网络育人的现状,本项田野调查没有选用通常大样本调查所采取的问卷调查方法,而是采用了抽样样本的深度访谈法,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而确定双主体研究样本,即以笔者所在学校中参与和接受思政课网络育人的师生作为访谈的对象。在调查前后,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整个年度一直采用“钉钉”平台网络直播方式授课。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代表性问题,以及专任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不同代表性等因素,故由思政教学部门承担“道德与法治”课程的2位授课教师和承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3位授课教师,每人在自己任课班级中筛选5名学生,共同参与初步访谈。在完成初步访谈后,为了尽量避免初步访谈中可能存在的敷衍态度所造成的偏差,又进行了二次甄选,每位教师确定1名学生为深度访谈对象。这5名学生分别来自大一年级的园艺技术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和大二年级的动物科学专业、园艺技术专业、数字媒体专业。同时,调查者还邀请这5名学生的辅导员参与访谈,保证了信息来源的丰富性、客观性、开放性。访谈对象基本信息见表2。

(二)访谈方式、提纲设计和访谈过程

本次田野调查采用的是半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大纲对受访者进行提问,在主体间性视角下考察思政课网络育人成效。初步访谈采用“钉钉”连线问答形式来获取对网络育人成效的初步印象,询问内容包括对网络思政课的内容是否满意、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更喜欢哪种形式、网络思政课的哪些特点对你(思想、行为)产生了影响等。深度访谈提纲围绕影响主体间实践活动成效的四个维度,即网络教学环境、学生话语权、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师信息素养,这四个方面既关注了教学呈现形式,又体现了主体间实践活动的内容实质。深度访谈采取“腾讯会议”一对一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受访者依循提纲回答问题,从而了解他们对思政课网络育人的评价。然后,对两轮访谈所得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整理分析,形成表3和表4。

由上可见,在网络思政课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一是教学内容通过外在技术手段上的改变而以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式得到呈现;二是学生主体在思政课上的学习状态和心理需求可以通过后台所记录的信息数据反馈给教师,但现有的平台技术手段也给整个课堂气氛和节奏的把控带来了局限,更多的时候教师占据了主体地位,师生之间难以实现融洽的双向沟通和实时互动;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平等性和丰富性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来自网络的知识信息来充实甚或解构教师的教学内容;四是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田野调查结果分析

田野调查结果揭示了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美中不足的真實状况。通过分析对师生双方的访谈结果,可以发现,思政课网络育人既有积极可观的成效,也存在不尽如人意、需要不断改进提高的地方。

(一)网络教育新技术引入思政类开放课优势明显

得益于网络数据、虚拟现实(VR)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思政课网络育人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增强思政课网络育人实效性已经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访谈中,师生普遍反映:依托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思政课教学方便直观,可视性强,课堂讲授的内容能够回放和保存,便于对课堂上没有消化吸收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育克服了不能线下授课的困难。

多数师生认为,思政课网络育人的优势有二:一是教学环境智慧化创设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教学场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覆盖面支撑;二是学情反馈大数据的收集促进了教学效果评价的开展,为提升网络育人成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网络思政课停留在技术层面,难以达到深度育人效果

从访谈结果来看,一些师生确实比较重视思政课与网络平台融合的深浅程度。比如,有人认为学校应当通过设计精品思政课件、录制精品思政课程等形式来开展浅层次的网络育人,有人认为学校应当通过进一步整合网络平台上面的思政教学资源、建立思政课智慧教室等形式来实现深层次的网络育人。

但是,也有一部分师生认为,过于重视思政课与网络相融合的深度,容易忽略思政课的“育人”实质。一是认为,过于重视网络技术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形式,容易混淆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本身这两者在育人效果中的主次关系。在思政课与信息技术融合效果的影响因素中,处于首位而起主导作用的是信息技术,融合的效果要看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的实现程度。而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的实现程度,关键在于学校、社会等有关方面推广信息技术及平台的动机强度,而非在于对育人效果提升的使命感。二是认为,网络育人的效果有时被过于夸大了。育人是思政课的主要使命,并不是信息技术本身的主要使命。育人只是信息技术参与融合的一个子目标。对于思政课教学来说,涉及整合育人资源、提升反馈效果的融合形式是较为容易实现的,比如购买网络平台开发的思政课程、建立智慧教室等;而思政课抬头率和点头率不高等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还是依靠思政课教师与相关教学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三)网络思政课话语权的不平衡削弱了教学效果

网络思政课难以达到理想的互动状态是访谈中大多数师生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

访谈中,多数师生认为,线上教学中师生身处不同的场域空间,存在物理隔阂,仅通过单一的在线课堂讲授模式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对话空间。在线上虚拟教学空间中,教师只能通过屏幕上个别学生的话语采集到有限的学情反馈信息,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想法都不能有效地观察和捕捉到。这种物理隔阂带来了话语权的不平衡,使得教师很难把握全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很难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那些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难题。

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提问回答、分组讨论、教师点评等有利于充分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疑惑并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展现师生平等话语权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在线上思政课教学中得到有效开展。这就加剧了网络思政课话语权的不平衡,导致难以达到主体间理想的互动交流状态,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素养和信息化教学技能有待提高

访谈中,师生对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目前网络平台具备线下课堂所不具备的诸多技能优势,如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数据记录和监督管理,对学生作业情况及时进行在线反馈,随时对接各种优质教学资源,等等。要实现形神兼备的网络思政课,就离不开思政课教师对各种网络教学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多数教师认为,在育人使命感的驱动下,思政课教师需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网络思政课教学中,在积极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和信息化教學技能而练好内功的同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思政课教师不能把思政课与网络育人的融合当成教学目标,而应将其看作一种生存状态或者改革举措,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网络素养和信息化教学技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网络思政课程,大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五、思政课网络育人的优化路径

思政课网络育人的深入发展符合当前师生对网络育人效果的期待。要进一步激发师生在网络环境中参与思政课的动力,从而提升网络育人效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改进:

(一)构建思政课对话空间,提升内容供给力

传统教育场景中,教室是最主要的教学空间,黑板是最主要的教学设备。近些年来,智慧教室、虚拟现实等数字基础设施逐渐成为新的教育工具,在此基础上搭建的多场景对话空间更具灵活性、高效性、沉浸性等特征,契合了当今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表达等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内容供给力。

1.丰富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方式

从最初的多媒体PPT教学阶段,发展到网络精品课程阶段,再发展到如今以开放课程(MOOC)和直播课程为主的在线开放教学阶段,网络思政课的内容呈现载体逐渐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益,提供了更多学习思政课的渠道。何种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构建对话空间,关系到思政课教学环境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问题。尤其是在重大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大规模、长时间停止现场授课的情况下,网络思政课必须能够禁受得住在线教学的考验。不能只通过在线课堂这一种方式进行教学,还应该积极制作一大批形式微、逻辑强、知识精、传播快的网络“金微课”,形成对在线课堂的有益补充,贯彻落实疫情防控等特殊情况下“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先前,“一些思政课堂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教学,让学生来讲,这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2]13;今后,网络思政课堂也要科学利用好这些教学方式。

2.创新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

在课堂教学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还离不开对理论的亲身实践。理论只有映照现实,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思政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开展在线访谈、在线志愿服务、在线社会调查等“接地气”的网络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R)等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虚拟实践场景,为大学生了解历史和现实提供沉浸体验的渠道。现实工作中,有的教师引导学生把“血战湘江”“占领遵义”“爬雪山”“过草地”等思政案例编程到机器人,让机器人经历重重考验,最终抵达“延安”。[17]这也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

3.拓展思政课成果交流舞台

教学是双方主体间互动提升的过程。学生反馈更多的问题和思考,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课堂知识。随着媒介和传播形式的拓展,实践成果反馈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超越了单纯的文字交流,更多地以风格多样、内容广泛的短视频和微电影等形式参与到互动交流中,拓展了思政课实践成果交流的舞台。此类作品还可以参与到“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等活动中,其中许多优秀作品深受大学生喜爱。这些内容新、传播快的网络作品既检验了教学成果,也给了师生一个展示风采的良好平台。

思政课教师也可自主为学生搭建一些展示舞台,如通过组织网络诵读接力、网络微视频、网络文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将其对思政课的感悟融入自己的所学所长中,用同龄人喜闻乐见的国风、动漫等文艺方式形成内容、形式、人物等方面独具特色的成果作品,深化对新时代新思想的思考和认识。如此多样化的展示方式既尊重了大学生的多样性特点,又实现了师生交流对话,传递了思政课的价值导向,实现了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技术变革之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智慧方式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中,实现对话空间的新突破,为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注入新动能。

(二)维系网络育人话语权平衡,提升信念说服力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一定要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2]11在思政课育人逻辑体系中,“学生话语权对维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场域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18]。教师话语吸引力的增强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话语主导权,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和壁垒;学生话语权的建立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意见表达,为思政课提供话语平衡,提升信念说服力。

1.教师话语要贴近学生特点

思政课教师要提升网络教学话语吸引力。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需要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他们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对短视频、微表达等网络话语方式情有独钟,对现实有感受和困惑时热衷于在网络上进行表达。想要影响和引导他们,就必须充分适应他们的话语特点,掌握好话语主导权。“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2]12思政课教师应积极“融入微信群、QQ群、公众号、主题微博等学生圈层,在网络实践的互动交往中掌握思政教育网络话语权”[19]。例如,通过大学生喜欢的口语、网络语、表情包、弹幕等话语方式,平等、亲和地与大学生进行网络对话交流,和他们打成一片,将大学生口头舆论向社会主流舆论和专业舆论引导,提升思政课话语认同度。

2.尊重学生主体的话语权

思政课教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在网络思政课中积极表达,促进话语权平衡。思政课教师在网络课堂上要积极关注那些与大学生自身发展联系紧密、能够普遍引起大学生兴趣的社会热点事件,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点评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从中发现他们认识上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思想的灌输和引导。另外,针对网络上一些争议性的甚至带着别有用心的政治取向的话语,思政课教师要适时引导大学生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表达,避免出现话语认同危机。因此,在网络思政课堂上,要充分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好自己的话语权,积极理性地发声,从而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话语认同感。要“引导学生多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等”,“让学生正确理解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感知中华文化魅力”。[2]14

3.构建和谐的大学生网络社区

话语权平衡的实现还离不开和谐网络环境的保障。在思政課堂之外的网络交流中,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网络环境,助力师生开展进一步的交流和学习。大学生网络社区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话语环境。在大学生网络社区中,能够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目前已经存在一些专门的大学生网络社区,如“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青梨派”等。班级的微信群、QQ群等也可成为一个小的社区。思政课教师应该在大学生网络社区上积极回应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的追问,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向错误的思想观点亮剑发声。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师生主体间的地位平等和相互尊重也能够为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充分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思政课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倾听学生的声音,从学生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理当中寻找共鸣,为大学生提供主导性的政治主张和有说服力的观点认知,引导大学生对热点事件和舆论话题理性发声。

此外,教师必须注意自身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以往曾经发生过一些教师利用网络的隐匿性而发表一些价值观扭曲的言论的舆情事件,这些网络言论与教师平时在课堂上的言论形成较大反差,会对学生产生一种负面影响。严格规范教师的师德师风,以正能量激励和引领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网络言行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综上,由此构建的完善的网络育人话语体系,有助于尊重师生话语权,维系师生主体间话语权平衡,提升信念说服力。

(三)突出思政课引领,优化网络育人协同力

信息化教学的深入实施创设了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线上思政课环境中,部分大学生由于自我约束力不强、学习习惯欠佳等原因,对思政课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甚至有的由于诚信意识和法治意识淡薄,发生了网络付费刷课等“不学而过”的行为。这种不良现象倒逼思政课教师跟辅导员、班主任、教务处等多方加强沟通合作,优化协同育人力。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当加强网络信息技能学习,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实现多样化的内容供给,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例如,可通过线上分享资源、推送信息、发布问卷、答疑解惑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则可通过在线提问、讨论发言等反馈和互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对话,使教师能够动态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为思政课网络育人协同力的优化提供内在保障。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当协同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构建完备的监督管理体系。有能力的教师还可适度合理利用新技术来弥补网络平台的技术漏洞。例如,有的教师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互信机制,保障网上远程考试的权威度和可信度,从而纠正技术漏洞所造成的不良现象。

(四)强化媒体资源整合,提升网络平台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思政课是一门培养人的关键课程,实现每个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思政课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因受时空限制,名师名家等优质资源难以与多数师生发生有效联系。而今,这种鸿沟逐渐显现出被互联网填平的趋势,信息技术的平等性、开放性、即时性等优势十分便于整合传播优质媒体资源。

1.利用好集体备课资源平台

思政课教师应利用好国家主导的集体备课资源平台。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要求形成“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并提出“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专项工作启动。2020—2022年,面对疫情影响,集体备课资源平台为守好教学主阵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高校思政课网络资源平台建设快速发展。

2022年五四青年节将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思政课智慧教室观摩教学,希望人民大学“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21]。前述“教思政〔2020〕1号”文件提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平台和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就聚合了海量优质的思政“金课”大资源。此类共享数字平台既是思政课教师快速“充电”的助手,也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宝库。

2.地方特色资源协同发力

教学资源的整合还体现在地方特色的协同发挥上。一些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教师研修基地、名师工作室等特色平台发挥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如:积极挖掘农村发展、脱贫攻坚、科技兴农的现实资源,引导学生投身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热潮中;结合独特的红色资源,引导学生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思政课教师在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创设特定社会情景,对这些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和打磨,创造出体现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之不同风格的网络特色思政教学资源,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以上两方面构建的国家主导与地方特色相互促进的思政课优化模式,打通了各方的优质教学资源,使得以往仅由少数院校拥有和专用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平台的整合而汇集到思政课网络育人平台,实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融合,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共享。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日益深入,思政课网络育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网络育人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更加关注人本维度,以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来规避和破除单向沟通、硬性灌输的问题。要通过多方面的改进,提供更多优质的数字化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思政课内容供给。要更加重视受教育者的课堂状态和心理需求,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相互理解,维系好师生话语权的平衡。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利用好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在协同育人合力下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大学生自觉融入网络育人环境之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3]谢赛银.教育现代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影响[J].现代教育管理,2021(1):49-51.

[4]赵庆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异化及其超越[J].学术论坛,2018,41(5).

[5]徐世甫.网络育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9(9):50.

[6]石磊,张笑然.元宇宙: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场域[J].思想教育研究,2022(3):39-41.

[7]姚永明,柳玉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四态微改革”探析[J].江苏高教,2021(6):102.

[8]李亚青,王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6):60-62.

[9]李华君,王沛佳.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智慧化教学创新与建构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21(11):35-38.

[10]张瑜,贾经铭.基于信息技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施教模式探析——以清华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41(1):82-88.

[11]赵红灿,周远.高校精准思政体系构建的复杂性范式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130-134.

[12]苏令银.主体间性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3]梁德友.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4):192.

[14]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9.

[15]董梅昊,佘双好.新中国7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82.

[16]王培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32.

[17]陈素萍,赵蕾,李靓.一群智能时代的红心少年,让现代科技与党史学习教育碰撞出新火花[EB/OL].(2021-06-22)[2023-02-08].https://new.qq.com/rain/a/20210622A0ACEV00.

[18]龚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场域中的学生话语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1):30.

[19]桑雷.精准发力提升思政教育网络话语权[EB/OL].(2022-03-30)[2023-02-08].http://www.rmlt.com.cn/2022/0330/643607.shtml.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21]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光明日报,2022-04-26(1).

〔责任编辑:余明全〕

猜你喜欢
网络育人主体间性高等学校
浅析高校易班平台的育人优势
“生活世界”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构建启示
基于易班平台的第二课堂教育探讨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